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蜱传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2023-06-07董巧燕陈菁青孙天奇武文卿邱业峰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莱姆病病原体宿主

董巧燕 陈菁青 王 进 张 睿 孙天奇 武文卿 邱业峰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 100071)

蜱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寄螨目、蜱总科。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有900多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其中以硬蜱科居多[1]。蜱可寄生于多种脊椎动物的体表,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每年3~10月活跃,在海洋性气候地区全年活跃,对人类传染性危害最大[2]。不同病原体在蜱中存在时间不同,传播方式也不同,宿主通常在蜱虫出没的栖息地通过水平传播或垂直传播获得传染因子[3-4]。

历史上,蜱传播的疾病一直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蜱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将其携带的病原或毒素释放并传播入体,引起宿主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疼痛、贫血、消瘦、麻痹、幼畜生长发育受阻和泌乳期母牛泌乳量下降等。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吸血可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疾病,是仅次于蚊类的重要传播媒介或贮藏宿主。蜱传疾病的种类很多,按病原可分为病毒性疾病:森林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立克次体病(Rickettsia):斑疹伤寒(Typhus)、无形体病(Anaplasmosis);螺旋体病(Borrelia):莱姆病(Lyme disease)、蜱媒回归热(tick-borne relapsing fever);细菌性病:鼠疫(plague)、布氏杆菌病(Bartonella)和原虫病:家畜梨形虫病(Piroplasmosis)、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等[5-6]。根据不同蜱种对地理环境的偏好性不同,确定了人类蜱传疾病感染的风险区域[7],因此准确识别蜱种及其地理分布特征,并对其携带蜱传病原体进行探究,合理有效的实验检测技术、相应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和普及个人预防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1 蜱传疾病

蜱是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最重要的病媒传播媒介[8],通过吸血叮咬或接触宿主的体液、血液或动物产品传播疾病,对人和动物造成一些骚挠、叮咬、吸血等直接危害,还有其他一些间接危害主要指蜱虫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简称蜱传疾病(tick-brone disease),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莱姆病、森林脑炎、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蜱传斑疹热(tick-borne spotted fever)、Q热(Q fever)、土拉热(Tularemia)、巴贝斯虫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hemorrhagicfever,CCHF)和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严重危害。

关于蜱传病流行情况的数据较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蜱中发现了新的物种、菌株或微生物的遗传变异[9-10]。近年来,陆续出现了新的蜱传播病毒,如布尼亚病毒,即发热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和心脏地带病毒(heartland virus, HRTV),感染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和多器官衰竭症状[11]。但潜在的蜱传病原体依然继续增加[12-15],在蜱中发现比人类疾病早了几十年的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ickettsiaslovaca)、派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parkeri)和马赛立克次体(Rickettsiamassiliae),对人类危害较大[16]。目前蜱虫已传播了6个不同病毒科的35种以上的病毒,除一种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属阿斯法病毒科)外,所有蜱虫传播的病毒都是RNA病毒。这些蜱媒病毒是分类学上最多样化的一组,大多属于由硬蜱传播,代表4个病毒科或目,分别是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和呼肠病毒科[17-18]。蜱传脑炎病毒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是最重要的蜱传病毒感染,蜱传脑炎或波桑病毒可能致命或使患者产生永久性认知障碍[19]。蜱传斑点热在全球性蜱传疾病中最常见,至少有27种蜱虫携带,临床症状从轻微到致命不等[20],其次是莱姆病和人类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HGA),至少由13种和10种蜱虫传播。莱姆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通常不致命,但可能导致衰弱和持久的状况,皮肤和神经系统最易受影响,其他一些全身表现如心炎、角膜炎、葡萄膜炎和炎症性关节炎发生较少[21-23]。人类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时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和肌痛,尤其是在实验室特征异常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或肝酶轻度升高等[24-27]。

野兔、刺猬、啮齿动物和家养动物(牛、羊、山羊、马和猪)是病毒的主要脊椎动物宿主,有研究表明虽然蜱虫可能携带各种共生体和病原体,这些微生物能通过它们的DNA检测到,但它们在蜱虫中的存在并不一定与人类的感染风险有关[28]。然而,由于蜱种分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蜱相关病原体和蜱传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仍然很少,因此,进一步研究蜱种分布的范围或差异背景,控制蜱和蜱媒疾病的传播对保护和预防蜱媒疾病传播给人类、家畜及野生动物非常重要,也是今后研究计划中的重要方向和任务。

2 蜱传疾病的流行病学发展

蜱分布较广,最常见的是在森林、丘陵、牧场、草从和落叶地区。在大陆性气候地区人的感染呈季节性,一般在春季和夏季最活跃,6~7月达到高峰[29]。蜱虫生命周期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每个活跃期进食一次,摄取大量血液,然后脱落进化到下个阶段并寻找下一个宿主,通常在宿主身上交配,但有些也可能在植物中交配并同时寻找宿主,人一般被认为是蜱的终末宿主。幼虫在经虫病原体的传播中发挥作用,若虫和成虫是人类病原体传播的最重要阶段,若虫体积很小,较难被发现,在春季和夏季活动,人在这段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最多,因此对我们来说蜱虫最危险的阶段是蜱虫的若虫期。蜱虫潜伏期很短,被感染的蜱虫叮咬后,最初的感染过程通常表现为一种不明确的发热性疾病,包括寒战、出汗、头痛、肌痛、关节痛、不适、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大多数蜱的生命周期有3个不同的宿主,即三宿主蜱,如草原革蜱和全沟硬蜱;少数蜱的生命周期有两个宿主,即二宿主蜱,如残缘璃眼蜱;另外还有单宿主蜱,如微小牛蜱和多宿主蜱,如软蜱。一些蜱传播过程中可通过垂直(经卵)传播和水平(经期)传播[30]。对长期从事农牧业工作者、兽医、饲养员和基层工作者易感染此类疾病,另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有某些共病、做过脾切除术的人、新生儿或老年人通常会有更严重的疾病表现[27]。

新出现的蜱传播病毒中最可怕的布尼亚病毒,包括CCHFV在欧亚大陆和非洲有广泛的宿主和蜱媒[31],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可影响神经系统和引起剧烈出血症状等[28,32],另外,SFTSV于2009年首次被发现,目前仅限于亚洲,可引起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等症状[33-34]。在日本,最近发现的索戈托病毒(Thogotovirus)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同属正粘病毒科,可通过气溶胶传播[35],在大多数患者中表现为发热性疾病,严重的病例存在脑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36]。随着我国报道的人感染蜱传寄生虫的种类和病例数均不断增加,有研究表明我国蜱传疾病分布不均匀,云南、甘肃、新疆、台湾、西藏、福建等省地区种类在30~46种,而河南、江西等地疾病种类在4~6种[17]。莱姆病是北半球最流行的蜱虫传播疾病,美国每年有大约30万莱姆病确诊病例,被认为是美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37-38]。在坦桑尼亚等国每年大约有130万头牛死亡,主要是由于恙虫病、无胞体病和巴贝斯虫病导致,分别占68%、13%和13%[39]。土拉热发生在整个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国家[40]等。

大多数医学描述认为在20世纪蜱虫及其相关的病原体已经被发现[41-42],并且人类活动对蜱虫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有研究认为[43],变化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可能是蜱虫和蜱媒病原体传播的原因,另外人类行为、农业发展、媒介种群、种群增长、候鸟飞行等也会引起蜱传疾病的传播。有研究表明,天气决定蜱虫在植被中寻找的高度,在空气中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蜱虫会在植被中寻找更高的位置[44]。当蜱虫和宿主的数量越多,接触就越频繁,寻找宿主的蜱虫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找到宿主,从而蜱虫的死亡率就越低[45]。

3 蜱传疾病的防治措施

由于蜱虫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媒介,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为预防蜱传疾病的传播,我们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首先有效的个人防护是预防蜱传疾病的前提,应尽量避免在高风险地区包括高草、茂密的树林和低灌木丛的地方活动,尽量穿全套防护服、浅色衣服、长裤、长袖等,及时对身体部位,如腘窝、腹股沟和腋窝、肘部褶皱、脐、头皮和耳朵进行检查,用高温烘干衣物,宠物外出后进屋前检查是否有爬行的蜱虫,及时清除附着在身上的蜱虫和及时淋浴等;其次提前使用驱蚊剂进行预防也是非常有效的,但使用时间长可能会产生耐药性[46];另外定期清除落叶、修剪草坪、喷洒杀虫剂也是预防蜱传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定期驱杀鼠、对家畜、饲养动物和猫定期驱虫,减少媒介因素引起病原体传播的风险也非常重要。

若发现蜱虫附着于身体,不应该用手指或使用乙醚、油或指甲油等产品来清除,应该找专业的医护人员尽快摘除并进行蜱虫鉴定,以避免任何潜在的病原体传播[47]。除蜱后叮咬部位的皮肤应使用消毒剂消毒和肥皂洗手。由于蜱虫唾液的反应,在蜱虫叮咬的周围可能会出现炎性反应,48~72 h会消失[48,49]。随着蜱种和蜱传疾病感染范围的不断增加和扩大,除了出现新的蜱传病原体外,蜱传疾病的合并感染现象不断出现,所以掌握系统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有效的生物学实验技术是预防和检测蜱种分布及蜱传疾病传播的关键,然而现在单价疫苗在多病原体、多载体系统中作用有限,因此研发有效的多价疫苗和联合疫苗是未来预防蜱传疾病传播的发展方向。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为蜱-动物-人提供一个“同一健康”的生存环境,建立蜱传疾病风险评估的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医学界和公众做出预防蜱传疾病的选择和基础。

4 结语

未来个人防护、病媒控制、准确诊断和治疗仍将是应对蜱传疾病的主要手段,必须进一步了解蜱的生物学特性及蜱携带病原体和脊椎动物宿主之间的传播特点,开发新的预防蜱传疾病的方法,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预防蜱传疾病,准确识别蜱及其分期以及建立一个健全的检测体系,从根本上降低蜱传疾病对家畜、野生动物和人造成的危害,对蜱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莱姆病病原体宿主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海南省西部地区莱姆病血清学调查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莱姆病的现状及其防治探讨
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
陕西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