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2023-06-13周振国
周振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本质特征和发展道路,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揭示了其丰富内涵,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性质生成的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准确定位,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这一根本性质的生成,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中国人民在历史比较中的共同选择。
马克思用现代性理论着力揭示资本的现代化,揭示其扩张、增殖的本性,指出“只有资本才能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建立世界市场是资本自我增殖的需要。“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随之而来的是民族历史、区域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现代性在特定阶段上产生了绝对权力,构建了支配一切的从属关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于是,现代性开辟的世界历史就把世界上一切民族卷入资本主义文明中来。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必然伴随着侵略、掠夺、剥削、殖民、压迫等野蛮和疯狂,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自身走向现代化的抗争必然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根据也在于此。
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亡图存的方案,都一一宣告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未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西方的先生老是打东方的学生,学生企图用先生的思想武器打倒先生,只是幻想,必须有新的思想武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使命,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深刻的社会革命——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夺取全国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期待,始终把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不断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党在过渡时期提出“一化三改”的总路线,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并不断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确立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目标,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设计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规划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途。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与中国式现代化完全相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的领导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结论规定和统领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发展道路、发展过程、发展归属。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既定社会条件和价值目标
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现代化普遍地成为每一个民族关乎命运的目标,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并不能按照同一个模式来确立和推进,而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运动方式。决定性的因素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处于自己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马克思认为,这样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仍是非常独特的、非常具体的,如果把起源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转换成一种公式而强加给任何一个民族,就只会得出完全无头脑的荒谬结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不能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爬行,也不能单纯的追赶,而应当从自身的社会条件出发,着眼于超越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每个阶段都有变化了的现实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面临的社会条件是一穷二白,落后的农业国是基本国情,民族工业所占国民经济比例极低,西方学者说连一辆摩托车也造不出来。中国式现代化构想和理论转变为实践和运动,起点之低、推进之难,其艰难困苦是非常突出的。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为新时期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基本国情,其基本特征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还不发达、不够格,人口多,底子薄,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助力和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运行的社会经济形态,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在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征程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展开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不可避免,这是一个历史环境的大视野。国内既定的社会条件可以从多方面考察和阐述,二十大报告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时,提出了基本的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我们面对的既定的重要的社會条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我国14亿人口想整体向现代化进军,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前所未有,其影响前所未有,其对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前所未有。值得中华民族自豪,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如此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在发展路径、推进方式上创造出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了历史性肯定,另一方面又作了历史性批判,资本主义現代化是追求利润作为重要驱动力,以巨大的社会分化和对立为代价,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劳动者陷于贫困,物质财富愈丰富,人的世界愈贫困。马克思指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强调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标”,“所有人共同享有国家创造的福利”。未来社会生产不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满足人的实际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也是我们党一贯主张的继承。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谈到建设富强国家目标时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原则,一条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条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就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
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了谁、依靠谁、谁享有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为了全体人民、依靠全体人民、成果由全体人民享有。其鲜明的指向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必须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阶层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必须限制资本逻辑的消极影响和破坏性作用,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抵制资本立场,始终恪守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并且勇于向党内被这些集团、团体、阶层裹挟的人开刀,坚决清除党、政府、军队中的隐患。真正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际进展,以全体人民得实惠,来激发广大人民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自觉和创造精神。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展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有五个方面,第三、四、五方面实际上展开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甚至妨碍人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弊端。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两个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作为结果,中国式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出巨大精神财富,占有人类文明的全部积极成果,形成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占据人类思想道德的制高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成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本源。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化,无止境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了当代生态危机,并且将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要为后发国家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的选择,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维护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代际公平,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靠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否定,突出了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人类共同价值。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不仅惠及中国人民,而且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担当;另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在与各国的发展合作中,既用好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积极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积极成果,提升与时代共进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相契合。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之路,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