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并不是鲁迅的“副业”

2023-06-10地道艺术万里闲才

奥秘 2023年4期
关键词:副业木刻版画

地道艺术 万里闲才

今天的很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理想:找一份稳定的主业工作,然后在业余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副业。这种背景下,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有多种身份和多元标签的人群,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按照这种说法,鲁迅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

读书时,我们就跟“鲁迅”结下不解之缘。几乎从那时開始,鲁迅就被贴上了鲜明的标签: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这些年来,人们不断从他身上发掘各种宝藏,原来,在文学家的身份之外,现实中的鲁迅就像一个有趣的“盲盒”:有人说,他是被文学耽误的医生,因为他留学仙台期间,学的是医学,后来才“弃医从文”。有人说,他是被文学耽误的地质学家,因为他在南京新式学堂里,学过地质专业,很早就写了地质学领域的专业文章。有人说,他是被文学耽误的脱口秀段子手,从他口中说出的各种格言,甚至生活中的吐槽,时不时就“上一回热搜”。但是,在文学之外,鲁迅身上最大的宝藏,很可能是他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因为,相比医学、地质、生物等,鲁迅在艺术上投入的精力要多得多。

从长度上看,跟艺术有关的启蒙、学习、从业经历,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从深度上看,他对于艺术,不是玩票的性质,既有艺术品收藏,又有艺术创作,还有对艺术普及的不懈探索。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涵盖了艺术领域的各个环节。今天,我们就一起从艺术的维度来重新发现鲁迅。

“艺术品收藏家”鲁迅

100多年前,鲁迅的身影,也常常出没于古玩摊前。据不完全统计,鲁迅生前累积的收藏品,至少有石刻4217件,传统版画5900余件,现代版画6000多件。从鲁迅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的藏品种类繁多,涉及书法、绘画、碑帖、金石、工艺品、明器、兵器、佛经、瓷器、钱币等等。

1912年5月,31岁的江南绍兴人鲁迅,成为一名北漂。这一年的1月,他还在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职。4个月后,北洋国民政府在北京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经好友许寿裳推荐,鲁迅成为当时的教育部佥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司长或司长助理。

在北京(期间曾改名北平)工作期间,到古玩市场淘宝,就成了鲁迅最重要的爱好。

琉璃厂、报国寺这两处古玩市场,距离鲁迅的住所和供职的教育部都很近。后人根据鲁迅日记统计,鲁迅在北京生活的14年里,逛古玩市场570多次,其中到琉璃厂480多次,光1916年就去了80次。

哪怕是过年过节,鲁迅都要外出逛古玩摊,这些内容几乎都写进了日记。比如,1913年2月6日大年初一:“午后散步往琉璃厂,诸店悉闭,仅有玩具摊不少,买数事而归。”那一年,从大年初一到初四,鲁迅天天泡在古玩市场。

长期的实战,加上深厚的文化素养,鲁迅对古代艺术品有了相当高的鉴赏能力。比如,有一件来自晋代古砖上的“龙凤”拓片,鲁迅通过研究考证出,这两个字是手工雕刻,而不是模印制作。

除了古代文物,鲁迅也热衷收集同时期艺术家的作品。这些收藏大多是来自艺术家的赠品,以及他们为鲁迅创作的肖像。

他的藏品也不限于国内。北京鲁迅博物馆内展出的众多现代版画作品,多数来自海外艺术家。这说明,鲁迅的收藏已经具有国际视野。

还有,鲁迅十分重视各地的民间美术,如剪纸、木版年画、风俗画,也是他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鲁迅的收藏史,我们发现:鲁迅逛古玩摊的时间,集中于他在北京任职期间,也就是电视剧《觉醒年代》所处的那个时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鲁迅担任教育部佥事期间,主管社会教育和文化艺术,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动植物园、美术馆及美术展览会、文艺、音乐、演剧、文物普查等工作。

这么一来你会发现:鲁迅的收藏,并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把玩。在那个动荡的乱世,他不遗余力地收藏,既是日常工作的延伸和组成部分,也是为了抢救传承文化遗产,并为后世所用。

后来,鲁迅的大部分收藏,捐给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机构。

“艺术创作家” 鲁迅

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上,鲁迅没有停留在收藏阶段。在最核心的艺术创作方面,他也积极地置身其中。

每个人的童年里,或许都有一颗艺术的种子,鲁迅也不例外。比如,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就提到,鲁迅一直对《山海经》里的绘图念念不忘。

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小的时候常在院子的矮墙上画尖嘴鸡爪的雷公。这情形,估计跟今天在墙上涂鸦的熊孩子差不多。鲁迅在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上司蔡元培也说过:“鲁迅先生对于图画是很有兴会的。”

鲁迅对于美术的涉猎,不只是狭义的“画画”。

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的鲁迅生前创作,既包括传统中国美术的所有门类,如国画、书法、篆刻,也包括当时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平面设计、版画、创意线描。

少年时代的熏陶和传统教育,让鲁迅早早地学了一手好字,无论是蝇头小楷,还是毛笔行楷,都写得游刃有余。鲁迅那些留存至今的书法,有鲜明的辨识度,甚至有人称之为“鲁体”。

相比写字,鲁迅在篆刻方面花费的心思更重。在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王锡荣看来,鲁迅最早的篆刻创作,可以追溯到“三味书屋”书桌上的“早”。

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刻“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后来鲁迅还刻过一枚白文草书的“迅”字印。

今天,鲁迅经常“出圈”的,是他在设计和版画领域的作品。

在设计方面,为外界所熟知的是这两件代表作:独立设计的北大校徽和参与设计的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

除此之外,他的大部分设计作品是书籍装帧和书中插图。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迅给半个多世纪到一百年前的书籍所做的设计,也非常前卫。他一生设计了60多个书籍封面,个个典雅。

其中,《呐喊》和《引玉集》堪称经典之作。因为设计领域的成就,鲁迅被出版界视为中国第一代书刊设计人、中国现代书刊装帧设计的先驱。

到这里,鲁迅取得的成就,足以在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重头戏还在后边,那就是他在版画领域的成就。

中国传统版画的雏形,可追溯到汉代。仅从形式来说,《阿长与<山海经>》里提到的绣像绘画就是木刻版画。鲁迅收藏的《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画报》,以及很多木版年画等,其实都属于“版画”范畴。

但现代意义上的版画,在我国的兴起大约只有90多年历史,鲁迅就是它的主要推动者。离开北京后,鲁迅曾短暂地在厦门、广州生活,1927年10月开始定居上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上海的近10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

他给翻译图书设计封面,用木刻版画;编辑图书、报刊做插图,用木刻版画;他到上海后,大量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版画研习社、开展各种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

熟悉版画的人一定知道,20世纪30年代,有一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它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是一次里程碑,而这场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就是鲁迅先生。直到去世前11天,鲁迅还来到了“全国木刻版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的现场,跟年轻的艺术家座谈。

到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接下来更是引发了抗战版画的大潮。因为这种贡献,鲁迅被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艺术评论家” 鲁迅

单看鲁迅的艺术收藏和艺术创作,足以让人赞叹不已。但是,这还不算完。

他不仅翻译整理外国的艺术理论供国内从业者参考学习,而且还积极撰写美术论文,对各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有独到的解读。

首先,他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比如他将中国古代美术做了这样的分类——上古绘画、汉石画像、唐代绘画、元代山水画、明代小说绣像、六朝及唐代的陶俑、敦煌木刻佛像、民间年画等。

其次,鲁迅专门论述过美术中的线条。比如,他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提出,“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

最后,鲁迅对很多作品、艺术家等进行过个案研究。对于《女史箴图》 《列女仁智图》 《十六罗汉图》 《耕织图》 《梅花万里图》 《芥子园画谱》 《吴有如墨宝》 《北平笺谱》等历代艺术品,他都有过研究,尤其是对《北平笺谱》中的木刻极为推崇。

难怪有人这样评价:“鲁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他离世之后,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一张厚重的,以“鲁迅”为名的文化景观地图。

“美术教育家”鲁迅

除了从事艺术收藏、创作、评论,鲁迅也是我国美育的最早倡导人之一。

前文提到的,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版画运动,鲁迅支持和指导社团,本身就带有向社会公众普及美术的性质。

还有,我们别忘了:在去上海之前,鲁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北大任教期间,鲁迅曾经开过一门课叫《美术略论》。

开这门课的时候,鲁迅就发表了许多关于“美育”的认知,比如“美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进步的美术家——这是我对于中国美术界的要求”等等。

文学家鲁迅,在艺术领域的种种造诣:不同于一般人将艺术当成兴趣或玩票。终其一生,先生都在从事艺术收藏、创作、研究、普及。

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从求学到工作,鲁迅先后到过南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每一段经历中,都从事艺术工作。在鲁迅的生涯中,艺术的戏份特别重,但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他并不是一位艺术家或美术家呢?

在这里要澄清一个误会。很多人知道,“弃医从文”是鲁迅人生中的重大转折。而这里的“文”,一直被理解为“文学创作”。但是,我们仔细看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讲述,就会发现这个解释,其实是片面的。

“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學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

看完这段文字,我们至少获得两点跟过去不一样的认知。

第一,他弃医之后所从的“文”是“文学和美术”。也就是说,鲁迅立志要做的“文”,本来就包括艺术或美术。理解了这一点,你才会明白:艺术,不是鲁迅的“副业”。因此他在后来的实践中,不遗余力地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为了改变国人的精神,“美术”甚至是要先于“文学”的。注意,让鲁迅做出重大决定的直接原因,是他“在画片上”看到了“麻木的神情”。看到这里,我们也就更加理解,为什么鲁迅要把“木刻版画”作为启迪大众的重要手段。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文艺”中的“文”和“艺”,并不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它们更像是一个领域的两张面孔、两个维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两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董炳月研究员,对鲁迅笔下的“美术”进行过深入研究后发现,那时候的“美术”“美育”是一种大美术,不仅包括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而且纳入了文学创作。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文章为美术之一”。如果用今天熟悉的词语来解释,鲁迅笔下的“美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文艺”。

我们回头再看鲁迅在美术领域的经典代表作:他为北大设计校徽,为自己的作品《呐喊》设计封面,把木刻版画用于著作插图,都是在践行这一理念。设计与文学、美育是融为一体的。

过去很长时间里,已经有很多人关注鲁迅与艺术的关系,比如,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标题:《鲁迅,一个被文学耽误的艺术家》《鲁迅,一个被文学耽误的设计师》《作为艺术家的鲁迅,你还认识吗》。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做设计、做版画,是鲁迅从事文学之外的“副产品”。

所谓的鲁迅“从文”,从的是“文学+艺术”。

在当时的背景下,鲁迅所说的美术,是包括文学和狭义美术在内的文艺创作。这种打破壁垒的大美术或大文艺理念,即使在今天,仍然发人深思。

●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公众号

猜你喜欢

副业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图说——副业焦虑
没搞副业的人落伍了么?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长征(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