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3-06-08赵丛浩

邓小平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

赵丛浩

〔关键词〕习近平;粮食安全;总体国家安全;农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①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②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③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习近平围绕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点明了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阐述了一系列确保粮食安全的实施路径。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①。这些论述和要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粮食安全工作锚定了坐标,提供了遵循。

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粮食安全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纳入五年规划,凸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②这是他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判断,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前途命运的政治问题、战略问题。

(一)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基础

确保粮食安全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运行方面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人民的生命健康需要粮食安全来保障。当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出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人均400公斤的水平,但绝不能高枕无忧。⑤同时,粮食安全也是保障人民发展权的必要条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但是第二、三产业并不能自动地、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中的粮食生产等问题。习近平指出:“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⑥我国已经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未来要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虽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但鉴于近年来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降低,尤其需要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只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掌握吃饭问题的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真正做到独立自主。这就是习近平强调的:“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①

(二)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宝贵历史经验

粮食稳、天下安,这是对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习近平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②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丰富的重粮安民思想。比如,“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潜夫论·卷十·叙录》)、“不生粟之国亡”(《管子·治国》)强调粮食生产对国家生存的根本性作用;“国待蓄积,乃无忧患”(《后汉书·列传·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强调储备粮食是克服灾荒、稳定社会的必要手段;“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强调粮食安全是人民富裕的基础;等等。近代以后,中国没有赶上世界工业化浪潮,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落后水平,加之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百般盘剥,战乱连绵、灾害不断,导致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严重,国家粮食安全失去保障,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战争的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和其他农业政策,组织广大军民重点加强农业生产,为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目前已经比较稳定地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多次遭遇粮食持续增产后的徘徊甚至减产局面。习近平由此指出,“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能忘记吃饭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困扰我们的头等难事,要用更深邃的眼光回顾历史,“我国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大饥荒,饿殍遍野,甚至人相食,惨绝人寰!这些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③

(三)我国粮食供需依然长期处于紧平衡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使14亿人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但在农业发展形势整体较好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供需依然长期处于紧平衡。习近平就此指出:“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④从需求方面看,尽管自2015年起我国粮食生产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巨量且仍在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还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期。比如,据预估,全国总人口在2030年才将达到峰值⑤,因人口增加而产生的粮食需求将持续增长,对粮食供给的压力持续存在,加之工业对粮食的消耗量持续增加、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调整优化等因素推高原粮消耗,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基本面是常态化与长期性的。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粮食增产受到自然条件的明显限制,而过去采用的依靠化肥与农药高投入的粮食高产方式也难以为继,未来要实现持续稳产高产增产面临严峻挑战。同时,由于粮食供应相对宽松造成粮价下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继而引发粮食产量下降,也需要我们着力防范和化解。因此,粮食总量不足仍是我们随时可能面對的问题。习近平就此指出:“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①

(四)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

针对“谁来养活中国”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习近平鲜明地指出:“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②近年来,虽然世界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粮食贸易格局,但我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不可能依靠世界粮食贸易解决。比如,2019年世界谷物贸易总量约为4.3亿吨,远低于我国粮食消耗量。③也就是说,即便买空国际市场,也无法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同时,由于极端天气增加导致粮食减产,生物质能源发展挤占大量粮食消费,国际投机资本炒作,以及国际政治与地缘冲突导致供应链断裂、封锁禁运等因素,世界粮食市场波动性、不确定性很强,而“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就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④,进一步增加了国际粮食贸易的安全风险和复杂性。在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大幅扩大粮食进口规模是不可行的。因此,习近平严肃批评了“有钱就能买到粮”的错误思想,指出:“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我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⑤他强调:“必须保持自主性,保证一个可控的自给量、自给率。”⑥

二、“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习近平指出:“要研究和完善粮食安全政策,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①换言之,就是要保护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

(一)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管子·八观》)做好耕地保护,维持一定的耕地面积,是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反复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②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并不充裕。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多、优质耕地少,耕地南少北多、东少西多,与人口、水资源分布不匹配,后备资源不足等,都是基本国情。加之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耕地作为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经不起消耗浪费,绝不能任意改换用途、搞“非农化”。要树立强烈的耕地保护意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③。习近平反复强调,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此“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④!绝不能在这一关系国家命脉的战略底线上认识模糊、行动拖沓。

一是“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⑤,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确定各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把这一任务逐级分解下达,“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⑥。二是加强顶层规划,“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⑦,坚持节约集约、精打细算,根据轻重缓急协调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禁止以建设、绿化等名义乱占耕地,在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大力推广节地模式。三是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深刻认识这一政策只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⑧,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杜绝滥竽充数、实占虚补、纸面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四是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以及各类弄虚作假的行为,“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①。

(二)“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基础上,要实现藏粮于地、提高粮食产能,必须从提高耕地质量着手,提高单位耕地产出能力。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②

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习近平指出:“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③与常规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有利于集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使用农机以及解决耕地碎片化等问题。据测算,由于土地平整、设施完善、抗灾能力强,高标准农田的粮食产能平均可以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实现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④为此,要采取多种方式持之不懈地强化资金投入,全面完成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并对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加强管护,确保其长期发挥效益。

二是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区土地肥沃,适宜粮食作物生长,但由于连年高强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原因,导致黑土区耕地肥力长期透支。对此习近平专门指出:“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⑤他着重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大力推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2021年9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促使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为此,既要用好黑土地,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有机结合,又要养好黑土地,推广梨树模式等先进经验,依靠绿色有机种植方法,切实提升耕地地力。同时,还要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的立法工作,为建立黑土地长效保护利用机制提供法律保障。

三是“分类改造盐碱地”①。目前,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在我国耕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对盐碱地实施改造提升,将其转化为耕地,是营造良田、扩大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就此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②为此,必须详细研究制定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选育耐盐碱植物等举措,对具备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实施分类改造,增加可利用的耕地面积。

(三)要“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良田需要良法,良法来自科技。我国仅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是一项伟大成就,但也表明我国不可能大幅增加播种面积,也难以改变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要实现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增量与提质,必须从科技创新找出路。同时,我国在粮食生产各环节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等。要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习近平对此指出:“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③此外,放眼全球,一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④,而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術为特征的世界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呼之欲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旦落后,我国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只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用中国粮食装满中国饭碗。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⑤这其中就包括选育各类农作物、草种、畜禽良种,进一步研发节水省肥少药等节能降耗技术,深入探索绿色防控、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加快自主设计制造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大型农机等现代农业装备,等等。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要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创新要从国家战略安全需要出发,与实际相结合,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实在田间地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成果。因此,必须着力做好推广应用工作。一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带动科技下乡,培训农民骨干发挥带动作用。二是从农民群众急需的病虫害防治、弱苗转壮等技术入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采用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专家连线、科技挂图等丰富多样、接地气的宣传形式。四是要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通道,促进政府公益性服务和市场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力”①。

(四)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要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等种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在研发能力等方面仍有明显差距。由于部分农作物种子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一旦遭到断供,就会导致这些农产品供给能力下降。此外,本土优质种子保护与利用力度不足、国外种子非法扩散等问题仍然存在,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②,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③,用中国种子从源头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加强以优质种子选育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一是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任务规划,拿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决心和毅力,明确方向和目标,打赢种业翻身仗。二是要摸清家底,开展农业资源全面普查收集与鉴定评价,建立并不断完善种质资源等农业数据库、资源库,为实现原始创新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三是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建设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四是要促进产学研结合,通过加大金融扶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等举措,调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运用。五是发现和培养任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有赖于具体粮食生产主体的劳动经营。因此,加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要充分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党政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通过及时、可行、有效的政策,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齐头并进,“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①,不让种粮的吃亏。

(一)切实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离不开亿万农民,而“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②。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粮食价格频繁震荡,而化肥、农药、种子、人工、农机作业等种粮成本总体呈不断上涨趋势,使得种粮相对于其他产业比较效益偏低,甚至连年亏损。农民种粮增收难,引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甚至弃耕抛荒。这不仅冲击了粮食产量,而且谁来种地都成了问题。在市场难以自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通过相关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鼓勵和扶持农民种粮就成为必由之路。

一是“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③。粮食关系国计民生,一头连着种粮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发放农业补贴既可以直接覆盖一部分农民种粮成本,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又能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避免单纯提高粮价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有利于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但是受制于地区差异、规模差异等因素,补贴标准不高、补贴项目杂乱、补贴不够精准等问题仍然存在。习近平指出:“要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政策指向性和精准性。”④为此,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稳定和加大对实际种粮农民的补贴。比如,2022年3月和5月,中央财政分别下拨资金200亿元、1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在改革补贴项目方面,我国从2015年起推进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同时继续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涉农补贴项目。在精准补贴方面,采取“一卡(折)通”方式,及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并依法依规公开补贴信息。此外,一些地方也在探索将农业补贴转化为生产的激励办法,将资金重点用于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改善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是通过收储调控与农业保险保障种粮收入。粮食市场价格与种粮农民利益直接相关。习近平指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①。粮食生产周期性较长,产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类不可控自然因素影响,加之外部因素导致的成本变化,粮食价格的市场波动性很强。因此,种植风险叠加市场风险,往往导致农民丰产减产都无法增收。习近平强调要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防止谷贱伤农”②作为底线。因此,要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市场粮价过低时,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尤其是在粮食丰收时,粮食收储部门要积极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避免出现卖粮难问题。而当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农民亏损时,则可以通过保险赔付弥补农民一部分损失。2021年,我国在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60%的产粮大县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022年,我国继续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416.39亿元、增长30.8%,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③

三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④。当前,与世界一些农业强国相比,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明显偏高。习近平对此指出:“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式。”⑤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的有效方式。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实际,在“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⑥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绝不片面追求快和大。习近平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⑦与传统小农户耕作相比,由于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农资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规模经营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土地分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强等现实问题。为此,一方面,各地区在土地流转实践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细化和落实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注意完善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落实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健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真正激发农民搞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①。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与之相适应,必须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农业职业经理人、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机制加强营销宣传与组织管理,“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②。

(二)压实地方党政责任

近年来,由于粮食安全形势整体向好,一些地方重農抓粮意识存在不同程度的松懈。比如,个别地方曲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调整种植结构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退粮改经”;有的地方以生态、文旅等名义,占用耕地制造“景观”;有的地方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后,对部分经营者随意改变耕地用途搞“非粮化”的行为缺乏监管;等等。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提出既要压实地方责任,又要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一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习近平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③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④这是完善粮食安全机制、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以提升治理能力的创新性举措,有助于压实地方党政主体责任,推动粮食安全更好得到保障。这意味着,粮食安全工作不是单纯农业部门的事、政府的事,而是需要全党全国各地共同负起责任,将确保粮食安全与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一起来。习近平深刻指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了。”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与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二是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协同发力。近年来,一些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量显著减少,产销平衡区自给率明显下降,主销区自给率持续低位下行,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净调入量明显增加。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的13个粮食主产省中,粮食净调出省已减少到6个;11个产销平衡省中,有9个省粮食自给率从2003年平均的97%下降到58%;7个主销区省粮食平均自给率从21世纪初的61%下滑到24%。⑥习近平指出:“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此乃国之大者!”①粮食不是一般的商品。只要涉及粮食问题,各地都必须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三类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区位优势、产业传统,产业选择方面有所差异、有所偏重、有所分工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粮食生产方面也不可能强求一致。习近平敏锐地指出:“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明显向主产区集中,这有其合理性,但集中过度也会带来风险。”②因此,三类地区既要根据自身实际实行差异化的生产策略,又要保面积、保产量。习近平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③,“别光顾着挣钱,把菜篮子、米袋子的责任完全推到市场上”④。既要算经济账、眼前账,更要算政治账、长远账。各地要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把握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表层利益和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把工业化、现代化变成无粮化。

三是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产粮大省、大市、大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表扬。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⑤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呈现高度集中态势。2021年,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8.5%,而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70.3%。⑥由于种粮比较收益偏低,而粮食产量又事关国家安全,必须统筹使用财政资金,保证粮食主产区不在财政上吃亏。要以粮食产量、商品量等为依据,对粮食主产区给予补偿,健全产粮大县奖补政策,研究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制度,更好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习近平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要坚持节约优先”。⑦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做好减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⑧,千方百计减少粮食损耗。

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是优良的社会风气,但由于受到不良消费习惯、技术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广泛存在着食物浪费的顽疾。习近平指出,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餐桌上的浪费尤为惊人。……全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高达二千亿元,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①。对粮食等的浪费,不仅仅是对粮食本身的无意义损耗,而且意味着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投入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无意义损耗。事实上,从各个环节节约粮食就是变相地增强粮食供给,增加“无形良田”,同时有利于节水节肥、节能减排,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社会积极响应,广泛行动,节约粮食取得显著成效。如“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粮食产后流通环节,就实现每年减少损失约1300万吨。②未来要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一是“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③。长期以来,我国在遏制粮食浪费方面缺乏具有刚性约束作用的举措与依据。通过建立专门性的法律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并监督检查,既可以鼓励节约,又能够依法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警示整治。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以法律形式为全社会确立了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粮食安全保障法当前也正在制定中,有助于进一步用法律武器保护粮食安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④。节约粮食,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之中。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尽管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但这一优良传统不能丢,必须继续传承下去。“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⑤针对节俭意识不强的问题,要通过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倡导“光盘行动”、整顿“吃播喝播”等渠道,加强引导和管理。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注意“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①,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节约减损。习近平强调:“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②既要“注重解决粮食在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浪费”③,又要避免“舌尖上的浪费”④。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等总体要求。⑤在生产环节,要加快选育节种宜机品种,进一步改进农机操作规范,科学选择收获时间,减少田间地头的损耗;在储存环节,要新建、改造、升级一批仓储设施,运用好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手段,增强储备能力,同时继续研究提升储粮技术,不断完善储粮安全管理水平;在运输环节,要健全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提高各类运输工具以及中转站点等配套设施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在加工环节,通过修订新的粮食加工标准、提高加工行业管理水平等途径,提升粮食加工转化率,有效利用粮食加工副产物,同时避免过度加工;在餐饮消费环节,根据餐饮行业、公共食堂、家庭饮食等不同主体的特点进行引导管理,并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五、“树立大食物观”

习近平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⑥因此,确保粮食安全需要做好加法,树立大食物观,不断拓宽以粮食为基础的食物來源。

我国有14亿多人口,日常食物消费量巨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吃得饱,而且追求吃得好。直接消费口粮在居民饮食结构中占比日趋下降,而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量不断增加。2016年,“树立大食物观”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⑧。2022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①这就是说,在保证装满粮袋子之外,还要供应好居民的肉案子、菜篮子、果盘子。

一是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②。我国过去主要从耕地产出食物,未来要把整个国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比如,我国将根据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禀赋,推进树种结构调整、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做优做强特色果品、木本粮油、木本调料、林源饲料等产业,预计到2025年仅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就达2.7亿亩左右③,同时在适宜地区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以及沙区食品、药材、饲草等特色产业。这既增加了食物供应,又可以显著改善我国油料、饲料的自给能力,还能够有效避免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

二是要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向森林、江河湖海、设施农业、生物资源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④。比如,习近平指出,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碳库,也是粮库。⑤未来我国将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类适宜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是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及林下采集加工等,预计到2025年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总面积将达到6.5亿亩。⑥这无疑可以拓宽食物生产和供给渠道,直接减轻粮食供给压力。

三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⑦。这就要求在食物资源开发中,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最大限度丰富食物品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最优先的是保证粮食生产,同时要兼顾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稳定生猪生产、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等。

四是要“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①。适度地增加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有利于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弥补部分食物需求缺口,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对于粮食进口,要在不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研究确定进口什么、进口多少、从哪里进口、以什么方式进口等问题,把握适当比例,控制好规模和节奏。对于农业走出去,要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鼓励企业掌握粮源,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②。注意研判可能遭遇的经济、政治、技术等风险,注重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防止遭遇外部垄断势力卡脖子。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长期以来,粮食的稳定安全供给对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功不可没。在新发展阶段,确保粮食安全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征程上,确保粮食安全,需要继续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既优先保证耕地面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又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做好开源与节流的工作。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正在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我们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的实践中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