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拳王孤勇救父:自能生羽翼,何必仰云梯
2023-06-06阿乖
阿乖
2014年,天津籍拳手汪强夺得全国拳击赛69公斤级冠军,让众多读者得知了他与父亲汪宝柱创造奇迹的故事。本刊曾对此进行过报道。
然而,2019年,汪宝柱被确诊尿毒症。之后,汪强以35岁“高龄”重返拳台,一心要救治父亲——
重返拳台:我一定要救爸爸
2014年9月23日,上海,29岁的天津籍男孩汪强,打拳17年,终于站在了人生首场职业赛——“角斗士之夜”第四届中外拳击对抗赛的拳台上。他一路杀进决赛,最终获得本次比赛的银牌。就在几天前,他刚刚拿下全国拳击争霸赛69公斤级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拳王。
看台下,汪强的父亲汪宝柱喜极而泣:那个因为疾病而被人欺负的小男孩,以拳王的身份走上了最高领奖台。
获奖后,汪强又接连参加了一些俱乐部比赛。不过,拳头无眼,站上拳台就是拿命在搏。汪宝柱和妻子刘惠琴担心儿子的安危。一家三口坐下商量后,汪强选择了退役。
17年来,因为自己,父母不肯停下脚步稍做休息。汪强退役后,趁着去各地观摩比赛和参加访谈的机会,陪父母去旅行。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但汪强一家三口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有一次,汪强和父母到浙江卫视做完节目,顺道去了杭州西湖。杨柳依依,西湖在望,父母忙不迭地取景合影。看着父母陶醉的模样,汪强笑着打趣道:“你们这么喜欢西湖,我们把家搬过来吧。”
母亲刘惠琴听了,本想说点儿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只是拉着他一起合影留念。汪强知道母亲想说什么。从出生到现在,近30年的时光,自己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只有自力更生,父母才会真正安心。这也是汪强的心愿。
旅行结束后,在社区街道办的帮助下,汪强在小区开了间拳击馆,教授脑瘫患者和青少年打拳。他沿袭了父亲的教法,自己既是教练,也是陪练。汪强阳光开朗,来拳击馆的孩子和家长都很喜欢他,还主动帮他介绍学生。
汪宝柱自行研究和琢磨总结出的一套中西医结合按摩理疗技术,因为汪强而出圈,很多人慕名前来,请他帮忙推拿理疗。父亲不忙时,汪强还会让他陪自己去拳击馆。一路上,父子俩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家人的日子,慢慢红火起来。
可2018年年末的一天,汪宝柱突然吐血。汪强和母亲将父亲送去天津市人民醫院。经诊断,汪宝柱患了血管炎。可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不见好转。
医生告诉汪强,运动员很容易患这个病,因为剧烈运动容易伤肾。父亲的病,与他给自己当陪练、为赚钱干重体力活密切相关,汪强非常自责。
2019年春节过后,因为着凉,汪宝柱身体不适,两条腿迅速肿起来。汪强看着诊断书上写着的“双肾急性衰竭”,脑海里一片空白。
汪宝柱患上尿毒症,要进行透析,一周一次,一次要做够4小时。汪强陪父亲去医院透析,看到躺在透析床上的父亲,双脚抽筋,血压直往上升,曾经那个如大山一般刚毅的父亲,他倒下了。汪强有些心慌,有些害怕。
医生叮嘱汪强和刘惠琴,病人不能喝水,口干舌燥时就用湿棉签润润嘴唇,饮食禁忌很多,很多食物还不能吃。汪强眼睁睁看着父亲快速消瘦下去,自己却无能为力。
他的安康,是靠父亲日夜按摩保住的;他的荣耀,是父亲17年坚持陪练给予的。汪强恨自己不能替父亲去承受所有的痛苦。
病来如山倒,汪宝柱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一周一次的透析加码到一周两三次。汪宝柱倔强,不肯坐轮椅。每次去医院,汪强就让父亲倚靠在自己身上,父子俩一步步挪去医院,再慢慢地挪回家。
医生再三叮嘱汪宝柱要控制饮食,可他不管不顾。因为这,汪强和母亲没少跟他闹矛盾。
有一次,汪强偷偷把父亲的水壶藏了起来。汪宝柱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气得一拳砸在了房门上。刘惠琴吓哭了,汪强冲过去抱住父亲,像他曾经抱着被人欺负的自己一样。汪宝柱冷静下来后,看着受到惊吓的妻儿,特别难过。
这样的日子,时不时上演。汪强知道,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在网上查资料,了解到人体只靠一颗肾也能够正常运转。他兴冲冲地跑去问医生,怎样才可以将自己的肾分给父亲。医生说:“如果配型成功,用至亲的肾源是最好的方式,但换肾手术费起码要50万,这还不包括后续排异治疗费。”
汪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爸,我分一颗肾给你,你就能很快好起来了!”汪宝柱悲戚地说:“你说什么傻话呀?我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到这么大,怎么能让你冒这么大的风险?”
亲如兄弟的父子俩,罕见地起了争执。汪宝柱气得不再理会汪强。那天下午,又到了去医院透析的时间,汪宝柱说什么都不肯去,还跟汪强母子俩讨价还价,要减少透析频次。
父亲的哀求,让汪强绷不住了。他怕父亲看到自己哭,赶紧大步跑出门外。一抬头,他看到小区大门的门檐上有个燕子窝。
春天来了,燕子飞了回来,还孕育了一窝小燕子。小燕子张大嫩黄的小嘴,等着燕子爸爸燕子妈妈投喂。汪强看得出神。“如果燕子爸爸飞不动了,他怎么去觅食呢?”汪强仰起头,任由泪水横流。
“我一定要救我爸爸!”曾经,父亲用拳头保护他,今天,他要用拳头来守护父亲。汪强决定重返拳台,替父亲筹集手术费。
独自远行:爸,儿子在长大
50万,对汪强一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从小到大,父母过得节衣缩食,只为给他补充营养。近几年,汪强已经能自食其力了,但他赚的钱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父母为数不多的积蓄,已经难以维持父亲日常透析的费用了。
汪强找天津拳击协会的师兄弟,想复出打拳。师兄弟们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打比赛意味着受伤,甚至死亡,以你35岁的体能,想要适应比赛的高强度训练都难。”这是客观现实,可汪强不想放弃。
“我可以打表演赛,挣出场费。”大家只好答应帮他留意赛事,并协助他发起网络平台众筹。与此同时,汪强还找到媒体求助,并宣布重返拳台。
汪强恢复到当拳手时的训练强度,每天坚持跑步10公里,跳绳,下蹲……每跑一公里,每做一个下蹲,他离拳台的距离就更进一步。他像父亲训练自己那样,坚持,坚持,再坚持。
有一天,一个扭伤腰的大姐上门找汪宝柱做按摩推拿。刘惠琴外出买菜了,汪宝柱动不了,只好喊来汪强,教他方法,让他现学现用。汪强久病成医,也常观摩父亲帮人做按摩理疗。他一通捏拿,大姐不疼了,还直夸他厉害。
父亲生病后,一直有人联系他做按摩理疗,但他身体状况不允许。父亲拒绝别人后,总不免唉声叹气。看着大姐离开的背影,汪强有种说不出的满足。他笑着对父亲说:“要不,爸,你教我吧,说不定在拳击馆我也能用上。”汪宝柱眼前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收你为徒呢?”此后,汪强忙碌的日常又多了一个项目——学习父亲研发的按摩理疗技术。
父亲的病控制得不好,汪强跟死神抢时间。经营拳击馆之余,他又去几家拳击馆做兼职教练。同时,师兄弟们帮忙发起的网络筹款,也在顺利推进。
父亲讲授的按摩手法和穴位知识,汪强已熟练掌握。在父亲的现场指点下,汪强耐心,细心,用心,很快便能独当一面,还广受客人赞誉。
有位脑瘫患儿的家长,连续多年请汪宝柱帮儿子按摩理疗。她看着汪强给儿子按摩,忍不住掉眼泪,还指着一旁的汪宝柱对汪强说:“你爸爸真的了不起,他不但用双手把你养活,把你培养成才,还给你传了一门好手艺。我没有你爸爸那么能干那么伟大,我的儿子,没有你幸运……”
汪强扭头看着斜靠在沙发上的父亲,骄傲地说:“是,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对吧,老爸?”刚透析完,稍微恢复了一丝元气的汪宝柱,微笑看着他,眼中满是疼爱和不舍。
2020年伊始,汪强郑重写下新年计划:2月参加天津市擂台表演赛,随后是江苏省苏州市的职业拳击赛……
然而,疫情来袭,汪强的拳击馆和兼职的体育馆被迫关停,一再延期的赛事也没了消息。可此时,父亲的透析频率,已经上升到一周四次。
活到35岁,汪强没有离开过父亲,父亲像朋友一样陪伴他长大,训练他变强大。可如今,父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不敢想象父亲离开后的世界。他也不想看到父亲望向自己的充满担忧的目光。
必须独立,真正长大,父亲才能安心。疫情缓解后,汪强决定独自远行,去外地给脑瘫患儿做按摩理疗。刘惠琴不放心他一个人出远门,但汪宝柱投了赞同票。汪强拿出手机,学习网络订票和叫网约车。刘惠琴稍稍放心了些。
汪强出门了。推开家门,走出小区,走过熟悉的街区,眼前是一片陌生。他知道此时此刻,父亲依然站在他身后,目送自己,关注自己。他振奋起精神,朝着陌生和远方,坚定地出发。
下了高铁,车站里人潮汹涌,人们行色匆匆,汪强不知何去何从。好不容易出了站,马路四通八达,要坐的那趟车又在哪里?
汪强露出灿烂的笑容,向行人问路。不过,他口齿不太清晰,路人听不太懂。汪强急中生智,拿出手机,将自己要说的话打出来。有了这次经验后,汪强借助手机和人沟通完全没障碍。
到了指定地点,患者家属已经等在那里了。家属帮他安排好治疗期间的出行、住宿和饮食,汪强安全感十足。离开时,家属又替他安排另一家家属来接力。汪强很感激,但也有些疑惑。几个家属这才告诉他,他父母在他出发前,就已经提前打电话跟他们沟通,请他们多多帮忙照应。
自己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父母怎么可能放心?汪强开始定时向父母汇报行程。每到一处,他会去街头巷尾寻找当地特色小吃,拍照发朋友圈。
发完朋友圈,他提醒母亲,记得拿给父亲看。汪宝柱眯着眼睛,盯着屏幕上儿子更新的动态不肯挪眼。“你答应我,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能同意那个傻小子给我捐肾。咱们花老大力气才把他拉扯到今天啊。”刘惠琴听后,鼻子一酸。
汪强出门在外,汪宝柱会跟他视频通话。汪强叮嘱父亲好好养病,汪宝柱也不忘叮嘱他,出门在外,注意安全。
重整旗鼓:带着爱去闯世界
帮人理疗途中,汪强见到很多条件比自己好太多的家庭,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懊悔不已。
有一次,在福建省宁德市的一个乡镇诊所,汪强一连接待了几个脑瘫患儿。有位50多岁的母亲,拖着24岁的脑瘫儿子来看诊。男孩长得高高大大,但手指无法弯曲,脖颈右偏,说话口齿不清。汪强看了很心疼。按摩结束后,他还耐心教男孩练拳击。他知道,24岁的患者,按摩理疗也好,打拳也好,收效不大,但这两样至少能阻止他的肌肉进一步退化。
汪强毫无保留地将按摩手法和穴位知识教授给这位母亲。临走时,他还把诊疗费塞回那个男孩的口袋。他走远了,回头看,那个男孩靠在母亲身上,停在路口目送他。男孩的目光一直追隨着他,那清亮的眼神,令汪强久久不能平静。
那一刻,他明白了父亲这一生努力的价值和意义,也明白了自己的人生路该往哪个方向走。
2021年春节后,因为疫情,汪强不便外出接诊,就安心在家陪父亲治疗。其间,有不少媒体上门采访。公众的关注,给了汪宝柱不少力量,病情有了好转。
汪强和父亲参加了一期访谈节目,主持人问汪宝柱:“假如时光重来,你依然会这么做(做狼爸)吗?”汪宝柱斩钉截铁地说:“会,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可以和他换一下。他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汪强侧过脸去,抹了一把泪。他想告诉父亲:“爸爸,我也从来没后悔当您的儿子。”
2021年3月底,陆续有家长联系汪强,请他上门治疗。汪强见父亲状态尚好,便于4月6日飞去了四川成都。随后,他一路马不停蹄,从成都到重庆,又去了山西、上海、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在外帮人理疗、传授拳法的日子里,汪强依然没有停下训练体能的脚步。时间紧迫,他必须时刻准备着,一旦拳赛恢复,他就第一时间上台。
2021年7月底,汪强结束出差,回到天津。他和母亲一合计,手术费凑得七七八八了。医生综合评估了汪强母子的身体状况,他们为汪宝柱捐肾的希望破灭了。汪强立即积极向各大医院和器官移植机构求助。
这次出差回来后,汪强在父亲的床边搭了张行军床,夜里就睡在父亲旁边,好时刻关注父亲的需要。夜里,父亲不舒服,难以入眠,汪强会起来帮他按摩,给他讲路途中的趣事。有时,讲着讲着,天就亮了。看着父亲沉沉入睡,汪强赶紧洗漱,开始忙碌的一天。没有患者上门按摩,他就去拳击馆做抖音,直播训练体能课。
2021年9月7日,早上7点多,汪强睡得迷迷糊糊的。半睡半梦中,他听见父亲在喊话:“惠琴,我想喝水。”一会,又听见父亲说:“完了,我动不了了。”刘惠琴大喊:“汪强,快叫120。”汪强一个鲤鱼打挺,站在地板上。
汪宝柱被抬上救护车时,手还在动,人已进入昏迷状态。汪强抓着父亲的手和腿,轻轻揉捏,低声唤着“爸爸”。汪宝柱没有回应他。到了医院,医生给汪宝柱做第一次核磁共振,显示还有生命体征。半个小时不到,再做第二次时,汪宝柱已经完全没了反应。
医生判定为突发脑出血导致脑死亡,苏醒的概率很小,即便醒过来,也将是植物人。汪强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恳求医生:“救救我爸爸,就算是植物人,我也愿意伺候他。”
汪宝柱躺在急救病房的日子里,汪强像在大海里迷失方向的舢板,飘飘荡荡,毫无方向。医生多次做母子俩的工作,帮他们理性分析,劝他们放手,汪强仍不肯在同意书上签字。
9月10日,刘惠琴搂着汪强,哭着说:“儿子,你爸撑得太累了,让他安心走吧。”汪强号啕大哭。
送走父亲后,汪强在他的床上躺了几天,闻着熟悉的药水味,仿佛父亲还在身边。他精神不好,干什么都提不起劲,甚至不想与外界接触。
有一天,汪强听到母亲在房间低声啜泣。他推门一看,母亲正整理父亲的遗物,几件洗得发白的换洗衣服和码成一座小山似的医药按摩书籍。父亲走了,最难过的应该是母亲,他恨自己忽略了母亲。
之前接受采访的那档节目,后来获奖了。节目组给汪强发来纪念品和证书。看着这些物品,汪强仿佛回到了那个演播厅。那天,父亲斩钉截铁地告诉主持人:“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那样对他,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汪强重整旗鼓,带着父亲传授给他的按摩疗法再次出门远行。尽管有疫情阻挡,但汪强灵活应变,迂回辗转,一直行走在路上。
2022年11月末,汪强受到浙江省绍兴市几位家长的邀约后,他带上母亲,计划结束工作后带母亲去西湖。因为那里,曾有他们一家三口最美好的回忆。
编辑/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