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最早用文字记述长征的中国共产党人

2023-06-15周铁钧

党史纵览 2023年5期
关键词:军医长征红军

周铁钧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出发前夕,因中共中央的大功率电台损坏,无法与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取得联系,共产国际只能听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假宣传,难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现状。

鉴于这种情况,193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泸定县召开会议,决定派陈云秘密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情况,以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写作背景、方式与早期出版

1935年6月,陈云几经辗转来到上海,后在宋庆龄、潘汉年等人协助下,登上一艘货船抵达海参崴,又改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此期间,陈云根据自己的长征亲历,开始构思、拟定长征纪实文集《随军西行见闻录》(以下简称《见闻录》)大纲。

1935年10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听取陈云的汇报,得知了中国革命的详细情况,并对毛泽东、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11月,陈云开始动笔创作《见闻录》,虽是纪实体裁,但他在写作方式上采用了一些技巧:一是假借一个被俘国民党军医(以下简称“军医”)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讲述跟随红军长征的所见所闻;二是用笔名“廉臣”,文中尽量不出现“共产党”“红军”“革命”等“敏感”词句,避免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三是既不虚构夸大、也不偏激褒贬,让人阅读时身临其境、倍觉真实,实实在在地感知红军的勇猛无畏、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

1936年3月,《见闻录》完稿,在中共驻巴黎共产国际代表处创办的《全民月刊》上连载,10月在莫斯科出版单行本。《见闻录》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用文字记述长征的文集,首次向世界公布了红军跋涉两万五千里的艰苦卓绝,彻底揭穿了反动媒体的虚假宣传和谎言。

1937年3月,《見闻录》被收入上海丁丑编译社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引起广泛社会反响,读者如潮、极为畅销。多家出版社竞相出版《见闻录》,为避重复,他们各易书名,如:1937年,民生出版社使用《从江西到四川行军记》;1938年,明月出版社使用《从东南到西北》;1938年,生活书店使用《随军西征记》;1939年,大文出版社使用《长征两面写》等等。

多种版本《见闻录》的出版发行,使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红军故事,长征精神等被世人越来越多的了解、熟知、赞誉。

真实的红军领导人

毛泽东、朱德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来,反动媒体一直辱骂红军是“赤匪”“乱党”,污蔑红军领导人“心狠手毒”“残忍凶暴”,甚至“青面獠牙”“面目狰狞”。由于见不到红军的真实形象和缺乏客观报道,许多不知情的民众将信将疑。

《见闻录》中,“军医”言道:“这些名闻全国的赤色要人,我初以为凶暴异常,岂知一见之后,大出意外,毛泽东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我为之诊病时,招待极谦。”

“朱德则一望而知为武人,年将五十,身衣灰布军装,虽患疟疾,但仍力疾(及)办公,状甚忙碌。我入室为之诊病时,仍在执笔批阅军报。见我到,方搁笔。人亦和气,且言谈间毫无傲慢。”

《见闻录》对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都做了客观介绍,称周恩来为“国内政治上之要人,有勇敢、毅力之办事精神,黄埔学生对之仍有好感”;称刘伯承、徐向前、陈毅等人“均系国共合作北伐时之国民革命军军官出身,富有作战指挥的能力,率领赤军作战已多年,在国事及政治问题上,均对共党有坚决之信心”。

“军医”对参加长征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林伯渠、教育部代部长徐特立这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深为钦佩:“林、徐在行军中,都有一马,但半途因知伤兵缺乏驴马,竟转送给伤兵,而其本人则步行。林、徐两老之洁身自好、愈老愈壮之精神,诚非南京政府之要人可比拟也。”

《见闻录》还这样描述红军官兵:“赤军军官之日常生活,真是与兵士同甘苦。上至总司令下至兵士,饮食一律平等。军官所穿之衣服与兵士相同,不知者不识谁为军长、谁为师长。军官既不赌博,又不抽大烟,未闻有军官贪污及克扣军需者。”

曾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高官的中共秘密党员赵博生、董振堂,率部起义并捐出私有资财,“军医”感慨道:“赵、董一至赤区,即将十余年各人所蓄之七八千元,全数捐给共党中央。由此可见,赤军对于共产党之信仰及牺牲个人之精神,与现世之贪污犯法、假公济私之军官比拟,显有天壤之别也。”

红军长征时,云贵地区的百姓十分贫困。初冬时节,队伍途经剑河县的一个村落,“军医”见一农妇带着孩子倒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近前问询得知,她家的粮食全都交了地租,自己只得乞讨为生。正在询问时,“赤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即从身上脱下毛线衣及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条,授于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老妇则连连道谢含笑而去”。

短短的叙述,使毛泽东亲切、和善、关心穷苦百姓的形象跃然纸上。

诠释长征靠什么成功

《见闻录》讲述长征时,引用了一段歌词:“工农红军铁一般,渡过金沙江,两大主力,敌人发慌。红军越打越有劲,团结像一人,我们伟大的任务,一定成功。”

“铁一般”的工农红军靠什么“越打越有劲”“一定成功”呢?

《见闻录》不讲宽泛的道理、深刻的理论,而是用鲜活的事例、真实的场景、感人的细节来诠释这场世间壮举的必然成功。

一是靠正确的军事指挥和党、团员的身先士卒。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博古、李德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排斥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意见,致使红军损失惨重,血战湘江等几场战役,令部队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紧要关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采取转进贵州等战略部署,扭转了危局。

《见闻录》用大量笔墨详细叙述了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遵义大捷”“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经典战斗过程。

当时,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在红军中占半数左右。每次临战前夜,各个连的党、团员都要召集会议,决定作战时如连长、指导员伤亡,该由谁继任,如再伤亡,谁再继任,要这样预备四五组,战场上指挥员出现不测,马上有候补者继任,保证战斗指挥。

行军途中凡遇到粮食短缺、住宿条件恶劣等困境时,党、团员总是把优越让给别人,把艰难留给自己。枪林弹雨中,党、团员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倘若负伤,大多都疾呼:“同志们,努力冲锋!”“不要管我,消灭敌人!”

二是依靠将士英勇顽强、攻坚克险。长征的历程,是一卷红军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壮烈史诗。红军翻过霜风呼啸的皑皑雪山、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击退、摆脱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历经九死一生的浴血鏖战,《见闻录》对这些都做了细致描述,充分展现出红军的昂扬斗志和顽强精神。

《见闻录》在叙述“强渡大渡河”时写道:“赤军获得两船之后,即拣选17人携步枪、驳壳枪、机关枪及手榴弹,驾着这两只船,不顾一切向河之北岸驶去。敌军即对之射击,但赤军不稍畏缩,勇往直前,竟抵河之北岸,一齐扑至敌军工事内。此时敌军惊于赤军之英勇,胆气已寒,全部溃败……此次战役,赤军能以17人驱逐敌军一营,占领敌垒,实之罕闻。”

抵达四川天全县地域时,国民党军在各个路段设伏,红军只得翻越崇山峻岭,但山中根本没有路,而且草木、荆棘丛生,泥水过膝。先头部队下午进山,后续红军到达山间已是夜半,没有火把,一片漆黑,战士们一个拽着一个,几乎是在泥水中爬行。天明时到了山下,居户听说红军是翻山过来的,都十分惊奇地说:我们只听老一辈讲,此山有路可通,但林密岭荒、野兽成群,从来无人敢走。“军医”不由感慨道:“赤军士气之旺,铤险克难,吃苦耐劳,为国内任何军队所不及。”

三是依靠遵规守纪,各族群众拥护、支持。长征之所以能突破重围,战胜险阻,不仅在于将士们勇猛顽强,更在于红军遵规守纪、深得民心。

《见闻录》记述,1935年2月28日,红军攻克遵义,城内民众非但不逃,反而举旗打鼓欢迎,“旗上高书:欢迎苏维埃政府毛主席;欢迎红军总司令朱德。朱毛两赤军首领在欢迎声与爆竹声中进入遵义城。”

入城第三天,红军召开大会,数万民众参加。会上,毛泽东宣讲共产党不收苛捐杂税、全民选举的政策和抗日主张等;朱德则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请百姓监督,举报违者等。

长征途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红军一路宣传“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汉人军阀压迫”等政策,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军医”目睹了红军与国民党军阀的截然不同,认定红军才是穷苦百姓自己的队伍。

《见闻录》讲道:红军经过彝族聚集地时,有10余个部落欲包抄、攻击红军。刘伯承得知彝民饱受川军欺压,就轻装简从来到彝寨与部落头人小叶丹談判,最后以鸡血滴酒,与彝民“歃血为盟”,联合抗击川军。“赤军过此彝民山时,彝民则牵牛送羊欢迎于道旁。赤军则以皮衣、枪、盐、布送彝民。故当时我等日夜恐惧之彝民山地,如此竟安然地通过。”

红军西渡嘉陵江后,进入羌族地区。羌族土司安登榜见红军纪律严明、尊重羌人、提倡民族平等,和国民党“汉官”完全不同,便率部毅然参加了红军,并利用其身份和影响,在羌族地区为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工作。

《见闻录》还记述了红军遵守纪律的两件小事:一是长征途经四川古蔺县境,漫山遍野的橘树结满黄灿灿的果实,但近万人的红军队伍走过,没有一个人去摘;二是有个战士渴得不行,挖了地里的两个萝卜,他把两个铜元绑在木棍上插在萝卜坑里,作为偿金。

得知这两件事后,毛泽东说:“宋史言,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红军在井冈山是这样,到了四川也是这样,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有希望的军队、必胜的军队。”

各族群众对红军的拥护与支持,突出的表现是穷苦百姓踊跃参军。1934年5月到9月,红军就扩充了近3万人,许多老兵途经故里,会带来乡亲投奔红军。当时老百姓有一个最淳朴的观念:“红军来了,我们穷人才有一口饭吃。”

《见闻录》记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把军阀、官僚、劣绅掠夺、剥削来的财物分给群众,群众才真心实意地选择加入红军,一心跟党走,为穷人打天下。

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见闻录》出版后,让民众了解了红军的英勇、长征的经历,一些进步报刊纷纷转载《见闻录》里真实可信、通俗生动的红色故事。许多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读了《见闻录》,对红军十分向往,这本书成为他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一种动力。

1939年,大文出版社出版的《见闻录》,在“卷头小言”中说:“这是现代史上难得的史料,是出人意外的‘特种游记,我们撇开政治问题不谈,也觉得会在现代青年中引起广泛影响,值得读一读的。”

《见闻录》不但轰动国内,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许多章节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著的《红星照耀中国》所引用。

《见闻录》以其独有的历史地位、文献价值,为传播两万五千里征程的英勇悲壮,为延续红色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留存了一部熠熠生辉的华章典卷。

(责任编辑:孔晓莉)

猜你喜欢

军医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我的军医爸爸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西南军医》2015年第17卷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