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搭档:枪虾与虾虎鱼
2023-06-09陈宇维
陈宇维
枪虾与虾虎鱼,是海洋中一对很有趣的搭档,它们一类负责“建工程”,一类负责“保安全”,优势互补、互利共生,共同走过“风风雨雨”。枪虾与虾虎鱼有何特点?这种合作又是怎么进行的?
两对共生的枪虾与虾虎鱼
枪虾,又名鼓虾,是十足目真虾下目鼓虾科中很多种小型虾的统称,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别看此虾体长仅5厘米左右,却有条“麒麟臂”——它们最强的辨识特征——一对不对称的钳状步足,小螯(áo)纤细,大螯宽厚。其中,大螯可达枪虾体长的一半,主要用来攻击猎物:在“麒麟臂”快速出击、虾钳可动指上的柱状突起和固定指上的凹槽相互咬合的瞬间,一股高速射流会即刻迸出,并冲击前方水体形成一个微小的低压气泡;气泡在周围水压力差的作用下快速坍缩,收缩到最小时迸裂,伴随着190~210分贝的尖锐巨响(即“咔哒”声)、4500~4700摄氏度的高温和微小闪光(声致发光现象),产生的冲击波足以击晕猎物、捍卫领地。它们完全就是炫酷的“火枪手”啊!
不仅如此,枪虾还是技艺高超的“工程兵”,十分善于用两只螯舀出碎屑沉积物并挖掘洞穴藏身。
在居住习惯上,许多枪虾选择自由生活,也有许多枪虾选择共生生活——与海绵、软体动物、棘皮动物或虾虎鱼等共生。
虾虎鱼,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虾虎鱼科,是一种分布范围非常广的小型鱼的统称,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淡水湖泊、溪流、潮间带和浅水区海底中都能见其身影。其中,海边的虾虎鱼主要生活在以砂砾为主的近岸浅海滩涂。
此鱼体形较小,最小的种类只有1.1厘米长,大多数不超过10厘米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有两个背鳍,腹鳍并成一体、特化成吸盘的形状以便停驻在岩石或其他固着物体上。可别小看这“吸盘”,它有时甚至能对抗湍急的流水。
虾虎鱼虽有良好的视力且非常警觉,能区分靠近的生物有无危险,但一般游动比较迟缓,活动范围不大。为躲避捕食者,有些虾虎鱼拥有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保护色,有些则在散落的碎石或砂砾下用嘴衔沙挖洞造窝,还有一些会与其他生物结成互利共生关系,例如枪虾。
海底的沉积物一般由鹅卵石、珊瑚碎片、贝壳碎片和粗砂砾、细沙组成。枪虾打造的洞穴不仅又深又长(例如,来自红海的几种枪虾,洞穴深30~55厘米,长80~120厘米),在其较深处还有扩大的腔室。此外,大多数洞穴会有1~3处复杂的分支通道和洞口,是非常安全的家。
躲避捕食者的虾虎鱼会寻觅“室友”,而枪虾的洞穴则为虾虎鱼提供了庇护所。不过,由于洞穴狭长,若不及时清理碎石,就有垮塌的风险。所以,在枪虾专注修缮洞穴时,虾虎鱼会用吸盘支撑身体,趴在洞口放哨。当枪虾出来倾倒沉积物时,它也总把一根长长的触须搭在虾虎鱼身上。
虾虎鱼
虾虎鱼腹部的“吸盘”
靠着这根交流的触须,当捕食者靠近时,虾虎鱼会连续快速地甩动尾巴,警告枪虾回洞。如果捕食者进入警戒圈,虾虎鱼也会迅速扭头冲进洞内。不过,如果虾虎鱼只是弹了下尾巴,枪虾可能不会立即有反应。
进行这些活动时,枪虾和虾虎鱼经常会对沉积物中的蠕虫等食物取食。其中,虾虎鱼一口一口地把沉积物用鳃耙筛过,或者在嘴里分类,然后把不能吃的东西吐出来。如遇合适的时机,虾虎鱼在捕到猎物后也会分享给枪虾,感谢其为自己提供庇护所。
此外,除了庇护所,枪虾的洞穴也是繁殖季节雌性虾虎鱼产卵的储存库。
这种共生关系通常是一对一的。不过,我们有时也会观察到同个洞口有一到两只枪虾和一到两只虾虎鱼。
虾虎鱼和枪虾在洞外的活动仅限于白天。
日出后,虾虎鱼首先冲破堵塞洞口的沉积物,然后枪虾再从洞穴中钻出来并扩宽洞口。上午,枪虾一般集中进行洞穴修缮工作,用螯抓住碎石和贝壳,小心地把它们放在洞穴入口周围,维持洞口的形状;下午,枪虾则将注意力转向维持新陈代谢,会花更多时间在底部沉积物的碎屑中觅食。临近黄昏时,虾虎鱼变得不活跃。
枪虾将触须搭在虾虎鱼身上
日落后,枪虾停止修整,洞口会塌陷堵塞。在夜间,两种动物往往会在洞穴中停留很长时间,而大多数洞口都被沉积物紧紧封闭着。在恶劣天气和赤潮等不利条件下,大部分洞穴处于关闭状态,它们会整天待在洞穴里。
经营这种互利共生关系的虾虎鱼有70多种,枪虾也有数十种。虾虎鱼通过视觉定位枪虾同伴,而枪虾则通过化学信息素来识别它们的鱼类伙伴。
枪虾与虾虎鱼
虽说大部分虾虎鱼对枪虾是不挑剔的,但也有一些虾虎鱼只与特定种类的枪虾合作。这些虾虎鱼往往对洞穴有着特殊的要求,例如,在印度洋,红斑节虾虎只和老虎枪虾生活在一起。
广袤无垠的海洋里,孕育了纷繁的生命,不同海洋生物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物种间相互依存、合作无间的共生关系也构成了海洋世界里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你还想了解哪些共生关系,或者有什么疑问想得到专家的解答,欢迎给我们留言。
虽然枪虾的视野不大——双眼被头胸甲前缘的“护目镜”包覆住了,但视力还是不错的。据研究,那层透明的“护目镜”,可能是为了保护眼睛避免被自己或同类发射的冲击波震伤所形成的。
(责任编辑 / 陈琛 美術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