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价值引领的优化策略
2023-06-14张健
张健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价值引领;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0-0089-02
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高中思政课进行价值引领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教师来说,坚持价值引领可以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引路人。对学生而言,强化价值引领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中强化价值引领
高中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在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讲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内容时,笔者提出“百年大党何以历久弥坚”“百年大党如何坚守‘初心”“百年大党为何再出发”三个议题,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中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情境材料,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出发点,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与提升。
再如,有教师以“我们何以最自信?”为议题,设置了四个探究活动:“探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家的新选择”“探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探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探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通过四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在主体互动的辨析式学习中深化价值引领
在教学中切实强化价值引领,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辨析式学习使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引领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有位教师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想一想五年后、十年后和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考上名牌大学”“成为院士、成为科学家”“成为企业家”等。其中反映出学生的人才观、成才观和职业观等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职业观,将个人志向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3.在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实化价值引领
高中思政课教学既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重要的德育资源,又要利用学校及社会的德育资源,让形式多样的德育资源化作育人的累累硕果。比如,讲到“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这个知识点时,结合我校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院士的名字命名的例子,让学生讲述王淦昌院士“我愿以身许国”的感人事例,同时设置探究活动“如何辩证认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
再如,讲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时,笔者结合区域特色文化来开展教学。常熟以“红木之乡”闻名,让学生探究“常熟红木家具是否要继承经典,才能弘扬红木文化”。教师点拨后使学生明白:文化传承,既要做到批判继承,又要创新发扬,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中活化价值引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比如,在讲授“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采访我们身边的人大代表,了解他们是如何代表人民履行好职责的。学生通过与各级人大代表交流,进一步理解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要以高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履行代表职责,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做到为人民谋福利。
再如,讲到“法治政府”这一框内容时,笔者设置了“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的情境。一位接线员说道:“您好,这里是‘12345,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接线员在电话中回答居住证办理、铁皮棚违建、违章停车等问题。教师让学生扮演“12345”接线员,作为接线员,思考面对以上问题应该如何回复。通过分小组合作讨論,使学生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在于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教师要建立起“社会即课堂”大课堂教学观,积极地创造和提供条件,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当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只有把价值引领深度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之中,才能找到优化价值引领的正确路径,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