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6-12杨春红史文莲汤静傅红冬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引言江苏

杨春红 史文莲 汤静 傅红冬

摘要:江苏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在界定粮食和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从粮食的可供性、可获得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分析江苏粮食安全现状,发现其存在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粮食种植结构不尽合理以及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短板明显等问题,并提出江苏要进一步提高粮食供给能力、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以及完善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以提高江苏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江苏 粮食安全 粮食供给能力 粮食种植结构 引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作为国家粮食战略的总纲,并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2004年,全國取消农业税并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问世,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明确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江苏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江苏一直着力落实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粮食连续增产,粮食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冠疫情等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对江苏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了解和分析江苏粮食安全现状,找出江苏在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短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提高江苏粮食安全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一、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概念

统一界定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准确把握江苏粮食安全状况的前提和基础。关于粮食的概念,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的定义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国内关于粮食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主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广义粮食,除了谷物类,还包含了豆类和薯类[1],本文采用广义粮食的概念。

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粮农组织对其做过三次界定。其中,在1996年将其定义为“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本研究在参考武拉平(2019)、朱文冲(2022)、蒋团标和罗琳(2022)等学者对粮食安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粮食的可供性、可获得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对江苏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2]。

二、江苏粮食安全现状

(一)粮食的可供性

粮食的可供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性指标。表1是江苏省2016-2020年粮食可供性变化情况统计表。从该表可以看出,2016-2020年,江苏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即从2016年的5583.28千公顷下降到2020年的5405.64千公顷,共下降了177.64千公顷。但粮食总产量、单位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总产量从2016年的3542.44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3729.06万吨,净增加了186.62万吨;单位产量从2016年的每公顷6583公斤增加到2020年的每公顷6929公斤,净增加了346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6年的422.68公斤增加到2020年的440.32公斤,净增加了17.64公斤。另外,江苏各年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3.6%;平均每公顷农业用地水资源拥有量为5096.38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耕地机械总动力为9.23千瓦。

(二)粮食的可获得性

粮食的可获得性主要与粮食储备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有关。其中,粮食储备水平可以通过公式(粮食总产量-粮食消费总量)/粮食总产量来计算;交通运输条件用道路密集度来度量,其计算公式为运输路线(铁路、公路、水运)长度/省域面积[3]。表2是江苏2016-2020年粮食可获得性变化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五年来,江苏各年粮食平均储备水平比较平稳,平均为72.4%,道路密集度平均为1.74,各年变化不大。

(三)粮食的稳定性

粮食的稳定性一般用粮食总产量波动率和粮食价格波动率来表示。粮食总产量波动率可以用(当年粮食总产量-近五年粮食总产量的均值)/当年粮食总产量来表示;粮食价格波动率可以用(当年粮食价格指数-上一年粮食价格指数)/当年粮食价格指数来表示[3-4]。表3是江苏省2016-2020年粮食稳定性变化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江苏除了2016和2017两年的粮食总产量波动率为负值以外,2018-2020年粮食总产量波动率均为正,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粮食价格波动率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在2018-2020年粮食价格波动率呈正负交替变化。

(四)粮食的可持续性

粮食的可持续性主要受粮食种植结构、作物受灾比例、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粮食种植结构的合理程度是影响粮食可持续性的基础性指标。目前在江苏粮食作物中,大豆是进口依赖度最高的粮食作物,影响江苏粮食的可持续性,故本文用大豆种植面积与三大主粮(小麦、稻谷和玉米)种植面积之比来表示粮食种植结构的合理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粮食的可持续性越强。而作物受灾比例、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等三个指标都是负向指标,这三个指标越低,说明粮食的可持续性越强。表4是江苏省2016-2020年粮食可持续性变化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江苏大豆占三大主粮的比例虽在2019-2020年略有提升,但其他年份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作物受灾比例波动较大,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则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三、江苏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和储备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风险:

(一)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粮食价格的波动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3可以看出,2016-2020年,江苏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近几年,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这主要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和极端天气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新冠疫情的爆发给粮食生产和获取都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打乱了粮食供应链,降低了粮食分配效率,导致交易成本的提升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抬头。其次,由于俄国和乌克兰是世界两大主要农业国,因此俄乌战争扰乱了世界农产品的生产、收获、贸易及运输,进一步加剧地区间农产品供需失衡,推升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再次,气候变化也是影响农业生产和供给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以上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江苏粮食市場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二)粮食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江苏是产粮大省,长期以来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水平在全国各省中始终位居前列,为平衡国内粮食供应,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粮食种植结构不尽合理。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豆类、薯类等粮食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粮食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江苏主体种植结构仍为“水稻-小麦”“玉米-小麦”的复种轮作模式,种植的作物类型还偏少,一些特用作物如大豆、蚕豆、荞麦、马铃薯等种植面积仍然偏少[5]。例如,2020年,江苏粮食播种面积为5405.6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为3729.06万吨,位列全国第七,但其豆类播种面积和产量占比分别只有5%和1.92%,明显低于全国的9.93%和3.42%的水平。

(三)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短板明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包括粮食现代化码头、集散枢纽,以及“四散”技术推广运用等,都取得许多成果和显著成效,为江苏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江苏在粮食物流和储备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短板:一是在思想认识方面,一部分人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建立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没有树立现代粮食物流系统的观念。二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各自为政,相互抵消,难于协调统一。三是在粮食仓储方面,迄今普遍采用的仍然是平房仓,优质粮与普通品种粮都“混存”于一个库房内,不利于“优粮优存”,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四是在专业人才方面,不管是物流业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6]。以上短板造成江苏大量物流节点、物流设施等互不连接、分散孤立、未完全形成系统,无法充分发挥现代粮食物流的节约消耗和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江苏粮食安全水平。

四、提高江苏粮食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期间,为夯实江苏在全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力争在全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江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提高粮食供给能力

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对江苏粮食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江苏必须要练好内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粮食供给能力。耕地是粮食供给的“命根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是“两藏”战略的两个要害。只有把这两个要害抓实,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江苏必须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二要抓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稳守牢耕地面积、持续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三要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把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四要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早在2015年,中央就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指出:“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江苏要按照中央精神,围绕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积极进行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可以借鉴“粮经—绿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作物“间套轮”种植模式、“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林果—畜禽” 复合生态模式等模式,着力形成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形成复合生产体系,以适应粮食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朱新开,2019)。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市场倒逼机制的方式促进江苏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例如,可通过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工业化、社会化供应等方式,增加人们对豆类、薯类等粮食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优质粮源基地建设的综合服务水平,深入推动“优粮优产”,带动粮食种植业“优种优育、优种优植、优粮优收”。

(三)完善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

要补齐江苏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存在的短板,必须要转变理念,树立和创新现代粮食物流和储备系统的理念,完善粮食物流和储备体系。一要促进粮食物流的仓储、运输、供应等环节之间有效衔接和整合,使以粮食生产为导向的传统仓储物流体系向以粮食销售为导向转变。二要提高江苏粮食物流系统化水平,尤其要提高粮食物流嵌入全国乃至全球粮食产业链的程度。鼓励参与粮食物流运行的企业从全产业链视角考虑粮食物流的优化问题,即要适合顾客的需求,按照一定的管理流程,由产地到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等进行无缝链接和供应,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三要厘清和理顺全省粮食的流量和流向,将全省的粮食物流和储备企业纳入统一的协同行动框架内,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四要加强新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节点与原有节点之间的衔接程度,畅通上下游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物流通道,着力提升粮食仓储物流的一体化水平,做到设施现代化和储粮科学化。

结 语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江苏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要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作用,不断提高在全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为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辛翔飞,王济民.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目标设定:研究综述与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257-2269.

[2]武拉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新特点与新思维[J].人民论坛,2019(32):30-31.

[3]朱文冲.农业保险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粮食支持政策的视角[D].天津:南开大学,2022.

[4]蒋团标,罗琳.财政支农与粮食安全—基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68-79.

[5]汤瑛芳,李红霞等.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评价及形势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07):1-10.

[6]雷勋平,RONBIN QIU.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12):1-14.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引言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