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与表达
2023-06-15周清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风俗文化的汇聚,内容丰富、寓意广泛,因此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源泉。要推动民俗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最佳运用与表达,就要走出理论与实践脱节、运用和表达偏差、民俗文化运用单一性的现实困境,通过丰富理论研究在创作中实现艺技合一、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创新运用表达、观照现实提升创作多样性等多项举措使中国画得到创新发展。
中国画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不同,中国画所展示的文化特色也不同,这构成了民族艺术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为推动中国画的多样化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民俗文化的价值。民俗文化与中国画的发展历来密不可分,民俗文化为中国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其洋溢着民间烟火气,更加亲切生动,中国画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载体,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要探索民俗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与表达,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民俗文化与中国画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是中国画创作的土壤
一方面,中国画产生于中国民俗文化。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通俗地说,民俗文化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我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具体包括饮食、节日、建筑、服饰、习俗和民间歌舞等方面。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特有的待客礼仪、节庆游乐、工艺技法、建筑构造、人文习惯等构成了我国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数不胜数的民俗景观成为中国画创作的资源宝库。从古至今,无数中国画作品都从我国民俗文化中找到了题材和灵感,创作出影响中外的作品。比如被称为中华第一神品、由北宋张择端所作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创造性地运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对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状况进行了生动展现,画中细节更是对清明民俗进行了详细勾勒,如清明扫墓、唱戏、踏青等,为进行民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另一方面,中国画又高于民俗文化。中国画讲求创作者对自然、社会以及与生活相关联的各方面的认识,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不求真实再现客观对象,强调源于现实但又根据现实中蕴含的象征和哲理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是融入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艺术再造,是对现实生活的凝练、加工和概括,赋予了客观对象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价值功能,因此中国画的创作表达高于民俗文化。比如,中国画总是通过宾主、开合、疏密等画面布局技巧,又或者通过运笔的轻重、疾徐,用墨的浓淡枯润等为民俗文化赋予意境,实现情景交融,这就达到了营造意境的高度,正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二)民俗文化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
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中国画的创作提供了沃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
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内容。在我国广袤的地域上,有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历史悠久的地域民俗文化,各地区、各民族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民俗习惯为中国画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创作内容。如土家族“赶年”的民俗、傣族的泼水节、东乡族的开斋节等,以及我国二十四节气不同地区的民俗,各地庆祝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元宵节的不同民俗等,都成为中国画的创作主题,成为国画创作的不竭源泉。
另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民俗文化造型和色彩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家往往乐于从人们的体态造型、自然的色彩中寻找灵感,经过主观艺术创造形成獨特的艺术形式。比如画家张贤的白裤瑶系列民俗画作就表现了民俗文化对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其画作《白裤瑶系列到里湖》《白裤瑶系列夏日》等用特定的民族服饰语言和形式特征反映出白裤瑶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特别是以青、白二色作为服饰的主色调表现出了质朴浑厚、简朴素净之感。
二、中国画创作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的现实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民俗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各民族文化具有生命力和鲜明个性的重要标志,更是创作者彰显艺术个性、铸就艺术品格的关键所在。因此,从古至今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进行的中国画创作实践比比皆是,这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画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同时也导致了中国画在创作中在运用与表达民俗文化上,出现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相脱节的问题,即重实践轻理论、重技术轻思想,相关理论研究建树不多难以指导实践有效开展,过于重视技术技巧而思想情感表达曲折晦涩。
(二)运用和表达的偏差
民俗文化中的艺术语言包括图案、线条、形状、形态、文化元素、质感、明暗、空间等,中国画创作者通过对不同艺术语言、艺术元素的运用来表达思想,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风格。但是很多中国画创作者在运用民俗文化中所包含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时,对某一艺术元素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导致与自身要表达的价值观念产生偏差,这种使用元素与表达意图的偏差不利于作者风格的呈现,也有碍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民俗文化运用单一性的问题
国画目前呈现出单一性的绘画特征,究其原因在于画家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单一性运用,没有在融入民俗文化元素的过程中突破中国画创作在艺术手法、主题选择、绘画原料、创作风格以及形式手法等多方面的壁垒。或者没有处理好发展和继承的关系,在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造性运用民俗文化元素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其民俗画作不能兼顾国内外文化市场的艺术发展趋势,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国际传播上效果不佳。
三、中国画创作中创新运用民俗文化元素的策略
(一)做好理论研究,在创作实践中做到艺技合一
要充分运用民俗文化元素表达创作者情感,就要做好民俗文化理论研究工作,从而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民俗文化渗透到中国画创作实践中。这就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政府层面加大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为中国画创作者研究民俗文化提供充实完备的研究资料。政府要统筹做好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工作,加大力度建设民俗文化传承创新载体,如民俗馆、传习所、大型表演场所、非遗博物馆等,搜集整理当地有关语言文化、服饰、舞蹈等的典籍资料并进行二次编辑出版。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活动,促进民俗文化在当代语境的活化传承,也为中国画创作者提供更加生动的平台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
其二,中国画创作者本身要加强理论研究。要使民俗文化元素内化于心并迸发无穷的创作动力,中国画创作者首先要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并且走出轻理论重实践的误区。这就需要其阅读民俗文化史书典籍、深入体验民俗文化活动、扎根民俗文化人民中间,以深化民俗文化理论研究,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从既有的历史、现象和联系中经过主观作用的创造去发现新的历史、现象与联系,更好地指导中国画艺术创作实践。
(二)挖掘民俗文化精神内涵,促进运用和表达的高度契合
实现民俗文化元素与创作者表达意图的高度契合,最重要的是在了解民俗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具象元素运用合理的创作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方能在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表达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其一,寻找典型民俗文化元素形成中国画画家独特的文化符号来承载情感价值。每个地区和民族的民俗文化元素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中国画创作者要从中筛选最能表现民俗文化特色又符合自身艺术追求的元素进行创作,实现民俗文化传承和艺术追求的双赢。比如,众多中国画画家对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创作就是最好的例证。赫哲族以渔猎文化为人所知,基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如饮食、歌舞等方面,展现了勤劳、勇敢、善良的精神风貌。众多中国画创作者对其中的元素进行提取,开展艺术创作。如苗再新的作品《乌苏里船歌》选取赫哲族的代表性服饰、橡皮船和有关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凸显了人物特质,反映了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欢歌笑语的渔猎生活。陈玉先的作品《瑞雪纷华》选取形状奇瑰的乐器、喻义吉祥的服饰等具有特殊代表的民族意象符号描绘了舞蹈场景,表现了自由祥和的生活图景。
其二,通过变形、夸张、重叠等艺术手段艺术化呈现民俗文化元素,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如同样是对赫哲族生活状态的描绘,何春雨的《乌苏里船歌》将服饰纹样和人物元素进行反复结合,将国画的笔墨精神融于缤纷色彩中,采用立体主义创作手法传递了赫哲族的人文生态。
(三)力求多元化运用民俗文化元素,提升创作的多样性
民俗国画要实现传承我国民俗文化、提升国画创作艺术价值、促進中华文化的创造性传播和传承,就需要用发展的、联系的、国际化的视野对民俗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运用,增强国画的生命力和国际传播力。
其一,体现时代精神,注重绘画的当代性和语言的精神性。中国画对民俗文化的运用要有对当下的思考和当下的情怀,深刻表现人们的精神境遇、情感经历,立足于时代发展,表现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从而使作品站在更高的角度以强烈的当代性品质具有普适价值。具体而言,中国画要实现民俗文化元素的多元化运用,首先要做到主题要以人民为中心,选择符合时代主流的主题。其次是构图的精神性,在笔墨上的运用形成视觉上的形式美感,增强画作吸引力。再次是造型的精神性,利用大小、方圆、软硬、短长、疏密、虚实等变形规律和对比关系强化造型。最后是笔墨的精神性,即通过线的抒情性与皴的晕染营造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空间,提升民俗国画的韵味。比如,张永清的作品《黄河三尺鲤》以鲤鱼象征的向上、美好、吉祥等寓意,经过画家的笔墨描绘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象空间。
其二,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拓展中国画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载体。自古以来,民俗文化就与中国画相互交融,传统语境中的介入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中国画的笔墨描绘民俗活动及民俗事物,这就是一贯被熟知的民俗风情绘画,如徐扬的《姑苏繁华图》描绘了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就是民俗风情画的巅峰之作。二是将民俗符号融入绘画,如通过龙凤、鸳鸯、松、鹤、梅、兰、竹、菊等带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传递精神诉求。在现当代语境下,要综合考虑时下受众的精神需求,以现代化表达方式与人们的情感追求达到契合,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民俗文化在现代语境的传播,也能满足创作者对物象人格化的追求。比如“数字国画”借用当下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丰富国画的创作,数字国画在新的时代和技术环境下延续并发展了国画创作的道路,通过传统技法数字化的模拟全新表现,实现多个文化元素的组合、变化,使得民俗文化以更贴合当代审美潮流的形象传递精神寓意,从而使国画更加接地气、懂人心,为国画创作者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四、结语
中国画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其发展与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积淀内涵是同行同向的。面对当下中国画发展中存在的缺乏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现代文明的冲击与传统文化的缺失等问题,艺术创作者要注重借鉴和吸纳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开辟出中国画多元化创作的新路径。尤其是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画要提升创作能力和水平,势必要创造性地运用和表达民俗文化,通过广泛的理论研究、创新民俗文化意象的表达、提升创作多样性来提升国画的生命力,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
参考文献:
[1]赵寒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油画艺术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21(27):156-157.
[2]凌晓星.民俗文化视域下中国画创作的新思路[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5):177-179.
[3]张馨月.以马为题材的中国画中马的意象分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5):22-23.
[4]孙雪妮,宋丽荣.赫哲族文化资源在中国画作品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21(04):58-59.
[5]何晓薇.传承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满族民俗文化之国画赏析[J].满族研究,2021(01):117.
(作者简介:周清,女,硕士研究生,西京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