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与路

2023-06-07李艳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个体物质

李艳阳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中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论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思维决定存在。关于共同富裕,同理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实现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足,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追求的愿景。作为共同富裕重要的精神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是我国进入新时代需要重视的问题。“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共同富裕不能狭隘地定位于物质层面,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同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底蕴: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精神维度

共同富裕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作为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精神维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反作用于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彰显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积极充盈的思想状态

物质力量是一种基础性的力量,精神力量则是基于物质力量基础之上的一种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动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反映了国民精神世界的富足状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通过外部条件可以满足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为物质层面,而需要通过主体自身内部条件满足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可以理解为精神层面的需求。精神需求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和公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精神生活的富足状态,而这种状态理想情况下应该是一种积极充盈的状态,是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紧密相关。不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信念,抑或是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意向等这些非物质层面的活动状态,都是思想性的内容,代表着主体思想力量的积累与充盈。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忽视了人民思想层面的精神需求,那么精神维度的共同富裕则很难实现。同理,这种积极充盈的思想状态,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自我的关系。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单个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一论断针对的是整个国民群体,是整体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因此,这种精神富裕的能动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人民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发挥出思想解放的最大效用,发挥精神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理性智慧的价值选择

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命题,从主体语境去谈,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对于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的价值追求。人民作为美好生活的建设、享受主体,精神生活的富足状态,其实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做出的价值选择,是一种理性智慧的价值选择。我们所说的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指人们要保持积极充盈的思想状态,更是在实践中践行这种意义生活,而非仅仅停留在心理或者思想层面。价值选择首先体现了主体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即不仅仅将物质利益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而是不断自我省察,更多地向内去探寻人生的意义以及信仰的价值。

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与充盈,这种价值选择体现了人民主体对于我国丰富精神资源的挖掘与创造。人民群众具有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资源选择、追求的权利,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宝贵的精神资源财富。人民依据自己的精神需要去选择,在选择和追求的过程中,既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又对已有的精神文化资源再次加工创造,增添了中华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正是一种共享精神资源的过程,这是一种理性智慧的价值选择,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

“心理和思想都是人的精神现象”[2],心理活动和思想活动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状态:丰富或贫乏。“心理生活是精神生活的直观体验之维”[3],在个体身上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而扩展到社会层面,则是整体层面国民社会心态的反映,即精神生活在微观心境和宏观心境状态下的体现。因此,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人民心理生活的积极、稳定和富足的状态。培育自尊自信的良好社会心态是为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良好的心理机制,是人民自我认同、情感表达和意志品质的积极层面,直接作用于精神生活。

华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是人民自尊自信的坚实根基,而新时代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更是进一步提升了人民自尊自信的程度。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中华文化的“走出去”展现出大国风范,这都是国民自尊自信的底气,因而呈现出的心理样态也是自尊自信的。除此之外,精神生活的富足也会使得人民能够以一种良好的社会心态去对待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推动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形成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才会为战胜这些风险因素和全面实现共同富裕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理论逻辑:精神富裕构成要素的思维底色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和享受,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可以挖掘到精神富裕思想的文化根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也有精神生产思想深厚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中也可以看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逻辑。

(一)中华文明内蕴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愿景

共同富裕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愿景的期望,而基于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样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人历来注重提升个体精神境界,尤其是在塑造个体自身的精神品格、涵养个体自身的精神生命。充实个体自身的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扩展到整体层面,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式,体现在个体道德生活、个体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三方面。

关于个体道德生活,“善与美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性或潜能”[4]。由古至今,对于个体德性的修养与生活品质的提升,一直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论语》中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道、德、仁、艺的思想论说一直延续到现代,成为个体在为人处世和修养层面的标准。在个体社会生活层面,责任伦理思想所反映出的道德规范要求通过儒家学派的忧患、仁爱意识表现出来,尤其体现在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至于修身爱国,“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6]抑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数仁人志士的报国志和爱国情体现了奋斗进取和责任担当意识。个人进取的精神追求也促使其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而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在个体精神生活层面,个体的精神境界同样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从维持生存、生计,再到享受生活、关注生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直达圣人境界的要义。精神境界的层次性,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

(二)马克思主义阐释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生产思想

人民的美好生活既包括外在物质生活,也包括内在的精神生活。劳动将人们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解放出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断得以创造。劳动创造了人,人又通过劳动创造了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8],在马克思主义中,实现人自身全面发展更是需要通过劳动才可以实现的,而劳动恰是一种生产性和创造性的力量。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中:物质、人、社会关系以及精神生产都是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精神生产理论是建之于物质生产理论之上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9]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阐发精神生产的具体内涵概念,证明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物质生产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精神生产满足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这两大基石缺一不可。

精神生产与创造既是人们对外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发展的创造,也是人们对自我内心不断提升和完善的创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是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与需要,也揭示出这种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强大而坚实的精神创造力量的支持。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创造,才能不断实现自己设置的目标,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需精神创造性的力量。当下,国家正在逐步满足人民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而建立在这种物质生活逐步满足的基础之上,人民精神境界和层次性的提高仍然需要得到重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有通过自己的精神创造,才能生产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精神文化产品,从而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力。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并不是空想,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实践历程之中。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进一步证明了党不仅仅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百年奋斗的历史中蕴含了党关于精神富裕的宝贵思想和重要论述,这同样是新时代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的重要思想指导。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人民最终走上了繁荣富强的新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重大突破。党不仅关注解决人民群众在物质上的“贫”,即基本生存生活需求,更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在精神上的“弱”。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物质富足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富有。西方的现代化虽然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而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精神生活的“异化”,庸俗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信仰缺失和道德危机现象频频出现,精神生活并未随物质生活的提升而富足。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单单是较低层次的、基于自然本性的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更高的价值追求,是精神的理性发展和提升,是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以一种理性的态度进行精神享受。精神享受并非“躺平”思潮,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积极追求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精神享受,反映了一种人本逻辑:更多地将关注重点放在人自身的发展之上。社会文明发展样态,是一种建立在对自我和社会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呈现出一种更加理性平和、积极自觉、精神独立自强的样态。因此,使人民树立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积极追求、创造和理性享受的态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精神富裕的自觉追求,同时也在实践之中予以贯彻,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历史逻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共同实现

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对关系,二者双向互动。各个历史时期,党不断协调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之间的关系,从“两手抓”到协调发展再到共建国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推动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的理论也进一步出场。

(一)孕育萌芽:共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进展。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概括的五句话中,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刻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也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实现过程也是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过程,是物质、经济、技术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过程。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同样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必要条件。在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萌芽,“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10]28,要着重改变“一切向钱看”的现象和风气,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在这个改变贫穷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既不能完全依赖物质利益来正向刺激社会经济发展,也不能过分夸大精神生活因素的能动作用。邓小平指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将经济这一因素提升上去,更需“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10]378。他认为,社会风气如果没有搞好,经济发展也将失去正确的方向。“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0]144在这里,邓小平指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明确当下的重要任务是要着眼于党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建设。唯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整顿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才能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因此,没有人民精神上的富足,共同富裕便少了重要的精神驱动力,是不能真正彻底实现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既要抓完全必要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也要紧抓思想、理念、信念、道德和纪律,等等。从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可以看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化,共同富裕理论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思想由此萌芽。

(二)酝酿生发: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随着“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探索,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了较大进步。从“先富”到“共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11]这一观点,同时更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2]。他在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13],其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已经暗含了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现实社会中,物质利益的发展并不一定同比例地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只有充分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满足对于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广大人民的奋斗精神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他指出,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的代价去换取经济的短暂发展,这是不长久的,也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要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以不懈奋斗的精神教育鼓舞人民。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将“两手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措施逐渐过渡到协调两者的共同发展,即促进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有。只有不断理清和丰富“协调发展”的内涵,才能防止人民在精神上的贫困状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才会强大,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三)日渐成熟:共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中孕育萌芽,在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酝酿生发,最终在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过程中日渐成熟。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文件中提到: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共同富裕一系列举措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并以具体化和明晰化的发展策略促进共同富裕在社会各领域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具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并且在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引领作用,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又直接反映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因此,只有积极共建国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将精神富裕的思想提升到“共同”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彰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二十大也多次提到了“精神”一词,与之相关的“精神文明”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性也逐渐明晰。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幸福感,是党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转向。

四、实践逻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旨归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之上,应该在实践中展开。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是一纸空谈,精神富裕不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简单附加物,而是现实社会之需要,是实践之需要。

(一)凝聚共识,坚定国民理想信念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凝聚起统一的价值共识,形成坚定的精神信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4],唯有人民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才不会动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同样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针对社会出现的不良社会思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领作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上跟党走,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方向才不会迷失。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而精神生活的富足状态可以使得个体超越俗常生命的有限性,进而达到一种不朽和永恒的状态,个体的生命价值得到延续,这也是个体追求自由解放的意义旨归。因此,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需引导人民建构一种层次性的理想信念体系。这种层次性是基于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样也基于群体的现实需要和价值信仰,更基于国家的历史文明和现实发展状况。当下,我国已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下一阶段需全国人民共同为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这个时代呼唤全体中华儿女勇于担当,民族复兴更是所有中国人民需要承担的责任。中国梦同样需要全体人民的精神世界强大起来,从个体层次的理想信念升华到群体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在生活的理想信念中不断奋斗,在理想的生活现实中感悟幸福。

(二)以文化人,涵养国民精神家园

精神生活是人类所独有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意义、价值所系。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无形之中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文化和精神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诠释中国精神,激励人民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凝聚起推动整个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文化人,目的是涵养全体人民的文明情怀、拓展人民的文明视野,提升人民的文明认知,进而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涵养国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强国建设,不仅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样也是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能够使得现代人在努力奋斗、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的启迪。不论是道德文明,抑或是精神文明,都能够在传统文化之中找到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契合的元素,从而形成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使得人民在物质世界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现自我,不断超越物质化和世俗化的简单生活。在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同时,享受精神生活,涵养精神家园。

(三)关注需求,保障国民文化权益

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样影响着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确保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既需要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又需进一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国家的文化利益同社会的文化效益、人民个体的文化权益互动联结,处于同一个文化战略框架之中。因此,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打造中国形象,增强国人的文化底气;同时,创造出更多的、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文化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多层次和多样化,呈现出总体向上向善的积极样态。需要是人之本性,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求,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正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与基础。关注需求,尤其是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对于社会精神资源的生产与创造而言是积极有益的。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保障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社会精神交往、消费、追求和享受活动的需求,使人民在精神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助推消费,提升国民精神品位

精神产品的消费不同于物质产品的消费,作为精神产品“生产-消费”链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既代表了人民对于无形的劳动成果的追求,也反映出人民精神生活的境界高低,体现了人民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消费对于生产具有反作用,精神消费亦是如此。人民群众的精神消费,兼具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这种偏重于陶冶自身文化情操的消费,更多的是美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带有典型的个性化色彩。

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而非类似于物质产品的被动关系。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对于精神产品认知、理解、选择并接受,这个过程带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消费者的主体作用得以彰显。消费者并非头脑空白、被动地去选择提供的产品,而是在具有一定认知和接受能力基础上的选择。物质产品的生产可以量化、重复和模仿,而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个性化的,较少带有复制色彩。助推精神消费,引导人民树立理性、绿色、共享的正确消费观,扬弃不合理的物欲消费,从而提升个体的精神品质与精神品位。精神消费的“内化”,之于人民群众而言,具有升华个体精神境界的意义;精神消费的“外化”,之于整体社会而言,在刺激精神生产的基础上,促进精神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精神产品的生产、消费、再生产与人民群众精神品位、精神需求、精神境界的提升相统一,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中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既是个人的人生理想,也是国民的社会理想。唯有全体人民精神上不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大厦才会巍然屹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才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个体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共同富裕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