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文化圈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2023-06-12曹轩梓何明星

现代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西班牙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

曹轩梓 何明星

内容摘要:西班牙语国家是我国开展文明互鉴、贸易互通、政治互助全面合作的国际伙伴,尤其是拉美地区19个将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是我国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文化圈传播与接受的状况,提出中国特色思想国际传播的优化建议,希冀为“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范围;媒体展露;受众情感;西班牙语文化圈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1&ZD158)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3.02.012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后,近十年间其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应对环境、气候、疾病等人类共同挑战的中国智慧,成为改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不平衡的中国方案。特别是在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2018年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经贸、文化合作关系愈渐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加强各国协调合作的指导意义更加凸显。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阿根廷美洲传媒集团共同翻译推出西班牙语版《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其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六大主题之一,突出该理念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出版了《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西班牙文版,对深入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十周年之际,本文首先依据我国官方主流媒体人民网在报道中常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西班牙语译名“Unacomunidad de destino común”(命运共同体)、“Una comunidad de futuro compartido para lahumanidad”(人类共享未来的社区)、“Unacomunidad de destino de la humanidad”(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从图书馆藏、主流媒体报道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对其在西班牙语文化圈的传播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其次,本文通过分析推特中用户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态度和话语特征,以及西班牙语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文本内容,考察西班牙语群众对该思想接受的状况,以期为加强中国特色思想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班牙语文化圈的传播

全世界有21个国家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其中有19个位于拉丁美洲,另外两个一个位于欧洲的西班牙,一个位于非洲的赤道几内亚。“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主要是在这些相关语言文化圈所形成的框架内展开的。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体走进了哪些西班牙语国家?传播的范围以及产生的影响是大是小?对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图书馆藏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传播学领域中,经常用文化标志物在所传播地区的到达率来衡量其传播范围、文化影响力大小。而一个国家、地区的图书馆系统拥有某本书的数量,就代表了这本书在这个国家、地区影响力和传播范围的大小。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班牙文版第一卷和第二卷已在西班牙语图书市场流通,而书中收录的多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稿反复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甚至在第二卷中直接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最后一个章节专门来论述。因此,该著作可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传播载体,其在全世界的收藏图书馆数量,就代表了习近平相关思想、观点在全世界的传播范围,进而可以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有效证据之一。笔者在2022年7月份依据全世界图书联机书目数据库World Cat对该著作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在西班牙语文化圈总共有4个国家9个图书馆收藏了该译本(见表1)。不难发现西班牙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经进入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的大学图书馆,虽然收录的目的在于學术研究,以服务于少数专业机构和人群,但已实属不易。由于绝大多数西语美洲国家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相对落后,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即使在与我国经贸、政治合作关系密切的国家,如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尚且没有馆藏数据,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深受其影响,这一点也体现出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对西语国家的经济帮扶以及多领域的投入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也有助于拓宽“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范围。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在西班牙语使用者较多以及大量拉美移民居住的美国,阿拉米达市、卡尔斯巴德城市图书馆、蒙特雷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所、波特维尔公共图书馆以及密尔沃基县联合图书馆系统等5家图书馆也均有收藏,这表明其影响已经超出学术研究领域,从精英群体逐渐延伸到普通人群。

(二)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以上馆藏研究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已触及普通民众,而媒体作为一个国家的普通民众获取国际新闻的重要信息来源,报道的内容和对一个事件提及的次数往往与该国家或者民众的价值取向以及关注焦点紧密相连。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一个地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大小可通过一个国家主流媒体是否对其进行报道、报道频率的高低以及媒体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与推断。借助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旗下的Factiva数据库(其中包括来自200多个国家的26种语言约35 000家媒体的新闻资讯,并且数据具有可随时稽核、检验的特点),笔者在2022年6月份,以2013年至2022年为时间跨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西班牙语相关译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西班牙语国家媒体(含新闻网站)中总共有406条各类新闻报道提到了该术语,涉及的媒体机构多达96家,其中有86家是西班牙语国家本土媒体机构,分布在12个国家,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范围已覆盖超过一半的西班牙语国家。从媒体报道数量来看,一个术语是否有影响力,影响力是大是小,首先会体现在主流媒体的报道数量上。一个术语在对象国媒体中的报道数量越多,术语曝光度也就越高,其在目的语国家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的深度与广度也随之越大。据统计,这86家媒体报道中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于等于5篇的有16家,超过10篇的有7家(见表2)。根据表2可知,墨西哥的《改革报》是报道中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频次最多的媒体。该社隶属于墨西哥改革报刊集团(Grupo Reforma),《改革报》是其旗下的9个报刊品牌之一。据介绍,在2014年其报刊平均日印量就多达14万份,并且拥有68 000名活跃订阅者,在当地拥有较高的声望。该报在2015年就曾转载时任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邱小琪撰写的《南南合作盛会》,文中介绍了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峰会上习近平发表的讲话,这也是该报在报道中首次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此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频繁地被应用在该报对中国的报道之中,同时该报转载了大量《人民日报》的文章,在2022年仅6个月的时间内发表的文章中就有11篇使用过该术语,其中8篇来自《人民日报》。这对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墨西哥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宣传中国当代价值理念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余6家报道数量超过10篇的媒体机构,有3家来自西班牙,分别是埃菲社、《世界金融报》和欧罗巴通讯社,这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班牙产生的影响和传播的范围最为深广。特别是埃菲社,作为西班牙语国家最大的通讯社,位居世界第四,在拉美地区设有24个记者工作站,旗下签约的记者多达3 000名以上,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传达110个国家180多个城市的信息,同时它也是目前报道中国新闻数量最多的西班牙语通讯社。依据Factiva检索,埃菲社每年的新闻报道中标题中含有“中国”(China)的文章不低于4 000篇,在这十年之中,累计有19篇报道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它还是最先在报道中引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西班牙语通讯社。2014年,埃菲社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向柬埔寨提供经济援助的新闻,并在文中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两国之间的友谊非常宝贵,应该维护和发展,在互助的基础上形成命运共同体。”尽管埃菲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在数量上并不十分突出,但在传播渠道以及多语种平台方面要远远优于其他媒体机构,因此该思想在此平台上发表,有助于其影响力以及传播范围进一步向外延伸。例如,在埃菲社对这一思想进行报道之后不久,该思想便分别出现在西班牙最重要的五大报刊上,包括《国家报》(El País )、《世界报》(El Mundo )、《阿贝塞报》(ABC )、《先锋报》(La Vanguardia )以及《理性報》(La Razón )。调查数据显示,这86家西班牙语本土媒体机构,分别为西班牙40家、墨西哥13家、阿根廷8家、委内瑞拉6家、秘鲁4家、智利4家、哥伦比亚4家、巴拿马3家、厄瓜多尔1家、危地马拉1家、萨尔瓦多1家、多米尼加1家(详见表3)。从地理分布来看,除了欧洲的西班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加勒比地区的西班牙语国家涉及的相对较少。从媒体数量来看,西班牙进行报道的媒体数量最多,接近总量的一半,40家媒体分布于西班牙17个自治区,如南部的《拉科鲁尼亚报》(A Coru?a)、东北部的《阿拉贡报》(El Periódico de Aragón)、北部的《巴斯克日报》(El Diario Vasco )、西部的《维戈灯塔报》(Faro de Vigo )等,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当地受到的关注度极高,传播范围已遍布西班牙的各个角落。其次,墨西哥和阿根廷在报道的媒体数量上也较为突出,相比之下,厄瓜多尔、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及多米尼加的报道相对匮乏,反映出该理念在这些国家产生的影响和传播的范围略显不足。

此外,调查发现,有10家来自英语地区的媒体信息投资机构或者传媒服务企业同样使用了西班牙语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新闻,并且具有较高的引用频次,证明该思想在西班牙语国家产生的影响已引起英语国家媒体机构的重视。例如,新西兰信息投资机构米尔(MIL)旗下的外事网(ForeignAffairs.co.nz)翻译发表过64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西文报道;大型媒体信息服务公司美通社,迄今为止已在10篇西语报道中提及过该理念。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有些西班牙语本土资讯是由英语转译而来的,这样的方式容易渗透西方国家的部分媒体对于中国的恶意曲解和偏激的看法,造成中国思想在当地传播受阻,这也是其难以融入本土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社交媒体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交媒体凭借传播快、受众广、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当今传媒领域中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媒体,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交流见解、共享信息、分享情感。 因此,从社交媒体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推特是拉美地区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月活跃用户约1 600万人。相比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推特在政治和新闻领域的作用更加明显。政治家和公民常出于政治目的使用推特,将其作为新闻信息的发布平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着中国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选择推特平台进行研究更具价值。此外,从技术操作层面考虑,推特属于开放性平台,易于数据抓取,而Facebook的技术保护功能使用户难以借助第三方技术手段获取评论数据,以及Instagram以图片、短视频娱乐类推送为主,文字内容极少,不具备参考价值,这也是此项研究仅选取推特平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鉴于此,笔者借助Selenium工具来模拟人的操作行为实现对网页的自动化浏览,通过Python的bs4程序对推特页面进行解析和元素提取,利用推特提供的搜索接口进行数据爬取。以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西班牙语译名为检索目标,以2013年3月23日至2022年6月18日为时间跨度,分别对用户名、转载、点赞、推文内容以及发布日期进行数据抓取,剔除无效数据,最终获得946位用户的1 460条推文。笔者依照时间顺序,以年为单位,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统计,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文数量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意味着该思想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西班牙语群众对其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已经在推特上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话题标签。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推文数量涨幅的多少反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播的范围以及影响力的大小,其中有四个时间节点较为关键。

2018年之前,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文数量呈现缓慢增长之势,这得益于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2014年提出“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得该思想在不同的国际论坛、会议中被反复提及,从而开始逐步走进西班牙语人民的视野。但此阶段的推文主要来源于西班牙语国家政界、商界以及传媒界的中高层人士,还未完全渗透到底层用户,因此每年的推文数量均未超过50。

自2018年起,有关该术语的推文数量显著上升。2018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预示着其成为我国未来对外实施的基本政策方针,引起了西班牙语学者以及民众的广泛关注。在国际方面,2018年尼古拉斯·马杜罗再次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致以贺电,对选举结果予以承认,同年9月马杜罗来访中国。在双方关系不断向好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受到委内瑞拉总统积极响应,其借助官方媒体和个人账号在推特上高度赞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同时,在推特上该思想也获得古巴时任最高领袖劳尔·卡斯特罗的大力支持。这些意见领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论或者态度也起到对该思想扩散的作用,带动了话题的热度,因此相关推文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传播范围全面向外扩展。据统计,946位用户共囊括了10位公众人物(见表4)。

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现的另一个高点,仅10月1日一天相关推文就有33条,其中古巴主席在官方推特号发布的推文“习近平:我们将会同所有国家一起共建命运共同体”转载量达到285,点赞量达到415。“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特上进一步传播,影响人数继续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大规模暴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核心作用愈发凸显。对此,参与讨论的用户数量不断攀升,影响范围持续扩大。而近阶段,2021年和202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出现在反对霸权主义、践行多边主义、抵制新冷战和地缘政治竞争等相关主题推文中,是引发激烈讨论的新议题,反映出西班牙语大众对该思想的熟知程度不断攀升。总体来看,从推文数量和议题的变化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影响范围在不断扩大,受众群体越来越广,从学者以及精英人士向西班牙语大众扩散,而在传播过程中,知名人士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班牙语地区的影响力,是提升该思想渗透率的有效方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文化圈的受众接受状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用之于民、造福于民。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該思想的影响已深入至一些西班牙语国家的精英阶层以及普通民众,但这些受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否接受,接受态度又是如何,有何评价?对此,笔者将从西班牙语国家主流社交媒体以及相关研究著作入手进行探析,进一步廓清“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西班牙语文化圈的传播效果。

(一)推特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针对传播过程中受众反馈的研究往往还局限于特定传播所引发的参与人数、人群构成、话题总量以及用户参与创作的文本内容本身,而难以涉及对参与者情感与情绪的深入探讨,导致无法准确地判断受众的接受态度,无法衡量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是否产生了影响。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媒体发布的信息使受众有所感染、触动,并由此产生思想、观念与行为变化,也就是“媒体影响力”,即大众媒介通过信息传播带来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影响。对此,笔者选择将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文作为研究对象(前面已叙述其原因),并使用情感分析技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推文进行情感提取和分类。在实际运用中,情感分析技术也经常被用于辅助完成舆情监控和信息预测任务,如消费者反馈信息分析和新闻传播分析研究等。

1. 情感倾向

在开始情感分析之前,研究需要对建设的情感分析模型进行预训练。所谓预训练指预训练模型,以谷歌提出的最著名的Bert为例,通过大规模语料对模型进行训练,从而使模型掌握、熟悉一种语言的内在表达方式。本项目的预训练模型采用的是huggingface上的beto-sentiment-analysis,此模型是上述Bert的西班牙语版本,是极其适合在口语化的推文上使用的模型。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预训练模型大部分采用微调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把公开的预训练模型与自己设计的模型相结合,从而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就计算机领域而言,预训练模型结合微调是标准的有监督学习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的训练需要导入数据集,以衡量预测的结果与真实结果是否趋近,最终保证爬虫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关于数据集,在此选用的是塔斯(Tass)的西班牙语数据集进行模拟,约有5 000条推文作为微调的数据来源,其中包括7种感情:“高兴”“悲伤”“生气”“惊讶”“反感”“恐惧”和“其他情绪”。按照一条推文搭配一条情感分类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团结的人民永远不会打败,加油啊!”(Un pueblounido jamás será vencido,?ánimo!)就搭配着“高兴”的情感标签; 当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时,再调用训练好的模型去分析爬虫获取的推特文本,在取得结果后,将每句七种情感中占有最大比例的情感作为最终的情感分析结果。依据之前抓取的数据,分析出1 460条推文中每一条的情感标签,得出不同态度、情感的占比(见图2)。

数据显示,没有一条推文的情感范畴包含“惊讶”“反感”“恐惧”,大多数西班牙语群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为“其他情绪”,其次是正向情感“高兴”,而负向情感占比相对较小。从推文内容来看,大多数被归纳到“其他情绪”标签的推文,为主流媒体或者个人用户转述政府官方发表的推文原话,未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倾向,例如用户“armand_dai”在2020年3月10日发表的推文:“中国国家主席强调,二十国集团主要经济体必须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该推文就被模型识别为“其他情绪”。而标记为“高兴”情感标签的推文总共有302条,根据用户名,提取出190位用户,从用户数量来看,去除586位标记为“其他情绪”的用户,占总用户量的52.2%,这说明大多数西语民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持支持和认可的态度。“生气”情感标签共涉及164位用户的164条堆文,研究发现该情感源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误解,把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行为拿到现在做说明、做解释,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还有一部分受众是由于自己国家在美国的控制下而反对该思想,从而表现出“生气”情绪。最后,仅有6个推文表现为“悲伤”。经分析,这6个用户的“悲伤”情绪不是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多的是西语人民对自己的国家缺少这样的理念导致灾难发生、疫情恶化而产生的悲伤情绪。例如一位来自西班牙的用户写道:“新冠疫情的暴发以一种近乎悲惨的方式向我们证明,全人类生活在一个拥有共同未来的家园中。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否则任何国家都无法幸免。”

2. 话语特征

推文不仅能够反映出话语的大概内容以及主题特点,而且还隐藏着发文者对于一个事件关注的焦点,甚至对该事件背后的国家形象的认知。对此,笔者采用Keybert技术利用Bert的词向量提取每条推文中的关键词,最终根据词频,探析1 460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推文的整体话语特征。

数据显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推文中,用户提及最多、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是“未来”(3 6 2次),反映出西班牙语群众广泛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未来人类发展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对其核心含义的理解程度较为深刻、准确;其次是“共同体”(358次)、“习近平”(320次),表明西班牙语群众经常会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家最高领导人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体现出西班牙语人民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注与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习近平主席在该思想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中所具有的领导和决定性作用,以及对其构建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出现的频次有170次,甚至超过了“中国”(152次),说明马杜罗本人比较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表明马杜罗对于该思想的态度或者意见在西班牙语群众中引起了热议。例如,2021年4月6日马杜罗总统在推特上发表的一条推文,是目前所有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西班牙语推文中评论最多的一条,推文写道:“这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霸权主义、没有帝国主义的世纪,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刻。毫无疑问,‘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概念,呈现出一个多极化和多元中心的世界,我们将一起共同实现它。”截至目前,该推文下评论多达213条,获2 586次转发及1 603次点赞。从推文的评论可以看出,一部分西班牙语人民对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表现出支持态度,对中国与委内瑞拉在经济、政治方面加强合作,推动世界发展、人权平等给予了认可和期待。但是,仍有不少群众对马杜罗个人表现出不满,而他们的观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关键词中还包含一些国家的名字,如“俄罗斯”“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西班牙”。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这些国家影响较深,推行的范围较广,而上述关键词中出现的西班牙语国家也是了解该思想在西班牙语地区反响的主要来源。第二,像“俄罗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拉美地区民众认为俄罗斯是中国坚实的盟友,讨论时双方经常被放在一起。如2019年10月5日用户“ProfeWong”发推文说:“美国政权的更迭是必要的,它应与中国、俄罗斯和其他数百个政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的国家交朋友,否则它会使自己孤立起来并陷入深渊。”除以上这些典型词语之外,出現频率较高的词语还有“共同的”(68次)、“团结”(34次)、“合作”(21次)、“尊重”(19次)、“自主的”(7次)、“自由的”(3次)、“伟大的”(4次)、“多极化的”(11次)、“多元中心的”(11次)、科学的(10次)、美好的(10次)、“喜欢”(3次),这些关键词体现出西语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向积极情感态度。而西语受众提及的负面情感词语极少,如“伤心”(1次)、“厌恶”(3次)、“自私”(1次)、“灰暗”(1次),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为抑制中国发展,制造虚假舆论,继续推行单边主义。尤其在对委内瑞拉的政策方面,美国强硬干预他国内政的处理方法与中国产生了分歧,为引导舆论指责中国,趁机制造“中国阴谋论”,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地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导致当地民众也深受其影响。如一位来自委内瑞拉的用户认为中国扶持委内瑞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另有所图。总体上来讲,绝大多数的西语受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现出接受和认可的态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国家的传播呈现向好趋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学者眼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语媒体机构开始关注中国的政治理念,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力,为全球发展和各国在多领域的凝聚、共识注入新动力,进而对其思想进行研究的外国学者也日渐增多,这一思想的影响力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笔者基于来自57个国家的近1 200家出版社参与的西文过刊全文数据库JSTOR,同时参考谷歌学术和西班牙的最大学术期刊数据库Dialnet,统计出在西班牙语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研究成果有15篇,关联的作者达18位。其中有3篇对该思想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分别是学者艾伦·塞西莉亚·莱达的《“一带一路”与“命运共同体”:在拉丁美洲的展望》、阿根廷国立罗萨里奥大学教授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耶多的《阿根廷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学者博尔哈·兰德雷斯·奎斯塔的《中国外交政策与命运共同体》。另外12篇也分别在文中对其引述过,以阿根廷学者为主,包括阿根廷外交、国际贸易与宗教事务部负责双边和多边经济谈判的副部长卡罗拉·拉蒙·贝尔哈诺撰写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日益重要的作用及其主要的挑战》以及与亚洲事务委员会主任豪尔赫·E.马莱娜和国际贸易与宗教事务部内阁顾问米格尔·A.韦尤索合作完成的《中国与拉丁美洲和阿根廷的关系》、阿根廷东亚问题专家弗洛伦斯·鲁比奥洛与学者毕尔赫尼亚·S.布西利和米尔顿·E.埃斯科巴尔三人共同完成的《习近平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政策分析:战略、利益与规模》、阿根廷弗洛里尔·戈里尼文化合作中心研究员吉塞拉·布里托的《21世纪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的外交政策——想象和地缘政治表征》。其次,西班牙学者有5位,如亚洲与国际关系专家乔治娜·伊格拉斯·依·伦宝的《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准备》和《欧盟与中国关系的新视角》、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国际公共关系教授大卫·加西亚·坎塔拉皮德拉的《中美在亚洲冲突的逻辑》、西班牙记者胡安·巴勃罗·卡尔德纳尔的《交朋友的艺术:中国共产党如何吸引拉丁美洲的政党》、欧盟外交部跨文化对话与调解使团大使拉蒙·布莱卡和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主任克劳迪奥·费赫的《新的博弈:中伊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意义》。同时,还有智利社会规划发展政策经济学家科拉乌狄奥·劳拉·科尔特斯与非主流经济学家康苏埃洛·席尔瓦·弗洛雷斯的《多边主义的危机:中国的紧急状态和拉丁美洲的收缩》、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学教授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的《美中拉新三角关系——以墨西哥为例》以及古巴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格拉迪斯·塞西莉亚·埃尔南德斯·佩德拉萨的《中美围绕“亚洲支点”》。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起西班牙语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研究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

从以上研究成果的内容来看,这些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述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态度和观点也不同,从而对其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调查发现,大多数学者是非常支持与赞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其观点可归结为以下三种:第一,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共同利益,通过国家间的合作寻找应对多重挑战的新途径,实现包容性发展,并非如欧美一些国家将其视为一种“新殖民主义”威胁,并以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为例,分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与中国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中国在拉美地区开展的贸易、金融以及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对其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第二,聚焦于中国与伊朗、巴基斯坦、阿拉伯等国家的双边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签署的联合声明,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中国为逐步塑造全球和地区体系而选择的伟大战略,并分别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对其进行解析。第三,重点介绍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可能导致的国际秩序的改变,以及引发的不限于区域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在金融、贸易、基础设施、国防和安全等领域未来难以忽视的变动,以及指出美国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放弃多边主义所带来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困境,强调中国凭借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提出“中国特色全球化进程”,在其框架内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对世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意义。但其中《21世纪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的外交政策——想象和地缘政治表征》以及《交朋友的艺术:中国共产党如何吸引拉丁美洲的政党》两篇文章明显带有对中国的认知偏见,刻意丑化中国,认为在国际体系的博弈中,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倡议,是基于战略制定的,是建立世界霸权的手段之一。由此,说明有一小部分西班牙语学者对于中国政治思想的理解与接受仍存在偏差与误区。对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效能,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从而消除这些对中国的恶意抹黑。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文化圈传播和接受的整体情况,根据研究结果,可总结出以下三点: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接受度较高的国家,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基础设施齐全的西班牙语国家最为广泛,如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等,这些国家接受能力强,属于主动接受; 而在经济发展较慢、文化基础设施欠缺的西班牙语国家,则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并非不愿意,而是没有能力,即国际传播中的“知沟”国家。随着中拉“一带一路”项目的逐步深入开展,中拉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在“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合作倡议的推动下,大量中国出版的西班牙语书刊进入拉美国家,中国形象正在实现从“他塑”到“自塑”的转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接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转变过程。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报道数量、社交媒体讨论人数增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国官方主流媒体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语媒体机构开始引用中方“人類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译介结构、观念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媒体展露数量和使用频次大幅增多,影响力日渐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热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会经常与“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术语共同出现在一篇报道中,反映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已经形成。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政治、学术等舆论领袖延伸向普通受众,接受态度与情感以正面呈现,获得社会心理认同。从政治领袖、学术精英到普通民众,绝大多数的西语受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和认可度,该思想获得了西班牙语国家的社会心理认同。意见领袖效果明显,多位政要、知名学者对其表现出支持和响应的态度,增强了中国思想传播效能,带动了普通民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注与认可。2022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高层对话会上指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核心术语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但中国核心术语应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传播出去?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建议从三个层面统筹考虑:在翻译方面既要顾及受众对于中国核心术语的反馈意见和接受态度,也要不断调整翻译策略,特别是在翻译之前,要详尽调查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思想是否与原概念有冲突,不同国家、地区受众的接受易入点在哪里,或者说从哪个方面去引用介绍更能获得认同感,产生共情,从而减少理解上的偏差。同时,注意有关中国核心术语的英语转译问题,注意“以我为主”,避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为抑制中国与拉美地区关系发展而制造虚假舆论。在传播方面,中国核心思想传播形式要有所创新,不能以转载等生硬形式对外传播。核心思想所负载的新闻内容要有新的内涵,更要生动形象、充满活力,以能打动人的方式去阐述,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在舆论引导方面,中方主导的有关中国主题的西班牙语的书、报、刊以及影像产品,需要注意充分发挥拉美西班牙语国家的特色和优势,强调“一国一策”;鼓励、扶持、吸纳西班牙语国家的汉学家、著名学者发声,从而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核心术语在西班牙语世界的广泛传播作出更大努力。

(作者曹轩梓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讲师;何明星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主任)

注释

① 莫春菊.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走深走实 [EB/OL].(2021-09-02)[2022-06-28].https://www.gmw.cn/xueshu/2021-09/02/content_35134544.htm.

② 石燕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社会热议[J].中国语情,2018(4):1-6.

③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西文版出版发行 [EB/OL].(2021-11-28)[2022-06-29].http://www.news.cn/2021-11/28/c_1128109533.htm.

④ 何明星.在世界图书的海洋中为中国出版提供坐标——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出版参考,2019(9):34-37.

⑤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西班牙文)[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⑥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西班牙文)[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⑦ 冯锐.社交媒体传播及影响力[EB/OL].(2022-05-11)[2022-11-10].http://www.sohu.com/a/545772310_120578424.

⑧ 刘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社交媒体呈现——基于Twitter平台的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1(6):81-90.

⑨ 王玮,温世阳.情感分析在社会化媒体效果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分类序列规则的微博文本情绪分析 [J].国际新闻界,2017(4):63-75.

⑩ 李喜根. 网络时代媒体影响力: 媒体效果研究视角 [ J ] . 全球传媒学刊,2020(4):146-162.

? 石春让,邓建林.基于情感分析的贾平凹《高兴》英译本中地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与传播效果考察[J].外国语文研究,2020(6):58-66.

? 习近平“典”亮全人类共同价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EB/OL].(2022-06-29)[2022-07-0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2-06/29/c_1128786379.htm .

猜你喜欢

西班牙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
鲣鸟
命运的更迭
命运秀
西班牙语母语者汉语副词“就”的习得研究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电力西班牙语在委内瑞拉输变电项目上的应用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