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课程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思考与实践
2023-06-11阮丽娜
阮丽娜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既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门更是热切地关注和指导着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改革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的工作思路,将“劳动教育”上升到与“德智体美”并重的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手工劳动内容。
许多省市的小学依托自身区域的优质资源,先后将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校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课程给了我们重要提示和经验的借鉴。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传统工艺项目品类众多、覆盖面广。例如:白族扎染、贝叶经制作技艺、傣族织锦、剑川木雕、华宁陶艺、滇派风筝……既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又有传承人和工作室或传承基地,为开设劳动特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不少项目还被列为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引入小学劳动课程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时期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非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小学生真正深入了解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很少。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能赋予劳动课程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劳动教育有利于根植“工匠精神”,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机会的同时,也能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传承和创新云南传统技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
2.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大部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都和劳动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记载着历史发展的痕迹,也凝结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遇到了种种难题,一方面,青少年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却苦于没有一个广泛接触、深入了解、学习并能实践操作的合适渠道。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劳动课堂,分层次开展劳动主题实践课程,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能够推动和促进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3.有利于充实和丰富小学劳动课程的内容
课程资源是劳动课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重要的载体。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中小学要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甄选整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引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原有的劳动教学内容,活动组织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其中。
二、小学劳动课堂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整合度较低
目前,小学劳动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仍然以教师讲授和指导实践操作结合为主,优秀传统文化停留在了解层面,很多任课老师还兼任其他学科,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并将其融入劳动课教学设计中。即使有许多可直接使用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却因为资源零散、场地条件有限、与固定教学目标和流程不匹配等原因,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加入到学习之中,失去了体验劳动的快乐,难以感受到劳动课堂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劳动教师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保证劳动课程课时充足的情况下,劳动师资还存在数量有限、专业支持乏力等问题。大部分劳动教师关注的是依托劳动课程本身已有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对劳动课程的看法也停留在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方面,缺少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劳动课程融合的动机,更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导致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劳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团队的努力,二者融合的思路与方式也需要专业的引领,一线教师更需要直观的示范课、具体的教学指导来为此类特色劳动课程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路径。
二、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小学劳动课堂的实践策略
1.以课程创设为保障,实践基地联动配合
在保证课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每周开一次理论课加一次实践课,或两周开一次两课时的课,或将课时集中安排。创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讲解课程,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式活动,目标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完成一项劳动任务或制作一件手工艺品等,引导学生参与“了解产生需求——协商并修改方案——组织合作实施——互相评价反馈——改进完善”的实践环节,开展合作探究、劳作体验、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拓展创新的完整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项目参与完成,设置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师生互动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劳动过程的艰辛和分享收获成果的喜悦,还能使其逐渐养成勤动手、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师生的心灵也得到了滋养。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来源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学校中划出的劳技专用教室。日常的劳动教学内容不需要宽阔的场地,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任务,用具可以是学生自带,也可以统一提供。二是在校园中开辟劳动实践研学基地,适合开展田间耕种、家禽养殖、植物养护等劳动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亲手操作体验的机会,收获时还能品尝到自己劳作的果实。三是社区的劳动教育基地、博物馆、工作坊等场馆,可以将校内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延伸到此类对外开放的社会资源。学生可利用节假日到这些地方近距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体验风筝制作、掐丝珐琅、泥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的整套制作流程,一边欣赏传统手工艺品,一边和专业的工匠面对面交流,还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
2.创新教学模式,劳动师资队伍专业化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融合,无论是对劳动课程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还是课堂教学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劳动课程,实现优质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成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得益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和教研的推动,目前虽然缺乏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劳技教师,但也吸引了一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与兴趣特长的教师持续加入,专兼混编的劳动课程师资队伍通过开发连续性项目课,成为一专多能的劳动能手。在此基础上,再以点带面,通过现场观摩非遗传人、能工巧匠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制作、专题研讨等活动,可以提升教师劳动实践操作能力,引导教师聚焦教学难点。继而,可以集体学习研讨提高劳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并提升个人“劳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能力,共同挖掘梳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能力和学校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项目,培育洞察传统文化内涵、实践能力强的劳动教师队伍。
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首次接触的学习对象最感兴趣,然而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忙于讲解和指导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一些学校尝试了“双师课堂”协同教学,即主讲教师负责讲解说明和操作示范,辅助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并激励展示个人作品。个人认为不同的项目活动还可以由小组分工合作、率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分享心得或参与指导帮助其他同学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学生更能从同伴中感受劳动榜样的优良品质。
综上所述,以小学劳动课程为载体,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借助本土的优质资源,学校、社会共同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逐步完善两者有机融合的策略和高效发展的机制,不仅为劳动课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弘扬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