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菠萝蜜钻蛀类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2023-06-07卢艳春蒋婷谭德锦王晓宇王彤彤徐冬英杨志强
卢艳春 蒋婷 谭德锦 王晓宇 王彤彤 徐冬英 杨志强
摘 要 调查广西菠萝蜜产区的害虫发生情况,统计发现:钻蛀类害虫已经成为菠萝蜜的主要害虫,由于其具有虫体隐蔽,为害期长,前期难发现、后期难防治的特点,对菠萝蜜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介绍黄翅绢野螟、桃蛀螟、榕八星天牛、桑天牛、黄星桑天牛、云斑天牛等6种菠萝蜜主要钻蛀类害虫的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探讨农业防治(加强检验检疫、加强果园日常管理、园区选择)、物理防治(果实套袋、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树干涂白)、生物防治(信息素诱捕、天敌昆虫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 菠萝蜜;钻蛀类害虫;种类;为害特征;防控方法;广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S667.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3.025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称木菠萝、牛肚子果,是桑科菠萝蜜属热带果树。原产于热带的印度,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四川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栽培。广西地区主要分布在玉林、钦州、北海、南宁、崇左等市[1]。据不完全统计,菠萝蜜栽培面积在3.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菠萝蜜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钻蛀类害虫已经成为菠萝蜜的主要害虫,除了根以外,可以为害菠萝蜜的树干、枝条、叶、花、果,几乎全覆盖;菠萝蜜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水果,每株树结果数量一般在2~30个,一经害虫钻蛀,果实的商品性严重降低甚至于无。钻蛀类害虫具有虫体隐蔽,为害期长,前期难发现、后期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菠萝蜜的产量和质量。
2020—2021年,项目组对广西防城港、博白、北流、宁明、龙州等广西主要菠萝蜜产区进行了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调查发现:菠萝蜜钻蛀类害虫为害率在20%左右,部分地区为害率可高达60%。为害菠萝蜜的钻蛀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螟蛾科黄翅绢野螟、桃蛀螟,鞘翅目天牛科榕八星天牛、桑天牛、黄星桑天牛、云斑天牛等。
本文系统介绍了广西地区菠萝蜜钻蛀类害虫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控措施,以期为种植户及时精确识别菠萝蜜钻蛀类害虫、科学有效防控等提供参考,为推动菠萝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菠萝蜜钻蛀类害虫种类及其为害特征
广西地区菠萝蜜钻蛀类害虫种类及其为害特征详见表1。
1.1 鳞翅目螟蛾科
1.1.1 黄翅绢野螟
黄翅绢野螟(Diaphania caesslis Walker)成虫体长1.5 cm,触角丝状,胸部有2条黑色横纹,前翅三角形,有2个瓜子形黄斑,斑周围有黑色的曲线纹;后翅有2块楔形黄斑;雌成虫外生殖器交配孔被有整齐较短黄棕色毛簇,雄成虫外生殖器交配孔的周围被有整齐较长的黑色毛簇。老熟幼虫头部黄褐色,唇基三角形,胸和腹的背面有两排大黑点,前胸黄褐色。蛹褐色,纺锤形,初期为红褐色,后期为黑褐色[2]。喜欢为害桑科菠萝蜜属植物。
黄翅绢野螟在广西每年5—10月发生,7—9月为种群高峰期[3]。成虫产卵在嫩梢、花芽、果柄或果皮上,卵孵化后,幼虫啃食蛀入嫩梢、花芽及正在发育的果中,导致嫩梢萎蔫干枯、花有缺口。在果实中,取食的孔道外有粪便封住孔口,孔道内也有粪便,为果蝇的幼虫进入取食果肉提供便利,果实受害部分变褐腐烂,引起果腐病,严重时导致果实脱落;为害小果柄时喜从果蒂进入,然后逐渐往上,粪便排在孔内外,造成果柄局部枯死,果实发育不良,严重引起果实掉落;营养生长期为害新抽嫩芽,取食嫩叶和生长点,排出粪便,并吐丝把受害叶和生长点包住[4],严重时造成整个新梢全部干枯,呈现“剪尾”现象。
1.1.2 桃蛀螟
桃蛀螟(D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ee)也叫桃蠹螟、豹纹蛾、食心虫。成虫黄色或橙黄色,全身散生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雄性桃蛀螟腹部尾端有黑色毛簇,雌蛾腹部尾端圆锥形。幼虫头暗褐色,前胸背板褐色。桃蛀螟食性杂,寄主广泛,寄主植物可达40多种,可为害桃、板栗、石榴、李、龙眼、澳洲坚果、枇杷等多种果树,在我国果树产区发生普遍,不同季节可轮换为害或者更换地方越冬。
桃蛀螟在广西南部每年发生5~6代。每年5—11月为田间为害期,6—9月为发生高峰期,11月后老熟幼虫或蛹在被害果实中或树皮缝隙、杂草或落叶堆下过冬。初孵幼虫在果蒂、果面或两个果实接触面吐丝蛀食果皮,2龄后蛀入果内取食,蛀孔处堆积有褐色颗粒状粪便,果实蛀道内有虫粪[5]。果实表面与黄翅绢野螟为害症状非常相似。
1.2 鞘翅目天牛科
1.2.1 榕八星天牛
榕八星天牛[Batocera rubus (L.)]成虫赤褐色或绛色,前胸背板有1对橘红色弧形白斑,每个鞘翅上各有4个白色圆斑,第二个最大,第四个最小。幼虫体圆筒形,黄白色,头部棕黑色,上颚大,黑色,体表密布黄白色细毛。寄主植物有榕属植物、芒果、无花果、桑树等。
榕八星天牛一年发生1代,在广西每年5—10月发生,6—8月为产卵高峰期,夏、秋两季為害比较严重,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4—5月幼虫化蛹羽化成虫,成虫取食嫩叶和绿枝,常在2 m以下的大树干上产卵,幼虫孵出后在皮下蛀食,后转入木质部,虫洞排出虫粪和木屑,虫龄越大,排出木屑越粗越长,并流出锈褐色汁液。幼虫一般位于最上面排粪孔上面的孔道中。幼虫在树干内钻蛀形成弯弯曲曲的隧道,使树体疏导组织受到损坏,造成树体生长缓慢、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6]。
1.2.2 桑天牛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又称粒肩天牛、桑褐天牛,体黑褐色,全身密被绒毛,背面绒毛青棕色,腹面绒毛棕黄色,触角柄节端疤开放式,从第三节开始,每节基部1/3为灰白色,鞘翅基部密布黑色瘤状颗粒[2]。有多次交配、多次产卵等特点。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节大,背部密生黄褐色刚毛和赤褐色点粒,并有“小”字型凹陷纹。寄主植物有菠萝蜜、柑橘、桑树、无花果、榆树、柳树、杨树等。
桑天牛在广西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有假死性。幼虫经过2个冬天,在4—5月化蛹,在6—7月羽化,成虫啃食枝干皮层、叶片和嫩芽。成虫喜啃食直径在1~4 cm枝条的树皮形成“U”形产卵刻槽,再产卵。幼虫孵出后蛀食树干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般先向上方蛀食10 cm,然后掉转方向,并向下顺着枝条蛀食,虫孔外常有虫粪积聚。一般有数个排粪孔,幼虫一般在最下面排粪孔的下方。树干内树液从排粪孔排出,经年长流不止[2]。树干内如有多头幼虫钻蛀,可导致干枯死亡。
1.2.3 黄星桑天牛
黄星桑天牛[Psacothea hilaris (Pascoe)]又名长角天牛、黄点天牛。成虫体黑色,胸背面和鞘翅有黄色或黄白色软毛组成的斑纹。触角从第4节至11节基部有白色绒毛。幼虫圆筒状,略扁,乳白色。主要寄主植物为桑、无花果、菠萝蜜、面包树、油桐等植物。
黄星桑天牛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菠萝蜜树干坑道内越冬,第二年4月开始活动,7—8月为高发期。成虫取食叶片及嫩枝树皮,有较强的趋光性。初孵幼虫由侵入孔自上而下蛀食为害,先蛀食韧皮部,再钻入木质部为害,通过虫孔把排泄物排出,3龄后蛀食木质部,虫口密度高易造成为害部位树皮破裂,枝干上常呈现褐色斑块,虫口密度大,枝干内空,如遇大风受害部位易被折断[7]。
1.2.4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成虫黑褐色至黑色,体被灰白或灰褐色绒毛,前胸背板中央有1对白色或浅黄色肾形斑,每个鞘翅上有白色或浅黄色绒毛组成的云片状斑纹,一般2~3纵列,外面1行数量较多,延展至翅端部。鞘翅基部有大小不一的瘤状颗粒。幼虫黄白色,前胸有大小不一的褐色颗粒。主要寄主植物为枇杷、核桃、梨、杨树、榆树等。
云斑天牛在广西2~3年发生1代,翌年4—5月飞出活动,6月为产卵盛期,8—9月为幼虫老熟化蛹,10月成虫在蛹室内羽化,不出孔就地越冬,以成虫和幼虫越冬[8]。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过冬,成虫喜在菠萝蜜主干或基部(离地面4 m以下)产卵,幼虫在树干内钻蛀,虫孔流出褐色树液,初孵幼虫虫洞排出黄白细粉末状木屑,大龄幼虫排出黄白粗而长的木屑,严重会造成被害部位树皮肿胀、开裂,导致树木枯萎死亡。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2.1.1 加强检验、检疫
销售果实、苗木时,需要加强检验,严禁带有钻蛀类害虫的果实、苗木、枝条等在不同地区间转运,发现有钻蛀类害虫应立即消灭害虫,做无害化处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虫害传播。
2.1.2 加强果园日常管理
及时摘除树上虫果,收集落地虫果,并集中挖坑掩埋,覆土厚度至少20 cm。修剪、烧毁虫枝、交叉枝;台风过后,及时清理折断树枝;收果后,清除果园及周边杂草、枯枝等杂物,彻底清园,破坏越冬场所,降低虫口基数。
2.1.3 园区选择
建园时,尽量不选择周边有相同有害昆虫寄主的果树地块,防止在本园区进行防治时,转移到周边园区,过后又回头为害的情况发生,造成防治效果不佳。
2.2 物理防治
2.2.1 果实套袋
为提高菠萝蜜果实的商品率,对蛀果类的黄翅绢野螟和桃蛀螟,宜采用套袋的方法进行防治。当果实横径在10 cm左右,纵径15 cm左右时,先摘除病果、虫果,疏掉过密果、畸形果,喷杀虫灭菌药剂,待果实表面药剂晾干后,选用透气性、透光性好的无纺布袋、珍珠棉袋、编织袋等进行套袋,最好当天完成套袋。
2.2.2 人工捕杀
在每年6—9月成虫活动高峰期,利用天牛的假死性,对树冠上的天牛成虫,振落后进行捕杀;在树主干寻找天牛产卵刻槽,及时去除虫卵;天牛幼虫为害期,当发现新鲜虫粪,可清理虫粪及木屑,用刀或铁丝沿蛀道找到幼虫灭杀或者用钢丝沿虫道钩杀。
在菠萝蜜果期,当看到果面或果柄有虫粪,可以拨开虫粪,用木棍或铁丝沿虫洞击杀黄翅绢野螟或桃蛀螟幼虫。在嫩梢上发现卷曲的嫩叶或虫粪,可及时捕杀黄翅绢野螟幼虫,但人工成本较高,为害率低情况下可以采用。
2.2.3 灯光诱杀
利用螟蛾类和天牛类昆虫的趋光性,在果园较开阔、无遮挡的地方,每隔80~100 m安装太阳能黑光灯或振频灯,晚上7时至凌晨5时开灯,对成虫用灯光诱杀,及时清理昆虫尸体,进行掩埋。
2.2.4 树干涂白
在天牛产卵盛期及秋冬清园时,对树干1.5 m以下主干进行涂白[涂白剂按照生石灰、石硫合剂原液(硫磺粉)、食盐、水体积比为10∶1∶0.5∶30的比例进行配制],在树干上均匀涂抹,特别是树干褶皱处,防止天牛成虫产卵于树干。
2.3 生物防治
2.3.1 信息素誘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昆虫性信息素开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良好的预测预报及防控方法。在5—9月,采用性信息素对桃蛀螟或天牛成虫进行诱杀:在园区空气流通或空旷处,每隔100~150 m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同一个诱捕器最好只放1种诱芯,定期更换诱芯和清理虫体。目前,对于黄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使用还未见报道。
2.3.2 天敌昆虫防治
释放天敌肿腿蜂和花绒寄甲进行防治。肿腿蜂在7—8月放蜂为宜,放蜂密度为1 000~2 000头/667 m2,连续放3年;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在4—8月为宜,释放成虫密度为200~500头/667 m2[9-10]。
2.4 化学防治
与周边果园开展联防联控,同时进行化学防控,防止害虫转移寄主植物,提高防控效果。
2.4.1 成虫期
在成虫产卵盛期(5—9月),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 000~2 000倍液或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2 500倍液进行全园喷药,防治黄翅绢野螟时,重点喷施嫩梢、花及果实。7~10 d喷1次,连续喷3次。
2.4.2 天牛幼虫期
发现天牛新排粪虫孔时,先清理虫粪及木屑,可以使用磷化铝制成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堵塞其他虫孔,进行毒杀;或者将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注入虫孔或将泡有药液的棉球塞入虫孔,并用黏土封闭其他排粪孔。
参考文献:
[1] 卢艳春,周婧,韦持章,等.菠萝蜜在广西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热带农业,2013(5):25-27.
[2] 谭乐和.菠萝蜜高效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 王政,张绍华,杨陈军,等.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J].昆虫学报,2020,63(1):63-72.
[4] 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等.海南省菠萝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J].热带農业科学,2012,32(12):64-69.
[5] 宫庆涛,朱腾飞,武海斌,等.桃蛀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方法[J].落叶果树,2018,50(4):41-44.
[6] 刘东明,高泽正,邢福武.榕八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3,22(6):10-12.
[7] 赵锦年,俞文仙,何玉友.林木主要钻蛀性害虫的鉴别与防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
[8] 李伟波,刘晓良.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8(2):32.
[9] 孙蕊洁.六种主要有害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2,16(9):142-145.
[10] 王中林.天牛的主要种类、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下)[J].科学种养,2021(4):41-42.
(责任编辑: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