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

2023-06-12樊栋华

声屏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国宝纪录片文物

□ 樊栋华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仍能够屹立不倒的根基,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纪录片的形式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一大手法,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揭示文物背后的故事来构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全新的叙述风格、多元化的叙事技巧不仅能够给受众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还能够有效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对于我国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参考意义。[1]

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价值分析

在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有待人们进行解读。[2]与文物相比,影像资料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作为影像媒介的纪录片,更是能够为受众提供全新的视角,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大众记忆与社会发展历史。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功地将文物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思想价值内涵进行展现,不仅有助于构建文化记忆,而且能够唤醒受众的历史记忆。除此之外,《如果国宝会说话》借助现代化拍摄技术巧妙展现了文物之美,生动体现了文物本身的艺术价值。[3]

文化价值。 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展现的文物是文化记忆的载体,其背后承载的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等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看,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符号建构和精神建构两个方面。在符号建构方面,文字是永生的媒介,是记忆的支撑。[4]《如果国宝会说话》选取了诸多与汉字有关的文物,从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到熹平石经,将中国汉字的发展脉络巧妙融入叙事,引导受众形成对文字演变的基本认知。在精神建构方面,《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展现文物、深挖文物背后故事为主要形式,激发受众对文物内涵及历史精神的理解,以小见大,构建了文化记忆。例如,《霍去病墓石刻》一集通过对霍去病英雄事迹的赞颂,帮助受众更为深刻地理解了传统的“忠信”思想。

历史价值。 人类是一种感情动物,在与他人、集体长期的交往之中会产生情感依赖,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更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价值共鸣,会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仪式中被唤醒,从而产生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在新媒体环境之下,通过观看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一“仪式”,原本独立于社会中各个角落的受众个体之间就形成了集体情感共鸣,从而加强了纪录片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充分利用这一新型仪式,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传播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从而激发集体的归属感。例如,《何尊》一集以两位周朝年轻人的故事开篇,讲述了关于王朝不忘初心的对话。在这种叙事方法之下,受众能够逐渐理解这两位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并对其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最后,导演以《何尊》下“宅兹中国”四个字唤醒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于“中国”的独特记忆,它不仅代表的是“宅兹中国”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更是代表了自此之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它唤醒了每一个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升华了纪录片的主题,激发了受众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宏大的叙事视角中,导演以文物背后的故事为引,充分激发了观众对于“中国”的历史归属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文物作为传统器物的一种,其造型、纹饰、风格等都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语言,彰显了传统器物中凝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了自身艺术价值。

首先,《如果国宝会说话》展现了传统器物的造型、装饰等工艺美。该纪录片突出展现器物的对称美与对比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称意味着安定稳固,是人们的基本审美追求,因此纪录片选用最为直观的镜头语言展示利簋、后母戊鼎、长毋相忘银带钩等文物,彰显其造型设计上的对称美。由多部分组成的器物通常在体积、形态、线条等方面存在不同,《如果国宝会说话》注重运用镜头语言凸显这类文物的对比美。例如,《莲鹤方壶》一集利用快速切换的技术,对比壶身狰狞的怪兽与壶顶端庄的仙鹤,以此达到加强视觉刺激的效果,并减轻受众感知负荷。

其次,《如果国宝会说话》呈现了传统器物中的意境美。意境是古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类型,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虚实相生为依托,通过叙事语言的妙用展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例如,在《错金铜博山炉》一集中,在“烟云溢出孔隙,慢慢地,博山炉被造了境”等解说词的衬托下,叙述者以简单的镜头展现了炉体“留白”的艺术处理及虚实相生的意象组合,激发了受众的无限想象。

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策略分析

叙事,不只被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也被应用于影视作品中。从本质上讲,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借助影像完成基本的叙事功能,并在叙事中传达影像内涵。《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历史长河中的文物为本,将历史发展与现代社会完美结合,在娓娓道来中揭示每件器物的故事,以此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在遵守真实、客观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元化叙事视角,并在叙事风格、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实现了现代化叙事与历史文物的有效结合。

叙事视角多元化。 视角是内容解读的基础。同一事件从不同视角解读会有不同的看法与结论,纪录片也是如此。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应用多元叙事视角对文物进行了全面解读,这主要体现在开拓视野的零聚焦和沉浸体验的内聚焦两个方面。

从零聚焦的角度来看,零聚焦是一种无所不知、全知全能的视角,指叙事者能够根据自身理解对故事进行全面解读。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著作《符号学历险》中指出,零聚焦是一种非个性化的独立感,它从更高的角度产生故事,是上帝的观点。[5]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充分运用了零聚焦视角,它知晓每一件文物的背后故事,在娓娓道来中揭示不同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零聚焦借助纪录片叙事语言,从上帝视角出发,为观众解读每一件文物,在传播文化知识、开阔观众视野的同时丰富了叙事角度。

从内聚焦的角度来看,在内聚焦视角下,叙述者不再是无所不知,而是需要通过附着于故事中的某一人物来获知更多内容。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拟人化赋予文物生命,让文物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例如,在《击鼓说唱俑》一集中,说唱俑实现拟人化,生动、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外貌、职业等信息,大大增强了代入感,激发了受众的观看兴趣。

叙事风格丰富化。纪录片的叙事风格通常由其自身定位与目标受众决定。[6]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受众呈现出年轻化的重要特征,《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了迎合当前年轻一代的网络群体,在叙事风格上以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为内核,总体呈现出严肃与活泼并重、纪实与写意兼具的独特的风格。拍摄的题材和内容主要以文物为主,《如果国宝会说话》在风格选择上必须坚守传统的严肃风格,但受到目标受众群的影响,该纪录片在画面呈现中加入了年轻化元素,形成了严肃与活泼互补的叙事风格。例如,在对《跪射俑》做介绍时,解说员就采用了较为严肃的解说方式,并插入了跪射俑的出土画面,以烘托历史的厚重感;《狸猫纹漆食盘》一集则在文物解读中加入了大量流行文化,并以动画形式呈现狸猫图案,迎合了年轻群体的喜好。从纪实与写意兼具的特点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纪实风格讲述文物的基本信息,并以影像播放的形式真实展现文物的挖掘过程,以写意风格还原文物造型并解读文物内涵。例如,在《人物御龙帛画》一集中,文物解说词“消逝的生命,虽暂时如烟云般飘散,但在各种神物的庇佑下,阴阳调和,魂气聚合成形”,呈现出鲜明的写意特征,而在展示该文物的出土过程时画面转为黑白,展示了该文物的真实出土过程。

叙事技巧多样化。叙事技巧是制作团队为了作品整体呈现效果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主要采用了情景再现、捕捉细节等多种叙事技巧,不仅丰富了视听体验,还有效增强了纪录片的趣味性。在情景再现中,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再现了文物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历史事件,帮助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物的故事。例如,《后母戊鼎》一集在三维动画技术的支撑下展现了后母戊鼎的制作过程,加深了观众的印象。[7]在捕捉细节中,《如果国宝会说话》将镜头对准文物和人,充分展现了文物的细节特征和人物的表情、动作,增强叙事效果。例如,在《曾侯乙尊盘》一集中,叙述者在拍摄技巧的辅助下展示了曾侯乙尊盘极其复杂的纹样和工艺,然后借助特写的镜头语言带领受众了解失蜡法的制作工艺,以小见大地展现了黄金洲师傅的工匠精神和独特的工艺技法。

传统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是个体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但在当今时代,随着大众文化的盛行及文化工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微纪录片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应当创新叙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深入挖掘文化情感符号。微纪录片以传承文化记忆、唤起文化情感为己任,在文化传播中与受众建立共通的意义空间,唤醒受众的文化记忆,激发受众的文化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是深沉的、内隐的,虽然也会通过文字、器物等外化体现,因此微纪录片在叙事中要注重深入挖掘外化物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聚焦文物这一文化符号,分析文物的创作背景及造型等,以此揭示文物承载的文化记忆,实现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传统文化既需要传承和守护,也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只有不断结合社会现实丰富内涵,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更好地满足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这要求微纪录片在文化叙事中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通点,并积极以现代化表现方式解读传统文化内涵,借助创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重构,真正实现文化的古为今用。[8]

利用现代技术焕发传统文化活力。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其面临着传承危机。微纪录片作为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用现代技术重新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

首先,编写高质量的节目文本。文本是由符号和符码构成的某一表意结构,在传播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结合历史文物与现代语境的基础上,打造了独一无二的纪录片文本,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由此来看,传统文化类微纪录片在叙事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努力寻找二者有机结合的突破点,以现代化表达传播传统文化。

其次,实现传统文化的“软传播”。“软传播”最早以概念形式出现是在2000 年张凤铸等著的《影视艺术新论》中,其观点是将具有审美情趣、文化意义的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传播对象头脑中去。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发生质变,传统的说教式传播也逐渐转变为“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在这一背景下,微纪录片应当注重以平民化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由殿堂至民间的转变,以此拉近大众与传统文化间的距离。

建构符号树立文化自信。“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有坚实可靠的经济基础,更需要国民对民族文化有高度且深刻的自知,知晓文化的本末源流,知悉历史脉络与文明图景。”[10]基于此,微纪录片应当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文化元素的具象化表达,增进文化自信。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生动还原了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制陶技术、造纸技术等,并以二维动画形式呈现了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实现了对抽象文化符号的具象化表达,降低了受众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难度。由此来看,微纪录片可以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拆解、整合和重构,实现对抽象文化的具象表达,以此帮助受众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符号内涵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

结语

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为轴,从多个维度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独特的文化、艺术及市井大众的生活方式,在具体叙事中应用古今对话的形式拉进了历史文物与现代生活间的距离,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文物承载的文化记忆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把钥匙,重新开启了尘封于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其不拘一格的叙事则为现下传统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叙事提供了指引。

猜你喜欢

国宝纪录片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国宝”竞拍会
我们是国宝
谁是[国宝]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最爱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