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标准化施工技术研究

2023-06-10毛成斌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搭板软土注浆

毛成斌

(怀化通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怀化 418000)

0 引言

沉降是公路桥梁常见的一种质量病害,它是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受到不均匀压缩形成的竖向变形或下沉。沉降问题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还会损坏桥梁结构,导致桥梁的整体承载力降低、使用寿命缩短[1]。为有效避免沉降问题,参建企业应在工程设计阶段优化施工设计、明确技术手段,在施工阶段落实标准化施工,以消除沉降隐患,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公路桥梁沉降的危害

公路桥梁发生沉降病害会产生诸多危害:

第一,局部发生较小的沉降,肉眼难以察觉,而这种局部沉降可能导致路基结构变形、开裂。若是桥梁基础结构发生破坏,其强度、承载力等指标会降低,沉降范围会不断扩大,甚至会引发塌陷、倾倒等重大事故(见图1)。

图1 公路桥梁沉降实物图

第二,桥梁发生沉降后,会导致路面平整度不足,车辆行驶时容易发生跳车现象,会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2]。

第三,沉降问题会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维护措施,会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2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标准化施工技术

2.1 搭板施工技术

搭板是防止桥端连接部分发生沉降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位于桥台或悬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间,随填土沉降转动,行车时可起到缓冲作用,能够避免路面凹凸不平影响行车舒适度。对搭板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模型见图2),通过改变模型板的尺寸、荷载,对搭板的应力、位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搭板结构中设置路肩,可减小搭板底部的弯拉应力;适当增加板厚,板底最大弯拉应力、竖向位移均会减小;搭板长度和宽度变化,对受力和位移的影响不大[3]。

图2 搭板受力分析的计算模型图

搭板施工技术要点如下:第一,采用钢筋混凝土搭板结构,台后填土要选择透水性材料,分层回填并压实,进行防水处理。第二,台后地基若是软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预压环节动态观测沉降变化,确保在搭板施工完成前达到预压沉降控制值。第三,在搭板下路堤处设置排水构造,一般采用现场浇筑工艺。第四,搭板和桥台连接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防止滑动、跳动。还要检查邻板和支架是否完整,侧拉杆与偏移位置是否相重合,防止纵向滑动。第五,在端部安装橡胶材质厚毡垫,间距控制为80cm;为避免倒角损坏涂层,可旋转底座和盖板。第六,对于结构上的空隙,先用玻璃纤维材料充填,再用沥青密封,防止水体渗漏。

2.2 灌浆施工技术

灌浆法是处理桥梁沉降的常用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填充岩土的裂缝、孔隙,提高岩土的整体性、强度和刚度,避免发生渗漏。灌浆施工技术要点如下:第一,浆液配制。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自来水进行配制,两者比例为1.5∶1;如果施工时遇到阴雨天气,可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水玻璃。第二,钻孔。孔位一般按照梅花形布置,使用液压钻机钻孔,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展开作业。其中,孔深<4m 的一次成孔,孔深≥4m的分段成孔。第三,注浆。采用间隔注浆法,按照先外围后中间的顺序进行,根据试验段参数确定注浆压力。例如,初始注浆时压力为0.2MPa,主要起渗透作用;最终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主要起挤密作用。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量、注浆速率,当注浆率<1L/min 时,继续注浆10min 结束[4]。第四,封孔。注浆完成后,使用浓稠的水泥浆封孔;浆液凝固后,用水泥砂浆抹平。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荷载法、声波法、取样法等检验注浆质量。

2.3 路基处理技术

不良路基是导致桥梁发生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施工时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能显著降低工后沉降概率。常用的路基处理技术有强夯法、换填土层法、加载预压法、加筋土法等,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常用的路基处理技术

以软土路基为例,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时,需注意如下技术要点:

第一,选用合适的起重机,根据加固要求确定夯锤重量,夯点一般设置为梅花形,夯击总能量控制在2000kN·m 以上。第二,夯前检查夯锤的质量、落距等参数,对夯点进行复核,出现偏差及时纠正;夯完检查夯坑位置,测量每个夯点的夯沉量。第三,为保证强夯施工的安全性和精准度,由测量人员进行沉降位移观测,监测路基的变形情况,根据测量数据指导现场作业,控制好填筑速率,预测工后沉降值,对比设计要求调整后续施工方案。

2.4 台后回填技术

台后回填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填材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台后回填施工技术要点如下:第一,待桥涵结构达到设计或规范强度,及时进行台后回填施工,回填级配碎石的处理范围见表2。第二,一般情况下,填筑材料选择透水性材料,最大粒径控制在10cm 以内。第三,回填完成后,使用重型碾压机械进行压实,局部机械压实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夯实机具。分层回填,每层最大压实厚度≤15cm,使用小型夯实机具的部位的铺设厚度≤10cm[5]。第四,留下原始施工记录,现场验收和施工资料的签认同步进行,针对台阶开挖、基地清理等隐蔽工程,要留下影像资料。第五,台后回填完成,预留1 年的工后沉降期。如果工期紧张,可采取超载预压、补强等技术措施,当路基沉降量达到90%以上,才能进行路面施工。

表2 桥涵结构台后回填级配碎石的处理范围

3 提高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优化沉降段施工设计

要想避免桥梁沉降,提高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首先要优化沉降段的施工设计方案。落实地质勘察工作,全面掌握地质特征,对路基路面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严格执行规范标准要求。设计施工方案时,积极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有效提高路基承载力。

3.2 科学处理软土路基

施工期间遇到以软土路基为代表的不良路基时,应采用科学的加固处理方案。一方面,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路基土的性质和物理力学特征,选择对应的处理技术;另一方面,对比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兼顾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3.3 加强道路变形控制

影响道路变形的因素较多,其中雨水渗透会破坏路基土的结构,影响填料的稳定性[6]。基于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雨水控制措施,如根据地质勘查结果,明确地下水位和影响范围,采取有效的排水防水措施,综合考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对水工构筑物进行修复维护等,最大程度地降低道路变形量。

3.4 落实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必要手段,结合公路桥梁工程的特点,在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应该将人员、机械、材料三个要素作为管理重点。例如,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指挥,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开展人员培训教育活动;对机械性能、材料质量进行严格验收、科学存储等。

4 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其中一标段起止桩号为K25+040—K47+150,线路全长22.11km。道路红线宽度为48m,整体呈东西走向,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其中,包括多个桥梁、涵洞等构造,现场勘察发现地形变化大,存在软土路基,为避免桥梁发生沉降,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4.2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方案

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采用设置搭板结构+桥台软基处理+优化路基填筑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如下。

4.2.1 设置搭板结构

设置搭板结构,将沉降区域的路面从厚度上的突变转变为刚度上的渐变,避免运行中受作用力影响发生持续沉降。根据该工程桥梁结构的参数,计算得出搭板的倾斜度为8°;调整搭板顶层标高,与正常路段的标高保持一致。施工时,预留反向斜坡,利用道路的方向斜坡进行标高设计,避免搭板间距过小,上部受到压力而损坏。此外,准确计算路基顶部与搭板之间的距离,对间距<10cm 的部位,铺设沥青混凝土找平,以提高搭板台背的整体强度。

4.2.2 桥台软基处理

沉降段存在软土路基,必须采用加固处理技术,以满足路基的强度要求,降低工后沉降量。该工程中,经方案对比最终采用喷浆搅拌法,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测量定位软土路基水平面—喷浆搅拌下沉—搅拌过程中缓慢提升—再次下沉—重复搅拌下沉和提升的步骤—直至路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软基处理完成后,重点控制路面结构的厚度和平整度,由测量人员进行实时测量,每间隔5m 设置一个监测墩,严格控制高程值。在路面表层摊铺作业环节,使用铝合金导杠对基准面进行衡量,严格控制路面的平整度。

4.2.3 优化台背回填

软基处理完成后,对台背回填方案进行优化,有效控制变形和沉降,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和承载力。该工程采用台阶开挖法,使用砾石、8%的石灰土作为回填材料。回填作业使用推土机、重型碾压机、小型夯机等机械设备,最终达到压实度要求,同时使路面保持良好的整洁度。

4.3 施工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效果,在该工程的道路、桥梁部位分别选择3 个试验段,常规工艺是单纯进行软基处理,优化工艺是设置搭板结构+桥台软基处理+优化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对比沉降实测值见表3,根据实测结果可知,采用优化工艺能显著降低沉降量,满足路基路面变形控制要求,避免发生沉降问题。

表3 桥涵结构台后回填级配碎石的处理范围

5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沉降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影响因素为设计、施工、环境等。以搭板施工技术、灌浆施工技术、路基处理技术、台后回填技术为例,详细介绍了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方法,并总结质量控制措施,希望上述案例可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更好地实现预期管控目标。

猜你喜欢

搭板软土注浆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桥头搭板技术在桥头跳车处治中的应用研究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导水陷落柱预注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