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尔斯泰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

2023-06-11钱俊男

阅读时代 2023年6期
关键词:粉丝托尔斯泰道德经

钱俊男

19世纪的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曾经有人问他:“你认为世界上有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您影响最深?”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孔子和孟子影响很大,老子的影响巨大。”对中国的文化经典,托尔斯泰不仅下功夫作研读,并且动手翻译,摘选和汇编成各种文集,同时还写評论,乃至汲取精华,用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早在1877年,托尔斯泰就开始阅读和研究老子的著作,写过大量的译注。1893年9月至10月,他同波波夫一起根据德文译本翻译老子的《道德经》,1895年校订了在俄国研究神学的日本人小西氏翻译的《道德经》,如——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托翁翻译:可以叫得出名的神,不是永恒的神;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永恒的名。还没有名的东西,是天和地的本源;有了名的东西,是世界万物之母。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托翁翻译:人像地,地像天,天像神,神像他自己本人。

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托翁翻译:只有没有欲望的人,才能看清神的本质;为欲望所驱使的人,不能完全看清神。

在托尔斯泰的心目中,老子的“道”就是“神”,所以他把“道”译为“神”。

后来,托尔斯泰又出版了自己选编的《中国贤人老子言论集》,并写了《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文作为前言。

从1884年起,托尔斯泰又开始钻研孔子和孟子的哲学思想,写下了《论孔子的著作》《论〈大学〉》等文章。他在日记中写道:“钻研孔子,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在逝世前不久,托尔斯泰还对布朗热编辑的《孔子生平及其学说》一书作了仔细校订,并为该书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圣贤学说概略》的序言。

当时的中国外交官张庆桐(字凤辉,上海人)赴俄国留学期间,将梁启超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书译为俄文,出版后于1905年12月1日寄给托尔斯泰一册,并附一信,希望能获得指正。这是托尔斯泰第一次收到中国人的来信,他非常高兴。书还未读,他就先给张庆桐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曾有几次面晤日本人,却未有一次同中国人进行过面晤,也从未与之有过交往,而我一直深切期望与中国人交往……”在信中,托尔斯泰主要谈了他对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哲学和宗教以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一些想法。

作为俄国“黄金时代”文学巨匠的托尔斯泰,在对人生与生命意义的探究中,受到了中国古典哲学多方面的启示。晚年托尔斯泰曾对他的私人医生和秘书说:“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到中国去一趟。”

(本文系作者原创来稿)

责编:潘茜

猜你喜欢

粉丝托尔斯泰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七颗钻石
忘记自己的人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