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水平路径研究
2023-06-11李敏陆兵倪羌莉袁骥
李敏 陆兵 倪羌莉 袁骥
摘要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新型农村社区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加强基层党建,通过基层党建实现组织振兴,才能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着重阐述了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必要性,总结了党建引领江苏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成功实证经验,分析了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并提出了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以期提供相适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党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0-021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0.047
Abstract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rtys fighting power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through the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can we provide a solid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newtype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sums up the successful empi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newtype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Jiangs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newtype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advances some paths for the Party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newtype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opinions.
Key words Party construction;New rural community;Governance
新型农村社区是介入城市街道社区和传统农村村落的新兴城镇社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社会现象[1]。另外,新时代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习近平的讲话精神进一步为党建引领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指明了方向。2022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切实有序地进行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的步伐。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组织基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党建工作,强化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3]。
1 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必要性
1.1 党建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提供政治保障
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是基层管理的“领头雁”,是社区治理革新过程中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力量[4]。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指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呼吁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才能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只有真正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中,才能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1.2 党建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提供和谐环境
农村社区管理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参与度不高、态度冷淡、部分居民委员会管理能力不足、群众动员能力弱。通过基层党建活动,明确规范社区党組织的职责任务、决策程序、监督管理等,动员群众参与基层管理,形成居民议事协议模式,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和共享的治理结构[5]。
1.3 党建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提供物质保障
新型农村社区大多是旧农村集体拆迁合并的社区或分散农村集中自建居住。将基层组织的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势,通过社区基层党的建设活动,有效整合现有分散、利用率低的农村资源,设立集体所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化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模式,民主参与、决策、监督,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为社区治理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6]。
1.4 党建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提供文化保障
创新“党建+文化”组织宣传形式,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通过“乡愁收心,党建设搭桥,为民生服务”持续提供多元化服务,因地制宜地引导文明乡风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而蓄势[7-8]。
2 党建引领江苏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实证经验
2.1 强化组织构筑堡垒,推进社区管理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是加强组织建设。连云港赣榆区西棘荡村打破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设立工业、农业、老年、个人私营等4个党支部,对党员制定审查细则,根据基本要求、日常管理、发挥作用、民主评价、鼓励约束五大项目,遵守纪律、参加“三会一课”、缴纳党费、志愿者服务等为加分减分子项目,把对党员的管理约束转化为刚性分值,让党员明确“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二是完善工作制度。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落实村干部的职务目标责任制,做好分内事、网格事、难题3件事,每天下基层去在村里兜兜,去群众家里走走,网格位上坐坐,讨论工作难题。开展了“梦龙微教室”,村里的干部每月台上轮流讲,谈业务,谈工作,谈问题。推进党员管理五项制度、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制度、固定学习日制度、“政治生日”制度。三是发挥模范的领导能力。连云港谢湖村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开展6个党组的建设评价活动,党员干部可以率先培育樱桃新品种,每年在内部评价致富能手,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主动性,推进村干部同产业发展大户联系,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带动党员群众创新创业,樱桃种植户逐年增加,樱桃经济受益人口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同,为全村的樱桃产业的提高锦上添花。
2.2 加强民主协商,推进“三治融合”
党的十九屆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组织领导、政府责任、民主协商、社会合作、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持的社会治理系统,建设人人负责、人人享受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因此,要形成共同统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结构,必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治理机制,革新基层民主协商方式。第一,要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对整个社区议事协商流程把控。海安市兴雅社区在日常议事中,在党总支的指导下,统一开展议事会的相关活动,如成立议事会、公开协商事项、征求村民意见、组织召开协商民主议事会议、进行民主协商、公告协商民主结果、监督执行协议结果等通过健全“社区事务公开制度”,保证全体协商程序公正透明,保障协议的结果落地。第二,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将民主协商全面融入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连云港西棘荡村制定村民会议协调事项列表,让居民参加社区事务管理、参政议事,包括资金管理类、资产管理类、资源管理类、村务等议事事项。第三,基层议事机制依法保障基层群众组织的自治权利,有效地引导群众在反复协商中加强程序意识、规章意识,依法工作,依法维护权利,养成尊重规则和合同行为的自觉和习惯,运用法治的思考来管理基层的各项工作。苏州市冯梦龙村确立了村里的法律顾问制度,邀请律师参加村民的议事,实现了事前审问法。村民可以立即向法律顾问咨询邻居的纠纷、合同纠纷、事故赔偿等法律问题,全村开展律师的法律咨询67件。
2.3 加强廉政建设,推进治理能力
新型农村社区的廉政建设是巩固基层社区治理基础的关键,是社会管理改善民生、稳定的基础的保障。首先,建立廉政机制,连云港西棘荡村确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监督村“两委”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委、政府决定的情况、各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任期目标的执行情况、民主选举、民主政策决定、民主管理情况、村务公开、民主财务工作情况和村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群众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第二,宣传廉政文化。苏州市冯梦龙村深入挖掘冯梦龙廉政文化的内涵和要素,设立了四知堂、德本堂、新言堂、冯梦龙廉政文化训练中心、清莲园、油郎油坊等廉政文化项目,开展廉政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基层社区的党风廉政活动能力。
3 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
3.1 团队建设机制不健全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主体力量是村干部,他们是国家权力在社区的代言人,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据调查研究,在年龄和学历方面,苏南社区村的干部大多在80后、90后,学历在大多在大学学历以上,年轻学历高但经验浅。苏中、苏北地区村干部年龄多数在50岁左右,学历在高中以上,年长学历不高但经验深。社区的领头人很难选择,一般工资较低,苏南社区村委员会可以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选拔,退役军人成为村书记,极少数是公务员编制。苏中、苏北地区村干部有大学生“村官”考试选拔,但坚持留下来的很少,村书记基本上是合同编制,科技素养不足,担负社区智慧治理的重担能力不够强。总之,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考核和奖惩机制,社区干部队伍的进退制度还没有健全化,一些社区不可避免地面临村干部队伍脱节的风险。
3.2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不高
苏南、苏中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大多是农村拆迁、安置集中居住区,居民是失地农民,户籍在原村,存在“多村融合”现象,新型农村社区对居民的管理和服务仍然只是表面浅浅的水平,一些居民切身利益涉及的经济、户籍等问题由原来的村子解决。社区在推进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缺乏底气,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不高,有些政策有时不能很好地执行。
3.3 社区工作逐步行政化
新型农村社区村干部在政治压力和自我利益的共同驱使下,不得不围绕乡镇任务指标开展工作,不能及时满足农村社区多元化需求。上级目标任务第一,居民需求不及时完全满足,居民会对党组织的认同度降低。调研发现社区两委干部大部分工作精力都耗费在乡镇提出的目标任务上,很难全面考虑社区集体事务。
3.4 公共服务投入力不大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过程中,公共服务保障仍然依赖于政府的投入。由于新型农村社区是“多村融合”居住,居民很难同意将原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新的社区,社区治理维持中产生的支出只能依靠收取房地产费,不能使用原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支出。因此,公共服务保障多数为“可见”“可触摸”的硬件的投入,居民在公共文化、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投入保障不足。
4 党建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路径
4.1 巩固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和领导能力,只有充分发挥社区治理中的领导地位,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治理有效”。要加强一个主体责任意识,社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足于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之间的结合点,着眼于社区治理中问题,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要提高基层干部待遇,从大学生村官、有钱人、退伍军人、归乡创业者和农村“现代乡贤”中选拔社区干部,实现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推进社区干部队伍的培养,防止村干部队伍脱节。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护“两个维护”,做到“两个确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做到忠诚担当,加强决策的执行能力,成为新时代社区的好干部[10]。另一方面,提高业务能力。结合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结合社区干部工作实际,制定精准的业务培训内容,引导、实用化村干部学习,知行合一,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实现社区智慧治理[11]。
4.2 培养多元主体推进协同共治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的充分治理需要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共治。一种是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的社会资源协调作用和政府部门间运营的载体作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为民服务能力,精准扶贫等工作[12]。第二,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参加社区治理的作用。积极推进驻区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部门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提供人力、物力、设施支持,推进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第三,发挥社区内部组织建立居民生活共同体,融合乡贤、邻间、流动党员、外经商等力量,建立有效的交互平台,引导他们关心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确立具有约束力和激励功能的居民公约,逐步提高社区的责任感,最终在主人翁的心理状态下,形成坚固的社区身份和归属感[13]。
4.3 构建“三治融合”提高治理水平
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系统,体现基层治理整体水平。首先,加强社区调解组织和仲裁员队伍的建设,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将法治思考、法治方法融入基层自治机构,鼓励居民运用法治思考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消除矛盾[14]。其次,深入挖掘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制定道德规范、村规民约等行为准则,引导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构建爱党爱国、崇德向善、重义守信的精神共同体,强化了社区治理的软实力[15]。第三,以社区党委为统筹,建立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志愿者组织等联合治理服务团队,积极参加社区议事,积极推进“三治融合”,引导建立朴素民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16]。
4.4 开拓各种渠道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新型农村社区的有效治理离不开物质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只能满足于社区公共服务硬件的配套,提高社区承担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必须强化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17]。社区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领导社区经济的多方向发展,向社区居民提供包括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农业生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法律等各种公共服务。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物业经济、社区置业、主导产业培养等方式,增加集体资产、资源、收入,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和城镇生活相关配套职能[18]。在农村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中,主要居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鼓励社区干部率先发展特色农业、电子商务等项目,探索社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提高居民创业就业水平。社区党组织积极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居民增收富裕[19]。
参考文献
[1] 王敏.新型农村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分析[J].乡村科技,2018(25):10-12.
[2] 范子娜.新型农村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2019(12):247-248.
[3] 马明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0,14(21):89-90.
[4] 邵燕.强化基层党建与引领乡村振兴: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2):16-19.
[5] 张乐.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和机制:基于绍兴市探索实践的分析[J].中国领导科学,2021(6):102-108.
[6] 何侍昌.激发贫困治理共同体内生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社会科学,2021(10):17-29.
[7] 李秀莲.新时代背景下创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2):63-64,98.
[8] 李冠鹏.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J].智库时代,2019(46):13,25.
[9] 张加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以福建省棪树村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9(3):21-26.
[10] 颜俊儒,梁国平.乡村治理视角下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J].理论探讨,2019(2):145-149.
[11] 占金云.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0(1):120-124.
[12] 李军,龚锐,向轼.乡村振兴视域下西南民族村寨多元协同反贫困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第一书记驻村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1):194-202.
[13] 李慧凤,孙莎莎.从动员参与到合作治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J].治理研究,2022,38(1):102-113,128.
[14] 房玉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引领路经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0(2):107-110.
[15] 杨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21(19):30-31,36.
[16] 刘婷.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和解决路径探讨[J].黑龙江粮食,2021(6):69-70.
[17] 赵悦.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与路径研究:以 S市J村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9.
[18] 韩芳.社会组织参与成都市农村集中居住区社区治理研究:以高新区S社区为例[D].成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19] 蔡杰.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