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信修睦』的历史意蕴与传承

2023-06-07刘金祥

中华瑰宝 2023年6期
关键词:道德传统

『讲信修睦』是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其在现代社会不断被提起,一再被强调,它到底具有怎样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讲信修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讲信修睦”的道德传统,对于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讲信修睦”的基本意蕴

“讲信修睦”的道德传统基脉深厚,源远流长。其语最早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此句原意是指:在大道畅行之际,天下为社会成员所共有,人们将贤才和能人选拔出来,讲究信用,注重信誉,构建和睦友善的社会秩序。后来,“讲信修睦”多被用来形容人际间亲睦和悦的关系状态,并表达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期许和向往。

从语法结构来看,“讲信修睦”是一个联合词组。其中,“信”为会意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信,诚也,从人从言。”清代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信”本义为开口许诺或以言语保证,后被引申为言语真实可靠。“信”在上古时代便是部族公认的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如《尚书·康王之诰》中赞扬周文、武二王“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奠定了周朝根基,为治国之楷模。

在“信”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儒家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孔子开始,儒家就高度重视“信”。据学者统计,《论语》中38次提及“信”字。在儒家看来,“信”是一种待人接物之道,“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大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两汉之后,“信”更被归纳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深入人心。“信”本身义理似乎并不高深,但其精神与原则始终贯穿于其他道德理念之中。

“讲信修睦”中的另一个关键词“睦”,《说文解字》释其义为“目顺也”,即相互看着顺眼和舒服,引申为敦睦与和谐。古人训解“睦”之字义为“亲”“和”“敬”。“睦”是形声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之中。《尚书·尧典》载:“九族既睦,平章百姓。”《颜氏家训·兄弟》记:“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这两处记述中的“睦”均指人际间的关系是和顺与融洽的。

“睦”与“信”一样,也是深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礼记·礼运》将“睦”作为社会乃至天下太平和谐的重要保障,“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即能够管控分歧、化解矛盾。“睦”对于国家治理显然有着更为现实和直接的意义:对内要“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左传·成公十六年》),惟其如此,国家才有秩序和力量,才有认同力和凝聚力;对外只有达到社会成员“和协辑睦”,国家才有能力“以备寇戎”(《管子·五辅》)。

“修睦”是指通过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保持亲密与和谐。金代王若虚在《新唐书辨》中指出“文士難犯,虽修睦乎外,而蓄怨于内”,此处“修睦”意味着和好融洽。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写道:“君若复卫封曹,得臣亦愿解围去宋,彼此修睦,各免生灵涂炭之苦。”文中的“修睦”指的是构建和平友好的关系。清代王韬在《上当路论时务书》中阐述:“留心时务者,固宜师其所长,而攻其所短……驾驭之道不外乎是,而修睦之要亦在于斯,顾未有舍己以从人者也。”这里的“修睦”意指友好亲善。

“讲信修睦”的历史传承

“讲信修睦”是中国绵延赓续的历史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讲信修睦”的事例和人物,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佳话和美谈。

春秋时期,晋文公以退避三舍表达礼让在先,显示重信守诺的人格风范,先后赢得鲁、陈、卫、曹、郑等国的信任和依附,在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成就霸业,为后世帝王树立了道德标杆。春秋中期,吴国延陵季札以信诺之举慨然挂剑,满足了徐国国君的生前夙愿,体现出尊奉礼法、信守诺言的君子风范,受到世人的称许和礼赞。战国晚期,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徙木立信,力倡新政,得到秦国百姓的普遍拥护,使新法得以顺利实施,成为后世立信的生动例证。

西汉初年,郎中季布性情耿直,与人为善,以一诺千金厚植声望,以许诺、践诺累积人品,得到时人的尊敬和后人的敬仰。东汉大司空郭伋不仅为官清廉,而且以诚立身,以信成事,为了取信于儿童宁可露宿野亭,成为一介磊落坦荡的信义官员。汉光武帝刘秀赞其德行“信之至矣”,后世则将郭伋作为重约守信的典范。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带领10万大军和魏军交战于祁山,蜀军中有4万士兵因服役期满却未能归家而牢骚满腹,啧有烦言。得知此情后,诸葛亮信守当初约定,下令各部安排老兵立即返乡与家人团聚,老兵们闻讯后深受感动,不仅没有离开蜀军军营,相反坚决果断地留下,形成众志成城的合力,最终战胜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诸葛亮“讲信”之举,使得军心稳定,团结一致,达到了“修睦”效果。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年幼时家境贫寒,无钱买书,故借书勤笃苦读,每借书必按时奉还,即便大雪封山也不违诺爽约。他准时将书还回,既维护了自己与书主人的和谐关系,又获得了更多获取书本知识的机会。正是这种守信好学、诚信求学的态度和作风,成就了一代学者和能臣,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

此外,结草报恩的魏颗、抱柱而死的尾生、烹彘践诺的曾子、重信讲义的关羽、守信求责的皇甫绩等,皆以自身言行践行“讲信修睦”这一道德准则,最终名载史册,垂范后世。

讲信与修睦的关系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上述对话的大意为当政者必须取信于民,一旦失去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其统治政权就难以建立。南宋大儒朱熹说:“无信,如何做事?如朝更夕改,虽商鞅之徒亦不可为政。”(《朱子语类》)在他看来,诚信不只是单纯的道德要求,更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推而广之,国家之间交往也应该讲信义、重诺言。《管子·枢言》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诚信是团结天下人的价值纽带,须臾不可阻塞与扯断。由此可见,只有先做到“讲信”,“修睦”才可能成为现实。

通过对典籍中“信”和“睦”的认识,今人能更好地理解“讲信修睦”的内涵和“讲信”与“修睦”二者的关系。就二者的关系来说,“讲信”是“修睦”的前提和基础,“修睦”是“讲信”的目的和追求。

把“讲信”和“修睦”综合起来加以解释,是指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之间在讲求信义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融洽和睦友好的关系。“信”在一个人的道德系统中居于最基础的、前提性的位置,并与其他道德理念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儒家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体系。换言之,“讲信修睦”将“信”与“睦”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讲信”为人们处理社会关系提供了基本标准;“修睦”则是“讲信”的实践追求和理想境界,同时也是对“讲信”的积极反应和正向回馈。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日常社会实践中,通过讲求诚信建立起相互信任、密切联系与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为建构团结、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而这种社会环境本身又是人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由此,“信”与“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信”是社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和谐的保障,也是“睦”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前提;“睦”则是“信”的一大重要成果,展现了更为稳定、更为积极的社会关系,以及更为和谐、更为系统化的社会秩序。

总而言之,“讲信修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治理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准则,另一方面又是重要价值准则的思想内核与实践动力。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基因与文化符号,并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和传承。

“讲信修睦”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追求的道德规范,也是当今时代社会应该推崇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准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讲信修睦”,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重要维度的诚实守信,对于提升社会成员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君子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常学常新。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讲信修睦”是社会成员道德的基石,是做人做事的道德法度,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

刘金祥,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猜你喜欢

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竹”的传统与创新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