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剖析“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验”
2023-06-14乔家奎
乔家奎
【摘要】力学实验是初中物理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考点,而“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验”是力学实验的重点,考查的知识比较多,要求学生对摩擦力有关实验的测量、操作、科学探究方法、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及学会评价等环节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摩擦力;物理实验;变量
通过实验考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的使用、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等多种能力,针对不同方面的考查,给学生全方位、全角度的一个视野的赏析,为了让学生能有全面的能力的培养,下面从不同角度探析与摩擦力相关实验的考点.
1 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及实验的评价
在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中,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即控制某个量不变,而改变另一物理量,不能同时出现两个变量,而在此实验中,涉及的物理量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在探究其他因素时,也要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对于实验的评价,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的个数进行分析评价.
例1 如图1所示是小东同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小东进行了以上实验过程中,每次都是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运动,并且记下测力计的示数,这样进行是根据____的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和____两次实验;比较乙和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是否有关;
(3)小东在对比甲和丁实验中,发现第四次实验的示数明显比第一次的大,你认为此组实验____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实验去得出正确的结论.(选填“是”或“否”).
答案 (1)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甲 乙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否
解析 (1)在四次实验中,为了测量摩擦力,需要通过的转换的方式进行测量,因此需要通过二力平衡原理间接测量摩擦力,使其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这样可以间接的测量摩擦力.
(2)此问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找到甲和乙两图即可说明;在比较乙和丙两图中,可以看出压力相同,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比较甲和丙两图不难看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同,出现两个变量,不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因此不能得出的正确的结论.
点评 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实验重中之重,要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把握变量与不变量,认真审题,学会评价,同时归纳结论也要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实验是核心,通过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是实验的关键,每一环节都要遵循一定原则,才能更好的完成实验最终目的.
2 识别相关的图像
例2 如图2所示,在完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后,
(1)小东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重复①的实验过程,探究木块在毛巾表面的运动情况;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木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由图可知,在1~2s内木块所受的拉力____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木块在毛巾表面上的摩擦力为____N.
答案 大于 2.4
解析 分析图像丙可知,在0~1s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1~2s内木块处于加速运动,此时拉力大于摩擦力,在2~3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题中求在1~2s内摩擦力,而此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需要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去判断摩擦力,在2~3s时是匀速直线运动,对比图乙可知,此段过程中的拉力F=2.4N,此时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可知f=F=2.4N.
点评 对于力学图像一定要学会识别,读懂各段的运动状态及力的大小,要对应关系利用摩擦力的知识及平衡状态去分析判断.同时要找出不同段的物理量的关系,抓住不变的物理量去间接判断.
总之,对于与摩擦力相关的实验,涉及的内容很多,并且考查的方式很多,特别是一些拓展实验,另外,对于摩擦力实验的考查也会结合其他实验进行对比,考查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会考查应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在这些问题考查同时,也会对受力分析等力学问题进行考查,特别是初高中衔接问题也会穿插于实验当中,因此要善于总结加强训练.
参考文献:
[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改进[J]. 孙丰富;朱召友.物理教师,2014(06)
[2]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J]. 郑晓旋.中学物理,2014(14)
[3]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和体会[J]. 吴雄辉.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
[4]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对称性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 陈志军.物理教学,2017(10)
[5]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改进[J]. 王芳华;王艳惠;李云革.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