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开
2023-06-08刘一星
刘一星
《迎春花开》
文/童妍
图/冰儿萧萧
山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定价:42元
绘本《迎春花开》的故事是围绕着一支名为《迎春花开》的舞蹈展开的。
故事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满山遍野盛开着迎春花的时候,红军队伍来到了“我”的村子里,带来了会跳舞的方阿姨。除夕联欢会上,方阿姨让“我”跳她编的《迎春花开》,她吹着口琴为“我”伴奏。“我”在她舒缓柔美的乐音中翩翩起舞,仿佛自己变成一朵正在绽放的迎春花。后来,“我”也穿上军装,跟着部队一起离开了村子,成为红军宣传队的一名战士。
1935年1月,部队第一次攻占遵义城,队伍在城外暂时休整。快过年了,所有人都希望能办一场像模像样的除夕晚会。在离过年还有八天的时候,大家开始了第一次彩排。大家都很期待这次晚会,还没等“我”报幕,眼镜叔叔、大胡子爷爷,还有其他的叔叔、阿姨,就争先恐后地上场了。轮到“我”了,方阿姨说:《迎春花开》,要成为联欢晚会上的压轴戏。
但枪炮声终止了“我”的舞蹈。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惨烈战争中,方阿姨牺牲了。眼镜叔叔、大胡子爷爷,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都牺牲了。除夕夜,队伍渡过赤水河,在一个山峦怀抱的地方宿营。“我”想起了方阿姨的话——一定要办一场像模像样的除夕晚会。“我”决心完成这场寄托着战友心愿的除夕晚会,于是,“我”当报幕员,念起了他们的名字,方阿姨、眼镜叔叔、大胡子爷爷……就好像他们又回到我们中间。
“我”的内心没有因为战爭而荒芜,没有因为战友的离去而一蹶不振。哪怕前路再曲折,“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与美好的希望,那就是——春天一定会来。
那一年是1935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央红军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夺遵义城。从此以后,这支代表着中国革命火种力量的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了常年冰封雪盖的夹金山,穿过了杳无人烟的茫茫草地,纵横十余省,抵达了新的历史起点。
“我”一直都坚定地在这支队伍里。
1935年10月,部队抵达陕北。
很久以后,“我”成了舞蹈学院的教师,教学生跳以前方阿姨教“我”跳的那支舞——《迎春花开》。过去村子里学跳《迎春花开》舞蹈的小女孩,就这样坚强地长大了。
如今,我们活在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光明未来里,他们的英勇牺牲,为我们换来了更璀璨的舞台。
(编辑/崔秀娜 设计/牟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