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6-07杨延波王晓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试点工作师资队伍陕西省

杨延波 王晓

[摘 要]自2019年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陕西省的试点规模逐年扩大,书证融通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整体情况趋好,但在深入开展的同时,各院校普遍面临设备资金投入巨大、师资队伍培训不足、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考试指导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在总结前期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以期将陕西省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落地落实,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良性工作机制,并稳步推进后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等级 职业教育

课题: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年“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9SGZ20)。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国家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的重大部署,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在学历教育证书基础上,以引入多个职业技能证书为目标的制度。各职业院校均给予了高度重视。

截至2022年5月,国家已经启动了四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陕西省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试点规模逐年扩大,书证融通扎实推进,整体情况趋好。但在深入开展和稳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同时,也面临些许困惑和具体问题,如设备资金投入巨大、师资队伍培训不足、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考试指导力度不够等。为继续扩大“1+X”证書制度试点工作规模,提高院校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急需解决上述具体问题。本文在梳理总结陕西省前期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问题,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陕西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陕西省前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例进行探讨。第一批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院校有121所,第二批149所,第三批115所,试点学校数趋于平稳态势。表明陕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整体情况较好,工作推进顺畅。见表1所示。

在第一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学生参与15288人次;第二批学生参与149485人次;第三批为49711人次。试点工作中,参与学生数量前期增长幅度较大,后期有所下降,表明陕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整体规模在扩大,但学校师生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个认识、接受的过程,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见表2所示。

通过审核的“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中,中职学校有145个、高职学校有251个、本科院校有169个。其中,中职学校有初级证书85个、中级证书60个,涉及专业79个;高职学校有初级证书89个、中级证书97个、高级证书65个,涉及专业283个;本科院校有初级证书6个、中级证书91个、高级证书72个,涉及专业102个。表明在陕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扎实推进了书证融通,职业院校通过审核的初级和中级证书较多,本科院校通过审核的中级和高级证书较多。中职学校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通过审核的高级证书暂无,本科院校通过审核的初级证书较少。见表3所示。

从上述数据可看到,陕西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

1.加大宣传力度,有力推进考核试点工作

陕西省教育厅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做好政策的落地落实,出台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指导协调机构的通知》(陕教职办[2020]6号)。同时,还成立了省级项目办公室,开发全省信息服务平台,指导各院校将证书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统筹推进教学改革,探索课程考试与培训评价双同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申报“1+X”证书项目考核站点的热情空前高涨,示范校、优质校、骨干校、双高校等发挥了示范引领、模范带头作用。由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涵盖范围广、涉及专业多、参与合作多元,各学校均组织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宣传会和启动会,积极宣传并大力推介“1+X”证书制度,引导师生及企业行业提高认识,有力推进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获得首张Web前端开发“1+X”证书,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高度赞扬。

2.升级实训基地,有力保障考核试点实施

为了更好地对接“1+X”职业技能实操的新标准、新要求,各试点院校积极与政府部门、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等多部门开展多方深度合作,着力打造实训信息库、技能培养平台、行业产业联盟。学校以科研平台建设为载体,以专业培训和技术服务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开放共享的校内外实训资源,促进校内专业技术技能实践基地升级;加快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步伐,持续增强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以生产性和服务性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筑信息模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215万元建成610平方米的BIM教学中心和BIM工作室,划拨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3.加强师资培训,协同提升考核试点内涵

各院校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各类师资队伍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认定培训与考核,培养专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重点落实师资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校内能胜任“1+X”证书制度的师资比例;积极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全国“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承办全国各类应用技能师资培训项目,如承接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和行业企业培训项目等。各校还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师资实操技能培训。为保障“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院校都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试点工作中完成了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建设,先后参加多期培训,团队成员获得了考核师资格证书。

4.深化“三教”改革,螺旋式提升考核试点质量

各学校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学校组织安排各专业带头人参加各种“1+X”证书制度培训,强化新理念和新知识学习,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背景与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内涵与要求,带领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及顶层设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提高骨干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的综合能力;引进培训评价机构的师资或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团队教学与培训的能力;根据“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新型教材,与培训评价机构组织共同编写关于“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方面的专业教材,并进行开发试题库、编写试题册等工作;采用项目化、任务式和情景化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雨课堂、学习通、学堂在线等平台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新课堂。例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Web前端开发“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组建“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的“双元”教学创新团队;申报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7部,对接Web前端开发“1+X”证书等级标准教材5部;探索形成“融熔荣”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陕西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陕西省各院校在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面整体工作情况趋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提出有效对策,以有利于“1+X”证书制度试点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设备资金投入巨大

为适应“1+X”职业技能证书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具体要求,学校需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筹备中投入大量资金,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或升级,如采购专业软件、改造试点工作的考核场地、开展相关人员培训等。在此过程中,各院校均感到力不从心。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是要建立分层管理机制,实施错位发展,将“1+X”证书考点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分布,针对不同行业建立专门的试点工作考点,充分利用资源,避免出现考点重复建设和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二是采用统一考核标准,加强试题库建设,开发试题并组织力量进行科学论证;三是不断完善和更新试题库,将企业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标准引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之中,始终保持试题库的更新和完善,形成螺旋式提升的良性长效工作机制。

2.师资队伍培训不足

随着国家“1+X”证书制度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实践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认定考核,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提高各位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水平。一是拓宽师资队伍培训渠道,吸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培养工作,制订并出台企业承接学校师资培训工作的相关制度。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工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师资培训纳入国培、省培项目,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使其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掌握最新技术。三是健全企业兼职教师的引进机制,鼓励学校从培训评价机构引进师资力量,扩充师资队伍数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与培训能力。

3.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启动与实施是职教领域的重大改革与重大创新。各院校在有序开展工作、持续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由于“1+X”证书制度试点涵盖范围广、涉及专业多、合作方多元,为了更好地落实工作,需及时解决各类问题。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1+X”证书的企业准入制度,将真正水平高、质量好、信誉度高的龙头骨干企业遴选出来,解决学校难以甄别优质企业的困扰;二是学校应健全“1+X”证书论证机制,对试点工作进行充分论证,不能盲目开展、重复建设,以免造成资源浪费;三是成立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调研和科学论证,加强沟通交流,凡是涉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应由各部门协同研讨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4.考试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1+X”证书制度的考试现状是学校和企业参与较多,却缺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现场指导和监督,不利于形成统一的考核标准,不利于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不利于保证试点工作的考核质量。对此,一要安排专业指导委员会中的专业人员到考核地点进行指导和监督,对考点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及时纠正,将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整理总结,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最终形成健全的制度性文件。二是引进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评价考核,对考点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要求,促使考点改进工作,增值赋能,提档升级。三是开展新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由于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速度加快,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开展新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共同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献计献策。

结 论

“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设计,需要通过试点稳步推进。试点工作要发挥好学历证书的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院校需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试点工作,学校可深化“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建好用好校内外实训基地。面对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各校应客观分析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促使陕西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6_378206.html.

[2]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立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指导协调机构的通知[EB/OL].http://jyt.shaanxi.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2004/09/16925.html.

[3]刘建林.高等职业教育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案例汇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4]宋祥,杨谦,张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下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四川水泥,2020(3):299.

[5]陳勇.课改背景下中职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措施和途径[J].新课程(下),2012(1):114-115.

[6]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7]百度文库.浅析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8d1102a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5.html.

(杨延波、王晓: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试点工作师资队伍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