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绿色高产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3-06-08苏芝仙高谋
苏芝仙 高谋
1 项目简介
《食用菌绿色高产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遵义新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向红花岗区科技局申报的科研项目,区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申报立项,本项目于2019年5月30日至2021年4月30日实施,合同指标已经全部完成,并于2022年6月30日通过项目验收。
2 关键技术
①菌种紫外灯空间灭菌处理;②食用菌栽培料配比控制。
本项目实验筛选食用菌品种2个,平菇高产品种为黑平49,羊肚菌高产品种为六妹14号。制定高产菌包配方2个,羊肚菌高产配方:土壤含沙量20%~30%,酸碱度7.5,有基质2%,土壤含水30%,播种方式,沟播;平菇高产配方,玉米芯50%,棉子壳20%,木屑25%,玉米粉2%,油粑2%,生石灰1%。制定绿色种植技术操作方案1个,红花岗区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操作方案。
项目执行期内,羊肚菌、香菇、平菇、大球盖菇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6.6万元,利润107.4万元。
2.1 菌种和土质选择
羊肚菌菌种选择四川农科院、贵州泉源菌业菌种场产的六妹品种,在大规模的种植前开展出菇试验。土地选择尽量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稻田。
2.2 栽培前处理
在水稻散籽时,及时开十字沟排水,等水稻收割后深耕水稻田备用。羊肚菌喜生长于pH值6.5~7.5微碱土壤中。栽培前将生石灰按100千克/亩(根据土壤酸碱性适量增减)进行均匀撒施,然后翻松地面,不仅可调节土壤的pH值,还有一定杀菌消毒作用。
2.3 大棚搭建
“稻+菌”种植模式一般搭建简易竹架棚,长×宽为(30~40)米×5.5米,竹竿间距1.0米,盖遮阳网,冷天加盖塑料膜(羊肚菌对温度极为敏感,若升温,需及时撤下塑料膜),中间采取竹竿加固措施,以免大风、冰雹和降雪等因素导致的破损、坍塌。
2.4 播种
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一般在气温下降到22℃以下便可播菌种,海拔在900~1000米的地区在11月份播种,如果海拔高于1000米地方,可提前播种。
播种量一般160千克/亩左右,播种后开箱起垄,每棚5垄,垄宽80厘米,垄高20厘米,垄沟宽30厘米,垄沟和垄面需平整。随即安放滴管带,浇水使垄面湿透,土壤需保持足够水分(一般为60%左右),表现为手抓能成团、扔下会散开为宜。
2.5 田间管理
2.5.1 放置外源营养袋:播种后,时刻关注土壤水分,如遇温度升高需撤下塑料膜,温度低时加盖塑料膜进行保温(棚内温度不高于20℃)。播种后7~15天,待菌丝爬满厢面后将营养袋均匀的摆放在垄面,一般为2000包/亩。摆放时将营养袋一侧用刀割开一道长口,然后用手捏住两面使其开口微张,最后将开口的一面朝下紧贴垄面放置,并轻压使营养袋里的营养物质与垄面充分接触。
2.5.2 菌丝生长期管理:羊肚菌菌丝的生产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大,可通过对大棚的通风口、滴灌带、地膜和大棚塑料膜进行调节,保障棚内温度不超过22℃和菌床表面潮湿。
2.5.3 出菇期管理:菌丝生长到50天左右的时候,喷水准备出菇。如种植面积较小,可撤掉外源营养袋,刺激原基产生,增加产量;如种植面积较大,从经济效益来看,投入成本高于增加产值,可省略此步骤。待菌床上的菌丝褪去,畦面出现白色水浸状球形物(羊肚菌原基),羊肚菌进入出菇期。原基生长3天左右开始形成子囊果,长到1厘米左右,菌盖和菌柄开始分化显现,温度控制5~25℃,湿度80%~90%,同时注意通风,每天中午通风1~2小时。
2.5.4 病虫害防治:幼菇成长期,温度不能高于25℃,温度过高可造成子实体畸形和生理性病害。春季夜雨多,棚内湿度大,当环境温度大于25℃时,最易发生霉菌性枯萎病,病情蔓延迅速,可在24~48小时侵染整个子囊果,以菌盖表现明显,侵染初期,染病部位白色绒毛状,后期有粉末感,随着时间延续,受侵染的部位会萎缩、凹陷、破损,所以下雨过后要做好通风。
2.5.5 采收及采收后处理:次年3~4月是羊肚菌的采收期,待幼菇长到10厘米左右便可采摘(幼菇到成熟需要10天左右)。
采摘时用刀在菌柄基部切断即可,切忌连根拔起,不然会伤到原基及其周围小菇。采收后的鲜菇若用于鲜售,需及时放入冷库,若用于干售可用烘干机进行烘干(温度在50℃左右),一般干鲜比为1∶10,烘干后的羊肚菌需密封保存。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问题
羊肚菌出菇期气温高于25℃,容易死小菇蕾,气温低于3℃小菇蕾易冻死,被风吹雨淋,小菇蕾易死亡;土壤湿度大,气温高于25℃易发生霉菌性枯萎病。羊肚菌种植出现蛞蝓和跳虫。
3.2 改进建议
种植羊肚菌的土壤,在栽培前要将生石灰按100千克/亩(应根据土壤的酸碱性适量增减)进行均匀撒施,然后翻入土壤中,这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还具有一定殺菌消毒的作用。
羊肚菌对温度极为敏感,若升温,需要及时撤下塑料膜,并在大棚外全覆盖遮阳网进行喷水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