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农业关联分析与融合对策分析

2023-06-06罗莎莎赵一夫

台湾农业探索 2023年6期
关键词:关联分析闽台对策

罗莎莎 赵一夫

摘 要: 【目的/意義】以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闽台农业关联机制,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范式。【方法/过程】构建“生产关联—制度关联—市场关联”分析框架,以福建省漳浦县蝴蝶兰产业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闽台农业关联机制和现实困境,探寻闽台农业融合的推进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漳浦闽台蝴蝶兰产业可为产业关联理论拓展和延伸提供典型案例;产业关联理论可为深入研究闽台农业融合策略提供理论支撑。(2)闽台农业在区域和企业层面建立生产、制度和市场关联,以技术扩散为主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本地农业发展。尽管如此,闽台农业融合尚存在诸如育种关键技术缺失、政策效应不显著和产品市场演化路径锁定等现实困境。(3)全面支持开展育种工作、发挥显著外部政策效应和加快产品市场演化路径突破是走出当前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困境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关联分析;农业融合;对策;闽台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5617 (  2023  ) 06?0009?06

Relevance Analysis of Agricultur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nd the Integratio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Phalaenopsis Aphrodite Industry in Zhangpu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LUO Sha-sha1,ZHAO Yi-fu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350003, China;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Meaning】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orrelation, the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mechanism ofagricultur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integ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Methods/Procedures】By taking the Phalaenopsis aphrodite industry in Zhangpu Countyof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production linkage-institutional linkage-market linkage” was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dilemma of agricultur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through the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And then the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betweenFujian and Taiwan were explored. 【Results/Conclusions】The study found that: (1) The Phalaenopsis aphrodite industry inZhangpu could provide a typical case for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relevancy theory. The industrial relevancy theory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2) The agriculture in Fujian and Taiwan has established the linkages of production, institution and market at the regional andenterprise levels, and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 based on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agriculture.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such as thelack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breeding, the insignificant policy effect and the lock-in of product market evolution path.(3) Comprehensively supporting to carry out the breeding work, exerting the remarkable external policy effect and accelerating the breakthrough of evolution path for product market we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get out of the current dilemma of agriculturalintegr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Key words: relevance analysis;agricultural integration;countermeasures;Fujian and Taiwan

2019年 3月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闽台开展合作交流已有 40多年历史,农业的合作交流一直是闽台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岸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此背景下,发现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障碍问题及促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不仅是学界各专业领域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政府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

已有围绕闽台农业合作、闽台农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不少,主要包括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翁伯琦[1]从深化闽台农业合作角度出发,认为闽台农业合作受合作机制、合作层次、区域农业开发布局和对台优势等因素制约,提出的对策包括惠台政策、合作机制、品牌战略、结构调整、平台建设等 9个方面;单玉丽[2针对台湾政策限制、两岸组织化程度差异、通关受阻、台创园发展不均衡和农地资源稀缺等闽台农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产品贸易、台创园载体建设、土地流转、金融支持和全产业链发展等 7个方面策略。上述研究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但未见从产业关联视角对台湾农业在福建布局和发展进行理论范式的研究。台湾农业进入福建的成立机制是什么?闽台农业融合在区域和企业层面如何实现?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答。

关于区域产业的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位理论、行为地理学、政治经济学、产业地理学、关系地理学等学科先后对区位选择、企业家主体行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社会关系和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了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发现:区域产业发展的动态演化受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制度等因素综合影响[3],一定区域尺度内这些因素的集合和地理邻近具有重要作用。但随后的诸多研究表明,地理邻近并不是产业间知识溢出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无法充分揭示区域产业演化的现象。演化经济地理学将区域产业发展的关注焦点从地理邻近转向认知邻近,认为与区域现有产业认知距离越小的产业越能够表现出知识溢出效应,也越有可能成为区域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4]。在认知邻近性的视角下,探讨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 提出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通过产业关联从现有产业基础中分化形成的,强调内生过程[4?5]。但不同区域认知邻近的产业之间是否能够通过关联性移植,促进两个产业和企业网络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多元主体间如何相互适应发挥作用?台湾农业在福建的布局和发展提供了可研究的案例。

基于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演化规律提出的产业关联理论,继承了德国关系学派提出从行为主体视角分析影响区域产业动态的因素[6],并传承了其后续演化转向,将产业关联的关注面从产业关联理論的投入产出关联拓宽至技术、产品、制度和市场等层面。在认知邻近和地理邻近的基础上,台湾农业进入到福建布局和发展,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路径之一——关联性移植。同时,台湾农业与福建农业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多个维度的关联。基于此,本文选取漳浦县蝴蝶兰产业,以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揭示闽台农业关联机制,构建产业关联维度的分析框架,尝试解释以上问题,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范式,同时闽台具有地域特殊性,这对产业关联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分析

借鉴产业关联理论,从区域和企业两个层面分析闽台农业关联形成机制,通过构建产业关联维度分析框架,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并从不同关联维度出发探讨闽台农业之间的关联体现,进而揭示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结合福建省涉台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促进闽台农业融合的策略建议。

产业关联理论在产业关联、市场关联等实证研究中得到体现。(1)产业关联方面。例如,任卓然等[7]将产业关联纳入区域经济复杂度理论内涵,强调产业关联是区域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条件之一。王文宇等[8]引入市场关联概念,考察中国外部市场结构对区域韧性的影响。贺灿飞等[9]提出中国对外产业联系的演化影响因素包括地理、认知、社会和制度四个维度。区域产业和企业间产生关联的原因,包括不同个体层面的投入产出关联和产品关联,以及个体之间的技术关联、技能关联、制度关联和市场关联。前者并不涉及个体间的关联来源,后者能够进一步解释个体间关联的形成原因[5]。在技术关联方面,演化经济地理学通过引入技术关联和相关多样性两个概念,强调了集聚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不仅仅是地理距离的邻近。技术关联通常被定义为 2个产业或产品之间在生产技术、管理机制、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似性[10?12]。在技能关联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提高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进而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13]。技能关联对产业和企业间融合表现在:一方面,劳动力流动效应能够使企业间产生知识溢出,增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网络的空间联结也由此更加紧密和多样化,形成稳定状态;另一方面,高技能劳动力在选择就业企业或自主创业时拥有更多自主权,高技能的获得也代表着产业链上游的高端知识溢出,使产业和企业间融合更进一步。在制度关联方面,制度关联由参与区域产业演化的主体之一——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通过制定企业激励机制和产业资源配置的相关政策得以实现。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包括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14]、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生产率[15]、引导企业转向研发并通过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进而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16]以及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17],等等。(2)市场关联方面。市场关联体现在产品市场的相似性,区域或企业会充分利用已有的出口市场选择新的市场,因为市场相似程度越高,产品出口到新市场的沉没成本越低。这里指的市场相似性包括制度、法律、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距离等的邻近,沉没成本包括当地的特殊需求、法律环境、贸易环境、寻找分销商的时间成本等[4,18?20]。

将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产业关联理论应用在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闽台农业融合属于联系紧密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发生多元化且复杂的动态演化进程,这与地理学在关联视角下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相似性和互通性;另一方面,闽台农业融合涉及的各要素不仅符合传统产业地理学所强调的地理邻近,在技术、技能、制度和市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关联程度。

2

闽台农业典型产业关联分析

2.1

案例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1

案例区概况及选取理由 闽台农业合作持续走在前列,“十三五”期间福建农业利用台资数量规模保持全国第一,福建 6个台创园始终在全国台创园综合评价中名列前茅,成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示范样板。漳浦县是全国开展闽台农业融合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福建省对台农业合作交流的先行区。漳浦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作为大陆首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截至 2022年,连续 6年在农业农村部、国台办组织的全国 29个台创园评比中获评优秀等次;漳浦县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蝴蝶兰种苗之都”,2022年种苗和成品花销售量超过 5000万株,年产值达2.3亿元,品种研发多达 4000多种,新品种研发数量位居全国前二;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福建兰科植物保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分基地”“闽台蝴蝶兰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基地”相继落地台创园。漳浦蝴蝶兰产业起源于吸纳台湾兰花产业过剩产能,台企入驻带来的品种和技术溢出形成了漳浦特色农业产业,并逐渐发展成为优势产业集群。在漳浦县蝴蝶兰产业发展过程中,台资企业与当地政府、本地蝴蝶兰企业和农户等都进行了较为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漳浦县蝴蝶兰产业是研究闽台农业融合的典型代表。分析当前闽台蝴蝶兰产业发展困境,探索闽台农业融合推进策略,对福建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促进两岸交流和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2

研究方法 本文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融合产业地理学、关系地理学等相关思想,采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法和资料搜集法分析漳浦闽台蝴蝶兰产业相互关联的机制、现实困境,并提出推进闽台蝴蝶兰产业融合的策略。笔者于 2022年1—2月前往漳浦县,对漳浦台创园管委会、林业局、台资企业、本地企业共 12位受访对象进行访谈,企业代表属行业龙头企业,涵盖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品种研发、育苗、催花及成品花销售,规模占比近70%,具有代表性。统计数据、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来源于管委会、林业局提供资料以及漳浦县政府官网。

2.2

产业关联的形成机制

2.2.1

漳浦具有吸引花卉产业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 区域已经具备发展关联产业的大部分资源和能力,是促成与之资源能力认知距离较小的产业进入到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花卉苗木产业是漳州传统优势产业。早在 19世纪 90年代,漳州便为全国六大花卉生产基地之一。台湾花卉苗木产业在 19世纪 90年代中期出现产能过剩,之后调整产业结构,寻求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分工网络,蝴蝶兰也成为台湾主要的出口花卉。因此,漳浦作为漳州花卉生产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較好的花卉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地缘优势和相似的自然条件,承接了台湾出口的花卉。随后大陆第一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于 2006年在漳浦设立,多项优惠政策吸引台资蝴蝶兰企业入驻,经过台资企业向本地企业扩散品种和栽培技术,逐渐发展起本地蝴蝶兰产业的垂直分工网络。地方政府针对本地产业发展优势,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引导更多台资企业进驻漳浦,或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和集聚效应的产业集群。2006年以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出台用地保障、电价减免、融资、贷款贴息、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等多项惠台政策支持台农台企发展。2022年,台创园共为台农企业办理电费优惠补贴 600多万元,为钜宝生物等数十家企业申请项目补助及惠台贷款贴息资金累计1479万元。多年来,漳浦县政府和林业局等有关部门根据省市级层面的相关政策,推出多项配套政策措施,一是建立新品种研发、设施大棚、精深加工和电商方面的项目储备库鼓励企业申报;二是推动种质资源站项目建设;三是奖励新品种推广示范成效显著的企业。以此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打造“蝴蝶兰种苗之都”。

2.2.2

两岸蝴蝶兰企业合作交流促进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的渠道之一是纵向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横向的企业间交流合作中,存在信息的关联、互补和共享。一方面,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地理邻近,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横向的企业间合作存在认知邻近,根据不同的邻近距离,形成不同紧密程度的关联性。渠道之二是劳动力流动,台资企业初期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以家庭成员和台湾农业技术人才为主,后期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企业规模扩大、地方政策等因素,开始雇佣本地劳动力,随后一部分管理、技术和行政人员离开企业自主创业或进入本地企业,形成知识溢出效应。

2.3

“生产关联—制度关联—市场关联”维度分析如前所述,产业关联理论认为技术关联体现在生产技术、管理机制、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等方面,技能关联体现在劳动力掌握的相关行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程度。产业间和企业间在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等方面的关联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发生于产业链各环节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因此,本文认为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需要将技术关联和技能关联合并为生产关联,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阐述两岸蝴蝶兰产业如何关联。

2.3.1

生产关联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掌握育种技术,便拥有了产业的“芯片”,能够把握住品种权和市场先机。截至 2022年,漳浦县共有 30家蝴蝶兰企业(台资企业 8家)。仅有 1家台资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工作,闽台蝴蝶兰企业在育种层面暂未产生关联性。开展组培炼苗的企业共有 4家,企业经过查找资料、咨询专家、实验对比、购买配方等方法摸索和尝试了组织培养基的配比,将台湾花卉组织培养基配方改良成利于苗株成活和生理生态指标的配方,主要栽培介质为水苔。规格苗培育、催花阶段,企业经过相互学习和交流,都已掌握相关栽培管理技术。这些关联的产生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力的流动效应产生的,台资蝴蝶兰企业对本地蝴蝶兰企业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漳浦本地的蝴蝶兰企业创办者 90%都有台资企业从业经历。原因是育苗、催花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些本地劳动力通过台资企业的培训,掌握了熟练的相关技术后,一部分人离职进入当地企业成为技术管理者或自主创业。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售后服务向购买瓶苗、规格苗或成品花的其他企业、农户或销售商,传授种植技术和养护知识,各企业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蝴蝶兰培育技术,共同促进了行业发展。

2.3.2

制度关联引发政策制定落实 为使台资企业能更好地在本地经营、发挥技术扩散优势、扩大就业机会以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台创园管委会等积极开展与台资蝴蝶兰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其他机构共同搭建服务平台,为台商在闽投资创业提供用地、用电、金融方面的优惠。同时,农业和林业部门也制订了农业保险、农机补贴、设施补贴等方面的惠农政策,并建立了项目储备库,设立了奖励新品种推广示范效应显著的企业等措施来起到支撑保障作用。例如,漳浦台创园在全国率先实施对园区台商台农在台湾的资产进行抵押,在大陆进行贷款征信在园区互认,采取以“接力贷”的形式破解台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给予园区企业贴息贷款,贴息率高达 95%;并通过创新服务,协调银行设计了“智动贷+一般流动贷”融资方案,成功为台资蝴蝶兰企业贷款 300万元。此外,为进一步发挥台商技术优势,帮助农民找准发展思路,2019年,漳浦在全国率先建立并推行台籍科技特派员制度,截至 2021年共选任 45名台籍科特派,科技帮扶涉及种植、加工、农机、休闲农业等产业,主要服务内容为挂钩帮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实际成效。

2.3.3

市场关联形成演化路径依赖 台资蝴蝶兰企业在落户漳浦后,首先开发的是国内市场,而后逐步将市场拓展到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花卉消费国家,本地企业不仅在技术和技能层面受到台资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在市场的选择上,也倾向于台资企业已有的出口市场,存在路径依赖特征,具有较高的市场相似性。进一步说,漳浦蝴蝶兰出口市场的空间演化路径,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能力打破原先国内市场格局,拓展国外市场,引导其他企业向新的路径发展的演化过程。

2.4

闽台农业典型产业现实困境

调研访谈围绕蝴蝶兰产业发展情况,包括产业发展阶段、规模效益、企业创新、产品市场、政策制度等方面,制定访问提纲,与受访对象就相关内容进行访谈。针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总结了当前蝴蝶兰产业面临的困境。

2.4.1

育种关键技术的缺失 在生产环节中的闽台蝴蝶兰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育种方面,台创园创立初期,企业受繁琐的通关手续和严格的检验检疫环节影响,主要以引进瓶苗为主开展育种育苗工作。如今,育种技术主要集中在少数台资企业,其中一家掌握了全国 90%以上的蝴蝶兰品种。对于育种方法,台资企业保护力度较大,保持绝对的“技术优势”。由于该环节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长的时间跨度,导致本地蝴蝶兰企业始终徘徊在育种的“大门”之外,无法真正实现闽台农业的全产业链融合,获得“产业优势”。台资企业对劳动力输出的知识和技术处于低技能层面,本地蝴蝶兰企业创业者基本都有台企从业经历,这些劳动力多数从事的是驯化瓶苗、规格苗培育、成品花销售等有关工作,极少接触到真正的育种核心技术,从台企离职后也只能开展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

2.4.2

外部政策效应不显著 企业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机构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形成较强的制度关联,能够为企业合法性和企业发展获得更多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可以实现对企业等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激励(约束)。然而,当前的政策效应并不显著,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到资源的分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企业活力和积极性等。首先,当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蝴蝶兰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漳浦属于县级市,基层部门人手不足、事务繁杂,且权力和资金有限,产业支持政策实际执行情况与预期目标偏差颇大,收效甚微。其次,企业网络中信息传导不畅。一是台资企业不能参与当地行业有关群体组织,仅能聘请台商为顾问,限制了企业间信息传导范围。二是漳浦在全国首创的台籍科技特派员制度,开端势头良好,但随后部分台籍科特派被台湾行政机构农业主管部门召回说明情况或受到罚款等处罚。以上现状大大降低了台商参与本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示范、共建利益联合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部分融合主体未发挥有效作用。截至 2021年,漳浦县涉及花卉种植的专业合作社有69家(占比7%),家庭农场272家(占比 19.85%),具有一定规模。经了解,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有名无实”,并未真正运作,也导致了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提高蝴蝶兰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以及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未发挥出有效作用。

2.4.3

产品市场演化路径锁定 受各国和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的影响,企业在选择产品市场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获取信息、寻找分销商、满足目的区域特定需求、适应目的区域法律环境等所面对的成本,会大概率选择与本区域相似性、与已出口市场相似性较高的目标市场。在蝴蝶兰产业的产品市场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本地企业遵循台资企业出口市场和区域已出口市场演化路径的模式,可以看作是一个内生过程,新的产品市场演化路径受过去已有的路径影响,在形成递增规模效应之后,导致了路径的锁定,这是企业层面沿着自身路径发展形成的市场演化,并未受到区域层面的提供的帮助。出口市场的固定,容易受買方市场的限制,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降低贸易摩擦。

3

推进策略

3.1

全面支持开展育种工作

3.1.1

组织学习先进育种方法 组织研究包括生物遗传性状相互关系、栽培技术和环控管理、亲本杂交授粉特性等先进育种理论,以实现优良品种的选育。

3.1.2

为育种工作创造条件 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育种企业进行联合实验项目,建立创新合作机制,为企业在硬件设施方面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给予企业育种工作一定的支持。

3.1.3

组建专业育种团队 引进高端育种人才,组建专业育种团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进高端育种人才,成立专门的育种部门并组建研发团队,对现有品种进行再创新,为育种工作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3.2

发挥显著外部政策效应

3.2.1

政府层面加强对闽台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视 一方面,学习外省先进经验,从省市级层面提供更多的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缩小闽台农业产业发展的差距,补齐短板,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在技术、技能、政策和市场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另一方面,在本级政府层面要加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要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动态监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采取措施,使政策执行达到预期效果。

3.2.2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台籍科特派制度 一方面,探索制定台企加入或注册登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给两岸企业和农户创造利益联结的机会。另一方面,有效协调解决台籍科技特派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台籍科特派参与产业发展、技术推广示范等有关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3

积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 积极发挥包括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率和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提高机械化率、标准化种植、产业链延伸、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

3.3

加快产品市场演化路径突破

3.3.1

企业层面挖掘潜在市场 建立产业园区以提高企业集聚度,增加企业间的信息交流频率。通过区域内其他产业出口企业的信息溢出,寻找可替代的产品市场,提高出口市场的多样化程度,引导本产业企业开辟新的產品市场演化路径,以降低本产业企业进入到新出口市场所面临的成本,提高市场拓展成功率。

3.3.2

降低出口市场依赖 由区域层面负担部分出口成本,不过分依赖已出口市场的演化路径,开发新的产品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路径突破。

3.3.3

积极应对外部因素冲击 面对外部因素冲击,如制度变化;国家或省市级层面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等,引导企业在产品市场的选择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 1 ]翁伯琦. 新时期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考[J]. 亚太经济,2009(6):110?113.

[ 2 ] 单玉丽. 闽台农业融合的现状、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74?179.

[ 3 ] MASSEY D.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geography of production[M]. London:Macmillan,1984:12?64.

[ 4 ] MARTIN R,SUNLEY P. Path depende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evolu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6(4) :395?437.

[ 5 ]贺灿飞,朱晟君.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关联法则. [J]地理学报,2020,75(12):2684-2698.

[ 6 ]HARALD B, GL?CKLER J. Toward a relational economicgeograph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2) :117?144.

[ 7 ]任卓然,贺灿飞,王文宇. 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的经济复杂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2):2101?2115.

[ 8 ]王文宇,任卓然,李伟,等. 贸易壁垒、市场相关多样化与城市出口韧性[J]. 地理研究,2021,40(12):3287?3301.

[ 9 ] 贺灿飞,余昌达. 多维邻近性、贸易壁垒与中国——世界市场的产业联系动态演化[J]. 地理学报,2022,77(2):275?294.

[10] HIDALGO C A, KLINGER B, BARAB?SI A L, et al. The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J]. Science,2007,317:482?487.

[11] NEFFKE F, HENNING M, BOSCHMA R. How do regionsdiversify over time? Industry related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growth paths in regions[J]. Economic Geography,2011,87(3):237?265.

[12]BOSCHMA R,MINONDO A,NAVARRO M. The emergence ofnew industries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Spain:A proximity approachbased on product relatednes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89(1):29?51.

[13]赵春明,江小敏,李宏兵.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关联与技能工资溢价——基于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9(2):113?128.

14]PETERS M, SCHNEIDER M, GRIESSHABER T, et al. Theimpact of technology-push and demand-pull policies on technicalchange—Does the locus of policies matter?[J]. Research Policy,2012,41(8):1296?1308.

[15]宋凌云,王贤彬. 重点产业政策、资源重置与产业生产率[J]. 管理世界,2013(12):63?77.

[16] 谭劲松,冯飞鹏,徐伟航. 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J]. 会计研究,2017(10):58?64,97.

[17] 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 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 经济研究,2017,52(8):33?48.

[18]BOSCHMA R A,FRENKEN K. 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evolutionary science?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geograph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3):273?302.

[19]FRENKEN K, BOSCHMA R A.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Industrial dynamics and urbangrowth as a branching proc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7,7(5):635?649.

[20] DEFEVER F,HEID B,LARCH M. Spatial exporters[J].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5,95(1):145?156.

猜你喜欢

关联分析闽台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关联分析技术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关联分析的学生活动参与度与高校社团管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