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感与真实性的博弈:沉浸式传播对新闻真实产生的影响

2023-06-12韩昊洋

声屏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真实性虚拟现实用户

□ 韩昊洋

追求新闻真实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责和使命,新闻从业者在公共话语表达中往往扮演着“发现真相”的角色,因此也将新闻从业者称为“真相追求者”。

沉浸式传播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综合了所有的媒介形态,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无所不能的传播。沉浸式传播所追求的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泛在传播体验。[1]传统新闻在沉浸式传播的影响下,样式、内容、呈现方式乃至生产主体和制作过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传受双方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用户开始积极介入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技术的进步让每一个用户都拥有了空前的话语权,用户生产内容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户至上”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人人都遵从的信条。由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传播,传统新闻所追求的时效性已经被沉浸式传播追求的即时性所取代,但过分追求速度又会导致“反转新闻”层出不穷。沉浸式传播中的新闻产品力求沉浸式的用户体验,追求新闻与社交的合二为一,追求新闻和娱乐的相互融合。总之,沉浸式传播已然对新闻真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沉浸式传播“增强”新闻真实

如果说人类创造了第一个世界,大众传媒创造了第二个世界,那么沉浸式传播则创造了第三个世界——一个融通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无界时空。[2]沉浸传播技术包括VR 技术、AR 技术、5G 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内的新兴媒介技术,尤其是VR 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增强着新闻产品的表现力,不断提升着新闻产品的“真实性”,同时也在引发着新闻体制和社会传播模式的巨变。这些新兴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催生出了像VR新闻、AR 新闻、5G+8K 新闻直播、精准推送乃至类型新闻的自动化机器人写作等新闻产品。

细节真实:技术助力细节还原。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新闻很难还原新闻发生的现场,面对突发事件只能从亲历者的口中获取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以还原事件发生的现场。但对于新闻来说,报道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的缺失都可能会使事件的走向发生偏移,甚至会导致反转新闻的产生,新闻真实难以得到保证。新媒体时代也是后真相时代,网民在面对各种事件时的“情感先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2018 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一名私家车女司机饱受非议,但在媒介技术的加持下,面对此类事件,VR 技术能够多方面、多角度还原新闻事件。用户可以借助设备进入经过技术还原的事件发生的虚拟现场,再次“目睹”事件发生的经过,并且能够看到文字、图片乃至视频中难以发现的细节,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根据个人的不同兴趣呈现出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重构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记者甚至能够从中搜集到事发现场的第一手信息而不是根据亲历者的讲述来“间接还原”事发现场。新闻的采写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新闻事实的重现,且是一种相当具有选择性的重现,[3]而媒介技术能够使这种选择更加准确,最大限度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实现。

数据真实:技术助力数据精确。新闻制作即新闻写作环节在整个新闻传播流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了新闻的呈现方式以及新闻内容的质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辅助写作已经在相当范围内得到应用,能够使新闻产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并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数据新闻的出现,机器人写作更多应用于数据主导的领域,如体育、财经新闻等,可以对巨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整理并形成新闻,与人工写作相比,机器人写作在数据的精确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写作技术也开始应用在其他类型的新闻写作中。2010 年,华尔街就开始运用机器人写作技术来进行财经新闻的写作;2014 年美国一家新闻网站在报道一起地震事件时就采用了机器人写作技术,该网站也成为第一个关于此事发表文章的媒体。在国内,也陆续有许多媒体采用机器人智能写作,如今日头条、新华社等媒体。

新华社的机器人撰稿系统“快笔小新”能够做到全天候的跟踪报道与新闻生产,在2016 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共写稿500 余篇,能够在每一场赛事结束后实时生产新闻,且鲜有失误。将人工智能应用在新闻写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新闻内容中数据引用的精确度。在大数据时代,人为寻找新闻信息中的错误,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抓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大大提高新闻的精确度。

沉浸式传播挑战新闻真实性原则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的单向传播模式已经转变为去中心化的多向传播。沉浸式传播借助VR、AR 等技术创造出虚拟的“超现实”效果,但虚拟现实所营造的“超现实”是否能够等同于现实真实以及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后真相”问题都对新闻真实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超真实”的虚拟现实并非现实真实。沉浸传播技术融合了第一媒介时代和第二媒介时代的媒介技术,其发展使得新闻的传播形态、传播方式等发生颠覆式的变革。VR 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现实世界”与真实世界几乎毫无差别,在技术塑造的媒介环境中,“拟态环境”更加凸显。“拟态环境”是媒体机构对现实进行选择加工后所呈现的环境,但是“拟态环境”并不等于现实世界,而在沉浸传播时代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重现新闻事件,营造一种“真实”,并使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并不是真实的,但用户的体验与经历却是真实的,通过技术营造并非实体的拟真场景,与用户发生交互,从而产生了“此时此地”用户在场的真实感。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从屏幕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在虚拟场景中的“共在”,由视觉观看转变为全景沉浸,用户从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终端的接受者转变为新闻的参与者。虚拟现实技术所携带的技术特性能够使用户轻易地沉浸于感官上的满足,这种由技术营造的“超现实”的真实使得用户所见的“真实”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幻象”,用户在技术营造的拟真环境中受到源源不断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冲击,逐渐被“剥夺”了思辩等理性分析的能力。在VR 新闻中,“体验价值”比“新闻价值”更重要,“视觉的逻辑”则僭越了“新闻的逻辑”。[4]同时,这种“超真实”的虚拟现实如果应用不当还会导致信任危机的产生。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设——缸中之脑:把你的大脑取出来放在容缸里养护,然后接上各类传感器,为大脑虚拟出现实世界。这个缸中之脑,能否识别出自己周围环境的真实性,答案是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置换在新媒体时代,用户也无法识别出自己周围环境的真实性。用户被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环境所影响,当用户长时间与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世界交互时,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合度将会越来越高,当虚拟现实的环境与真实的现实环境发生冲突时,用户甚至会选择相信虚拟现实的场景而非现实环境。

信息茧房:同质化信息阻碍新闻真实的实现。信息茧房是指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是有着强烈的个人偏好的,并非是多元的,用户会本能地去接触自身感兴趣的信息,但长时间接收同质化的信息内容会将自身禁锢在同质化信息的“茧房”内。

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筛选海量数据,并通过云计算为用户制作个性化的新闻,这种定制性新闻推动了网络社群的兴起。个性化推送虽然能够满足每个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但会导致用户接收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内容,根据已经关注的内容进而接触到的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相同内容的“圈子”中的用户,继而接触到更多的同质化信息。在这种沉浸式的定制化传播中,用户会长时间地接收同质化的内容,最终会加剧信息茧房效应。

此外,圈层化传播也会导致信息茧房效应的加深,同一圈层中的用户信息消费偏好相似,所接收到的信息也趋于相同。在沉浸式传播时代,传播圈层已经更加具体,每一个微信群、讨论小组或是趣缘社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传播圈层。用户由于共同的兴趣聚集到一起,每个人的用户画像、信息偏好大体相同,这时用户不仅收到来自平台的同质化信息,还会收到来自自身所处的小圈层基于社交需求而转发或讨论的同质化信息,使得信息茧房效应在无形之中进一步加深。在信息茧房中,同类的“声音”会越来越聚集,而外部的其他“声音”难以进入,只有大量同质化的声音在“回音室”中传播,长此以往,用户会觉得这些同质化的“声音”就是全部,导致对事实真相认知缺失。

新闻的目的在于挖掘事实的真相。当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时,人们更愿意相信来自其传播圈层中的信息,更愿意相信那些他们想要看到的“真相”。在社交媒体平台迅猛发展的今天,传播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观意志被放大,社交媒体平台中情绪、谣言大行其道,后真相时代的来临对新闻的真实性发起了巨大的挑战。后真相时代,由于技术赋权,社交媒体中每个用户都拥有了“麦克风”,专业媒体把关人权利被算法技术削弱,沉浸式新闻的娱乐属性使得娱乐和新闻的边界逐渐消弭。在沉浸式的传播中,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削弱。

沉浸式“改编新闻”挑战新闻真实性原则。传统新闻强调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旨在记录事实、还原真相。沉浸式新闻则像是一个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创作过程。沉浸式新闻的发生就像有个画师或摄影师画出或拍出所见所闻,而此所见所闻,即所发生。[5]

2010 年,诺尼·德拉佩拉(Nonny de laPen˜a)提出了沉浸式新闻的想法,并制作了业界公认的第一部VR 新闻纪录片《饥饿洛杉矶》。她指出:“沉浸式新闻的基本思想是允许参与者(通常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新闻故事的虚拟场景。”她认为沉浸式新闻是一种能够让用户以第一视角体验新闻中的事件或新闻发生的场景,核心思想就是使用户能够置身于同新闻事件一样的“虚拟现实”中,从而提高用户对于此新闻事件的关注、参与和情感上的反应。因此,沉浸式新闻更加偏向于是“沉浸式新闻改编”,而并不是一种新的新闻样式。沉浸式新闻并不还原真实事件,而是对原本的真实事件进行加工与重构。当众多新闻媒体沉浸于营造新闻的“真实感”时,新闻的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保障了。“真实感”与“真实性”并不等同,当二者发生冲突,沉浸式新闻更倾向于营造新闻产品的“真实感”而不是去追求新闻作品的真实性。“真实感”不能与“真实性”混为一谈,前者是通过技术营造出与新闻现场相同的场景让用户进入其中之时仿佛置身于同新闻事件一样的“虚拟现实”中,更加注重的是感官上的真实而不是对事实真相的挖掘。新闻从业者不能够为了追逐一时的流量,而忽略了真正的新闻从业者应坚守的新闻真实。

去中心化传播:假新闻更易扩散。沉浸传播是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是一个动态化、开放性的个性传播过程。沉浸传播的每个传播过程实际是一个“定位—传播—反馈—再定位—传播—再反馈”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6]

用户作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能够接收个性化的信息而且逐渐成为信息生产的中心。但具体到社交媒体上的用户,由于技术赋权,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畅所欲言,用户不再满足于过去被动接收信息的角色,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但用户媒介素养的参差不齐,信息判断能力不同,很多人在面对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是假新闻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情感或既往经验来对其定性。

大众传播是中心化的传播,专业的媒体组织作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节点,发挥着“把关人”的作用。在大众传播的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节点相对较少,信息流动的轨迹相对容易捕捉,假新闻的治理也较为容易,而沉浸传播模式的去中心化传播使得信息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传播的范围近乎无限延伸,专业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中心节点,但专业媒体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把关人的作用。当用户个人、自媒体乃至其他媒介组织参与到假新闻的传播当中,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将会前所未有地扩大,面对庞大的信息流,专业媒体不可能对每一条信息进行把关,这就导致谣言、假新闻的泛滥,假新闻的治理难度也随之攀升。

结语

沉浸式传播融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媒介形态于一体,给当下的新闻业态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闻不再仅仅局限于纸张、屏幕之上,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泛在传播将会是未来新闻发展的趋势。新闻、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将逐渐消弭,沉浸式新闻将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传播体验。沉浸传播的技术发展使得新闻真实在某些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虚拟现实新闻的沉浸式体验、机器人写作的精确数据都在更好地助力新闻真实的实现,但同时沉浸式新闻的发展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效果,沉浸式的“新闻改编”、后真相时代的情绪宣泄和去中心化传播使假新闻难以把控等问题都会对新闻真实造成损害。面对这些情况,新闻从业者更应当踏实践行新闻真实,不断输出新闻真实理念,坚定新闻真实的职业操守,把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努力保证新闻真实的实现。

猜你喜欢

真实性虚拟现实用户
广告的真实性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关注用户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HTC斥资千万美元入股虚拟现实设备商WEVR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