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模式下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研究

2023-06-13李昕蔚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沈阳模式文化

摘 要: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进行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分析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基于沈阳特色文化,依托“文化+”模式,对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提出合理性意见,着力推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城市特色品牌效应,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文化+”模式;区域文化创意中心;沈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Y202202Q)研究成果。

一、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内涵和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和精神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显性形态表达和隐性形态表达的完美结合体。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地区文化与科技、产业、艺术的相互融合。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对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使城市文化能够更好地赋能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城市街区规划、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地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因此要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特色产业、创意人才等,推进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促进文化创意引领区域的发展。

二、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发展现状

目前沈阳主要致力于以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为依托的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例如,以沈河区清代建筑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历史街区建设等;进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传承沈阳红色基因,发展以红为底色的文化旅游;以铁西区为主的传承老工业基地文化的建设,主要采取保留工业遗址的方式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如今已建成多家创意产业园区,具有代表性的有1905文化创意园(原沈阳重型机械厂)、红梅1939文化创意广场(原红梅味精厂)等。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中,以沈阳“三山三水”为文化发展构架,打造山水沈阳,发展文化旅游。例如,七星山风景区主要依托当地的历史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以文化旅游为主的景观打造;棋盘山风景区依托其丰富的山水资源、人文景观,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以“沈阳123”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创作和产品创意设计,以“沈阳华强”为基础的数字动漫产业园发展数字文化,并提出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广电传媒、影视、文化娱乐、工艺饰品等6大产业链,实现辽瓷、盛京满绣、纸上刀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建立。此外,还通过举办文创大赛、文化节、交响音乐会等活动,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三、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优势条件和

存在的不足

(一)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优势条件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在地理位置方面,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在历史文化方面,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新乐文化、清朝文化、八旗文化沉淀。沈阳是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承载地,有着深厚的英雄文化基因,形成了令人敬仰的红色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东方鲁尔”,是中国老工业基地,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使之有了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形成了工业文化。在自然文化资源方面,沈阳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同时,沈阳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纵观沈阳文化发展,形成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等,为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总体发展态势稳定,经济价值也在逐年增高,但也存在不足,集中表现为:建设过程中文化资源的渗透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完整布局;文化资源缺乏创新性,没有形成自身品牌特色;城乡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等等。因此,当前进行以“文化+”模式为依托的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势在必行,是打造沈阳历史文化名城,提高沈阳文化辐射力、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1.文化资源渗透不够全面,文化产业关联度不高

目前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存在文化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文化产业的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没有基于各类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文化产业链条,各区域的文化发展方面没有实现区域公共文化融合,各区域文化资源渗透程度存在差异,没有充分利用文化优势形成区域联动效应。

2.内容创新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一个地区的辨识度和认可度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鲜明的文化品牌特色,目前沈阳文化产业品牌发展已初见成效,出现了一批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盛京派”沈阳文创系列、法库陶瓷文化创意设计品牌等,但没有对相关的文化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例如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目前针对该方向开发的文创产品主要是“八旗”系列和“永福”系列,主要形式为钥匙扣和搪瓷水杯等。沈阳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不局限于这几种,对于一些故宫纹样、清文化、故宫建筑文化也实现了应用,但其余产品都是一些零散的不成系列的产品,存在文化创新能力不够、设计形式单一、文创品牌未充分突出地域特色的问题。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网络营销策划、宣传、品牌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方面,沈陽的文化创意产业远不如一些发达城市。

3.乡村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城乡文化建设差异明显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应该以优秀的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沈阳市部分乡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对于当地特有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民风民俗、乡土建筑及农业生产景观的开发和利用缺少创新性规划,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效果不够理想,导致乡村文化活力不足,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无法形成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

四、“文化+”模式下的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

建设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强调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2]。随着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旧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文化相关产业创意性不足,因此“文化+”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在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文化+”模式,实现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相关产业”,发挥文化集群效应

文化是整合区域内部资源的重要推动力,可以形成一系列体系化的公共符号。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形成是区域公共文化融合、轉变、创新的过程,建设区域文化创意中心最主要的是形成区域公共文化,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联动。通过深入挖掘区域内部的文化资源,促使文化进行多触角的外溢,形成区域文化产业链条以及完整的文化消费体系。通过集成各区域文化功能,对文化资源的优势进行整合,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式、联动式发展[3]。

沈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对各类文化进行梳理,促进以文化为内核的多产业协同发展。如清朝文化主要集中在盛京老城区内,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深度提取清文化的内涵,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治理,对清文化元素符号进行提取并融入街区的绿化、道路、设施、景观小品当中,增强文化氛围感;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中,可以依托清文化元素和八旗文化,研发相关文创产品;建设历史文化创意体验街区,举办清文化节活动和文艺汇演活动,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专线。着力推动以“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产业联合发展,推动沈阳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实现区域文化与产业的联动,发挥文化集群效应。

(二)“文化+创意品牌”,打造沈阳城市文化名片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是推动城市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发展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化品牌的创意性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内驱力,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文化产业品牌项目建设方面

立足于发展大规模并具有产业优势的重点园区(基地)、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数字文化、工艺饰品等产业门类。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沈阳特色文化品牌,在注重创新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沈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利用沈阳的物质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深挖满族文化,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和沈阳特色的满族系列文化活动,研发相关系列文创品牌;充分利用沈阳的老工业文化,集中布局工业文创产业及文创园区建设,树立工业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沈阳原创特色音乐,举办音乐节等活动,充分利用沈阳特有的辽宁省歌剧院、刘老根大舞台等文艺演出机构和项目发展沈阳原创舞台剧,对东北二人转、秧歌等民间舞蹈进行创新性和时代性的融合发展。在文化旅游发面,充分发挥沈阳民族文化优势,结合特色民风民俗建设文创小镇,举办民俗文化节。全力打造沈阳文化品牌、文化创意品牌、文化娱乐品牌、文化旅游品牌等,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沈阳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格局,形成能代表沈阳城市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名片。

2.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

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设计和文化品牌形成的核心资源和根本力量,是文化品牌战略的规划者、文化品牌的打造者、文化品牌的推广者,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创新性。因此要加强沈阳市优秀创意人才的培养,包括艺术创作型人才、文化创意型人才、品牌营销推广型人才等。艺术创作型人才的培养中可依托鲁迅美术学院,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和创新创意型人才培养优势,借助其大力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相关专业的契机,组织成立书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工作坊、艺术家工作室等,打造创意平台,形成沈阳艺术创作中心[4]。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奖励机制,进行人才引进,加强与海外相关高校的合作与人才交流,大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新人,同时加强对现有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文化+乡村建设”,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推进沈阳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不仅要注重城市主城区的文化发展,还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协同发展,实施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乡村建设中,应该在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护和利用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文化。一是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提取和整合,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乡土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的打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活态传承与开发保护并重,提高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二是结合生态农业、乡村本土自然景观、乡村建筑特色,打造乡村文化体验小镇和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可以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打造主题文化村,如山水文化名村、农耕文化名村、民族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村等。例如沈北新区石佛寺村以当地的民族文化为主,打造锡伯族文化体验村。重点突出锡伯文化、辽文化、军事防御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地方民族文化体验馆等,依托锡伯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和体验活动。同时还应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提高乡村文化旅游的品质。只有不断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打造创新性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才能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增色,全面实现沈阳全域文化建设。

五、结语

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是一个不断对文化资源进行深挖、开发、发展的过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协作。本文结合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取沈阳区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依托沈阳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实现以“文化+”模式为基础的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倡导应大力推进“文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保证沈阳区域文化创意中心的完整性和关联性;推进“文化+创意品牌”融合发展,增强沈阳城市文化影响力;推进“文化+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希望能够为沈阳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为实现沈阳地域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文化标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香菲,翟波.沈阳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增刊1):7-8.

[2]吴非.“文化+”视野下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3]张文珍.创意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中心[J].理论学刊,2012(10):106-110.

[4]朱李鸣.打造浙江文化创意中心区[J].浙江经济,2007(3):20-22.

作者简介:

李昕蔚,硕士,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沈阳模式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