老祖宗留下来的“串”文化
2023-06-15
手串本来的功用是装饰,在古代有时也充当另外的角色——族群的区别、身份的标志、财富的象征……那么,从何时起,手串被人们渐渐“盘”出了花样呢?
远古时就有的“串”文化
自遠古时期起,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把各种打磨过的珠子串成链。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人们将鸵鸟蛋壳、动物骨骼牙齿、贝壳、石粒等进行人工钻眼,缀连成串饰加以佩戴。后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串饰的材质逐渐丰富,如植物的花果、种子,动物的骨骼、牙齿,各地出产的美玉、宝石等,都成了人们做串的重要材料。
不过,有考古学家指出,原始人戴串的动机并不是为了美化自我或者数珠子解压,而是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等密切相关。人类祖先正是从趋避邪神恶魔、寄托神圣信仰的角度来广泛使用各种串饰,并逐渐形成了“串”文化。
除了串的材质外,串饰的造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串饰,来自18万到2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他们将穿孔的石珠、兽牙、贝壳参差不齐地串在一起,有的还用矿石颜料装饰过。这表明人类已经能用实际的物品与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甚至用于区别信仰或者身份。进入文明时代,串则成了社会等级的标识和象征,或者发挥护身符等其他功能。
周代人喜欢把不同饰物串连成造型繁复的组玉佩,一般由玛瑙珠、透闪石玉珠、绿松石珠及玉管组成,不仅外形华丽夺目,还规范着君臣尊卑及其礼节,是西周诸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个时期最有特色的串饰,当属齐国的水晶串饰。它由菱形水晶珠、圆形紫水晶珠、方形水晶管、竹节形水晶管等组成,制作工艺非常精湛,表面抛光极佳,完全用不着人盘,自身已经足够光滑和耀眼。
在汉代,人们做串的工艺更加先进。得益于汉代大一统的局面和陆路及海上贸易路线的开通,玛瑙、水晶、琥珀及各种宝石流入中原,不同来源的串饰荟萃,制作审美也足以与现代珠宝工艺媲美。
佛家念珠如何走进世俗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原兴盛。异域来华僧侣不仅带来了众多经书,还把念珠的习惯带进了平民百姓家。串的材质不再局限于流通在贵族阶层的名贵玉石、玛瑙,菩提子、沉香木以及各种原始本真的木材,都能用来做手串。正是从这时开始,“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成为佛教徒用来清心净神的一项重要手段。这种数佛珠的仪式,也成为现代人盘手串的前身。
佛珠本称念珠,又名数珠、诵珠、咒珠,是在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计数的法器。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佛陀告诉波流离王,贯穿一定数目的珠子,作为行住坐卧时念诵三宝名号的辅助工具,并以此来摄持心念,令心专注,渐次达到“身心不乱,无诸谄曲”,乃至永远断除烦恼。此后,波流离王便制造了佛珠,僧侣念经时手持佛珠,念一句,便拨一珠。
南北朝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串珠实物大量增加,这种现象当与佛教传播息息相关。比如,敦煌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弥勒菩萨像,颈部便挂有一串佛珠。隋唐之际,随着净土宗和密宗的兴盛,称名念佛逐渐成为一种最为通行的修行方法,佛珠也因此流行开来,进而成为僧徒信众的一件标志物件。后来,佛珠经过宋、元、明几代的发展演变,也有了众多的称谓,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新鲜的名字也不过是古老用途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由朝珠简化而成的手串
直到清朝,今天的手串、以前的佛珠,有了一个新名字——朝珠,被纳入世俗社会的舆服制度之中。
朝珠共由108颗珠子组成,每27颗间穿入1粒大珠;大珠共4颗,称分珠,而这4颗分珠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清朝,一般官员和百姓是不能随意佩戴的。只有皇帝,后妃,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才可佩挂朝珠。朝珠的质地以及颜色,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戴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赐朝珠,成为清朝皇帝对文武百官表示恩宠的一种手段。
串饰也同样融入后宫女眷的日常服饰中,宫廷手串因此应运而生。朝珠兴起于朝堂之上,手串则滥觞于后宫之中。在清代宫廷后妃肖像画与晚清后妃照片中,可发现有一种手串,除了戴于手腕之外,也被悬挂在衣襟纽扣上。在佛教传入后,女真人就有将佛珠挂在衣襟纽扣上的习惯,既方便随身携带,又方便在诵经时轮转记数。因此,清代宫廷手串,特意设计了挂扣,方便悬挂在纽扣上佩戴。
由朝珠简化而成的手串,既可佩于衣服上,也可挽在手腕上闲暇时把玩,而且不受朝珠佩戴礼仪的苛刻限制,在后宫中风靡一时。这些皇亲贵胄,可以说是收藏文玩、盘手串的“开山鼻祖”。
当今社会逐渐流行开来的手串,就是在清代朝珠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而来,但社会制度的改变使其象征身份地位的等级意识,逐渐被现代化的佩戴理念所取代。
(摘自《文史天地》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