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维课堂,培养学生思辨力
2023-06-07成晓杰
成晓杰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政课程”,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的相关解释,本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多样的价值观念”,且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便要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使得学生能够尽早养成从多个角度看待、辨析某种社会现象、生活问题的意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以便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设计“两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通过模拟表演优化学生的思辨行为;通过生活资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思辨品质,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使其在思辨活动中顺利树立多元的价值观,以便由此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辨力;培养策略
客观来讲,初中生的社会经验、成长经历稍显匮乏,他们的成长环境比较单纯,做事随心所欲,这就导致学生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很容易陷入单一、片面的思维瓶颈之中,难以一分为二地看待某种道德现象,单纯地评判对错、是非,但是这种教学活动并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多元的价值观,这也导致学生无法在繁杂的社会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长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那么学生的心灵、精神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这就难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则应主动构建思维课堂,利用两难问题、模拟活动等去锻炼学生的思辨力,使得学生能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做出丰富的价值判断,由此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其能顺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设计“两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
提问技巧是调动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构建思维课堂的必备技能,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要选择一些没有标准答案、开放式的“两难”问题,即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论证问题的答案,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辨活动中去理解多元化的价值观,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使其能在提问活动中学会思辨、主动思辨。在此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两难”问题:
首先,善于挖掘社会热点新闻,利用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新闻去设计“两难”问题,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上网经验、个人认知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辩论分析,由此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使其顺利实现自主学习。
其次,根据学生的成长经验去设计“两难”问题,选择能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成长造成影响的事例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成长体会去辩论某種现象、思想等,由此激发出学生的思辨意识,使其能自觉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
比如在“深深浅浅话友谊”一课教学实践中,为了创设思辨情境,我便从抖音短视频中搜索了与“友谊”相关的话题,展现了现代人不同的友谊观,比如有的人认为朋友比亲人更加亲密、重要,所以会更加放松、自由,丝毫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与心事;有的人则会在朋友遇到问题时无条件地维护、支持,有的人却会在朋友出现问题时出于真心而选择指出朋友问题,反而因为朋友关系而更加严格要求,等等。这些短视频展现了不同的人在面对“友谊”这一命题时的态度,其中包含一些不恰当的交友观,如为了融入他人而一味迁就与退让、为了获得友谊而选择孤立他人等。对此,我便设计了一个两难问题:真挚的友谊需要退让与迁就吗?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便可认真思考,而我也不会急着催促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希望学生能充分思考,认真分析,然后便组织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友谊观,并且会根据学生的发言去分析真挚友谊的特质。在此过程中,本班学生能够分享不同的交友方式,也展现了朋友之间多元化的相处模式,这就能让学生相互借鉴、认真学习,而我也会趁机指导学生澄清建立真挚友谊的误区。
友谊是初中生在成长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成长命题,如果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那么他们在人际交往、集体生活中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通过“两难”问题的思辨与讨论,学生能明白真挚的友谊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理解朋友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包容与保护,便于学生走出建立真挚友谊的误区,使其能学会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正确方式,可优化生生关系,这也就能切实优化学生的交友观。
二、通过模拟表演优化学生的思辨行为
模拟表演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生动地再现社会现象、展现道德品质,也可以促使学生在模拟活动中进行思辨与探究,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也便于优化初中生的思辨意识。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则可设计模拟表演活动,支持学生自主创造、自主表演,且要鼓励学生在模拟表演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成长与品德感悟,使得学生能够分析每个人的品行优势,使其实现自我教育。在此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组织模拟表演活动:
首先,根据教育主题编写情景剧剧本,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创编特色化的情景剧,也可直接搜索现成的表演剧本进行改编创新,保证学生能在模拟表演活动中思考、探究相应的道德问题、解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由此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创造,融入学生的真实情感、价值取向,且要支持学生分享个性化、多元化的价值观,释放学生的天性,使其能顺利实现自主表达。
比如在“青春的情绪”一课教学实践中,我便设计了情绪类情景剧,即围绕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以及学生在亲子交往、同伴相处、师生关系等多种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真实情绪,而学生也可自主选择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表演,小组内结合自己在生活中产生某种情绪的经历进行模拟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本班学生在表演各种情绪时所思所想是相似的,比如在表示“哀”这种情绪时,有多个小组都以成绩退步、家长过度干预、教师批评等主题为主设计了表演内容,这也就直接展现了学生产生“哀”这种情绪时的常见情境。对此,我则组织学生通过模拟表演去思考、辩论各种情绪对自己的作用,而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正面、愉悦的情绪,因为他们能在正面情绪的影响下产生幸福感。对此,我则设计了一个思辨主题: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一定是负面的吗?围绕这一主题,学生便要思辨负面情绪的具体影响,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思考辨析,而学生也能由此发现短期的负面情绪有可能会让自己产生一些新的人生感悟,亦或者是产生斗志与拼搏意识等,这也就能促使学生理解情绪的特点及其作用。
在组织学生表演各种情绪时,本班学生能够回想自己的经历,而情感投入、真挚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表演去吸引他人,这就便于促使学生进行思辨论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力,使其能正確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为后续的情绪管理教学开个好头。
三、通过生活资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新课标》中,教育部主张一线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元化的生活资源去组织道德与法治活动,其基本目的是要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接受品格塑造。在培养学生思辨力的教学实践中,生活资源同样也起着启思、促进等作用,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多元辩论,这不仅可优化学生的思辨力,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品格,非常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开发、整合生活资源,积极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分享学生的成长体验,使其能利用生活资源进行道德思辨,积极锻炼学生的思辨力。
比如在“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教学中,我便整理了本班所开展的各类集体活动,如班级运动会、校艺术节以及周期性的主题班会等活动资料,利用这些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去思辨“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主题,而学生也可分享自己在集体生活中所取得的成长,也希望学生能面对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角色,自觉树立担当意识与责任感。在本轮思辨活动中,学生能辩论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性格变化、特长成长、人际交往、学习成就等,谈论“集体”对于自己的成长所起到的作用,而这不仅可促使学生通过多维讨论去认识集体的重要性,也能使其产生热爱集体、热爱团队的正面情感,这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能主动在集体生活中完善自身成长。
在这一次思辨活动中,生活资源的有效引入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辨意识,能够促使学生探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其能明白每个人在集体中都有不同的角色,也希望学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参与集体生活,这就可有效优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将切实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可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健康成长。
四、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思辨品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活动性”的特点,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景资源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实践体验去践行道德规则,并且能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参与家庭、社会、校园生活,使得本课程的思政教育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也会显现出自身的思辨品质,而且会在价值观的影响下规范个人行为、生活准则,更易于促使学生树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其能尊重、理性对待繁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辨力。
比如在“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教学实践中,我则设计了一轮社会体验活动,即学生要在片区民警的帮助下学习常见的法律知识,在专业法治人员的帮助下思考“法律保障生活”这一问题,探究法律对于维护自身人身安全、个人权益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学生还要根据自身的社会体验撰写一份呼吁维护法律尊严、捍卫法律权利的倡议书,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从法律角度辨析义务与权利的关系。由此,本班学生则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法律知识,尤其是要重点学习与自身成长息息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知识,能够明白法律是捍卫自身权利的重要方法,也是保障和谐生活的武器,由此树立法制意识,既要守法、遵法,也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由此,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力,使其一分为二地看待法律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更易于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价值观与理性精神,便于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可促使学生顺利实现有意义学习。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则应活用“两难”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也要积极地开展模拟表演、生活实践活动,在丰富的生活资源支持下锻炼学生的思辨力,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丁云亮.基于思辨力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25):130-133.
[2]柯春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J].知识文库,2022(7):127-129.
[3]汪晶晶.落实课程目标,打开学生思辨闸门[J].新课程导学,2020(36):87-88.
[4]杨伦峰.兴趣 问题 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三部曲[J].教书育人,2020(2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