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洪梅镇枣红糯水稻栽培技术简介

2023-06-07张春秀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水稻

张春秀

摘 要 枣红糯水稻利用价值较高,从秸秆到稻谷均有良用,是祛湿驱寒、健脾理气的保健珍品,深受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等水乡地区农户喜爱。但由于枣红糯水稻存在易倒伏、易感稻瘟病等问题,导致其产量较低,在推广种植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提升枣红糯水稻栽培水平,使农户取得较好的收获预期,根据枣红糯水稻生长特性,结合洪梅镇当地种植环境及农户耕作习惯,从育苗与移栽管理、中后期技术管理、成熟期技术管理等方面总结枣红糯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枣红糯;水稻;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4.002

洪梅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毗邻珠江口,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辖区内水资源丰富,河涌密布,农田灌溉便利。洪梅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夏无冬,日照充足,农业资源禀赋充分,利于农作物耕种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1]。此外,洪梅镇临近珠江海口,农田土壤每年秋冬季易受海水咸潮影响,且随着春夏季雨水季节的到来,咸水又逐渐变淡,而洪梅镇等水乡地区特有的糯稻品种——枣红糯,非常适宜在这种咸淡水交替的农田环境下栽培。

枣红糯水稻是东莞市洪梅镇等水乡地区特有南粤稻种,可栽种两造,生育期较其他粘稻稍短,一般为90~120 d,通常早造生育期相对较长,为105~120 d;晚造生育期较短,为90~110 d。枣红糯水稻株高相对其他常规稻要高,为1.2~1.5 m,最高可达1.7 m,同时由于其稻秆较柔软,在抽穗后结实期,尤其是在成熟期遭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极易出现倒伏。另外,由于长期复种及耕作等原因,枣红糯水稻对稻瘟病易感,产量相对不高,普遍在150~275 kg/667 m2。

1 育苗与移栽管理

1.1 栽培地选择

枣红糯水稻适宜在洪梅镇等水乡地区特有的咸淡水环境中栽培,灌溉水适宜的pH值为4.5~4.9(不宜超过6.8);对田块土质要求不高,而且适宜在营养含量不高的瘦田栽培,不宜在肥沃地栽培,否则易造成徒长而不能结实。

1.2 选种

一般采用自留种栽培即可。农户可将成熟度、色泽、饱满度等外形特征一致或相似的种子留作下一造栽培使用。如晚造种植,可选用早造优质种子,而早造栽培时,则以上一年晚造优质种子为首选。

1.3 栽培时间确定

枣红糯水稻在洪梅镇等水乡地区每年可栽种两造,即早造与晚造。早造一般在清明节前后移栽,

6月底至7月初成熟收割;晚造一般在立秋前后移栽,10月底至11月初成熟收割。

1.4 育苗

1.4.1 用种量计算

浸种前,农户需要确定好栽培面积,再根据栽培面积确定种子用量。一般667 m2需要1.5 kg枣红糯水稻种子。

1.4.2 浸种催芽

移栽前15 d,农户需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浸种时,可直接用清水浸种或在清水中添加适量的咪鲜胺杀菌消毒,常温浸种24~48 h,而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直至水清、种子无异味,但使用咪鲜胺浸泡的种子不需要清洗[2]。将沥干水分的种子放入尼龙袋或水桶等容器中催芽,催芽温度要保持在25 ℃以上,最适温度为30~32 ℃,具体控温措施如下。当外界温度低于25 ℃时,农户可将盛装种子的器具加盖一层尼龙袋,或在催芽室内加装保温装置,如保温灯等,同时做好测温观察记录,保持催芽适温范围。当外界温度高于38 ℃时,易造成烧芽或种子根系徒长,农户可通过揭幕或淋水等方式控温。此外,催芽对湿度要求较高,适宜的水分可为种子破胸露白提供足够的养分。因此,在催芽过程要注意淋水,淋水量要根据温度变化及种子干湿状态而定。一般从沥干水分正式催芽至露白,淋水2~3次即可。

1.4.3 苗床准备

在浸种及催芽期间,农户可根据实际耕种需求提前准备好大田育秧或秧盘育秧。一般小面积栽培,可选择大田育秧与人工插秧;大面积栽培时,通常采用机插并选取相应的育秧盘育秧。1)大田育秧。选择排灌方便、土质松软肥沃的水田作为苗床。按0.8~1.0 m

的宽度,将秧田划分成若干小垄。在播种前,先将苗床充分耙匀,并排干流水,使每垄苗床保持湿润黏稠状态,同时将苗床表面耙打至浆状,再用竹竿或木板将苗床表面泥浆蹚平滑待用。2)秧盘育秧。购置一定规格(与插秧机相应适)的育秧盘,平铺在干燥平整的田块,注意秧盘与秧盘之间要留出作业空间。布置好秧盘后,再将疏松肥沃的田泥或松软湿润的塘泥铺满秧盘穴待用。

1.4.4 播种育苗

将经催芽露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秧盘或大田苗床。选用大田育秧时,晚造夏季播种要特别注意苗床表面要稠软平滑,不能有积水,否则易因积水高温造成烧芽,导致出苗不齐。无论是用秧盘育秧还是大田苗床育秧,均可用薄膜或遮阳网遮阴。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3 d即可见发根出苗。

1.4.5 苗期管理

出苗3~5 d后,农户可视情况进行炼苗,具体操作如下。在光照减弱的下午,揭幕通风炼苗,使秧苗更加健壮。出苗后,要注意淋水,根据天气情况隔3~5 d淋1次。此外,出苗7 d后,可适当薄施BB肥或尿素,有利于促进幼苗生根生长,一般667 m2秧苗施用BB肥或尿素1.5 kg。

1.5 移栽

1.5.1 大田准备

移栽前,农户要提早晒田与耙田。晒田一般在收割后至下一造开始耕种前进行。晒田后要灌水浸田,经充分晒制与水浸的稻田可有效杀灭病虫源。此外,要注意将田块周边田基的杂草杂物清理干净,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移栽前,将大田耙匀,一般需要耕耙2~3次。移栽前最后一次耙田时,可每667 m2撒施尿素或复合肥8~10 kg作为底肥。

1.5.2 移栽前秧苗处理

移栽前,需提前1~2 d薄施送嫁肥及送嫁药。送嫁肥可选用适量BB肥或尿素;送嫁药以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虫等病虫害为主,可选用亮盾、三环唑、春雷霉素、阿维菌素、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3]。

1.5.3 移栽种植

枣红糯水稻适宜移栽的秧龄为18~22 d,此时秧苗正好处于三叶一心期。因枣红糯水稻易倒伏,所以移栽时要注意株行距,宜疏不宜密。一般适宜移栽规格为30 cm×30 cm,但具体的移栽数量视秧苗粗细而定,长势粗壮的秧苗移栽3~5条即可,细小的可稍加至7条。在移栽插秧时,要注意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壮秧进行扦插,可增加生长后劲。移栽期间如遇高温天气,宜选择在气温减弱的15:00后进移栽,这样移栽后的秧苗,经过当晚一夜的休养后可快速生根返青。

2 中后期技术管理

掌握好枣红糯水稻中后生长期的管理技术要点是获得丰收的关键。由于枣红糯水稻株高较高,易倒伏,所以在中后生长期要特别注意水、肥管理及病虫防治,以防倒伏。

2.1 水分管理

由于枣红糯水稻具有易徒长的特性,因此封垄拔节期的水分控制十分重要,可起到抑制病虫害发生、促进根系深扎、保持植株生长粗壮等作用。在封垄拔节期,水稻生长旺盛,水分过多易造成徒长,同时如果田间环境湿度过大,还容易暴发重大病虫害。因此,农户一定要做好田间水分控制工作,具体做法如下。在稻苗封垄前,可在田块出水口处开2~3条浅排水沟方便引流,促进全田排水均匀彻底;排水5~7 d至稻田可见裂痕时,放水进田浸泡1~2 d后,再次排干水并晒制,可重复多次。在孕穗期至齐穗期,要停止单纯的水分控制,这时需放水进田,以跑马水的方式保持田间湿润,以保证有足够的水分供稻株孕穗抽穗所需。

2.2 施肥管理

2.2.1 返青分蘖肥

移栽7~10 d后,大田秧苗开始返青,此时要注意施用返青肥,每667 m2可混施尿素、BB肥9 kg,或混施復合肥 4 kg+尿素5 kg。在施用返青肥10~15 d

后,水稻进入分蘖期。分蘖期是枣红糯水稻营养生长旺期,对氮肥需求较多,这时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以促进其生根长苗与分蘖,此时每667 m2施用BB肥或复合肥10 kg。分蘖肥应早施,可在秧苗返青后立即施用,一般采用撒施方式施肥,施肥量可根据全田生长情况而定,将90%的肥量均匀撒施,10%的肥量根据田间秧苗长势适当多施或少施。施肥时,要注意浅水施放,施肥后保持2~3 cm水层,待其自然落干再放水。

2.2.2 齐穗肥

由于枣红糯水稻株高较高,一般在施用分蘖肥后或营养生长期施用充足的肥料后,且水稻长势较好时,不再进行追肥处理。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稻株在抽穗前或抽穗期内有早衰、剑叶干枯、营养不足等现象时,可施用粒肥,以增强抽穗后叶片的生命活力,提高光合作用,为稻穗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一般在齐穗前后5~10 d内施用粒肥,种类应以磷钾肥为主,或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专用的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可起到较好的效果。施用粒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易倒伏特性,精准施用。

2.3 病虫害防治

枣红糯水稻病虫害防治要掌握几个关键节点,即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及齐穗期等,其中做好封垄拔节期、孕穗期至齐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关键。

2.3.1 返青分蘖期

返青分蘖期是枣红糯水稻需氮量较大的时期,也是稻苗生长旺期,此时稻叶、茎等相对较嫩,易受稻飞虱、纹枯病及稻瘟病等病虫害侵害。因此,水稻返青分蘖时要及时喷施三环唑、稻清、2%阿维菌素乳油、吡蚜酮等药剂,而且药剂浓度与施药次数要根据苗情而定[4]。

2.3.2 封垄拔节至齐穗期

枣红糯水稻封垄拔节至齐穗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其整个生育期最重要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后期稻米的产量与品质。在封垄拔节期,水稻生长旺盛,生长空间收窄拥挤,在潮湿环境下极易发生稻瘟病、纹枯病及钻心虫等。水稻在拔节完成至齐穗前的抵抗力较弱,易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钻心虫等。因此,农户要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可选用稻清、春雷霉素、敌敌畏、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茚虫威、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5]。根据洪梅镇病虫害发生实际,从封垄拔节至齐穗期,至少需要喷施3~4次,施药频次约占整个生育期的50%。

3 成熟期技术管理

3.1 施肥管理

成熟期是结实与增粒重的关键期,此时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才能保证高结实率与谷粒饱满。因此,成熟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在于灌浆与稻粒转色时所需养分的供应。农户可根据后期苗情,如剑叶与稻株生长情况等施用粒肥。粒肥的施用方法可参考上述提到的枣红糯水稻中后期生长管理粒肥的施用方法。

3.2 水分管理

从灌浆开始至稻谷成熟前期,要确保稻田有足够的水分,否则易因缺水而造成稻株无法正常灌浆。农户应定期施放“跑马水”,始终保持田间湿润。

3.3 防止倒伏

枣红糯水稻株高较高,成熟期易因灾害天气影响出现倒伏。例如,早造枣红糯水稻在成熟期易遭受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袭击而出现倒伏,导致无法灌浆、结实率下降,还易感稻瘟、根腐等病害,因此在成熟期防止稻株倒伏至关重要。农户可在台风灾害来临前抢收,或适当调整枣红糯水稻栽培时间,提前播种与移栽,避开台风高发期。

3.4 鼠害、鸟害防治

枣红糯水稻成熟时易招鼠、雀为害,从而造成减产。针对鸟雀为害,农户可通过拉网或扎放稻草人驱赶;对于鼠患,则可采取电击、药物诱杀或物理捕捉等方式消灭。

4 收获

枣红糯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生育期为90~120 d,早造生长120 d左右,清明前后移栽,在盛夏小暑前后可收割;晚造生长期90~100 d,立秋前后移栽,霜降前后收割。当稻谷色泽转黄、结实饱满变硬时可判定为成熟。收割时,可采用收割机或人工收割,一般面积大的采用机割,面积小可采用人工收割。

参考文献:

[1] 《东莞市洪梅镇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洪梅镇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2] 张启武.咪鲜胺浸种和二次喷药对水稻成苗率及恶苗病发病率的影响研究[J].杂交水稻,2017,32(2):58-59.

[3] 谭耀华,彭埃天,梁丽欢,等.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12-114.

[4] 许美良.2%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8(8):97-98.

[5] 姜干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4):36-37.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