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为什么能独领风骚
2023-06-13刘延民
刘延民
在峰巒起伏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他举起套着灰色棉袄袖子的右手,对来访的美国人说:“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这里就有一个”。他指着自己。他是诗人,一个伟大、独特的诗人!把多种角色集于一身,是他最为显著的诗人本色,成就了他这样一个最高意义上的创造性诗人。今年12月26日,是他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日。他的名字叫——毛泽东。在他最激扬文字的青年时代,就登过中华大地众多的山峰,感觉到山的高耸,感觉到山的壮阔,感觉到山的险峻。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始,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翻越了二十多座大山。中国革命的道路,就是靠着对大山的跨越和艰难前行而走向成功,毛泽东的辉煌,也是从山里起步。在《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67首作品中,以山为题材和写到山的,就有半数之多,每一首诗词,都是一次事件,一段历史,一种激情,一场逐梦。对此,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有着深入的研究,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请他从伟人诗词和山间故事的角度解读为什么毛泽东诗词能独领风骚。
在山里写就的第一首词
——《西江月·井冈山》
《领导文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鲁迅看了毛泽东的井冈诗词,其中有一首叫《西江月·井冈山》。鲁迅评价说“颇有山大王气概”。毛泽东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毛泽东的井冈诗词,究竟表现了何种气概?
陈晋:井冈山,这里的山峦,燃烧了毛泽东的诗情,燃烧了他寻求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火种。有一种气概,有一种自信,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一种风格,叫作——纪实或者史诗。
1927年冬天,毛泽东率领一彪人马安营扎寨井冈山,谓之“逼上梁山”。1928年4月,一支队伍在井冈山打出了自己的旗号,这便是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和前敌委员会书记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当仁不让地成了哺育未来新中国的摇篮。从这时起,毛泽东诗词便成了他领导的中国革命故事的真实记录。
当时远在上海的党中央的一些领导人,对毛泽东和朱德这种表面看来很传统的造反方式并不大适应,说毛泽东和朱德这样搞,只是替农民打抱不平的“梁山泊英雄侠义的行为”。就连毛泽东也自嘲地称自己做了“山大王”。
1928年8月,反击国民党军队第二次“会剿”中的黄洋界保卫战打响。
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岭陡山高,峭壁间环绕着唯一的一条羊肠小道,两峰之间用石头垒起来的哨口,昔日白云飘浮,云雾弥漫,如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放眼山下,却是一览无余。极目远眺,罗霄山脉的各个峰头彼伏此起,好像整个世界都被这连绵不断的万岭千峰占据着。黄洋界,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却说1928年7月初,朱德和毛泽东分别率红四军两支主力下山袭敌,湘赣两省之敌以四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对井冈山进行“会剿”,井冈山根据地面临着第一次大危机。8月30日下午4时左右,敌人发起了最后的进攻。驻守在黄洋界的红军不足一个营,他们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向集结攻山的敌人袭击。当时红军只有三发炮弹,不料因为受潮,前两发炮弹都没有打响,所幸的是,终于,最后一发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了!
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山,连忙灰溜溜地当夜撤走了。
黄洋界上唯一的一声炮响,使毛泽东下山前不得已而为之的“空城计”获得了成功,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9月8日,朱、毛的红四军主力回山,听说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兴奋异常,毛泽东诗情涌动,借用《西江月》的词牌,创作了一首日后响彻大地的诗篇 :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豪情成就英雄,英雄必有豪情。哪怕再艰难险恶,依然是大无畏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描写战争的常用词汇——旌旗、鼓角、围困、壁垒、炮声、宵遁……开始出现了。在毛泽东的笔下,摹景抒情不再空泛,战争不再是书生们想象的场面。他的诗词,不再是雕琢出来的平仄,而是用枪声来押韵,他的诗风转入了纪实。从这个时候开始,毛泽东诗词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描写战争的常用词汇——旌旗、鼓角、围困、壁垒、炮声、宵遁……开始出现了。在毛泽东的笔下,摹景抒情不再空泛,战争不再是书生们想象的场面,他的诗词,不再是雕琢出来的平仄,而是用枪声来押韵,他的诗风转入了纪实。从这个时候开始,毛泽东诗词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史诗”。
《领导文萃》 :正如很多人所知,毛泽东后来写过题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词,这首词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一种情怀?
陈晋: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一到黄洋界,汽车刚刚停下,毛泽东便快步走向山顶,观看良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深情地说了一句:“这就是黄洋界!”随后让人去察看一下,当年修的工事掩体是否还在。
记忆,把72岁的毛泽东所经历的一切综合起来,覆盖起来。在保存下来的一段电影资料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重上井冈山的毛泽东甩掉跟随的人群,大步走向峰峦崖边,伫立眺望,神色凝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换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1927年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开创中国革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距此时已经整整38年了。他是在寻找昨日的硝烟吗?是在回味马背生涯的感觉吗?或许,他是在构思新的战略征程?只有毛泽东才可以体会,战斗是多么的惨烈,革命是何等的艰难!这里是他求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的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别具一格的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
追忆流逝的风烟,过去和现在的一切都是诗。
毛泽东当时还以“念奴娇”词牌写了一首《井冈山》,构思和语境同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大体相似。或许是先写的“念奴娇”,觉得不大满意,便换成“水调歌头”重写。毛泽东一生以“井冈山”为题写了三首词。井冈山,成为毛泽东唯一一个三次倾注诗情的地方。
历史关头的苍凉悲壮与
昂扬——《菩萨蛮·黄鹤楼》
《领导文萃》 :既为诗词,一定会带有主观个人色彩。胡适认为毛泽东诗词有“强烈的个人情绪”,您对这一评价怎么看?
陈晋:大悲大患,大风大浪,是大事业大人物之所必经。当思考革命成败命运的时候,当革命开始成为一个沉重的时代话题的时候,有一种情绪叫作——苍凉与悲壮,继而又会转化为思考、乐观与高昂。
唯独没有的情绪是:牢骚、抱怨和遗憾。
1927年4月,国民革命的洪流正轰轰烈烈而起时,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不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军阀杀害于北京。
政治波谲云诡,革命形势骤变。对一心救国的革命者来说,一场劫难就要来临。1927年的春天,毛泽东却感受不到明媚和灿烂,这是一个让毛泽东感受着阴沉和压抑的春天。
他沉思着,像历代迁客骚人那样,缓步登上了蛇山丛中的黄鹤楼。
黄鹤楼上,鹤去楼空;时过境迁,江山依旧,山雨欲來。
一种问天无力的苍凉、痛楚和悲怆之感,在毛泽东胸中浸漫着,凝滞、枯涩。他吟哦,他寻问,他呼喊: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在毛泽东的政治诗篇中,《菩萨蛮·黄鹤楼》大概是写得最压抑和最凝重的一首。几乎不用多解,只要体会“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更加上选用了“莽”“锁”二字,便不难体会毛泽东当时的心情是何等沉重。“心潮逐浪高”的毛泽东,思考着革命的前途,“剩有游人处”的黄鹤楼,见证了这一沉郁而悲壮的历史关头。
词句中,并没有写进任何的大革命失败前夕的险恶危机,纷纭杂沓的历史事件,瞬息万变的革命形势,但作者的心情已经被包裹其中,不难体会出作者的情难自抑,怆然慨叹。
后来在注释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毫不掩饰地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领导文萃》 :正如您所解读的那样,即便是在困苦险恶的环境中,毛泽东在诗词中传达的乐观和思考,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可否再进一步解读一两首诗词?
陈晋:作为诗人,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家诗人,作为哲学家,毛泽东是一位诗人哲学家。他常常在诗词里写下自己的哲学,传达自己的思考与情绪,他从来喜欢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敢作敢为,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人。
这里可以说说毛泽东的又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1929年6月间,红四军第三次打下福建西部的龙岩后,在龙岩城里的公民小学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被选掉了。因为他提出应该加强前委的领导作用,纠正一些不好的倾向,于是其他同志觉得毛泽东有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和家长制领导作风。这一天,对毛泽东来说,是痛苦的,他第一次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建的红军。
会后,毛泽东大病一场,但在思想上的打击似乎更为沉重。除了化名“杨先生”住在老乡家里,还一度住在远离村子的一座山洞里。
1929年10月10日,人们用担架抬着病中的毛泽东离开永定合溪,一路上,秋高气爽,山峦竞秀,黄菊遍野,溪流潺潺。第二天,恰值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触景生情,唤起他复杂的人生感慨。毛泽东移情于景,喟然长叹: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但看黄花不用伤。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以一个新的感伤世界开始,词中虽有一丝苦闷意绪的流露,但当毛泽东把秋日黄菊勾起的感伤与寂寞,投射到对开阔的大自然的凝视中时,豁然间,心情显然又归于明朗,透露着乐观和高昂。
从“老”起笔,在岁岁重阳的生命流逝中,他抛却了古人“悲落叶于劲秋”的凄绝感伤,上阕写情。
秋风一年比一年吹得揪心,他却从中描绘出春天的生命状态,下阕写景。
《采桑子·重阳》发表于1962年。发表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把上阕末句“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使本来就明朗的心境,更加充满了自信,展示出生命的激情,与最美的人生观。
再说说毛泽东的另一首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1931年。这一年,毛泽东遭遇了又一次的人生沉浮。在“左”倾路线的打击下,他不得不交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实权。1933年6月,毛泽东骑着他的大白马从瑞金沙洲坝到达宁都,参加由博古主持的苏区中央局会议,即有名的第二次宁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申辩了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的批评,但遭到的批评更加严厉。
心情沉重的毛泽东骑着马,踏上从宁都回去瑞金的归程。归程中,突然间暴雨倾盆,他在离瑞金60里的一个叫大柏地的村镇停下来避雨。不经意间,他的目光盯在了村旁一处农舍的墙壁上面,在一抹夕阳的金光里,几个被子弹击出的小坑展露在眼前,格外刺眼。回忆的闸门,陡然被撞开。
1929年的大年初一,红四军在大柏地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这是离开井冈山后的第一个胜仗。当时,红军被敌军两个旅一路追赶,且战且走,来到瑞金和宁都之间的大柏地。这里有一条峡谷通往宁都,两边的山被称为关山,山峦起伏,大树参天。毛泽东在这里布下口袋阵,引敌上钩,敌军中了埋伏,两个敌团长被活捉,然后红军顺势北上,第一次占领宁都。
凭吊旧战场,毛泽东如何不感慨万分!
于是,一首词在胸中酝酿: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历来古人作诗凭吊旧日战场,通常会借机倾诉自己在现实中的不平境遇,进而倾泻“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惆怅。
尽管毛泽东遭遇不平,尽管他很郁闷,但他起笔造势,出手不凡,用自己的诗心赋予彩虹以生命,激活了天空的五颜六色。
毛泽东凭吊旧战场,没有荒芜的凋敝破败,没有唏嘘的人生感慨。但既然是凭吊,总有现实情绪的渗透。
后来,毛泽东曾说:这首词体现了“郁闷”的心情。可是,我们在这首词里找得出这种“郁闷”的情绪吗?确实难以找出。
马背诗人的短歌小令——
《如梦令·元旦》
《领导文萃》 :毛泽东被誉为“马背诗人”,他更是一位战略家。从1930年始的十几年间,他带领一支衣衫襤褛的军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生死攸关地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他在马背上吟唱的短歌小令,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与气势?
陈晋:1930年初,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敌军,调动14个团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会剿”,其先头部队还有30里路就要抵达毛泽东的驻地古田。毛泽东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率红四军第二纵队前往小池迎敌。接下来,毛泽东又率部一路向北,经过福建的宁化、归化(今明溪)和清流,翻越武夷山,进入江西。长途转战20天,终于在1月下旬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部队会合广昌。
毛泽东率红四军进行战略转移取得了基本胜利,他想起由福建进入江西赣南这一路跋涉的情景,不由得心情大好,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诉诸词中。
1月19日,毛泽东的一首小词在马背上形成,这就是《如梦令·宁化途中》:“宁化、归化、清流,路隘林深苔滑。众志已成,风卷红旗如画。如画如画,直指武夷山下。”
1月27日至2月1日,除召开党的活动积极分子和群众大会等6项工作外,他还对《如梦令·宁化途中》词进行了修改,直至完稿。
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他不仅把《宁化途中》的标题改为《元旦》,而且对全词也做了修改: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细节描写,白描手法,好一幅壮美的行军图,好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
第一部分不仅交代了红军转移的路线,而且表现了行军环境的异常险恶艰苦,道路狭窄,树林深密,苔藓湿滑。节奏鲜明,语气急促,一气呵成,体现出红军战士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第二部分,提出红军战略转移的目标,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一问一答,坚决果断,大有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气势。第三部分,展望了中国革命“风展红旗如画”的美好前景,是全词的主题和灵魂。
《如梦令》是典型的短歌小令,毛泽东这一时期写的小令,别开生面,别具风采,别有神韵。在他的笔下,《如梦令》体裁小而气势大,可谓短歌虽短,小令不小。
《领导文萃》 :说到马背,说到行军打仗,说到山峦之间,很多熟读毛泽东诗词的人,会想到他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和《十六字令三首》,请您做进一步的解读。
陈晋:好,先说一说《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穿行在密林丛中,毛泽东几乎在马背上指挥着红军。红军第四、五、六军在赣南汇集起来,声势浩大,于是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吉安。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往南,先夺取吉水,然后向吉安进军。
行军途中,遭遇了南方罕见的风雪,毛泽东一生喜欢白雪,怀着欣喜的心境第一次用诗笔写下了美妙的雪景,这雪景与猎猎红旗交相辉映。又是一首小令: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又是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更是一幅壮美如画的行军图。
好个愉快顺畅的感觉,好个此行必胜的豪情!全诗用一连串动态描写“行军”“过关”“何去”做铺垫之后,陡起一句“十万工农下吉安”,犹如一支势不可挡的利箭,射穿了迷漫千里的风与雪。
再说一说《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作为一位诗人,堪称目光敏锐,同时作为一位细心研究地图的战略家,他手中的地图,画满符号的地名,似乎总是山。
毛泽东作为一位诗人,堪称目光敏锐,同时作为一位细心研究地图的战略家,他手中的地图,画满符号的地名,似乎总是山。
1934年10月,红军远离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出发以来,一路上,山连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雄,一山更比一山险。
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以“山”为题的《十六字令》,没有具体写究竟是哪座山,而是运用了整体象征的创作方法,写了诗人在长征中对千姿百态、千种百样的山的总体感觉。
第一首,写山的高耸与险峻。毛泽东对高山的巍峨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单从自己在马上的感觉来说,他彪悍神速地打马越过之后,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沧浪的青天也仿佛伸手可及。
第二首,写山的壮阔。虽然没有用典,但是毛泽东以动态观察的角度,横视山脉,仿佛看见豪迈劲爽的巨浪奔马,在奔腾,在怒吼,在跳躍,在旋转,由此联想到雄浑的群山好像千军万马在厮杀。
第三首,诗人在马上飞驰,获得了雄奇大胆的想象,想象山峰尖锐得像利剑,刺破了青天。
通篇处处皆写人,但是又未写一个人,洋溢了红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精神,是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中国革命赖以支撑的擎天巨柱。一路上,毛泽东偶尔是“马上低吟三五句,灯前速记六七行”。融入对群山感觉之中,最宝贵的是诗人的气质,统帅的情怀,长征的内涵。
红飘带中的诗情浪漫——
《昆仑》《六盘山》
《领导文萃》 :情感是诗歌的真生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泽东是拥有情感的“富翁”,又是善于抒唱的歌者。在毛泽东的长征诗词中,留下了怎样的豪情?怎样的浪漫?
陈晋:说到毛泽东的长征诗词,人们必然会想到他的著名诗篇《七律·长征》,会充分领略他的浪漫和豪情。山,在红军战士面前,不再那么凶险,五条大岭巨龙一般,却也不过是微波细浪,乌蒙山脉气势磅礴,却也不过像滚动泥丸。金沙江两岸的山崖高耸入云,给人反而是一种“暖”的感觉,岷山的千里风雪,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已经变成让人更加欢喜的美景。
如果说,《七律·长征》是一部关于长征的史诗,那么,随后写的《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在两侧为这部史诗做出永恒证言的山脉。
毛泽东后来在解释《忆秦娥·娄山关》时,说了这样几句话:“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心情。”这里说的“以下诸篇”,就是《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红军走完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在长征途中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登顶极目四望,望见青海一带昆仑山脉苍苍茫茫,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伫立岷山峰顶,观不尽神话般的白雪山巅,毛泽东的想象已经超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风云,在横空出世、似见非见的巍巍昆仑上,他抒发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古来诗词,使典用事,多涉及昆仑,但都取其神话奇境。这首《念奴娇·昆仑》,既有遥远眺望的虚幻想象,又有身临目接的现实感受。伫立岷山峰巅,事实上看不到终年积雪浑莽的昆仑山主脉,但有关昆仑的神话传说的积淀,刺激了毛泽东对昆仑的艺术构思,而他又避开了古代诗人的既成思路,没有去写种种神话传说,却是实写昆仑的形貌气势和自然特征,评说它的千秋功罪。其气势磅礴,有一泻千里之感。
上阕,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既有对巍峨昆仑的真实描写,又有浪漫的“飞起玉龙三百万”的丰富想象,极度的夸张和深刻的象征。
莽莽昆仑破空而出,看遍了春秋风云和人世衰盛,千百万冰凌被搅得漫天飞舞,夏天冰雪融化,江河纵横流淌,也许,也许又给人们带来了灾祸。昆仑啊,你的千年功过,该怎样来评说呢!
下阕,他要按人类的意志和历史的需要把昆仑剪裁开来。这里,毛泽东最奇特的想象出现了!
楚国辞赋家宋玉在《大言赋》中,写了这样一种长剑:“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毛泽东不仅阅读了宋玉的这篇赋,而且还把描写长剑的这几句话书写了下来。
宋玉笔下奇长奇大的宝剑,被毛泽东化用在自己的诗中。他想象着要用倚天抽出的,正是这种比昆仑山还高还长的宝剑,也只有它,才能把既冰封宇宙,又能消溶宇宙的浑莽昆仑砍下来,分给世界各国,从而改变寒热不均的纷乱状态,整个地球和平世界将感受到同样的热烈与凉爽。
正是从这首词开始,在毛泽东的诗词中,第一次出现国际性的主题,从此毛泽东走向了纵论世界的诗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是一个民族的意志和追求,是一个民族的理想和期待,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路艰辛奋斗,在这首词里获得了超出中国革命本身的世界和平的意义。
正是从这首词开始,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第一次出现国际性的主题,从此毛泽东走向了纵论世界的诗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是一个民族的意志和追求,是一个民族的理想和期待,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路艰辛奋斗,在这首词里获得了超出中国革命本身的世界和平的意义。
《领导文萃》 :关于毛泽东的长征诗词,还有一首常被人们吟咏传唱的词作,这就是《清平乐·六盘山》,其中“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更是广为流传。对于这首词,我们可以读出毛泽东怎样的心路历程?
陈晋:1935年10月7日,陕甘支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跨越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高山——甘肅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翻过六盘山,就可以到达长征的目的地陕北了。
怀着复杂而强烈的感受,毛泽东伫立在六盘山之顶,抒发了一首咏怀之作: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起笔眺望远景,长空高朗,秋野开阔,北雁阵阵南飞,诗人回头“望断南飞雁”,长征即将结束,他陷入了回忆与怀念。也许,他在怀念倒在途中的烈士;也许,他想念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战友;也许,他牵挂着依然在长征途中奋力前行的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两支红军主力;也许,他是在回顾这一年中跋涉过的千山万水;也许,他只是掰着手指计算着行军的里程……不管是哪种所思所想所念,“望断”二字都浸透着太厚太重的情思。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眼前是一派令人振奋的情景。高山之巅,逶迤绵延,红旗猎猎,红军战士们向前穿行在秋天的山峰中。虽然最末二行是设问句,但肯定式的陈述,吐出了胸有成竹的胜利豪情。
走下六盘山,毛泽东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大概是最早被谱成歌曲传唱的作品。1942年8月1日,新四军办的《淮海报》刊登了一首《长征谣》,歌词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宁夏固原县是六盘山的主峰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必武曾受宁夏有关部门委托,请毛泽东亲手书写这首词,毛泽东不仅欣然同意,写完后还在诗末特意注明:“1961年9月应宁夏同志嘱书。”并派人把手书送给董必武时,还特意附信说:“必武同志,遵嘱写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
写了还可以再写,是为了那一段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