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技术
2023-06-08付婷婷杜佳林李冰邢硕高金权甄少华
付婷婷 杜佳林 李冰 邢硕 高金权 甄少华
摘 要:番茄作为果蔬同源的经济作物,在全球颇受欢迎,然而晚疫病侵染导致番茄生产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原菌在低温和高湿环境极易使其爆发和流行,对于设施栽培番茄是个巨大挑战。笔者从番茄晚疫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症状表现、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介绍设施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的防治理论和措施。
关键词:番茄;晚疫病;发病规律;综合防治
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番茄晚疫病病原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是一种异宗配合的非专性寄生菌引发的真菌型病害,两种交配型结合才可完成有性生殖。病原菌菌丝体无颜色,有分枝,孢子囊梗成束,分枝不规则;孢子囊可产生8~12个肾形游动孢子,具鞭毛,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菌丝体可在4~43℃下存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耐温43℃,最低耐温4℃,30℃下仍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在环境湿度60%~80%的条件下,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为5~30℃,温度小于15℃下,萌发率高达90%左右。pH值介于5~9均可生长,当pH值为6时,菌丝生长量最大,pH值为7时,产孢量最大,光照不利于病菌生长。
2 症状表现
疫霉菌主要侵染番茄的叶、茎以及果实,其中以叶和果实侵染最为严重,其次是茎杆,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2.1 叶部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扩散,为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逐渐变为黑色。发病叶片叶背叶脉变黑。当湿度增大时,病斑会迅速扩大,多在叶片病健交界处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变。后期,病斑相连导致叶片霉烂向叶柄延伸,导致折断。
2.2 果实症状
果实发病初期,病斑由靠近果柄处向四周蔓延,边缘不规则,淡褐色油浸状,果面粗糙,果肉较硬。发病后期,呈现暗棕色。当湿度增大时,病健交界处生稀疏的白色霉变,逐渐形成浓密的白色霉层,严重时果实病部出现裂纹,并伴有油状液滴浸出。受害果实,发病部位果肉变褐,但果肉质地仍保持弹性。
2.3 茎秆症状
茎秆发病初期,病斑呈现不规则或条状、淡褐色的水渍状,有凹陷,湿度较大时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变。后期导致茎秆腐烂、折断,为害以上部位由于养分输送受阻而逐渐枯萎。
3 流行规律
晚疫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的病害,湿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时连绵的阴雨天气会造成番茄晚疫病大流行。病原菌侵染健康的番茄植株后,菌丝体在其体内或土壤中,以卵孢子、厚垣孢子的形式越冬,在相对湿度高于85%~97%时,产生孢子囊梗并形成大量孢子囊,凭借气流和雨水等媒介进行传播。病原菌可在4~30℃存活,22~25℃致病力最强,潜育期为3天,最短侵染循环周期为4天。造成番茄晚疫病流行因素较多,如温湿度、降雨量、次数及辐射,主要是寄主、病原、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4 病害发生原因
4.1 栽培品种
推广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我国抗晚疫病的番茄品种目前还比较缺乏。
4.2 种植密度
多数农民认为栽培密度大,多施肥能提高产量,导致株行距较小,行间密闭给番茄晚疫病爆发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
4.3 水肥
偏施氮肥易造成植株贪青徒长,抗病能力较差。
5 综合防治策略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普罗旺斯,天福88和光辉101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播种前对苗床消毒,用温汤浸种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晾干后催芽播种。
合理密植。根据设施栽培面积,计算种苗所需用量,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有利于通风换气,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合理轮作。由于晚疫病病原菌主要侵染茄科作物,可采用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打断病害循环周期。
田间管理。春夏季日常管理中,加强水肥管理,通过控制设施温湿度、通风和光照,摘除病秧、病叶和病果并及时带到室外,焚烧处理,降低晚疫病菌源量;整枝、打杈、摘心、打老叶要在通风后进行,并及时喷洒药物消毒防治伤口感染引发大规模病害流行。秋冬季,午后两点温度较高时,有效控制通风条件,有利于水蒸气逸散,温度降至20℃左右时应闭棚,避免晚上形成易结露环境。
5.2 化学防治
番茄定植前应做好病害预防。可使用5%百菌清烟雾剂(或10%速克灵),按照0.5克/平方米,密闭熏蒸24小时后,连续通风48小时可以预防。病害发生时,发生初期应及时控制病情,及時防治,避免病害范围扩大,可采用5%的百菌清、5%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照700~1000克/亩的用量喷施,每5~7天喷施1次,连续进行2次;或采用47%的烯酰·唑嘧菌,按70~100毫克/亩,每隔10~15天施药1次,连续2~3次。
也可采用生物源农药,如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等,每隔2~10天喷洒一次,应避免采用单一农药、连续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