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艺术的再生

2023-06-11

当代美术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名录民俗文化遗产

编者按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其他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它们或是深受劳动阶层喜爱的民间、民俗艺术,或是曾经受文人雅士追捧的艺术形式。这些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蕴含着中华民族绵长的历史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项目”)。这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形成了有效的保障,也使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受到了重视。

農耕(游牧)文明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消失,也带来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这给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将传统文化和艺术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它们真正在现代社会“活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猜你喜欢

名录民俗文化遗产
冬季民俗节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俗中的“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民俗节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生产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