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合唱排练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6-07何建军
摘 要:文章以提升初中生合唱排练效果及音乐学习质量,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为目的,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排练方法展开研究,以人教版音乐教材为例,阐述了勤能补拙,加强基础性排练;设身处地,展开体验式排练;内视反听,实施对比式排练;循序渐进,组织层递性排练;感同身受,进行情感式排练等方法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合唱排练方法;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合唱教学
作者简介:何建军(1973—),男,甘肃省嘉峪关市明珠学校。
合唱是一种复杂且细致的声乐演唱形式,相较于独唱,合唱在组织、排练上的难度更高。音乐教师不但需要对学生进行演唱、视唱、姿势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要负责分声部、伴奏、指挥等工作。其多样的内容会使得一些初中生在实际的声乐合唱学习中出现消极心理与倦怠情绪,这对学生的合唱效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初中生的合唱排练情况,助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对多种合唱排练方法的有效应用。
一、多种合唱排练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勤能补拙,加强基础性排练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单一声部音高度统一,声部之间旋律和谐是进行集体合唱时所需把握的两个关键[1]。因此,在组织初中生进行合唱排练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发音、演唱、口型、声部、气息的基础训练,以此保证学生在合唱时能够更唱迭和。在这一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基础练习活动中,从而在有效锻炼学生合唱能力的同时,更好地规避合唱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与默契性。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音乐之声》为例,在组织学生进行基础合唱练习前,初中音乐教师要先对《音乐之声》这一歌曲的演唱特点进行分析。《音乐之声》是经典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序曲和主题曲,影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影片中,《音乐之声》这首主题曲的情绪表达十分丰富饱满,其既抒发了对奥地利的热爱之情,也赞颂了音乐之美。初中音乐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好歌曲的演唱情绪与风格,使其学会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式进行演唱,并要保持长音的时值。
首先,教师可在了解学生音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音域将其划分为中音、中高音与高音,并为学生播放《音乐之声》电影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掌握歌唱的力度、速度与节奏。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识读歌谱与歌词,让学生在伴奏中掌握歌唱的正确节奏,并学会处理休止符。再次,教师范唱,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唱、自己的试唱、同学之间的相互指導等掌握缓呼缓吸的呼吸方式。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基础合唱排练,让学生在多次的合唱排练中处理好发音问题,学会保持长音时值,并在训练中不断磨合,提升彼此的默契度与配合度。如此,学生不但能够在基础合唱排练中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而且合唱能力也会在相互配合、相互磨合中得到锻炼,从而为合唱效果的提升夯实基础。
(一)设身处地,开展体验式排练
音乐是一门感官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音乐的鉴赏、音乐的表达,还是音乐的创造都需要多重感官的参与[2]。而合唱则是一项集鉴赏、表达与创造为一体的艺术门类,这就意味着在合唱排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情绪与多重感官至关重要。如此,才能够让学生获得较强的音乐感受,合唱也才会更具感染力。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初中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时,可以结合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深入分析歌曲的内涵、情绪、主题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与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从而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合唱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敏锐度[3]。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选曲《我的未来不是梦》集体合唱排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手张杰在《我是歌手》第二季第六期中演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音频与视频,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歌手张杰饱满的演唱的作用下,掌握歌曲的演唱特点,尤其是高潮中“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几句歌词由舒缓到激情的情绪变化。在此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音乐综艺《蒙面唱将》中“蒙面合唱团”演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音频,让学生对比“蒙面合唱团”演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与张杰独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促使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表达不同情绪的气息调控方法与演唱技巧。
在引导学生鉴赏《我的未来不是梦》的独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之后,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在演唱过程中应该唱出怎样的特点?”等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地交流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学生在探讨分析的过程中提出,《我的未来不是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失意使曲中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茫然无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便是第一部分情绪的充分体现。在演唱第一部分时,学生需以低落的情绪进行演唱,并要注重弱起小节的节奏与每句句末延长音是否唱足,以此来呈现失意之感。而第二部分主要表达的是曲中人对生活、对自我充满信心,积极面对挑战,乐观迎接未来。学生在演唱第二部分时,要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将平稳、舒缓的唱法转化为激情、澎湃的歌唱,并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地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以此来表现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对理想的憧憬、对自我的坚信。由此,学生的音乐体验与感受便会得到有效增强。此时,教师再抓住组织合唱排练的时机,引导学生展开集体合唱、男女混唱,学生便会以更为饱满、充沛的情绪进行演唱。这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合唱效果及其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态度,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发展音乐核心素养。
(二)内视反听,实施对比式排练
合唱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4]。但由于初中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在实际的合唱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自我察觉不出的问题,例如气息的控制、呼吸的方式、节奏的把控、声部的配合等等。仅凭教师一己之力对全部学生进行点拨与指导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在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压力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合唱训练效果与音乐核心素养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式合唱排练。具體而言,音乐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合唱排练情况与独唱练习情况以视频或音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微信、QQ等方式传输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回放、慢放、重复播放等方式更为直观、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进步与提升。当然,除了让学生分析、研究自己的合唱视频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合唱视频与网络上的其他合唱视频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去粗取精、扬长避短,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改进。
例如,在引导八年级学生排练人教版八下教材中《在那遥远的地方》时,教师可以用相机或智能手机将学生的独唱情况与集体合唱情况拍摄下来,并将视频与音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与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合唱情况与独唱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演唱音频与韩磊独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音频、中央民族乐团合唱队混声合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视频或是其他学校的合唱影像进行对比。如此,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认识与改正自己的合唱问题与演唱上的不足,而且能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到更多处理高音、节奏、气息的合唱技巧。比如,在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时,学生明白要用圆润的嗓音、平稳的气息与兴奋的情绪进行演唱,以此来表达青年对姑娘的爱慕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利用全民K歌、唱吧、音遇等软件对《在那遥远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从而使其在有效摆脱单一、重复的合唱排练的枯燥感与乏味感的同时,发现自己在音准、歌词、旋律上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自己跑调、气息不稳等明显不足,以此来提升歌唱能力与合唱水平。
(三)循序渐进,组织层递性排练
合唱本身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5],因此,在组织初中生进行合唱排练时,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选取合唱曲目,以此来有效避免因合唱曲目难度过大而打击学生合唱排练积极性等问题的发生。初中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唱排练活动前,应在充分研读教材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础上,对合唱排练的曲目进行细致的等级划分,并认真地对每一首合唱曲目的排练重难点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合唱效果,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排练人教版九上《让世界充满爱》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排练难度相对较低的《同一首歌》,让学生通过合唱《同一首歌》掌握两个声部及临时变音的音准,把握好两个声部力量的配合,学会以平稳的气息、饱满圆润的声音合唱歌曲,认识到在合唱中既需要单一声部演唱的相对独立,也需要声部间的密切配合。在学生唱好《同一首歌》后,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基于自己对合唱的理解,尝试演唱《让世界充满爱》这一难度较高的曲目。如此,学生能在《让世界充满爱》的合唱排练中更为准确地把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并能够主动关注合唱时各声部的平衡与声音的和谐,在合唱效果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中坚定自信,有效锻炼自身的合唱技巧,积累丰富的合唱经验。
(四)感同身受,进行情感式排练
音乐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与视听感受,是因为音乐是一种能够表达与寄托人们感情与思想的艺术形式。这既是音乐审美教育元素的来源,又是音乐育人价值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初中音乐的合唱排练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彰显音乐的情感价值与特征,通过情感排练法将音乐曲目中的情感、情绪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走进音乐曲目所创设的独特情境之中,从而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歌曲的演唱。如此不但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合唱体验,增强学生的音乐合唱效果,而且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音乐情感,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例如,在引导学生合唱《歌唱祖国》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我国国庆阅兵的盛大场面,以此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结合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资料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在此之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歌唱祖国》的合唱排练,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合唱中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爱国情感凝聚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的歌词之中,其合唱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也会因此提升。
二、初中音乐合唱排练的组织要点
要想提高初中生的合唱排练效果,除了要运用多种合唱排练方法,初中音乐教师还需要重视对排练前准备工作与排练后反思工作的完善优化。一方面,在排练前,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合唱曲目,保证合唱排练活动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排练后,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反思与自省,促使学生学会精益求精,在不断总结失败与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技巧的锻炼与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合唱训练效果,选择与运用恰当的合唱排练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合唱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把握合唱歌曲特点与初中生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选用更为多元、丰富、科学的合唱排练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锻炼学生乐感,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胡煜婷.初中合唱音色“多维度”训练教学的实践研究:以雨花区班级合唱音色训练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21.
仝童.初中音乐教学如何在合唱训练中做到“万人操弓,共射一招”[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1):23-24.
苑望.利用合唱教学,散发音乐魅力:论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幻画报,2021(10):261-262.
郑雪佳.“唱”响课堂: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61-62.
徐仁.强化声音练习,夯实合唱教学基础[J].学园,2020,13(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