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糖尿病的“共生病”

2023-06-13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6期
关键词:玉竹气阴糖脂

受访专家

尚菊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内分泌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内科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双博士。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黄丽娟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北京中医医院首届及第二届杏林优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尤其介入术后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中西医诊疗。内分泌疾病方面,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如亚甲炎、甲状腺结节等,高尿酸血症、内分泌失调引起月经不调等症。

门诊时间: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下午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8%,患者数约为4.25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14亿,位居全球第一。因此,大家对糖尿病一定不陌生,周围的亲戚朋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两位“糖友”。但您听说过糖尿病的“共生病”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尚菊菊说患有糖尿病“共生病”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增加6倍左右。

〇 共生病增高心血管风险

心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令很多人心生惧怕。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糖尿病的“共生病”正是高脂血症。

研究已证实,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合病会极大增加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风险。试想,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高脂血症,就意味着集齐了三高中的两高,那么心血管疾患发病率自然“水涨船高”。

〇 糖代谢与脂代谢

随着近些年对于糖尿病人群的观察和糖尿病研究的深入,数据证明,约70%的糖尿病人群会伴有血脂升高,因此,高脂血症也被称为糖尿病共生病。

从老年患者的化验单指标上不难发现糖脂代谢异常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会同时存在。例如下图中的化验单,均存在不同血脂指标的异常情况,尚主任提醒,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载脂蛋白升高均提示血脂异常,存在上述任意一项异常就代表血脂升高!

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等疾病常合病或并病,且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尚主任介绍,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绝对缺乏或不足而引起的血糖异常升高。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升高的血糖,并且还能够促进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1型糖尿病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島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糖代谢的需要,从而出现了血糖的异常。2型糖尿病则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如果细胞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机体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就会减弱,血糖便会升高,并由此开始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机体收到错误信号,误认为是胰岛素过少导致血糖过高,随后代偿性的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此时便产生了高胰岛素血症,这就叫胰岛素抵抗。

虽然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控血糖,但它同时还是我们身体内其他两大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胰岛素会将糖类输送至肝脏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效应器官,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获得能量。而一旦胰岛素抵抗发生,人体就会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才能在胰岛素的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包括摄取葡萄糖、促进蛋白质及脂肪的合成、抑制糖异生等诸多方面,高胰岛素血症应运而生。高胰岛素血症会加重上述恶性循环,它通过降低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使胰岛素的作用受阻,进而向机体发送更为强烈的错误信号,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也进一步恶化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所以说只要出现了胰岛素问题,70%的人会同时出现血糖和脂肪代谢异常。

尚主任提醒,一旦出现糖脂代谢紊乱,需要积极干预治疗,进行全面调节。

〇 名方治疗糖尿病共生病

那在中医的角度是怎么看待糖尿病共生病的呢?2019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

糖脂代谢紊乱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它会造成我们各个脏器的损伤。中医认为,糖脂代谢病叫瘅浊,瘅的特征是热、湿、劳,它归结于我们的五脏,可损伤全身多个脏腑,损伤了脾叫脾瘅,损伤了胃叫胃瘅,损伤了肾叫肾瘅,损伤了心叫心瘅,损伤了肝叫肝瘅。糖尿病在中医里又称消渴,因此,消瘅指的就是糖尿病对身体的损伤。浊则代表湿、痰、瘀、毒等病理之浊。现代医学糖、脂代谢紊乱的病理变化及其产物如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斑块粥样硬化等均可归属于“瘅浊”的范畴。

糖尿病之“瘅浊”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等引起,通常会发生肝失疏泄,从而产生湿、痰、瘀、热、毒等“浊”物,使人情志抑郁或急躁,形体肥胖或消瘦,抑或使人出现头身困重、口苦口黏、胸胁胀闷或疼痛、倦怠乏力、咽干口燥等不适症状。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常见中医证型。糖尿病往往病程长、难以逆转,是一种慢性的消耗性疾病,在长病程中往往会耗气耗血,随后发展成气机不畅,造成瘀灼瘀热瘀毒,损伤阴津,导致气阴两伤。起病、症状较轻时称为气阴不足,进而可以发展到气阴两虚的阶段,出现典型的证候。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典型证候: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口干,面白少华或颧红,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自汗或盗汗,大便秘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或弱。

针对气阴两虚型瘅浊的问题,尚主任带来了一道中药方——参芪地黄汤加减,此方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少脂肪的堆积,更好地预防糖脂代谢紊乱之后造成的并发症。

● 参芪地黄汤加减

【药材】黄芪、人参、黄精、苦参、制首乌、麦冬、熟地黄、茯苓、佩兰、山茱萸、黄连、知母、丹参、粉葛、地骨皮。

【功效与主治】益气养阴,滋肾健脾。主治脾肾不足、气阴两虚导致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方义】参芪地黄汤是六味地黄丸的变方,此方去掉六味地黄丸方中的泽泻以缓利水伤阴之弊,加人参、黄芪两味补气的中药。方中的茯苓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而熟地、山茱萸等具有滋阴益肾的作用,用药平和,动静结合,为气阴双补的代表方剂。此方更是在参芪地黄汤的基础上去除了山药和丹皮,增加了苦参和黄连,二者有清有补;增加了佩兰,芳香化湿气以便调节脾胃;增加了地骨皮、知母以清热敛汗。

【适宜人群】适合出现气阴两虚型瘅浊症状人群,表现为乏力、心慌、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耳鸣、夜间出汗、手脚麻手脚心热。

【专家提示】须在医生指导下加减药材食用。

参芪地黄汤中的苦参非常关键,是尚主任所说的“最苦的参”。苦参经济实惠,功效显著,针对糖尿病常见的口干口渴合并血脂异常出现的沉重感觉都有缓解作用,是治疗糖尿病共生病的一味好药。

〇 食療预防“共生病”

除了临床用药方以外,尚主任更推荐这两个食材用于日常的食疗当中,这两种一种是长得像姜的玉竹、一种是长在沙漠里的果子,不仅容易获取,还经济实惠,并且能有效帮助预防糖尿病的“共生病”。

1. 沙漠里的果子:沙棘

沙棘树在我国黄土高原极为普遍,广泛产于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和四川西部,常生于海拔800—3600米温带地区向阳的山脊、谷地、干涸河床地上。

沙棘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盐类和维生素。沙棘果的维生素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沙棘果汁中含维生素C400—500毫克、维生素E250—400毫克、维生素B1 0.05—0.3毫克、维生素B2 0.03—0.15克、维生素B12 0.2—0.88毫克、维生素K族化合物115毫克、P族维生素20—350毫克。因此,多吃沙棘果可以帮助人体降血脂、控血糖、软化斑块,保证血脉通畅,同时它又有健脾胃、祛痰浊的功效。同时,沙棘所含有的锌、铬、硒、镁、锰、钙等微量元素,正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缺少的。

多吃沙棘果还能对心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沙棘果中提取的总黄酮,可使心绞痛缓解,心功能及缺血性心电图好转,这与总黄酮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关。经国内、国际专家研究证实,沙棘总黄酮对心脏功能有加强作用,可以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心肌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对垂体后叶引起的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梗死的面积能明显缩小,也能提高在常压和低压下的耐缺氧能力。因此,沙棘果十分适合患有糖尿病共生病的人群服食。尚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或共生病患者将沙棘果干果直接煮水食用,这样效果最佳,但控制血糖不推荐将沙棘果榨汁食用。

2.形似生姜的竹子:玉竹

玉竹性平偏温,养胃阴,其含有地玉竹多糖能帮助降血糖,还能有效调节血清当中甘油三脂和葡萄糖的含量水平,促进胰岛细胞的能力,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症状。

尚主任推荐了两款含有玉竹的代茶饮,针对不同体质,养胃又调理瘅浊。

● 气阴两虚推荐——养胃茶

【材料】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方义】沙参、麦冬养肺胃阴;生地补肾阴;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可缓解肺胃阴伤。

【食用方法】共研粗末,水煎代茶饮用。

【适宜人群】气阴两虚之证。阴虚常见症状有口干、口渴、眼睛干涩;气虚常见症状有气短、疲乏无力、倦怠等。

● 阴虚热盛推荐——玉竹乌梅茶

【材料】玉竹9克、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乌梅5枚。

【功效】养阴清热。

【方义】石斛养胃阴清热;玉竹甘甜,乌梅酸甜,二者合用可酸甘化阴;麦冬则起到清火之效。

【食用方法】共研粗末,水煎代茶饮用。

【适宜人群】阴虚热盛之证。证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状。

【专家提示】石斛比较难煮,可以提前泡1小时或煮20分钟。

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关注血糖的情况,血脂也一定要重视起来,“共生病”同治疗,身体才能更健康。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玉竹气阴糖脂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养阴润燥话玉竹
编竹篓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孕妇妊娠中期糖脂代谢紊乱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玉竹的化学成分研究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玉竹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