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锂”相伴,请注意这些事儿
2023-06-08杨杨
杨杨
锂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金属元素,1817年,瑞典化学家在长石矿物岩中发现了锂元素,这是第一种在矿物中发现的碱金属,也是宇宙中最早诞生并稳定存在的三种元素之一。在工业中锂发挥着多种重要用途,有“高能金属”之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脑、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中配置的锂电池就富含锂元素,锂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相伴。
但少有人知的是,锂盐也是精神科常用的药物之一。从它被临床医生偶然发现,到花了22年的时间批准临床使用,以及目前它在双相障碍治疗地位的争议,传奇的经历,使之成为精神科“有故事”的药物,锂盐改变了精神科的进程,又被称为精神病学的“青霉素”。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神奇元素的前生今世,聊聊与锂盐使用相关的那些注意事项,了解它、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双相障碍患者的好伙伴,成为护卫我们精神健康的好助手。
锂盐的临床应用
在医学史上,锂盐的治疗作用是在19世纪晚期被发现的,最初被用来治疗痛风,当时的科学家发现,锂可以溶解从肾脏中分离出来的尿酸晶体。20世纪40年代曾将氯化锂作为肾炎、心脏病患者禁盐饮食的代用品,发生了中毒现象,因此一段时间锂盐疗法又被禁用。直到1949年,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John Cade在研究躁郁症与尿酸的关系时,在动物试验中发现了锂有镇静作用,后将锂盐试用于躁狂病人获得成功,这被认为是锂进入当代精神病学的开始。
到20世纪70年代,锂盐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在50个国家上市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20世纪80年代,锂盐作为增效剂,增强抗抑郁药的疗效被发现,后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自此,锂盐一直是治疗雙相情感障碍的一线药物,也被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治疗,同时,锂盐也是精神科唯一被证明可以有效降低自杀风险的药物。
锂盐的使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锂盐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后分布在各器官和组织,在体内不与蛋白结合,无代谢产物,最终通过肾脏排出,钠与锂在肾脏被重吸收时互相竞争抑制,钠可以增加锂的排泄。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锂盐是碳酸锂,其副作用与血液中的锂浓度有关,多在服药后1~2周出现,常见的副反应有:口中有金属味、手细颤、肌无力、疲乏感、口干、多尿;其他副反应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皮疹,脱发,白细胞升高,心电图改变等。
由于锂盐的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且血锂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如使用同样的常规剂量,有的患者还未达到有效浓度,而有的患者已发生中毒反应,故在使用期间,应做好血锂浓度的监测。
一般认为血锂浓度控制在0.6~1.2mmol/L是合适的,大于或等于1.2mmol/L则可出现中毒反应。应该什么时候进行血锂浓度监测呢?建议在碳酸锂治疗开始后1周进行,或每次剂量改变后5~7天进行,采血时间可选取在最后一次服药后10~14小时(12小时为最佳)。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在血锂浓度低于正常时就出现了治疗效果,而有些病人在血锂浓度正常时却出现了中毒表现,因此剂量调节不能单靠血锂数值,更应注重实际的临床表现,最好在精神科医师的建议下进行剂量调整。
在使用碳酸锂期间,除监测血锂浓度外,还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关注皮肤状况,保持足够的液体、盐摄入量和正常饮食(特别是在稳定期)。
警惕“锂中毒”
当病人低盐饮食,脱水如发热、腹泻、呕吐、出汗增多,患肾脏疾病,或使用某些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时,容易引起血锂浓度的升高,引起锂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震颤,吐词不清、步态异常、肌肉抽搐、认知障碍、烦躁、嗜睡、谵妄,甚至可出现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器官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当出现锂中毒表现时,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多饮水、多吃含盐的食物,并尽快就医。
含“锂”商品,哪些人群不宜使用
锂除了在精神科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难治性抑郁症、降低自杀风险外,今天的研究发现它在临床中还有更多的用途,可以改善造血功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并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在血液病、骨髓移植、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锂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一项系统综述发现,“大多数关于标准剂量锂的研究显示,在预防痴呆方面有一定的认知益处或有效性”。
因此市面上越来越多以“锂”为健康卖点的商品应运而生,比如含锂的矿泉水(锂含量为0.2~0.5mg/L)、含锂的膳食补充剂(乳清酸锂,锂含量约1~5mg/粒)、加入锂矿石烧制而成的煮茶器等等。这些商品的含锂量很低,虽然安全,但由于锂的安全范围较小,有几类人群不推荐使用:
● 使用排钠利尿剂类降压药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吲达帕胺、布美他尼、依他尼酸、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
● 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因精神疾病的复杂化,部分精神科药物与锂有相互作用,另外长期服用碳酸锂的患者,使用含“锂”商品,会使血锂浓度进一步升高。
● 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因躯体疾病及所用药物、年龄因素,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对锂的副作用敏感性增加。
● 患有心脏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银屑病的人群不建议使用。
总的来说,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锂元素的摄入主要来源于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能否通过含“锂”商品获取更多的锂元素来获益,暂无定论,还需要等待更多的研究来解答。随着研究的深入,锂的作用与优势被大家日渐发现,锂也逐渐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成为守护大家健康的好伙伴,愿大家科学用锂、安全用锂,使它更好地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