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3-06-07鲁枢元

鄱阳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怀特海治河哲学

鲁枢元

《鄱阳湖学刊》即将推出研究、评介王治河教授的学术专辑,我作为刊物的资深作者和王治河教授的多年至交,深感欣慰。

我曾经说过,王治河教授在当代思潮汹涌、流派纷呈的中西学术界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奇人,无论就其学术个性、学术思想还是学术组织能力而言,他都是一位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本辑3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示。

俄罗斯学者达莉雅·济科维奇(Daria Dzikevich)博士对哲学史、过程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义深有研究,从她的文章里可以隐约看到王治河教授哲学思想的轨迹:作为大卫·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教授的入门弟子,他又是老师的老师即太老师柯布(John B. Cobb, Jr.)院士信任、器重的再传弟子;而与柯老只隔了一代,便是过程哲学泰斗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如此算来,王治河该是怀特海的五世嫡传弟子。过程哲学强调普遍联系、有机整体、过程演化,往远处说是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宇宙论与精神哲学,往近处说则几乎包含了生态哲学的全部精义。怀特海本人对近代科学、现代社会的反思,使他得以在理念上结束一个时代,同时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建设性后现代的诞生。王治河作为一位后来者,他披荆斩棘、摩顶放踵为推进这一新时代的来临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吴伟赋、管小其两位教授的文章侧重于研究王治河的理论建树与社会实践。文章指出,王治河发扬怀特海的“观念历险”精神,直面当今千疮百孔的世界,为人类未来的福祉操心,先后提出“有机思维”“同体思维”“绿色经济”“有机教育”“热土教育”“通人教育”“高生商”“过程禅”“厚道科学”“第二次启蒙”“后现代浪漫”等一系列极富创意的新观念。观念的历险属于精神能量的裂变辐射,宇宙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都有赖于观念的历险。对于王治河来说,更为可贵的是,他并非一位坐而论道的学者,而总是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提出的理论,不但协助柯布老人连续举办了15届世界生态文明论坛,还协助中国内地30余所大学成立了过程哲学研究中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心。他还协助樊美筠博士在浙江建立了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切实履行柯老的生态教育理念。

《第二次启蒙》是王治河、樊美筠夫妇推出的力作,其笔锋所向乃“开启‘启蒙之蒙”。该著梳理了启蒙理性障蔽的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教育、民主、自由、人权、性别、法律、道德以及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悉心构划了改弦更张的蓝图。曾永成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作为中国生态文艺学领域的开拓者,他著述甚丰,厥功至伟。他在文章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将“自然向人生成”及“异化”的理念导向整体性的生态逻辑,主张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生产加以生态调控。他指出,王治河、樊美筠夫妇在这部书中勾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纲领,贯穿了可贵的历史担当精神和脚踏实地的责任感。由于第一次启蒙在当下中国远未完成,第二次启蒙在中国面临的境遇复杂多变,启蒙者的道路将更加崎岖。曾永成先生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将自己的这篇文章命名为《启蒙,应该永远在路上》。

我始终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事生态批评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M. Horkheimer)、马尔库塞(H. Marcuse)和莱斯(W. Leiss)是令人尊敬的先驱。2015年,克莱顿(Philip Clayton)与海因泽克(Justin Heinzekehr)合作撰写的《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时轰动中国学界,跟进讨论的论文多达上百篇。而王治河、樊美筠作为克莱顿在克莱蒙特的亲密同事,曾为该书提供了独特的东方视角与中国元素。

王治河18岁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后来又自费留学美国,在格里芬教授门下获得博士学位并从事过程哲学研究。无论在中国或是美国,王治河以他严格的学术训练与过硬的专业知识始终栖身于高等学府与高端研究机构。然而,他并非那种正襟危坐的专家,他灵慧而谦恭、机敏而厚道,“吃大白菜的命,操全天下的心”,置身学府仍葆有一份“野马精神”,龚自珍“亦狂亦侠亦温文”的诗句也可以用来形容他。王治河以“学术救世”为使命,以身相许时代变革,立志于首先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经由自身抵达未来。我把这样的学者视为“真学者”。

治河常对人说,他的“军功章”有夫人的一半,此话不虚。他的夫人樊美筠,史学博士,去国前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现为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专业水准自不必说。我身边与他们夫妇共过事的人都说:治河峻疾,美筠舒缓;治河放旷,美筠缜密;治河让人钦佩,美筠为人亲和。学术界这样的“夫妻档”实在不多见。

在与治河结识之前,我与他已经神交许久:一是对怀特海哲学的共同热衷与崇敬;二是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向往与期盼。我多年订阅的两本杂志,其中一本就是王治河曾担任副主编的《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初,经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牵线,我与治河建立联系,20年来治河以他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泛的社会交往给予我许多帮助。

健康社会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还需要思想家。伊麗莎白·迪瓦恩(Elizabeth Devine)主编的《20世纪思想家词典》收录思想家414人,而东方仅有4人,其中印度3人、日本1人,中国则完全缺席。编者的持论或许并不公平,但近代中国却未能产生像怀特海、柯布、格里芬这样拥有宇宙意识的思想家也是事实。杜亚泉、梁漱溟、熊十力、王元化是有可能的,但他们的思想最终却未能落地开花结果。治河教授不但拥有丰厚的学识,且身处东西方学术融会的时空,又值年富力强的生命阶段,我们有理由寄望于他。

2023年1月12日清晨,姑苏暮雨楼

猜你喜欢

怀特海治河哲学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菱的哲学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一封“安慰信”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对机械论世界观的超越——略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与怀特海过程思想
《治河论》浅谈
漫画
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