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2023-06-07戴文宪
戴文宪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市 100048)
自2021 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尤其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以来,在学习党史过程中,工会结合领域特点,把学习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史融合进去,大大推动了中共党史、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的蓬勃发展。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新形势下,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结合深化党史学习,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进一步深化中国工人运动史学习研究及宣传的关键。
一、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工人运动,从宏观层面讲,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共产主义未实现,工人阶级、工人运动都不会消失。从微观层面讲,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就是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发展和谋幸福的运动。根据上述微观的内涵,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以研究中国工人阶级及其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在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经济上、政治上的彻底解放、谋发展、谋幸福而奋斗及其规律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历史学范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重要专史。
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要分清两个层面,一是中国工人运动史层面,它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二是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就第一个层面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中国工人运动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所包含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在近现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外,还有受其他党派影响的工人运动,以及自发的工人运动,但这些都不是近现代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所谓主题主线,即中心内容和占主导地位的线索,所谓主流和本质,即事物发展的主要趋向和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占主导地位并影响着整个工人运动走向的基本线索。同时它又是与近现代中国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先进运动,代表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才是近现代中国工人运动的根本方向,才是工人阶级实现自身利益和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由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发展和走向胜利的历史,就应然地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就第二个层面讲,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那么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它的发展历史与党的历史基本是同步的,党的历史任务也就是工人运动的历史任务,所以为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而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作出贡献,这理应也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主题主线,离开了这个主题和主线那就不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了。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百年来的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和贡献,就是沿着这个主题和主线的轨迹走过来的。当然,既然是工人运动,就必然要体现自身的特点,因此,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可以表述为: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会和工人阶级为维护工人利益,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团结统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主线)。
什么是主流和本质,主流是反映规律和趋势的潮流,不可阻挡。它的决定因素当然是本质,事物的本质就是进步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它的发生发展当然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汇成洪流势不可挡。那么什么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史的主流、本质呢?还是要先看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概括起来讲,就是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2021 年以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的最新论述,党的历史还包括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史、为民造福史、不怕牺牲史和政治锻造史等内容。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就是这诸史的融通和统一。党员、工会干部学习党史,把握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就抓住了学习的总纲,就会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说得更根本一点,主流和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具体到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史来说,百年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始终是同党领导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党领导的百年工人运动史,就是在党领导下,工会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光荣传统,在实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英勇奋斗、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是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团结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争取工人权益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的历史;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工运思想为指导,并始终致力于与中国国情和中国工运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工运理论探索创新和取得飞跃的历史;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青春,不断开辟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正确道路、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历史。这五个历史相互贯通,互相融合,既具工运史特色又与百年党史的主流本质相吻合,比较全面清晰地概括了党领导的百年中国工人运动史的恢宏画面。
二、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五个历史
近代以来、特别是党成立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是空洞的抽象,而是通过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五个历史生动鲜明地展示出来,因此,深刻把握和理解这五个历史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工人运动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一把钥匙。
(一)不懈奋斗史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不仅改变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方向。自此,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在中国大地勃兴。在党的领导下,工会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不懈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和工会坚定不移跟党走,矢志不渝、不屈不挠,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在工会动员组织下,以主人翁姿态、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努力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工人阶级和工会坚定不移地投身于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和社会稳定作用,推动国家发生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巨大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工会全力奋斗在党所指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列,并推动国家迈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史,就是一部坚持党对工人运动和工会领导和工人阶级、工会组织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是工人阶级自身求解放及实现自身利益的历史。
(二)巨大贡献史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据此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历史证明,能够肩负起领导和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只有工人阶级及其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党领导的百年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中,工人阶级和工会不仅坚定不移地跟党走,而且在推动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中英勇奋斗,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工人阶级和工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站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的最前列,不畏艰难困苦、不惧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起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自此,近代以来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彻底改写。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工人阶级始终以主人翁态度、发挥主力军作用,投身于建设自己的新国家,经过近30 年的努力,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和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工人阶级和工会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大潮,坚定不移地支持经济体制和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同时努力克服改革带来的阵痛,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改革开放为先导,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的中国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四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工会牢记时代主题、肩负时代使命,在党的领导下,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道路上,不懈奋斗,开拓向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个十四多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举,并开启了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以上贡献表明,正是坚持党的领导,使工人阶级和工会明确了奋斗方向和有了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而工人阶级和工会的重大贡献则成就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
(三)团结合作史
1917 年发生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鲜明地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1]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广泛联系、团结合作和相互支持。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其第一个决议中就明确了同共产国际的关系,指出,党中央委员会应每月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在必要时,应派一特命全权代表前往设在伊尔库茨克的第三国际远东书记处。决议还指出,应派代表赴远东各国,以便商讨发展和配合今后阶级斗争的进程。要研究各国工人运动的现状。[2]在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的帮助下,1921 年8 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925 年2 月,全国铁路总工会率先参加了赤色职工国际,成为中国最早参加该组织的产业工会。1925 年5 月,中国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第一章总纲中明确指出,全国总工会职责之一是“代表全国工人与国际工人谋密切之结合”。[3]随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入了赤色职工国际。从此,党领导的年轻的中国革命工会开始走上国际工运舞台,与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工人运动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团结合作。以上情况表明,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同国际赤色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团结合作。此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虽然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间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也出现过曲折,但同国际革命及进步工人运动、工会运动的联系、团结合作却坚持了下来,同时还进一步扩展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会和工人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中国工会和工人运动国际活动的开展,有力地配合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的完成,配合了国家的总体外交,宣讲好中国工人和工会故事,同时也有力地支持推动了国际革命和进步工人运动、工会运动的发展,为建立起国际工运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四)理论探索史
近代以来,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中,如何搞革命、搞建设,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走向现代化,这是身处其境并肩负时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而其中就包括如何认识工人阶级、工会及其发挥其作用、开展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以俄为师,学习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走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道路。因而在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策略上,就是组建革命工会,启发工人觉悟,进而把工人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和城市工人武装起义。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强大,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多次斗争被镇压的现实告诉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这才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并最终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城市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则实施隐蔽精干、配合革命战争的策略,从而指引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工会运动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工人运动和工会如何才能适应这一根本性变化,使之在未来大规模开展的建设任务中发挥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这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尤其是工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的新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动员组织工人阶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必然的、必需的,在这方面没有疑义,但在广大职工还有没有自身的切身利益需要维护,工会应不应当具有维护职工利益的职能上产生了分歧,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等因素,错误的理论认识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在实践上也出现了偏差,影响了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开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才澄清了理论是非,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逐步走出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为根本,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关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形成了以八个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这既是党的工运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工会理论的重大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上事实表明,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关头,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和工会都会遇到由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党和工人阶级、工会也只有在探索中不断提升认识、创新理论,才能指导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这是一条必须遵从的基本规律。
(五)自身建设史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基础因素还是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自身素质与能力。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对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领导,加强工会建设,重视启发工人群众觉悟和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使之能够顺利担负起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使命与责任。
工会建设始终是围绕适应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和工会工作面临形势任务展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围绕这一纲领提出的根本任务,首先就要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担负起领导阶级的责任和发挥先进阶级的骨干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工会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保持革命工会运动的正确方向,发展壮大革命工会组织,把最广大的工人群众吸引和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强大的革命力量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工会组织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要从打破一个旧世界变为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与此相应,工会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从过去的革命型工会转变为建设型工会,以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团结他们以主人翁姿态、发挥主力军作用去建设自己的新国家、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经过前期的初步探索,我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带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巨大变革,尤其是非公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以及职工观念上的新变化,都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这一时期工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会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工会,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设职工之家,朝着民主化、法治化和群众化的方向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在带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于2015 年开启了群团组织改革的进程,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工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更有效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会员和职工群众的娘家人。百年来,党领导的工会正是以敏锐把握时代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来战胜风险和挑战,从而持续发展壮大,彰显出鲜明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在发展党和工人阶级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在中国产生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先进阶级,对其优点、特点,毛泽东早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就作了深刻分析,指出其是担当中国革命领导责任的阶级。然而,这个责任的担当,不是自然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先进政党的领导、先进理论的武装和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因此,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革命工会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工人阶级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和工会通过兴办工人学校和做工人群众工作来灌输先进理论、启发工人觉悟,使工人群众认识到经济利益的诉求必须通过开展政治斗争来实现,工人阶级不仅要实现自身解放而且要解放全人类。这样,觉悟了的工人就会自觉地投入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斗争,并始终站在最前列,展现先进阶级的巨大力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当家做主人,在经济建设上要当好主力军。为此,在党的领导下,各级工会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人政治觉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使之坚定不移跟党走;另一方面则通过举办工人教育、各种技术技能竞赛来大力提高工人群众的文化技术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展开,改革不断深入,这些都需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工人阶级大军,因此这一时期工人阶级队伍自身建设就是围绕着这一目标来展开。新时代以来,全面改革不断深化,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改革,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保障产业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浓厚,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4]这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各级工会坚定不移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以上情况表明,加强工人阶级队伍建设、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始终贯穿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全过程,正是在党的领导、工会组织,以及工人群众自身的努力下,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素质能力不断提升、先进性不断增长,涌现出大批先进英雄模范人物。锤炼和弘扬了先进阶级的思想和精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愧为时代精英、国家栋梁、社会楷模、坚强柱石,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各个历史时期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工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工人运动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习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史、特别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史需要掌握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需要澄清一些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工人运动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模糊认识和似是而非的观点。这里仅举几例加以分析。
(一)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工人运动是否存在
目前在理论界乃至社会上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存在工人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工人运动即不复存在。这种认识的基本误区在于,把工人运动简单等同于罢工斗争,认为在旧中国,工人阶级用罢工斗争的形式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是天经地义,是正义的,目的就是要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而在新中国,国家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没有了剥削和压迫,罢工斗争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因此,没有了罢工也就不存在工人运动。其实,这种观点的错误就在于,不懂得工人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并不只有罢工形式一种。在新中国,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它的历史任务已经从打破一个旧世界转变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因此,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运动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更丰富多彩、更具辉煌的景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工人阶级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工人阶级还存在,工人运动就不会消亡。承不承认新中国成立后工人运动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社会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认识,如果对其存在都持怀疑态度,那就谈不上对社会主义时期工运史的研究,更谈不上对工运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二)关于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学科定位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工运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革命工人运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这种看法早就有之且并不准确。从前者看,工运史并不能完全包括在党史之内:在纵向上,工人阶级和工人自发斗争的产生早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决定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早于中共党史;在横向上,中国工人运动不仅只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尤其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包括其他势力影响的工人运动,这就决定了其范围超出了中共党史的范围。从后者看,中国工运史是一个整体,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虽然是主干,但也不能将其单独分割出来划入中共党史的范围;而且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着眼点在党的领导作用,但既然是工人运动包括工会运动,由于主体不同,必然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个是不可能由中共党史完全代替的。此外,从学科角度讲,中共党史和中国工运史作为不同的学科有着不相同的研究对象,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如果把工运史等同于党史实际就是取消了其独立的学科地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行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工运史的学科地位及与中共党史的关系,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工人运动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的基本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没搞清楚,对中国工人运动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可能正确,这就凸显了其重要性。
(三)关于坚持以大历史观认识和把握工运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史并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必须坚持以大历史观为指导。大历史观是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广阔的宏观视野对历史进行整体性考察和把握,既要明了以来,更要前瞻未来。就中国工人运动史而言,所谓整体性把握,在纵向上,就是要把近代自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以来的全部活动都包括在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分析;在横向上,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工会运动作为工人运动的主干,当然是研究的重点,但不能仅限于此,其他倾向于进步的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乃至国民党控制的工会及其活动也要进行考察分析,因为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正是在同他们的或联合或斗争中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明确,也是在对比中加深的。因此,只研究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是不够的。所谓明了以来、前瞻未来,就是强调要把握历史规律,知道从哪里来和向何处去。研究考察中国工人运动史有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要从近代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发展的考察研究中,找到其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以及隐含在其中的规律性。近代工人运动、特别是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发生、发展不是偶然的,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的、国内的,不同时期的等,这就要求必须多角度、大时空地对其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变化进行考察,如此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懂得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确立的必然性、科学性、规律性,同时预测和判断其发展之未来,从而增强历史的主动性,推动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