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研究

2023-06-10王婷伟

关键词:黄河流域组态全域

王婷伟, 张 慧

全球环境变化的加速以及生态系统危机已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而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正确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业虽然是“无烟产业”,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就是“无污染产业”,尤其是旅游活动大规模以及无序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垃圾、噪声、水体、大气等污染,并引发了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破坏以及资源过度消耗等,造成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风险〔3〕。比如海洋环境的过度开发、大量游客的涌入等,导致珊瑚礁退化、海滩侵蚀,以及随处可见的垃圾等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4〕。同时,由于实现多项旅游绿色发展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风险,这些多项目标很难共同推进,而且各地在落实旅游绿色发展方案方面很少采纳这一观点,使得改善这一目标往往会牺牲另外一种目标,也促使各地往往仅关注其中容易实现的目标。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中的优质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推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是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取得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双赢也尤为重要。早在2016年12月公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那么,该项政策的提出对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什么样的影响?政策制定前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旅游业未来绿色发展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协同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它们关系到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组态视角出发,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着重探析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旅游业绿色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前后二者之间的实际关系,分别测算生态环境保护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整合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组态,探索什么样的组合要素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必要条件。与已有研究文献相比,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如下:(1)从组态视角系统整合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因素,探索不同组合因素如何影响二者之间的协同推进,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证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2)在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将旅游绿色发展目标间冲突与黄河流域现实情况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政策提出前后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协同推进的关系,为落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认识;(3)引入组态视角探究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揭示黄河流域旅游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组合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现象、理论背景与研究述评

在1972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环境保护”这一词语被广泛采纳。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营造绿色旅游业发展环境。相应地,黄河流域各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优化旅游业绿色发展的举措,但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严峻,其主要原因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旅游业绿色发展目标间很难实现共赢〔5〕。其中,绿色发展就是着重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的容量,更加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生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6〕。事实上,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和谐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7〕,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黄河流域旅游业的发展和经营〔8〕,亟待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开展实证和理论研究。

目前对于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二者之间的影响因素与耦合协调发展两大类展开。其中对于耦合协调发展的探讨涵盖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效应测度〔9-10〕、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分析〔11〕、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耦合态势分析〔12〕以及旅游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四者之间的协调性分析〔13〕等,但是有关二者之间的协同推进以及组态研究较为缺乏,对于如何提升其作用联系有待进一步加深。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关系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市场规模、旅游产业优势、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基础、环境污染、环境治理〔13〕,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14〕,旅游生态效率〔15〕等的相互作用关系,然而有关二者之间的影响因素多以独立或单一因素展开,缺乏组合性的整合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当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向量自回归(VAR)模型〔16〕,线性加权法、趋势分析法〔17〕,耦合协调度模型,聚类分析法〔18〕等不同分析方法,虽然这些分析模型和方法影响比较广泛,但在原理层面存在缺陷,亟待新的研究方法弥补研究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相比之下,对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关系之间的研究更少,主要研究集中在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19〕、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20〕、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29〕等方面,少数学者还关注了高质量发展〔21〕、乡村生态旅游〔22〕、旅游生态安全〔23〕等话题,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协同推进的实证研究则较为少见。

本文基于组态视角,着重关注某些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是二者之间协同推进的必要条件,这些影响因素如何进行组合以实现协同推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使用当下管理学研究领域推崇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别选择2014年和2019年两个时间截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组合,以期分析和对比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前后二者之间关系的变化,通过组态视角探究二者协同推进的多元化组合路径。

二、研究设计

(一)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

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协同推进,而没有采用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本文从组态视角出发,强调各系统指标均可以成为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因素,存在指标因素间的交互。本文选取和界定的系统指标共有7个,并且最多可能存在7种因素的交互。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能否影响旅游效益取决于这7种指标因素间的交互组合,而非单个指标因素直接产生作用,因此,传统常规统计分析中的耦合协调远远不足。(2)在定性或定量研究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效益的结果具有非对称性。传统统计分析方法是利用变量之间的对称关系,故无法准确表征这种非线性,而fsQCA方法可以研究指标变量间的非对称性。另外,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认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任何一个指标系统与维度的交互组合都可能提高或降低旅游效益,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各指标因素间的交互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fsQCA方法基于整体视角,致力于探究引起结果出现的原因在于哪些变量要素的组态,生态环境保护各因素之间的组合与旅游业发展的协同推进机制就属于这类问题,所以适合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此外,fsQCA方法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优势,而且可以进行多案例以及跨案例的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样本对现象分析以及定性变化的不足,同时也弥补了少数案例定性分析在可推广性上遭受的质疑。本文选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主要探究原因变量组合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布尔代数,避免了变量偏差的遗漏,所以该方法对控制变量不作要求。

(二)研究样本选择

本文以黄河流域(四川、青海、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山东、河南、山西)9个省区为研究样本,该流域跨越多个经度,包含多种地质地貌类型,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但流域内各省份之间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旅游业的不文明发展以及过度的旅游资源消耗和开发都对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因此,深度探析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协同推进对黄河流域旅游业的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变量选取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之间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关系,二者在协同推进过程中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当前,学术界有关生态环境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之间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多,耦合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在理想程度上追求二者之间的协同推进,只是当前的文献更多偏向研究某个区域或者省份有关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定量研究二者之间协调度的高低,并未从系统层面实证研究二者之间能否实现共赢以及从什么程度上和哪些组合因素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推进。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环境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量化评价指标,同时借鉴以往相关的研究量化指标成果〔10,13-14〕,在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影响二者能否实现共赢和协同推进的因素,并依据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综合运用专家咨询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二者实现协同推进的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指标进行筛选,同时使用SPSS软件剔除变量之间较高的相关系数指标,保留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中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主要反映黄河流域旅游业间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全域旅游的综合治理能力〔24〕;旅游规模反映黄河流域旅游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即合理的旅游业规模会形成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规模经济〔25-26〕;旅游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服务时所使用的各种物质设备设施,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包括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10〕;旅游地位从侧面反映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程度,旅游地位越高,越容易吸引旅游消费者前来参观游览〔10〕;生态环境污染衡量了黄河流域遭受生态破坏的程度,而生态环境治理则是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和拯救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表1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评价指标体系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规模、旅游设施、旅游地位、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基础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如何组合并系统地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协同推进,尚不清楚。基于组态视角,不同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呈现多样化的组态路径,可以采用溯因逻辑去探究哪些组态路径可以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

2.数据来源

本文以黄河流域9大省区作为研究样本,由于2016年提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2018年明确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对比政策提出前后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关系变化的演进,故本文分别选取2014年和2019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指标变量数据。为减少变量之间的波动以及异方差的影响,故本文对所涉及到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本文各系统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各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等。此外,本文还结合各省市的政府官网、权威媒体报道等进一步对fsQCA发现的组态路径进行定性分析。

(三)变量测量与校准

变异系数法能够克服主观因素影响,通过量化各指标提供的信息以及分析其作用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被社会经济学研究领域广泛使用。在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综合测评模型对7个原因变量和1个结果变量分别进行综合:

(1)

其中,CIj表示第j个系统指标的综合评价值,Wi表示第j个系统指标的权重,Yi表示第j个系统指标量化后的值。

本文采用直接校准法将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校准为模糊集,将7个原因变量与1个结果变量设定为3个锚点: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与下四分位数,分别对应案例样本统计的完全隶属、中间点与完全不隶属〔13〕,各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校准锚点如表2所示。

表2 集合、模糊集校准和描述性统计

三、结果分析

(一)必要条件分析

在进行真值表条件组合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检验条件的必要性。表3显示,旅游规模条件的一致性超过0.9,而其他条件的一致性结果均未超过0.9,其他条件不构成必要条件〔27-28〕,意味着旅游规模条件对于促进或减缓旅游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较强,对于其他因素而言,需要将多个前因条件组合起来才能解释旅游业发展。

表3 fsQCA方法各项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检验

(二)全样本下协同推进共赢模式结果

本文将2019年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8,而由于2014年原始一致性数值出现了断裂点,故选择断裂点0.507作为一致性阈值,并将2014和2019年案例频数阈值设置为1,PRI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7。本文通过对比简约解和中间解的嵌套关系,从而判别解的核心条件,核心条件为既出现在简约解也出现在中间解中,边缘条件为仅出现在中间解中〔29〕。fsQCA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为目标,共有3种组合路径供选择。

表4 在fsQCA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的组态

(1)多元化参与协同推进型。2019年组态路径C1指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规模、旅游设施、旅游地位、生态环境治理以及非生态环境污染为核心条件,互补生态环境基础为边缘条件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渐减弱〔30〕,生态环境污染对二者协同推进无益,这是因为旅游业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旅游业是一项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产业〔31〕。同时,在这种模式中,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规模、旅游设施、旅游地位以及生态环境基础组合,辅以低水平的生态环境污染便可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共赢或兼得,这表明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治理或保护在大多数省份案例中是旅游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参数。在这种情况下,黄河流域各省份可以通过提高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合理扩大旅游业规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业发展地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合理利用旅游业发展基础等,以此促进二者协同推进。处于这类模式的典型省份包括陕西省和四川省。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达到34个、陕西省正在积极构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因此陕西和四川这两个省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较高,且这两个省份在旅游规模、旅游设施、旅游地位方面也表现不俗,即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但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欠佳。以四川省为例,其凭借丰厚的旅游资源以及较高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但伴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生态环境承载力明显减弱,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矛盾逐渐凸显,为减缓这种矛盾,四川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治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来推动旅游业发展,反映出该省份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表现,符合本文多元化参与协同推进型旅游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2)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驱动型。2014年C2的组态结果可以表示为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基础*~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地位*生态环境污染→旅游效益。组态C2表明,尽管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和旅游地位不足,但旅游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良好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同样可以实现协同推进,在这种情境下,旅游规模对于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推进目标没有影响。无疑,二者实现协同推进需要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等各种因素交互组合,特别是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投资、整合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等资源以完善旅游设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和服务。然而,当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以及旅游地位无法满足其良好发展时,可能会通过延伸旅游业发展IP、加大环境治理投资等各种形式改善其旅游生态环境资源,以此推进旅游业发展,从而弥补其在全域旅游和旅游地位等方面的遗憾。比如河南省,旅游设施排在该流域省份靠前的位置,河南省鼓励创建酒店、旅游景区等四星级以上旅游设施;该省份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也较大,并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廊道、保护流域内自然保护地等。尽管与山东省、陕西省以及湖北省等周边省份相比,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以及旅游地位有所欠缺,但其凭借在旅游设施、环境治理方面的优势,依托环境基础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路径,实现了二者以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驱动型的协同推进目标。

(3)旅游规模、旅游设施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驱动型。2014年C3的组态结果表示为旅游规模*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基础*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地位*~生态环境污染→旅游效益。组态C3指出旅游规模、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条件,互补生态环境基础、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地位以及非生态环境污染为边缘条件的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可以实现二者的协同推进目标。本文发现组态C3也呈现出多元化参与的特征,C3表明通过合理扩大旅游规模、完善旅游设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以及旅游地位,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处于这种组态路径的典型省份是山东省,该省份生态环境保护优势明显,环境治理投资力度大、旅游规模和地位高、设施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优,是典型的的旅游规模、设施以及环境治理协同驱动型省份。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在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济南市旅游业亟需整合各种旅游及生态资源,既要全面开发旅游资源,扩大旅游规模,也要重视旅游品牌高端化、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迈进。打造品质旅游,在保护基础上挖掘和提炼黄河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开通“最美地铁旅游线”等,并将环境治理纳入济南旅游规划范畴,积极打造“十字产业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营造黄河文化圣地,在旅游规模、设施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两项目标间的协同推进优势。

(三)对比提出绿色发展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前后共赢模式结果

对比表4提出旅游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前后两项目标协同推进模式,其中提出旅游绿色发展理念前,即2014年有两种组态方案,而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政策后,即2019年有1种组态方案,但核心条件增加了3个。进一步对比提出旅游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前后两项目标协同推进模式的组态方案有以下发现。

第一,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核心条件,并互补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出现在两项目标共赢模式中的可能性较大,且不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这反映了两项目标的协同推进战略受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深刻。根据实证结果,绿色发展理念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良好的旅游地位、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发展。对于这一结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予关注:一方面,黄河流域一直以来就比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基础成为大多数组态模式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同,环境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所以生态环境保护不足以独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本文的组态结果表明在未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未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台阶之前,生态环境基础与旅游设施才是两项目标能否实现协同推进的重要支撑。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黄河流域愈发关注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当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各地也会加快落实旅游绿色发展目标方案,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的组合路径向多元化方向迈进,各项影响因素交互组合才能实现二者间的共赢。

第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提出,促使黄河流域各省份关注生态环境污染,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发展理念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生态环境污染因素由边缘条件转变为核心条件,且是非生态环境污染与其他因素交互组合才可实现两项目标的共赢。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政策对生态环境污染和治理起到调节作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业发展速度,各地不仅仅只关注旅游发展的速度和效率,还会考虑旅游业发展的质量,逐渐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旅游业发展范畴,并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响应旅游“绿色发展”理念,若要实现二者的协同推进和共赢,采取多元化参与协同推进型组态战略是一条理想的途径。

(四)非旅游业发展的协同推进模式组态结果

本文同样检验了非旅游业发展的两项目标协同推进组态,产生非旅游业发展的组态共有3个。首先,在旅游绿色发展理念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前,即2014年有3个组态路径。组态NC2表示,在缺乏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缺乏旅游规模、缺乏旅游设施、缺乏旅游地位、缺乏生态环境治理及缺乏生态环境污染投资条件时,即使有较高的生态环境基础,也未能实现两项目标的共赢。组态NC3表示,在缺乏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缺乏旅游规模、缺乏旅游设施、缺乏旅游地位、缺乏生态环境治理及缺乏生态环境基础条件时,即使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污染投资,也不能实现两项目标的协同推进和共赢。组态NC4表明,在缺乏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缺乏旅游规模以及缺乏旅游地位时,即便有较高的旅游设施、生态环境基础、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污染投资时,二者的协同推进目标也不能实现。其次,在旅游绿色发展理念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即2019年有1种组态方案,在缺乏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缺乏旅游规模、缺乏旅游设施、缺乏旅游地位、缺乏生态环境治理时,即使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污染投资,也不能实现两项目标的协同推进。最后,对比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前后两项目标的协同推进组态方案,本文发现对于非旅游业发展的协同推进模式组态结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模式具有多元性。

(五)稳健性检验

本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前因条件进行稳健性检验〔32〕。首先,分别将2014年和2019年的案例数阈值提高1,产生的组态方案与上文结果基本一致。其次,再分别将2014年和2019年的PRI一致性阈值提高0.05,产生的组态方案依然基本一致。这表明本文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为稳健。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如何协同推进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黄河流域旅游绿色发展研究关注的焦点。尽管目前黄河流域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尤其是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仍是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组态视角,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推进的问题。本文发现单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并不是实现旅游业绿色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各项因素间交互组合才是二者间协同推进目标的最优选择。本文采用fsQCA方法发现产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的3种组合方案,分别为:多元化参与协同推进型,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驱动型,旅游规模、旅游设施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协同驱动型,体现了两项目标协同推进的多种组合实现方式。这表明黄河流域各部门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对比二者协同推进组态路径中具有相近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省份,在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规模、旅游设施、旅游地位、生态环境基础、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方向上,处理好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协同推进的目标。

本文中,旅游业发展的所有3个组态中都包括旅游设施、生态环境基础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因素,且非旅游业发展的所有4个组态都包括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规模和旅游地位因素,反映出无论是促进旅游业发展还是非旅游业发展均不存在唯一的组合形式,组态结果和核心条件具有多元性。通过对比提出旅游业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前后二者协同推进的组态情景,研究发现二者协同推进组合路径由2014年的两条组合路径转变为2019年的1条组合路径,且增加了3个核心条件,且随着时间的演进,黄河流域愈加关注生态环境的治理,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二者协同推进的作用路径与模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组合模式更加趋向多元化,每一个组合因素均参与到实现二者协同推进的目标进程中。同时,本文基于组态视角发现,配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旅游业污染强度,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治理,能够帮助实现黄河流域旅游绿色发展的目标。

(二)研究启示

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间冲突将会成为各地区落实旅游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挑战,黄河流域更是无法逃避。

(1)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二者间冲突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二者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推进的组态方案,这一分析结果对于黄河流域实现旅游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本文发现单个生态环境因素并不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说明单一条件并不能实现两项目标之间的协同推进。根据上文结论,二者实现协同推进存在多种组态路径,每种路径所包括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且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组态路径中有可能是优势也有可能是劣势。那么,黄河流域各部门在制定实现二者协同推进战略时,需要全面考量各类影响因素的组态情况,选择合适的组态方案。

(2)加快推进相关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推进旅游绿色生产和消费,注重提升旅游绿色发展质量。在2016年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及2019年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后,即对比2014年与2019年的组态路径与方案,本文发现,当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后,各影响因素参与二者实现共赢的交互组合模式更加趋向多元化,且核心条件也更加多种多样。从现实情况来看,黄河流域各地区愈加关注生态环境治理,逐渐将生态环境纳入旅游业发展范畴,且相关政府部门更加关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这说明二者在实现协同推进的过程中有利于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因此,黄河流域应加快落实旅游绿色发展方案,加强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化解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间冲突,走低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促进旅游业发展还是减缓(非)旅游业发展,均不存在唯一的组合模式,只有影响因素间交互组合模式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间共赢。对于黄河流域各地区而言,如何选择组态方案以实现较高水平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本文的研究启示是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模式具有多元性,表明条条大路通罗马。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大势所趋,表明该流域内各地区均应主动调整战略,以采取较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而实现黄河流域两项目标的协同推进。因此,黄河流域各地区可以选择“多元参与协同推进型”组态方案,比如采取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旅游规模、旅游设施、旅游地位以及生态环境基础组合,并辅以低水平的生态环境污染等,以此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共赢。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组态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