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王”兰桥林的传奇故事
2023-06-15曾繁斌
曾繁斌
在江西省遂川县,有这么一位青年,他放弃外地高薪职业,毅然回乡创业引领乡村振兴;他埋头钻研,初学制茶技艺便得到业内肯定;他初次参赛,就夺得江西省选拔赛吉安市制茶技艺大赛的冠军。他出生在世界名茶狗牯脑茶原产地吉安市遂川县汤湖镇,他叫兰桥林。
回乡创业艰难起步
兰桥林,1983年出生在遂川县汤湖镇南坪村。他年少时外出闯荡,没几年就和朋友一起做起了奢侈品外贸工作。2015年,他看到家乡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便回到家乡开始创业。
为了尽快熟悉制茶行业,兰桥林先找到好朋友王成路请教怎么制茶。王成路一边操作制茶机器,一边详细地解说给兰桥林听。就这样,兰桥林在王成路的厂里学了制茶的方法。制茶的手艺也从原来的略知一二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不久,兰桥林开始建立制茶作坊。他在家旁边盖了40平方米左右的铁皮棚子,然后买了一整套制茶机——一台杀青机、两台揉捻机、一台风干机、一台筛选机。他从自家茶园采了茶叶,又收购些新鲜茶叶,准备操作机器制茶。想到自己对制茶的技术还不是很有把握,兰桥林很是忐忑。为了保险起见,他请来几个叔伯到场观看。虽然几个叔伯也不太会摆弄机器,但制手工茶的经验十分丰富,还是能帮上忙的。
开好机器,调好温度,兰桥林把准备好的鲜茶叶放进机器。还没开始翻炒,他们就闻到一丝焦味。兰桥林赶紧让机器翻炒起来。等茶叶全炒干了,兰桥林便把茶叶起锅,将茶叶摊在簸箕上。叔伯们围过来一看,三分之一的茶叶都焦了。把焦了的茶叶拣去后,兰桥林又把茶叶倒进揉捻机,茶叶却很难揉捻成形,大都碎掉了。第一锅茶叶,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一次次的摸索操作,兰桥林才摸索出原因。原来,炒出的茶叶不能直接倒入揉捻机,而是要让茶叶摊放一段时间,让茶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茶叶回点潮后,再揉捻,这样揉出来的茶叶就好多了。那天,兰桥林从下午六时忙活了到了第二天上午七八时。用了20多公斤鲜叶,终于制出了60公斤干茶。这一批干茶品相不算好,每公斤只卖到260多块钱。
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两三天,慢慢地做快了,成本也下降了,2.3公斤鲜叶就能做出0.5公斤干茶。兰桥林制茶的技术更成熟,茶叶品相也更好,同等级的茶叶每公斤已经能卖到400多元。
制作茶叶不成问题了,茶叶的销路又成了摆在兰桥林面前的难题。因为制的茶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精美包装,兰桥林就用蛇皮袋装一大包茶叶,天还没亮就跑到街上摆摊吆喝。因为他的茶叶没有知名度,与别人的茶叶相比辨识度也不高,一天下来也难卖几斤茶。为了销量能上去,兰桥林只好便宜卖给那些收购茶叶的商人。为了有稳定的客户,兰桥林开始想办法找销路。他首先向以前合作过的朋友推销茶叶,初步建立起客户群体。后来,他又通过朋友们的推荐,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销茶渠道。从2016年开始,兰桥林将茶叶推广到网络平台,逐渐发展了一些稳定的客户。同时,他走遍全县城和各个乡镇的茶叶店,将茶叶推荐给这些实体店,逐渐拓展了市场。
首次参赛一举夺魁
遂川县是中国茶业百强县。近年来,遂川县“茶王”辈出,为当地的茶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兰桥林看到前辈们一次次捧奖而归,也想着有一天能参加比赛。
现在,自己的茶园、茶厂、销售都基本走上正轨。那时,遂川县承办吉安市茶产业技能大赛,兰桥林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了镇里的选拔赛。比赛时,有很多选手都是做茶年份比较长的茶伯们。兰桥林看到他们的娴熟手法,顿时感到了压力。最终,兰桥林只是获得了第十名,勉强拿到了晋级的入场券。
比赛的前两天,兰桥林专门试炒了一锅茶练手。看到自己制作出来的茶叶比选拔赛时做的茶叶好很多,他顿时信心又回来了。他对自己说,下次面对的不仅是这些选手,还要面对全市的高手。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比赛,能得到锻炼就很好了。至于其他选手的技术怎么样,自己能不能获得好的名次,他都不去想了,只要能正常发挥就知足了。
带着这样的心境,兰桥林和来自全市的4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当天,天气不冷也不潮,正是制茶的好天气。杀青、揉捻、筛选、二青、复揉、提毫、烘干……所有工序在兰桥林的手中一气呵成。兰桥林细细检查了自己做出的茶叶,微微拨弄摆放好后,才把茶叶交上去。
比赛结束那天晚上,兰桥林躺在宾馆的床上翻来覆去,就像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样,很期待尽早知道自己的成绩。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想着能拿个优胜奖也是值得的。不曾想,在第二天的颁奖会上,大赛的头奖竟被他斩获。
前辈贵人引领前行
回想制茶创业之路,几经坎坷。好在前行路上,兰桥林遇到了很多的贵人。
当年,听闻兰桥林回乡创业,而且他家还是贫困户,驻南屏村第一书记、县人社局主任李小军专程来到他家里。了解到他想走制茶创业之路,李小军便介绍他参加县里、镇里组织的免费茶产业技能培训。通过参加培训,兰桥林不仅学了制茶等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电商和企业管理知识,拿到了评茶师的证书。李小军还向兰桥林宣讲政府的贴息贷款政策,帮他贷了5万元用于创业。他还建议兰桥林:“创业之初不要贪大求全,要稳扎稳打。厂房的规模也好,机器的采购也好,都不要投资太多。等今后发展好了,再来扩大规模。”就这样,兰桥林的茶厂很快建起来了。
因为没经验,兰桥林刚开始制茶时碰到了不少技术上的难题。有一年制茶,兰桥林揉捻茶叶时,发现茶叶不容易成条,怎么也揉不成形,炒了几锅都是这种情况。兰桥林急忙请教兰年石。兰年石也是汤湖镇人,是当地有名的“茶王”。请教了兰年石后,兰桥林才知道是因为气候的关系。那年的天气比较冷,北风天气,风的湿度也和平时不一样,所以制茶工序在细节上会有所不同。第二天,兰年石冒着严寒,骑着摩托车赶了13公里的山路,专程来兰桥林的厂里指导。杀青的火候、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揉捻的力度和程度、风干的温度和时间等制茶技术上的心得,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兰桥林。有了他的指点,兰桥林的制茶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
有一次,民政部门下派的第一书记来到兰桥林的茶厂,得知他没有稳定的鲜叶来源,便建议他要建茶园,扩大茶林面积,同时可以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勤劳致富。兰桥林便开始建茶园,从六七亩的茶园发展到了现在的二三十亩,还成立了茶叶合作社。
传递善行回报家乡
乡里乡亲几十年来的帮衬,创业路上众人无私的帮助,让兰桥林常怀感恩之心。这么多年来,若是谁家遇到了难事,谁家亲人得了重病,只要兰桥林知道了,他都会主动捐助。
南坪村离汤湖镇有十几公里,留守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是老人。平时,老人们在家里会摘些鲜茶叶。由于交通不便,老人们又不会骑车,每当逢圩的时候,老人们要么委托别人将鲜叶带出去卖,要么就自己步行十几公里去卖,茶叶经常卖不到好价钱。现在,兰桥林在家门口开了茶厂,大大方便了南坪村民。收购茶叶时,虽然兰桥林是按市场价收,但在鲜叶的斤两上经常上浮尾数,主动让利给老人们。有时,兰桥林还会跑到老人家里去收鲜叶,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兰桥林还经常教村民们种茶和制茶技术。陈观明是南坪村民,也是贫困户,以前开店销售茶叶。后来,他看到制茶效益还好,就想向兰桥林学制茶。兰桥林便去他家传授制茶的经验,介绍销售的路子。一年后,陈观明也成立了茶厂,采购了一整套制茶的设备。现在,陈观明茶厂的年产值也能达到十多万元了。
作为遂川“新茶王”,兰桥林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那份责任——振兴遂川狗牯脑茶产业的责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兰桥林想好了,今后要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让更多的家乡人走上制茶之路,让这一片“黄金叶”引领家乡人民奔走在致富的康莊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