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实践初探

2023-06-07王子静

新农民 2023年13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技术应用

王子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对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加大重视。由于水体受到污染,进而对我国河道水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对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关注,并在治理工作中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手段,可以使河道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通过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合理改善河道水环境,使相关污染问题得到治理,从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介绍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并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应用加以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多方位生态修复;河道水环境治理;研究现状;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工业和化工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多渠道利用,导致不可再生水资源产生相关的生态问题,进而导致河道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对于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展开分析,其属于全面化生态治理技术,有效融合了多种生态治理理念。通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在源头上对水体污染加以控制,使河道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减少,使河道水源的富营养化程度得到减轻。除此之外,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过程中,其具体包含了污染修复技术,可以使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1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在河道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全新模式,通过应用此技术,可以综合治理水环境。对此,需要全面了解治理技术要求,并根据统筹管理基础,对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以此来有效提升水环境治理效果。对于管理体系而言,需要确保河道水环境有效实现开源节流,使内源控制要求得到满足。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水环境的净化处理,实现水环境的分流管理,使管理体系得到完善,有效发挥出技术的重要作用[1]。

2 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河道水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重。现如今,我国水环境治理具体表现为对大江大河沿岸进行治理,而对于由于水生态所造成的社会安全问题,同样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随着生态技术的持续发展,对相关生态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有效培养,需要对其治理和研究工作加大重视。但多数问题为历史遗留问题,因此需要合理改善河道水环境,在可控范围内有效落实治理工作。

2.2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现阶段的研究方向

首先,控制其他污染。对于人们的生活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牲畜排泄物污染等,将会产生相关的水体污染问题,使得水生态环境受到长期性破坏。除了人为因素以外,自然环境同样会影响到水环境。对于洪涝以及暴雨等,其水体的渗透或者流经,会对河道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在实际应用多方位修复技术时,需要加强管理与控制,通过对过滤水系统加以设置,可以明显减少河道污染水质的物质。针对没有在生态环境包围圈中进入的部分水体,可以利用自然流动使其在分区地出现自然蒸发和溶解。长时间以来,植被可以缓解生态环境污染,除了可以对水土流失问题加以处理以外,而且还可以使水和土壤环境保持稳定,有效维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蓄水与养水作用。因此,在对其他污染源进行控制时,可以科学规划与控制河道生态圈,确保多方位地开展工作[2]。

其次,有效控制河道本体污染。河道本体污染属于内部污染,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便是黄河水污染,例如废物沉淀以及泥沙淤积等,其是一个长期性和历史性的话题。对于黄河而言,其水流域相对较大,无法确保此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只能对其加以缓解,治理难度较大。针对小领域河道,在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应用时,可以采取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将河道当中的淤泥有效清理,使相关重金属成分化学物质和垃圾等得到充分清理。在实际治理化学物质等特殊的污染源时,需要對物理手段加以采用,有效结合治理和防范措施。

最后,开展人工治理工作。在采取人工方式进行治理时,由于河道水自净能力较低,因此无法对水体环境压力有效承受,或者在水质受到严重破坏时,将会产生严重的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水体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但其也存在严重污染,自净能力无法对水体环境加以改善,需要采取相应的人工措施,从而有效净化水质。在对微净化技术进行采用后,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对河水污染部分有效输入化学分子气体或者液体。当水源饱和后,可以避免水体中有再生化学物质残留[3]。

3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实践应用

本文以潮白河生态河道治理为例展开分析,潮白河海河北部水系四大河流之一,始于燕山的北部山区,流经河北、北京和天津三省市。潮白河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流域总面积达19354km?,是北京市第二大河,自密云水库以下干流河道长83.5km,流域面积5688km?,其中山区面积4605km?,平原面积1083km?。潮白河流域处于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区域,因此形成了背靠山地面朝大海的地形,该流域内地势西北、东北偏高、东南较低。

3.1 外源污染控制

对于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而言,外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一旦未有效控制外源污染,将会加剧河道污染。因此,在实际治理河道污染问题时,需要对外源性污染有效控制,以此来使河道水体质量得到保障。对于外源污染而言,其除了工厂废水排放以外,还存在许多由于自然因素而产生的外源污染。通过具体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在暴雨中往往涉及许多浮土,其对河水会产生严重污染,且不亚于工业废水排放。对于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河道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使河道治理需求得到满足。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对污染源有效控制,还需要采取先进的河道治理技术。在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具体采用过滤技术,其可以对自然因素所引起的河道污染有效治理,采用过滤技术减轻雨水对河道水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以此来使河道污染情况得到缓解。对于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中的过滤技术,过滤系统十分成熟,通过采用过滤技术,一方面可以对污水在河流中的进入加以阻止,且过水性能相对较强,能够对河道阻塞有效治理。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在各个河道周围对警示牌匾进行设立,以此来为游人或者路过的人群提供告诫,避免其在河道中随意丢弃废物,使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减少[4]。

3.2 内源污染控制

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内源污染控制对比外源污染控制具有相同重要,均是河道水环境治理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处理水体当中重金属等堆积物,能够避免水体内内源污染的二次污染。对于此种控制手段而言,其可以采用机械化工具和生物酶底泥等方式有效治理。在对河道水环境进行修复时,需要有效结合物理、生物方式,从而有效控制河道的内源污染,采用特殊手段及时加以修复。但在具体控制内源污染时,应避免在大面积区域应用此方式,该类治理手段对小面积底泥修复更为适用。通过对水体当中微生物的酶活性加以激活,可以有效分解水体当中的污染物质,使相关污染问题得到减少。在河道中有外源污染进入后,随着外源污染的持续积累与沉淀,会逐渐形成底泥,进而影响到河道水环境水质,在有效控制外源污染的同时,底泥当中的氮磷、重金属不断积累,会逐渐释放到河道水环境当中,进而给河道水环境产生相应的二次污染问题。在此期间,需要对生物、物理技术有效结合,对生物酶修复、机械清淤等技术加以运用,以此来提升底泥清除效果。在机械化清理底泥时,对河道水环境、底泥理化性质具有较高要求。底泥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改善和处理。除此之外,在对底泥修复技术类型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河道水环境情况加以选择,使微生物具有的降解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效降低处理成本[5]。

3.3 人工净化技术

当外源污染控制未能起到良好效果时,将会导致河道中有大量环境污染物进入,严重影响到河道生态环境,此时需要采用人工凈化技术有效净化河道水体,以人工净化技术来净化污水,使河水当中的污染物比重得到降低,从而全面提升污水治理效果。近些年来,在河道污染治理工作中对人工污水净化技术进行了有效应用,结合其自身的固有优点,以此来充分保证防治手段的有效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在人工净化技术中也有效融入了各种高科技防治技术,其中比较常见的人工净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技术以及微生物净化技术。结合其力学原理展开分析,需要采取混合法用技术,可以对混合气泡进行制备,其能够有效分出微米夸克级以及亚基尼微米两个等级,通过对这些混合气泡加以利用,可以使地下水环境当中的固体氮气、磷的平均含量得到减少。通过对此工艺技术进行采用,可以使农业水体环境当中的氧透光性能与水可溶性得到明显增加,从而使农业水体当中的水体清澄度、溶氧透光情况得到改善。结合大自然特点,在治理河道水环境方面往往杯水车薪,在对河道水环境进行维修时,需要结合不同河道的地理位置,并根据河岸土壤特点加以处理,使河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6]。

3.4 水体自净化技术

2021年潮白河恢复生态浮岛 1500m2,栽植水生植物 1500m2。通过悬挂花卉、种植沉水植物以及挺水动植物,可以使河道污染得到降解。对于挺水植物、漂浮树木等,在对河道污染问题进行处理时,可以使河道的水体美化效果得到提高,使河道水质得到有效维护。针对沉水动植物,可以使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持,促进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针对水体自净,主要通过河道自净能力有效净化污染物,并对污染物增长速度加以控制,确保其不超过水体自净速度,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促进河道能源的良性循环,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可以在河道浅水区域对草皮进行设置,渗水区域则需要对水下森林进行设置。对于其优势而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当中的营养素进行吸收,使水体富营养化得到减轻。其次,通过对河道水体的氧气、硝化以及逆硫酸盐硝化等得到提升,使水体氮含量得到减少。再次,通过对水面上的沉降率以及悬浮物加以提升,并对底部物质悬浮得到抑制,对底部泥土当中的氮、磷等营养素加以控制,使其在水体当中有效释放。最后,通过光合释放氧,可以使河道与水体当中的营养素得到加速,使重金属能够得到快速沉积[7]。

在河道当中有着多种水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对于浮游生物,其可以对河道当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摄取,并将具有腐蚀性质的排泄物进行释放,此生存方式可以使河道中水资源的透明度、纯净度得到保证。与此同时,河道当中的鱼类生物,通常会对枝角类浮游生物加以捕食,使其得到更好的生存。对于这些浮游生物而言,其可通过自身特质有效转化水资源当中的蓝绿藻等物质,使其转化成相应的蛋白质,从而使水体得到有效净化[8]。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修复已受污染的城市河道地区水环境时,需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河道地区的特色,对有针对性的修复技术进行采用,以此来使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降低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东.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13):48-49.

[2] 霍凡,王高伟,王立晟,等.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11(29):121.

[3] 苗伟波,邹剑,刘国庆,等.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6,34(7):167-170.

[4] 徐任璐.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应用探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4):100,106.

[5] 金枝.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环球市场,2017,17(18):327.

[6] 杨金强.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7,12(23):5-6.

[7] 岳冬梅.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盐仓大河流域应用项目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4):202-204.

[8] 邱丁初.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110.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技术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