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教育:提升孩子乐商 成就优势品格》
2023-06-09
《积极教育:提升孩子乐商 成就优势品格》
任俊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10/68.00元
任俊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学会执委,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出版5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个人专著。
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以一种发展的理念,从孩子的创造天赋、优良品德、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为父母们、老师们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正向、积极的心态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塑造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发展的更高可能性。
什么是积极教育
现代社会的发展以教育为基础,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正确认知了教育的任务,才能明确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深度把握教育的整体走向,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新时代教育的新特征。教育从本意上说其实并不复杂,其任务就在于使人成人,而教育任务要想得到有效完成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帮助人们克服自身存在的行为或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发展人的积极品质或长处。
人们在接受教育(特别是进入学校接受正式教育)时一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或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中的一部分有时候不一定符合社会和时代等要求,所以教育者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品质进行矫正;与此同时,教育者要做的第二项工作则是将人们已经具有的那些符合社会或时代等要求的行为或心理品质发扬光大,并把一些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且个体还不具备的品质在个体身上进行培育,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和培育个体的积极品质或长处。
如果从任务角度对教育进行划分,那么,以矫正问题或缺点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就称为消极教育(本书中有时也称为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病理性属性;而以发展积极品质或长处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则称为积极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促发性特征。积极与消极在这本书里并不是价值意义上的,更不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积极与消极主要标志了各自的任务不同。除非有特别说明,本书中所提到的积极教育主要指学校范畴内的教育。
获得感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切切实实的收获,主要体现在自己的积极品质或长处得到了开发或发展,如原来没有的现在有了,原来比较少的现在多了等。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病理性的消极教育并不会使人产生获得感,因为消极教育只是去除或修正了人们已经拥有或存在的一些东西,它没有让人增加什么。获得感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就字面意思来说,获得感是人们对自己“获得”(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等方面从没有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等)的主观感受,是人脑对客观真实获得的主观体验。因此,获得感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获得基础之上。
具体到学校教育中的获得感来说,如果个体自身(包括学生和老师)的积极品质或能力等方面并没有变化,而他人的积极品质或能力出现倒退或下降,或者自身积极品质或能力下降的速度小于他人,这种所谓的“相对获得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感。获得感是学生或老师真真切切地绝对获得或绝对进步,那种因别人不好而出现的自己“这边风景独好”的感受并不是真正的获得感。教育不应该是一种过分讲究竞争的环境,如果把教育营造成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这不仅损害了教育本身的发展属性,也有可能导致一种扭曲的非正常的获得感。比如有些课外补习班的口号就引起了争议:“你孩子没来补课,我们就只能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今天补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些补习广告为了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以扭曲的获得感为抓手,字里行间传递出一种“非红即黑”的竞争性价值观,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第二,获得感并不局限于个体,它也包括群体或社会意义上的获得感,如社会变得更文明、更民主、更友善,物质更丰富,生活条件更便利等。事实上,获得感也可以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获得感,个体所在的集体或群体取得了进步之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就会有相应的真实获得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世界如果能不断取得进步,生活于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都会有获得感。
第三,获得感从性质上说只有一种属性,那就是积极维度,学坏了或变傻了等具有消极属性的变化都不是获得感的表现。尽管获得感只有积极维度这一个属性,但在具体内容上有多个维度,如积极教育中所涉及的获得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习得或能力的提升,还包括课堂参与或表达权利的增加,善意或美感的增加,自我掌控能力的增加等。
获得感的提出明确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方向和突破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被动地解决问题只是暂时的外力驱使,发挥个体的优势以及拥有源源不断的获得感才是个体发展的根本动力。获得感也提出了关于教育发展质量、改革成败的评价标准问题,因为获得感可以具体化为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严谨指标,如知识量、参与度、行为类型等。比如,以师生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教育发展质量的标准明确了评价主体是所有参与者,评价内容是师生双方的“客观获得”,很好地避免了师生间的对立,也包容了个体间的差异,可以更科学而有效地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
尽管“积极”一词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让人误认为积极就是好或正确,其实积极主要指教育任务及其相应内容上的差异,其价值意义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和模式。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和一个处于激情创作状态的音乐家虽然所面临的人生状态如此不同,但他们都有可能积极,前者的积极在于与疾病斗争并获得生命的勇气,后者则是因为攀登创作的高峰而获得的生命激情体验。积极也是一种行为过程,包括认知、情绪等多个方面,尤其与个体的主动选择有关,是指个体选择了能让自己最适应环境或发挥出最大潜能的行為。所以积极只是一个导向性概念,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