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2023-06-10宋雷唐红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景观设计老年人

宋雷 唐红

摘要: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创造适应他们健康、舒适和安全需求的智慧社区,已成为当代城市规划和社区设计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音乐广场智慧社区为案例,分析音乐广场小区智慧社区建设在适老化景观设计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方法,包括五个维度,分别为“智慧+健康”“智慧+包容”“智慧+安全”“智慧+美学”和“智慧+生态”。采用这一设计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智慧社区中的生活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社区的包容性和安全性,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美学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一方法在普陀音乐广场智慧社区的应用能够为其他城市和社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推动更大范围内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创新,为城市规划和社区设计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需求;智慧社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4

0 引言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已有290个城市(区、镇)积极参与其中。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其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为既有社区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在智慧社区建设中,亟须重视室外空间和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对老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应积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满足其健康需求,使智慧社区成为老年人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本研究以上海普陀区音乐广场小区为例,聚焦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探讨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方法。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在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方面的重要性,为未来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智慧社区的成功实践将有力推动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为所有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及老年人健康需求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国内研究主要关注智慧城市与社区建设,而国外研究则侧重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满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国内学者关于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探讨聚焦三个方面:智慧社区建设、生态环境优化及社区文化塑造。这些研究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社区服务与生活质量[1],并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及生理特征,以为其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在生态环境优化方面,国内学者认为改善生态环境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及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绿化、景观改善等措施塑造宜居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休憩、健身和社交场所[2]。关于社区文化建设,学者强调景观设计可引导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增强老年人的社交能力,提高老年人的文化修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其幸福感,有助于社区和谐发展[3]。

国外学者对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景观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二是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社交活动的关系,三是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关系,四是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

2 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发展

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是一种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技术的新型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该设计理念旨在将智慧技术和景观设计相结合,为城市居民创造更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并充分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概念不仅仅是落在表层的技术应用,更重要的是考量技术应用对社区环境的改善、对社区运行的推动以及对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4]。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智慧社区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当代城市设计的热点。在国内,部分政府将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强调老旧社区景观设计与智慧化技术的结合。在国外,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例如,德国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注重让城市回归自然,强调绿化、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回收有机废料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本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注重城市的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并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智慧社区;荷蘭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则注重社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强调社区居民的社交互动和参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体而言,在全球范围内,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不断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并推动社区及城市可持续发展。

3 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关系

3.1 老年人健康需求研究

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是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上文对国内外文献及实践案例的研究,总体来看,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能力与生活习惯,应提供舒适、安全、生态、绿色的环境,如易用的门把手、开关,平整防滑的地面,适宜的照明系统等。二是便捷实用的社区设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提供轮椅通道、残障停车位、无障碍电梯、健康步道等适老设施。三是舒适安全的社交环境。为老年人设立公园、广场、休闲区等社交场所,促进沟通交流,同时关注安全与舒适感。四是丰富多样的文化场所。开放文化中心、展览馆、图书馆等文化活动场所,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考虑老年人的文化兴趣与能力水平。

3.2 基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方案

在智慧社区景观设计中,应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美观的居住环境,从而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方案。

第一,“智慧+健康”维度。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应以老年人的健康为出发点,注重景观与健康的结合,如在公园、花园、绿化带等区域设置智慧化的健康路径、智能化健身器材等,满足老年人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设置智能化的气象监测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等,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气候环境。

第二,“智慧+包容”维度。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出行、活动需求,规划智能化的无障碍设施(如交通导航标识、无障碍设施、自动门、语音提示等),以及方便老年人出行和使用的社区设施。此外,还可在公共区域设置智能化的休闲座椅、休息亭等,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

第三,“智慧+安全”维度。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应当注重老年人的安全,在景观设计中既要通过智能化的监控和报警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等,提高社区的安全系数,也应避免设置危险区域和障碍物,并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护栏等设施,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

第四,“智慧+美学”维度。应用智慧技术,能够提升智慧社区景观的品质和功能。例如,通过智能化的灯光、音乐等打造具有情境感的景观,为老年人及其他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在花园、庭院等区域设置智能化的喷泉、水景等元素,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公共广场等区域设置智能化的互动装置和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交流方式。

第五,“智慧+生态”维度。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应关注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既要重视植被的种植和维护,提高社区的绿化率,也要通过智能化的水循环系统、太阳能发电等手段,降低社区的能耗和环境污染,从而为老年人及其他社区居民提供生态、绿色、可持续、促健康的良好人居环境。

4 基于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音乐广场小区为例

4.1 整体概况

上海音乐广场小区位于普陀区江宁路1220弄。该小区建于2004年,由秋水云庐居委管理,包括7栋住宅建筑(高层,公寓1~10号)、1栋商业建筑(低层,原为音乐活动中心及开发商办公场所,现为智慧社区管理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35 800㎡,容积率为3.87,绿化率为45%。小区共有903户居民,老年人占比较大。2018年底,音乐广场小区智慧社区建设正式竣工投入使用(见图1),首创用维修基金建智慧社区,改善小区居民生活品质。

音乐广场小区智慧社区的景观设计,从构建智慧化社区景观体系、设施智慧化及适老化改造、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三个层面,实现了智慧化技术和适老化改造的有机结合。

4.2 构建智慧化社区景观体系

在音乐广场小区的智慧社区建设中,构建智慧化社区景观体系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其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促进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社区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促进社区的智慧化转型升级。

该智慧社区景观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照明系统(见图2),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气象条件,智能调节照明亮度,增强照明效果,在增强老年居民的安全感和优化居住体验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二是智慧绿化系统,通过安装智能化浇灌系统和绿化养护系统,实现自动化浇灌、施肥和修剪等,提高绿化效率。其将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给老年居民提供了一个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三是智慧监控系统(见图3),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在合适的位置安装监控设备和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小区内的情况,确保老年居民的安全。智慧社区景观体系,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等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智能化的居住环境,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

4.3 設施智慧化及适老化改造

音乐广场智慧社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适老化改造,运用多种智慧技术与设施,从不同层面展现其智慧化特点。在公共空间设施方面,增设无障碍通道与智能电梯,为老年居民出行提供便利。电梯内配有语音提示,易于使用,智能门禁系统能实现刷卡进出。

在小品设施与绿化设计方面,公共区域增设座椅、休息亭等,给老年人提供了休息、交流的场所。花园设有花坛、草坪,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另外,采用智能技术改善小品设施使用体验,如传感设备自动调节能耗,提高效率;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优化绿化设计,收集、分析气候数据、土壤条件等,规划适合的植物景观组合,增强绿化效果与提升绿化质量;可持续小品设施与绿化设计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减少了能源资源消耗,选用低维护植物景观,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与维护成本。

4.4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音乐广场小区智慧社区建设须充分关注老年居民的健康需求,包括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层面。景观设计应愉悦生活,增加交流互动机会,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从社会网络关系角度来看,智能景观家具考虑了老年居民的交往互动需求,提供了自动充电、无线网络、座椅、桌子与休息亭等服务和设施,有利于促进互动交流。从社会参与角度来看,音乐广场小区景观设计注重老年居民的参与和反馈,如通过社交媒体或APP等渠道让其向社区管理团队提出建议与意见,以便调整改进。同时,设置信息发布智能设施,让老年居民了解社区发展改造情况,增强其归属感与认同感。

5 结语

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满足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了舒适、安全、健康、美观的居住环境及智能化服务与管理模式。要关注“智慧+健康”“智慧+包容”“智慧+安全”“智慧+美学”与“智慧+生态”等方面,平衡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需求。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适老化改造的智慧社区景观设计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须不断创新,结合科技与人本设计,为老年人创造完善、舒适、安全、健康、美观的居住环境,增强其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林晓薇.智慧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6.

[2] 张兴建.智慧康养视域下的社区康养中心室内设计研究[J].居舍,2022(35):106-108.

[3] 郑瑾,吕延欣.基于介助老人需求的智慧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以宜兴九如康养中心景观设计为例[J].科技资讯,2022,20(17):94-96.

[4] 唐劼,鲍家旺,黄怡.空间治理视角下的智慧社区更新改造探索:以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为例[J].住宅科技,2022,42(12):24-29.

作者简介:宋雷(1995—),男,甘肃兰州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

唐红(1969—),女,山东阳谷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景观设计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