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2023-06-08何东萍
何东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此,笔者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作了一定的实践与研究。
一、转变高中英语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任何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如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英语课堂重新定义,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不足,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主要停留在文化导入的层面,跨文化沟通的学习方式简单。主要表现在对有些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的讲解,对现有的英文报、英文电影欣赏等。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學生对涉及跨文化沟通的深层次话题无以应对。很多情况下,学会语言本身,只能说明该学习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英语,但并不能说明该学习者已经足以与外国人打交道、进行交流。笔者认为,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与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应转变传统口语教学观念、导入文化教学的内容,大胆尝试文化测试及口语测试的实践,激发学生跨文化沟通兴趣,从而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强化高中英语跨文化目标,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已成为不同文化人们之间进行沟通和沟通的最直接和重要的载体。但高中英语跨文化目标却并未完全走到前台,也没有对英语教学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因此,强化跨文化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利器。(1)知识目标应系统化和专题化合璧。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是零散的、背景知识的学习。也不可仅只担当语言教学的催化剂和辅助工具,而应形成自己的系统。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客观知识系统和主观知识系统。在客观知识系统内,归纳出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风俗习惯、社会行为规范和常见的物产物质等文化主题;在主观文化系统内部,归纳出英美人沟通风格、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和宗教观等不同主题。(2)态度目标应浸润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浸润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即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沟通活动的参与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之间没有任何优劣之分,沟通者应学会文化移情,从对方的价值观、文化特征和社会规范来理解或评价他(她)的沟通行为。具体来说,在面对异文化现象时,能够采取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分析和观察文化现象,将目的语文化或其他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比较;在面对文化差异和冲突时,能够反思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个人文化参考框架,以包容的态度接受文化差异,将文化差异与不同的价值、意义系统联系起来;在面对不同文化视角和价值观时,能够根据具体语境。适时地选择和建构适合当时沟通需要的文化参考框架。(3)行为目标应建构多元文化身份。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应对新的跨文化沟通环境的同时,勤于反思本族文化,反思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行为。
三、挖掘英语教材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英语教材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一种媒介。教材的内容编排直接影响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教材里的文化内容尽量涉及各个方面,使学生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促进交流,实现跨文化沟通目标,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要依托教材,但不局限教材。可从教学内容上去扩展,从教学技巧上去改进。对此,笔者向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努力提高个人的本土传统文化英语表达水平,课前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和跨文化基础素养。(2)努力研究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不断补充教材,丰富课堂,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领域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注重中外文化的交融与思考。高中英语教材从多层面呈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尤其突出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内圈文化),同时涵盖了一定内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学生是教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教材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善于钻研教材、运用教材、补充教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开放性的文化信息,为学生实现跨文化沟通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总之,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知识学习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得到持续的培养和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