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不负热爱,奔赴山海
2023-06-08王亚晶
王亚晶
1919—2023,五四风雷,已激荡百余年。穿越历史的云烟,在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浩瀚征途中,始终飘扬着一只闪耀着青春光辉的鲜明旗帜,无数人曾在这面旗帜下彷徨、呐喊;也曾在这面旗帜下奋起、追赶,这面旗帜的名字就叫做中国青年。
何为中国青年?
1900年,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写道,“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1916年,李大钊的《青春》发出了“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的呐喊。
104年前,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有一群新青年带着“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抱着“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的决心,如初春,如朝日,像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给中国带去了希望。他们挺起脊梁,朝气蓬勃;他们不畏黑暗,勇敢发声。为了民族和自由,他们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战,在昏暗中竭力传递光明。
104年后,时光荏苒,再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再重温那些豪情万丈的文字,我们依旧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百余年倏忽已过,时代在变,但五四运动的风雷还在激荡。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青年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青年的步伐。青年人对真理的追求,对梦想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
如今走进新时代,何又为新时代之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相较于战争年代的激荡,对于新一代青年来说,青春或许没有史书里那样波澜壮阔,也没有电影里那般意气昂扬。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担当。若对于那个时代的青年来说,青春的意义在于抗争,那么对于当下的青年来说,青春的意义则在于奋斗。
生逢盛世,青年有为。响应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号召,他们将汗水撒在乡间的小路上;他们用双手筑起城市的屏障;他们拼速度驰骋在国际赛场;他们凭力气托超生命重量;他们有勇气挑战惊涛骇浪;他们有能力开辟新的战场;上至太空,下及深海,他们心怀热爱,奔赴在每一片需要他们的地方;目光所及,皆为信仰,他们矢志不渝,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他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他们享受把梦想变成现实,享受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享受把自己热爱的与千万人共享,他们正以我们想象的到和想象不到的样子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在奋斗的路上,他们或许会身陷迷茫,或许会感到彷徨,或许会经历挫败,或许也会迷失方向,或许拼尽了全力却还是无法超越。但那些时代列出的挑战都阻挡不了他们向前的渴望。越是沒有,就越要创造;越是未知,就越要探索;越是艰难,就越要突破!
年轻本就该如此,青年本就是如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扎根向下踏平坎坷的一代人,作为敢于冲在最前面的一代人,作为在危机时刻勇于担当的一代人,作为将现实推向未来的一代人,接受着时代的馈赠,更应该在困境中披荆斩棘,在奋斗中乘风破浪。
青年,向前出发吧,在全新的节奏里满血重启,以洞穿未知的信念照亮前程;青年,向前出发吧,改变潮流的方向,改变世界的朝向;青年,向前出发吧,心怀热爱,奔赴山海;青年,向前出发吧,永远年轻,永远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