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内容 品析意境
2023-06-08
知识梳理
古代诗歌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词、曲,在中考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
理解内容指对诗歌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也是赏析古代诗歌的基础。理解内容时,必须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品析意境也就是把握主旨和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解答这类题目,要反复诵读整首诗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再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设题方式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设问方式有:①这首诗(词、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③这首诗(词、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这首诗(词、曲)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某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步骤为:①找出主要意象,理解诗句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意境;②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句,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③审清题干要求,具体作答。
常用词语有:清幽明净、恬静优美、和谐静谧、闲适恬淡、安谧美好、明丽清新、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生机勃勃、雄浑壮丽、高远辽阔、苍凉悲壮、孤寂冷清、凄苦悲凉、沉郁孤愁、幽僻冷寂、高远深邃、萧瑟凄清、淡雅幽远……
答题格式为:诗歌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真题回放
(2022年北京卷)
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____”,却“欲辨已忘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诗的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在喧嚣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感受不到来往车马的喧闹声,据此可知,第一空应填“车马喧”;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诗人在归隐生活中体验到“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据此可知,第二空应填“真意”。
参考答案:车马喧;真意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并描述诗歌畫面。通读全诗可知,诗人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诗中详细描写了自己远离俗世的理想生活状态。考生可结合自己对这四句诗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生活场景。注意要素齐全、语言通顺。
参考答案:(示例)庭前菊花绽放,屋后青山静立,菊花热烈而奔放,青山静穆而高远,人闲逸而自在。日暮山间的云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2022年内蒙古通辽卷)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请你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这首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写此词。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引用典故,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作者以冯唐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
C.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场面,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全词用语刚劲,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项有误,应该是直接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参考答案:C
(2022年云南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对曲中的“望”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从内容上看,“望”字由潼关的险要地势联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抒发怀古情思。从结构上看,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
参考答案:一个“望”字,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思索和对人民深切的同情。
2.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伤心”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者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感慨于历史的兴亡更替,有悲伤之感,进而联想到国家与百姓,悲伤之感进一步加深。
参考答案:作者赴任救灾,看到百姓疾苦,心头沉重;望向西都,想到王朝兴亡,心生感慨,对百姓更增同情。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年作①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此诗是刘长卿被贬为南巴尉后新年抒怀之作。②西汉贾谊,文帝时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故称。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五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
B.“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
C.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
D.词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
答:
2.请指出本曲的主旨句,并简要赏析全曲。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