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平畴满目新
——河北省粮油产业发展纵览
2023-06-09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
万物生,备春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作为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在700 亿斤以上,特别是2022 年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夏粮、秋粮均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总产达773.02亿斤,创历史新高,用5.4%的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占比,贡献了10.9%的全国粮食总产增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河北贡献。
良田:落实藏粮于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以85 个产粮大县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5230万亩,昔日零碎小田地、冬闲田,逐渐变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田、增收田,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今后八年,全省还将新建和改造提升1311万亩高标准农田。
坚持良田粮用原则,高度重视、坚决防范“割青毁粮”,今年以来紧盯项目占用耕地,组织三轮全覆盖式督查,落实常态化排查监管机制,压实地方属地责任,坚决做到不贰过。
良种:做强农业“芯片”
粮食安全的核心是种子。全省以种业振兴为统领,大力实施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等系列行动,出台稳定支持政策,全省农作物良种繁育能力、种子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健全,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抓住了节水品种的培育创新,就从根本上拧紧了小麦生产的“水龙头”。培育推广“马兰1 号”“衡麦30”等一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实现节水小麦品种全覆盖,仅此一项年节水16亿立方米以上。农业农村部认定的7个绿色高产节水小麦中,河北有6个;全国5粒微型种薯中河北就占1粒;“张杂谷”创出世界谷子单产最高纪录,推广到全国14个省份。春谷夏谷、甜糯玉米、双高大豆、高油酸花生、微型马铃薯等一大批优质品种应时而生。
良机:农机装备赋能
机械化是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2022 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57 个县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5700 家,服务面积占到全省60%以上,成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力军。
实施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项目30个,智慧农机装备保有量达到2.5万台。打造宁晋、辛集、容城等8个无人农场,在全国率先开展无人化作业先行先试。从“靠天吃饭”到规模化种植,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种田,农机力量功不可没。
良法:落实藏粮于技
全省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等科技突破和集成融合,建设6 个省级粮油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资源优势,为粮油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服务。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集中连片推进科学施肥、精准用药、绿色防控,肥药使用量连续七年实现负增长……
在2021年秋季特大洪涝灾害影响下,全省出台每亩补助150 元的超常规举措,稳住小麦播种面积。农业农村部门推行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等措施,分级分区分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活动,粮食生产绝境重生,一跃而成“历史新高”。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3.5万亩,实现“稳粮增豆”。
在全省开展粮食作物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成立14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包联指导组,深入一线,督导调度、指导服务,有效应对去冬今春“断崖式降温”,指导各地强化肥水管理、促弱控旺转壮,全省冬小麦一二类壮苗占比达到92.1%。
良制:加固利益纽带
省政府将粮油产业纳入一产主导产业,创建国家级优势小麦产业集群。依托数字化平台建设,将投入品、社会化服务、加工流通等各类主体联结起来,推进粮油作物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智能化转型。
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和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推进粮油作物集中连片种植,构建利益共同体。省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达到3500 家,年托管服务面积达2.3 亿亩次。
2022 年全省粮油产值接近3000 亿元,一产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6.2%。省级以上粮油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1家,五得利、今麦郎、金沙河、玉锋等头部企业加快转型,向精深加工发力。同福集团总部回迁河北,在全省布局粮油加工线,有力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从产业发展到品牌兴农,燕赵大地把重农抓粮责任扛得更牢,把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实,绘就一幅壮丽“丰”景,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