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谅小小说二题

2023-06-09安谅

作品 2023年5期
关键词:肉包子明人捐赠人

安谅

一、肉包子

夏日休假的时候,老楚约明人一起到他苏中老家去游玩。明人爽快地答应了。

明人和老楚是S大学的同窗加好友,明人在S城长大,与从苏中考上S大学的老楚挺谈得来。大学毕业后,他们都在S城成家立业,两人在不同单位工作,但时常联系,一年里,还约着一块喝茶喝酒,也算是老兄弟了。

在老家的老楚母亲,八十多岁了,身体还算健朗,耳背,眼睛有点混浊,偶尔咳得厉害。明人悄声问过老楚,老楚说,母亲当年是中学老师,镇里出了许多高考状元,包括自己,都是母亲夜以继日悉心指导出来的。她太操劳了,粉笔灰也吃多了,现在双目白内障再生,慢性咽喉炎,肺部还有些病症。

老母亲见儿子和明人来了,自然十分高兴。领着他们镇上走走,既是引他们看看小镇的风貌,也是一种骄傲的展示:瞧,我儿子多出息,在大城市当干部呢!老楚已有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之前也是来去匆匆的,这回有一周的时间,与有一官半职的好友明人小坐,也是给老人长脸。

这一走,消息就传开了,许多亲朋好友都来登门看望,其中不乏老楚母亲的学生、老楚的老同学。气氛热络得很。

镇长,一位肤色黧黑,身材修长,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也来拜访。他是老楚母亲的学生,考入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坚持返回了老家。七拐八弯的,他也算是老楚的一位远房表弟。

他一来,就更显不一般了。他执意要请老楚和明人吃饭。见他们终于答应了,他的双颊竟黑里透红起来,像刚喝了酒似的。他高兴地说:“你们想吃什么,尽管说,我们小时候那会儿穷,现在吃的方面,不一定比你们S城逊色了。”

明人和老楚不约而同地说:“那还用说,好多S城人节假日都往你们这里来,最馋的就是当地的美食和土菜,吃了还想兜着走呢!”

大家都笑了。老母亲笑出了泪。

那天晚上,在镇长家,镇长和他媳妇备了满满一桌菜,还特意上了一盘老楚特别爱吃的肉包子。面白厚实,稍扁的圆形,拳头大小。就见老楚从盘里接二连三,搛了好几个。

明人想,老楚真是爱吃肉包子呀。上大学那会,他就爱吃。早餐不买三个,不算吃。但他每回吃,都多半吃了肉馅,大半个包子皮被弃置在桌上了。

有一次,被班主任老师撞见了,批评了他几句,他争辩说,这里的包子太没味了,皮太厚,实在没法吃,与他老家的没法比。

老楚后来告诉明人,他在老家读书那会,能吃上肉包子,那真是奢侈,每一口都吃得香喷喷的,哪舍得扔一点点呀。

这回镇长家的肉包子,是老楚亲点的,当然也是正宗当地味的。明人吃了一个,肉是难得的香,面也很有嚼头,吃了真的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老母亲也在座,镇长还叫上了几位长者、乡贤者,以示对老楚和明人的真切欢迎和尊重。

这一餐,吃得十分热闹和愉悦。将完未完之时,老楚接了个工作电话,走到了门外。这边,大家忽然都沉默了,目光聚焦于老楚座位前的杯盏。

实在是太刺眼了,被吃了肉馅的包子皮,堆得与高脚酒杯可以比肩了。这可是老楚喜欢吃的,带有家乡味道的肉包子呀。

明人两眼迷惑。再一看镇长和桌上所有的人,目光也都是怪怪的,似乎是疼惜,又仿佛有某种不悦。再看老楚的母亲,老人家困窘的模样,仿佛犯了什么大错似的。目光涌上了一层暗淡的云。明人佯装上厕所,站起身,走出门外。他待老楚放下手机,和他咬了一下耳朵,当然也带点责怪。

老楚憋红着脸,说:“这,这,我感觉面皮不对味,就,就……”

当他们返回餐桌前时,都惊呆了:在座的人都站着,似乎正对老楚的母亲劝说着什么,而老楚的母亲腮帮子鼓鼓的,在费力地咀嚼着。

老楚座位前的那一堆包子皮,已不见了踪影。

老楚的脸憋得更红了,他羞愧地叫了一声:“妈。”

老母亲从唇缝里吐出几个字来,虽有些含混,但明人和在座的人,都听清了。她说:“儿,是妈不好,没教育好你……”

二、杨柳弯弯

十月的上午,阳光暖融融的,小区河畔的那棵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位老妇人推着轮椅车上的男子,又出现在柳树下了。

老妇人身材匀称,衣着蓝色碎花外套,穿一条藏青色直筒长裤,优雅而精神。一头花白的头发,和脸上的皱褶,才让人看出年岁不小了。

她俯着身子,与轮椅上的男子,开始了惯常的语言训练。她一边大声说着,一边两手还不停地比划着。

明人站在窗口,可以听清老妇人的声音。她是在教男子:1加1等于2。男子的声音含混迟钝,嗯嗯啊啊的,回答得不无艰难。

明人看到过那男子的脸,嘴脸歪斜着,口涎时不时淌下。老妇人总是耐心地用手绢为他擦拭。

半年之前,他见到的那男子的脸,是另一番模样:轮廓分明,五官端正,有几分英气。那身材也是属于挺拔修长型的,给他的感觉是位成熟稳重的中年男子。

也就是半年前,他听邻居说,隔壁单元的一个男子,五十岁左右,忽然中风了,楼内的居民和小区保安都迅速援手,男子被迅速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了几天,总算把命保住了。

幾个月后,他就看见每天上午,阳光晴好的时候,这位老妇人就会推着轮椅上的男子,到河畔柳树下,或教他说话,或给他讲述着什么。微风徐徐,杨柳弯弯,老妇人不厌其烦,那神情也是慈爱温和。

这位老妇人真不容易啊!明人已知晓,老妇人已年过八旬,丈夫前两年病逝。那中年男子,他的儿子,又突发脑出血,这是对她莫大的打击。

男子患病后不久,小区物业还发起过一次慈善捐助活动,明人也捐了几百元,还陪同物业工作人员把钱一起给这位老妇人。不料,老妇人婉拒了,她感谢大家的好意,说她用不着这些钱,还掏出了五千元给物业,说把这些钱,一起用在更需要的居民身上吧。

老妇人轻声细语,笑容款款。明人他们想劝慰的话,涌到嘴边,也只能打住了。听说她是大学老师,教哲学的,可以想象她年轻时,如杨柳柔美,婀娜多姿。

两天前,他知道了一个真相。

那天明人到玉佛寺调研。在法师的引导下,来到黑铜观音殿。法师说,这是几年前新建的,当时寺庙正有这一计划,要筹款三千万元。有一位香客知道了,对住持说,她儿子做外贸生意,赚了些钱,要给她。这个殿,她就一个人捐了。明人察看了悬挂着的几块牌匾,没见到捐赠人的姓名。法师介绍说,这位捐赠人说,不用写名字。捐三千万和捐三百元功德是一样的。捐了,出了这门,就放下了。

法师很健谈,了解到明人居住的小区,眼眸一亮,说,那捐赠人和您是住一个小区的。前些天还来过呢。她儿子中风了。老妇人和她儿子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明人的眼前。

法师继续说道:她儿子中风了,原来的生意无人为继,大受影响,寺庙本来想给她筹点款,助她渡过难关。她坚决不要。她说,我是幸运的。儿子本来第二天要出国的,如果坐在飞机上发病,病情就一定会耽误了,此是一;二是我虽然八十岁了,但身体健朗,能够由我亲自照顾陪伴我儿子,教他重新说话,也教他努力站起,是好事呀。

责编:胡破之

猜你喜欢

肉包子明人捐赠人
土黄色的肉包子
肉包子少了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归去来——契丹归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不见葱的葱味肉包子
民间公益组织与捐赠人的互动和成长——记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一个鸡蛋的暴走”公众评审会
有效实现捐赠者意图的慈善捐赠工具:捐赠人建议基金
聪明人不看答案
“兼剂”与“正变”——明人论诗体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