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外警务人才警务英语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2023-06-07吕杨
吕 杨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4)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涉外警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与此同时,警务工作实战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对人民警察的外语能力,特别是涉外警务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涉外警务工作的特殊工具,警务英语(Policing English)是指一种经常用于警务工作的英语语种,其在现代警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人民警察能否熟练掌握和运用警务英语,直接影响相关的警务工作效能。据调查统计显示,只有具备一定警务英语技能和国际视野的人民警察,才能更好地胜任现代化治安警务工作[2]。
一、改革与创新涉外警务人才警务英语能力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强化警务英语能力的培养,事关公安院校课程建设以及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发展格局和方向等根本问题。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教育部随之也发布了一流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建设标准,明确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即课程思政。这些都为警务英语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明确了原则和任务,确定了方法和路径。同时,也为警务英语课程深入系统改革与创新,破解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当前,持续强化推进警务英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且任务紧迫。
(一)加强国际警务合作,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更加频繁,一些跨国、跨地区乃至全球性的治理问题也相继出现,部分安全风险领域中的一些低烈度、非传统的威胁正在逐步上升,特别是有组织犯罪、人口贩运、洗钱犯罪、计算机犯罪等领域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跨国违法犯罪行为日趋高发态势给我国涉外警务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大中城市公安机关对涉外警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急需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警务活动的专业人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规模及质量尚不能满足涉外警务工作需求。因此,公安院校应全面深入探索和改革警务英语课程教学,特别是涉外警务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助力国际警务合作和满足涉外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涉外警务职责的需要
我国涉外警务工作主要包括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境内外国人管理、涉外案件处置以及国际警务合作等方面内容,其法定职责的履行具有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法律依赖度高、敏感度高的特点,需要人民警察具备优良的警务英语技能。由于公安机关目前亟需业务窗口服务、边防检查、境内外国人管理、涉外案件查处、国际警务合作等领域的涉外警务人才,为了更好提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涉外警务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持续强化涉外警务人员警务英语的教育和训练。
(三)强化监督外国网民的需要
世界互联网发展虽然在各国政府及国家信息管理部门监管下呈现出较为合理的网络活动秩序,但由于互联网呈现的虚拟性,再加上国际网络的互联互通促使信息无国界的流动更加频繁,无论是跨境交易的信息流通,还是外国用户的访问权限管理等,均对我国警方提出了警务英语应用的新要求。如果相关警务人员不具备熟练运用涉外警务英语的能力,就如同盲人无法真正进行信息识别,持久有效的网络管理也将难以实现。
外国网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群体,是我国警方需要着重观察和监督的对象,为了更好实现对其监督和管理,避免国外犯罪分子对中国网民进行诈骗或传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相关警务人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警务英语技能学习和培训,以全面提升涉外警务处置能力。
(四)提升警务英语学习效能的需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互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为一种寓教育、娱乐、社交网络等为一体的全新混合式教学模式[3]。公安院校应把警务英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将英语学习融入到学生其他专业课程中来。以“自主、个性、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形成“主体+主导”的教学结构。可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相互融合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环节全方位发挥效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回应现实困境的迫切需要。
(五)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涉外警务人才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相关政策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现代警务系统的发展同样对警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的高速裂变和传播要求民警掌握更多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类型的英语知识,尤其是不同警务工作的处置要求涉外警务人员需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掌握更多警务英语技能。主要体现在:第一,治安活动和内容的多元性,对警务英语教学的词汇量和口语运用技能、专业性及各种特殊业务类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根据涉外警务工作的不同岗位,需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作息和其他课程内容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强化学习效果,达到真正促进和提高其警务英语水平的目的。第三,在与欧美等国家进行国际警务合作过程中,不同国家背景、办案特点以及管理对象存在的差异对警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4]。根据警务英语的国际化要求,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警务英语教学经验,在教学环节中适当扩展国外相关教学资源,促进和提高学生对国际警务英语环境的了解和体验。
二、改革与创新涉外警务人才警务英语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我国专门培养涉外警务人才的院校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北京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以及湖北警官学院等八所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作为涉外警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他公安专业的基础课程一样,也主要在上述公安院校中开设。据笔者调研,目前已开设该课程的公安院校,在积极探索警务英语新课改过程中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教学在目的与理念、内容与方式、质量与水平以及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模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教科研视域过窄、方法单一,课程内容还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特别是涉外警务人才的警务英语运用能力无法满足当前涉外警务工作的现实需要,整体层面呈现如下现实局限和挑战。
(一)教学目的模糊
警务英语课程是现代警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不同于普通大学英语课程,它结合了基础英语和警务英语的特点,有其特殊的教学目的定位和要求。在外国语言文学与公安学的交叉视域中,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定位应当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育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提高警务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警务英语的教学是以涉外警务职业为取向的英语语言教学,它以法学、公安学职业教育为基础,通过对涉外警务职业人员的核心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具有过硬的涉外警务技能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涉外警务人才[5]。目前,我国部分公安院校开设警务英语课程的目的、标准、要求等方面基本上是简单参照或依照普通大学英语课程或法律英语课程的标准运行,缺乏自身的教学性质、目的和要求等特色定位,不仅没有充分凸显警务英语课程与大学英语通识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异质性,同时也没有充分体现公安实战工作对卓越涉外警务人才能力的现实要求。
(二)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公安院校专门或长期从事警务英语教学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少,各院系也未构建起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多数教学人员仅能够从事普通英语教学,而对于警务英语在当前涉外警务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缺乏必要的了解,且教师参与警务实践工作的经验更是相对匮乏。从整体视野来看,目前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教学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教学质量和水平仍待提高[6]。
(三)教学内容脱离警务工作实际
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当前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缺乏高质量的统编教材,相关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法律英语教材,这些教材过于注重英语和法学理论,未凸显涉外警务工作中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境内外国人管理、涉外案件处置以及国际警务合作等方面的内容,也没有结合涉外警务人员实际工作和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现[8]。由此可见,当前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脱离涉外警务工作实际的现象较为严重,对公安实战和业务技能的反映不足,缺乏应有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不能满足当前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四)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
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依据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为目标,打造管理特色鲜明、教学内容丰富、平台支撑强大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9]。但当前公安院校警务英语实践教学无论是机制和教学内容的运行,还是教学活动的管理等方面,都尚未真正实现从封闭向开放再到共建共享的实质性更新转变,尤其是涉及警务实战技能、公安实验实训等教学层面,更是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五)课程设计不够规范
警务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译等多个环节,但是公安院校目前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课时安排,并且课程内容太过注重英语教学的理论性,教学方法大多还是沿用传统形式,学生普遍缺乏警务英语口语实践训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低下,而能够获较好警务英语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实践中也仍难以胜任涉外警务工作,体现出课程教学效能明显不足。
(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公安院校招收涉外警务专业新生主要是将政治条件、身体素质、高考成绩等作为核心录用条件,并没有将学生的英语素质及专项成绩优势作为录用条件予以考量。专业录用条件与英语学科人才选拔规律相悖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警务英语教学造成了困境。一部分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较好,课堂学习往往表现为“不够学”状态,而另一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表现为“不愿学”状态,这使得统一学习进度的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也难以保障。同时,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也导致了他们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不同。一部分学生因为考试能轻松过关,在学习中的表现不够刻苦,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课程的英语知识难度过高,理解和吸收存在困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10]。
三、改革与创新涉外警务人才警务英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破解警务英语能力培养困境的关键在于应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为基础,以完善课程内容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建设理念和模式为核心,以转换教学方式方法为手段,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关键,以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重点实现以下七个方面的突破。
(一)厘清课程目的和特点
警务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警务英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涉外警务英语的能力,以适应高质量、高水平涉外警务工作的需要。涉外警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警务法律人才,其综合素质应包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政策、外交敏锐性;优良的警察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精神;扎实的法学、公安学理论基础;丰富的法律与公安专业知识;过硬的涉外警务应用技能;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厘清警务英语课程教学目的,专任教师首先要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挖掘教学本质。只有理解和把握了教学的基本脉络,才能整体掌握教材知识之间的承前启后、因果关系,进而抓住警务英语教学的本质。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深入调研,找准知识生长点。只有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才能有效抓住知识的切入点,把握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新的知识,使不同学生在警务英语学习中都能取得阶段性进步。
(二)更新课程建设理念
应针对涉外警务工作的实战需求,牢固树立警务英语课程建设新理念。一是科学设计规划。要科学设计论证规划警务英语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规格、实施要求和管理等内容。课程设计规划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涵纳的教学大纲设计、教学目标设置等内容,不仅关涉到课程建设的成效,更会影响到整体教育格局的形成。二是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培育。要在注重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努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教学工作重心之转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涉外警务人才,必然需要持续注重对其职业素质和实战能力的培育。三是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警务英语的课程建设应以法学、公安学、英语等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涉外警务职业为价值取向,重点突出职业核心要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四是交叉融合教学。警务英语的教学过程要与法学、公安学、英语等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推动不同学科在警务英语教学场域的深度耦合,以实现复合型警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五是分类分层教学。应根据涉外警务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要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要求的教学活动,建立完整的涉外警务英语教育培养体系[11]。六是强化课程特色。要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七是弘扬启发教育。应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启发式教育方式,把尊重、理解和宽容留给学生,根据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环境,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八是学以致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涉外警务工作的现实需要,有的放矢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增强教学内容适用性
教学内容应针对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围绕课程目标,精细组织编写高质量教材,突出教材的适应性、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科学确定警务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尤其要突出业务窗口服务、边防检查、外国人管理、移民管理、海外利益安全与保护、国际追赃追逃、涉外案件查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以及外国的警察文化、警务执法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衡量警务英语教材是否符合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应考虑以下要素:一是要以涉外警务英语的实用内容为主体编写教材,尤其要侧重于体现处理涉外案事件的服务理念,以实现教材内容的价值最大化;二是要结合时代特点编写教材。警务英语教材需涵纳广泛的知识面和知识点,对警察文化、警务工作方式等内容均应有所涉及,以保证教材质量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三是要以涉外警务实践为主线编写教材,科学合理整合课程内容。重点要对涉外警务实战内容进行梳理和讲授,填补传统教材中涉外案件以及日常警务用语内容不足的空白,全面提升学生处理涉外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选择典型的涉外警务实战案例,把公安工作实战中的最新信息和公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材之中,才能切实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12]。
(四)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应以兴趣为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丰富多元的警务英语学习环境。当前,教育教学场域涌现出许多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相应的教学对象进行软件开发,通过校园数字化信息系统将学生的学习和娱乐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和乐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移动终端使用学习软件进行练习,通过常态化的言语训练和表达,有效促进警务英语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将警务英语沟通训练融入到日常人际交往之中,比如举行趣味性英语比赛等,动员学生在相关活动中使用警务英语表演节目、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场景和课程学习特点开发教学软件进行训练,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技能。
通过开展模拟情境对话,为学生创造警务英语的交流环境。情境教学是在利用教学多媒体平台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在课堂上积极进行情境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进行即时创作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把警务英语的沟通和表达运用到现实警务工作的日常对话中来,进行多场景的口语运用,扩展训练环境,加速英语创作,同时还可在英语电影中进行情境化学习等。情境化警务英语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代入角色,将警务英语当作日常语言进行训练,特别是在模拟场景教学中,可以结合民警接待外籍管理对象或处理涉外案件和业务时的具体情境对话,进行实战化训练,以促进学生掌握警务英语沟通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13]。
通过构建场景沟通环境,为学生创造警务英语的实务氛围。首先,在进行警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模拟警务情景来降低学习难度。例如,通过构建场景模拟处理宾馆入住事宜、外国人友好求助等常规警情。其次,还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嵌入案例教学。例如,某天在某地发生了一件某学校外籍教师和市民打架斗殴事件,双方在此次事件中均有不同程度受伤,且当时外籍教师处于酒后失控状态,对执法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干扰。在此事件处理过程中由于涉案外籍人员只能通过英语沟通,因此需要办案警员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处理,这一警务场景可同时用于案例教学和模拟训练。通过构建类似场景,可有效缓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和紧张,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自然的练习场域,使学生在实务氛围中切身体会到警务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可适当借助某些特殊教学技巧或讲授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此提升他们的警务英语综合沟通能力[14]。
(五)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涉外警务学科的竞争特色和优势,首先来自于对校内外优质师资的创新性整合[15]。当前,从事警务英语教学专任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涉外警务工作的实战要求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差异,有必要采取多种举措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素质,以填补因教学经验不足和实务经验缺乏而导致的教学内容不足和教育质量欠缺[16]。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开展理想信念、师德师风、法纪意识、校情校史等专题教育,将忠诚教育贯穿教师教科研活动全过程,以师风带学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力和组织优势,为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方向性指引。二是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完善教研室组织架构。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共享警务英语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态。三是培养教学能力,强化育人本领。以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有计划安排教师赴公安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通过多途径输送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扩展教师国际视野。同时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互动,全面提升警务英语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根据课程建设需要,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持续引进高层次师资力量。警务英语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要创新人才支持机制,完善培养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吸引学科紧缺人才。五是各教学专题均实行名师引领、集体备课制度,以较快提升理论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六是研究和规范每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通过警务英语教学调研反馈教师授课情况与学生需求,及时进行教学管控。七是定期开展警务英语的观摩课、示范课活动,进行教学研讨,探索教学规律,共享教学经验,协同探讨教学组织的优化路径。八是完善教官制度。要强化警务实战教官的业务指导功用,将警务英语教学环节与警务实战需求紧密结合,提升教师和教官共同育人成效。
(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警务英语课程教学应依据涉外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涉外警务实战能力为目标,打造开放式、立体化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一是要实现实践教学共享机制从“封闭独占”向“开放共享”转变。以校局合作办学为平台,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双师”教学团队、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共同打造规范化、系统化和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促成实践教学共享机制的实质性转型。二是要依托公安机关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校局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教学支撑作用。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和行业实践,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三是要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扩展。增大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增添实验课程的课时量,增加业界专家的讲座交流活动。同时,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公安实战教学要素,更新实践教学形态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建构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推动警务英语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系统,规范教学管理环节,全面提升警务英语教学管理质量。
(七)强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
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应系统分析与论证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警务英语教学所涉及的课程思政具体内容。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还包括新闻时事中反映的符合社情民意的价值、伦理、文化自信等内容。因此要积极探索警务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和教育方法,让课程思政更好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和全方位渗透,持续提升警务英语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警根本任务,遵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和“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人民公安事业可靠接班人。二是严把警务英语课程建设大方向,坚持课程建设服务涉外警务工作不动摇。牢牢把握警务英语课程的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特点,加强“三全育人”机制建设,确保课程建设目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公安实战需求相适应。三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理念,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检验警务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推进自主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推进警务英语教材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四是找准“思政内容”与警务英语知识的契合点,深度挖掘警务英语课程内涵的思政元素。要遵循“思政”和“涉外警务专业”相辅相成原则,精心绘制“警务英语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明确警务英语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嵌入点,探寻思政元素与警务英语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厘清思政教学的逻辑生成体系。五是以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结合所学专业,对涉外警务实战领域进行延伸性学习和研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涉外法治、涉外警务工作中的热点问题,促进“思政”与警务英语教学相互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六是发挥好警务英语学科文化育人功能。学科文化是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淀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行为习惯的总和。警务英语学科文化对个体的德育涵养机制是课程思政实践成为可能并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依据,应通过不断加强警务英语学科文化的训练、引导和熏陶,持续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素养进行濡染和塑造。七是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理论成果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融入中华民族情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促进警务英语教学呈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