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了个寂寞!学霸女儿“云留学”京城小食堂

2023-06-06仲秋

知音·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阿姨女儿

仲秋

张晴芮是一名陪诊员,她的陪诊客户张阿姨的女儿林燕在美国工作。然而,一次意外的视频通话,张晴芮发现林燕竟是雇她的食堂打饭大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投身“陪诊员”:新兴行业故事多

“我和小燕说了,用不着花这冤枉钱,我一个人就行。你回去吧!”当张晴芮凌晨5点起床,饿着肚子穿过大半个北京,出现在客户面前时,客户却无情拒绝了她的陪伴。

张晴芮,一名陪诊员。2020年,从一所普通高校毕业后,爸妈想让她回老家,可她执意留在北京闯荡。失业两次后,她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也许,这座城市并不适合她。这时,前同事提供了个赚钱机会:她妈妈身上多处关节疼,想去医院做个检查。但同事太忙没有时间,想找个陪诊员,觉得张晴芮知根知底,不如请她。按市场价付款:半天300元,超过半天500元。

张晴芮第一次知道,这世上还有种工作叫陪诊员。她大气地表示:“不就是陪阿姨看个病嘛,反正我也闲着,就当帮忙了。”

原以为挺简单的事儿,可那天,没怎么去过医院的她跑了个晕头转向:带着行动不便的阿姨奔波于各个科室间,缴费、打单子、取片子、取药,全都免不了排队。从早上不到七点出门,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看诊完。

尽管她再三推辞,前同事还是转了她五百块钱。她关注起“陪诊”这个听起来很新鲜的行业。她像发现了新大陆,毫不犹豫地投身进去,朋友圈、贴吧、58同城……只要能想到的平台,她都发帖宣传。开始几个月,接单数量少得可怜,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山穷水尽之际,爸妈给她转了五千块钱。好在她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有不少老客户给她介绍病友。

有一天,张晴芮破天荒接了两单。早上陪一个女孩儿做人流手术。对方很安静,虽然被大大的口罩遮去半边脸,仍掩不住清秀的眉眼,只是浑身笼罩着抖不落的悲凉。手术完后,女孩在休息室躺了好久,眼泪顺着眼角滑落,仿佛落进了张晴芮心里,让她感到心痛。分开时,她对女孩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即便不在今天,总有一天会的。”女孩轻轻点了下头,说了声“谢谢”,转身融入茫茫人海。

张晴芮打车飞奔到西城区,有位男士约了做全身肿瘤筛查。可她还是比约定时间迟到了半个小时。虽然路上一再道歉和解释,可那个四十多岁、看上去好似精英的男士就是不依不饶:“你知道时间对某些人意味着什么吗?”最终,张晴芮用一半的服务费“买”下了他被损失的时间。

陪诊久了,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见识奇奇怪怪的事,让张晴芮不断有新的感悟。2021年3月,她陪诊时,医院食堂一位打饭的大姐要了她的联系方式。几天后,大姐打电话说她家亲戚——60岁的张阿姨预约了后天早晨的胃肠镜检查。张阿姨女儿林燕现在国外,托她帮忙找个陪诊。

张晴芮满口应承,没想到,去接张阿姨时,却被对方一口回绝。“那怎么行!昨天刚被人放了鸽子,您要是再跑了,我今天又白忙了!”张晴芮一着急,心里话脱口而出。张阿姨目瞪口呆。

张晴芮厚起脸皮,溜须拍马加卖惨:“看您多有福啊,女儿这么孝顺。现在,多少子女都没有这份心呢。我们也不容易,就掙个辛苦钱。胃肠镜检查虽然简单,但您是全麻,没人陪着,容易出意外。相信我,一定让您花得物超所值!”她拍着胸脯保证。

阿姨被她逗笑了:“你这丫头,真能说,行啊,那咱们走吧。”“好嘞,阿姨,您慢点儿。”张晴芮连忙伸出双手托住她的胳膊。

虽然年过六十,但张阿姨保养得很好,举手投足都很优雅,张晴芮忍不住想多亲近一下她,便使出浑身解数,对她体贴入微:为她拉车门,扶她上下楼,她坐下前,抢先一步铺下便携坐垫……为了缓解她的紧张,候诊间隙,张晴芮还做起“陪聊”:“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有气质的阿姨。”

“你这小嘴是抹了蜜吗?”“我这可都是肺腑之言。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您肯定很有学问,要不,怎么能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女儿呢。”张晴芮羡慕地说。“你呀,是我见过最能说会道的丫头。”

张阿姨笑着摇头,打开了话匣子:六年前,她的女儿林燕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在美国一家大企业任职。她和老伴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名校毕业生,在银行系统工作,事业有成,生活美满。成功的父母,自然希望子女比他们更优秀。林燕一出生,他们就为女儿确立了目标——去美国读名校,并为此做好了每一步的规划。从上小学开始,张阿姨就带着女儿奔波于十几个培训班之间。除了语数外,还包括很多兴趣班:音乐、美术、演讲与口才……

林燕没让他们失望,无论干什么,都很出类拔萃。可就在林燕为出国积极做准备时,张阿姨的老公却因肾衰入院抢救,三个月后就去世了。张阿姨强忍悲痛,一边照顾爱人,一边为女儿的“前途”奔波。林燕不放心妈妈,哭着求她,想要留下来。

“是我非逼着她走的!生孩子不是要把她绑在身边,而是要让她能飞多高飞多高。我绝不做那根牵着风筝的线!”张阿姨陡然拔高声音,神色凛然。

张晴芮吓了一跳,看着阿姨眉宇间一闪而过的坚毅,感觉她这些话像是在努力说服自己。

检查过后,张阿姨在观察室醒来,其他还好,就是肚子胀得厉害。幸好张晴芮早有准备,掏出电热水袋,为她暖了片刻后,再顺时针轻柔地为她按摩腹部。张晴芮的“专业素养”,获得了张阿姨的认可:“没想到,你这孩子看上去大大咧咧,还挺有心。我有老年病,经常要跑医院,以后都找你陪诊。”

张晴芮只当是客套。没想到,十几天后,张阿姨打电话,要她陪着去看心内科。一来二去,张阿姨成了张晴芮的固定客户。张晴芮能感受到,张阿姨为女儿骄傲的同时,也承受了深深的孤独。

“鸡”了个寂寞:学霸女儿“云留学”

为了省钱,张晴芮一直与人合租在郊区。可有些医院的号,必须早上六点前去排队才能拿到。因为交通耽误了两次事后,她决定在三环内租房,却因价格迟迟定不下来。那天,张晴芮约了中介看房,突然接到张阿姨的电话。她吞吞吐吐地说:“小张,我今早不舒服,一量体温,有点儿发烧,嗓子火烧火燎地疼,好像还有点儿憋气。你说……我这种情况,要不要隔离啊?”

张晴芮连忙安慰她,并不是所有发烧和喉咙疼都是新冠。她顾不上看房,打车直奔张阿姨家,然后搀着她,走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填写了流调,验了核酸,又做了CT胸部平扫、验血,之后就是等待各项结果。核酸结果出来得晚,还好是阴性。张阿姨被确诊为急性扁桃体炎,需要输液五天。张晴芮一直陪在她身边悉心照料,直到她痊愈。

张阿姨万分感激。得知张晴芮正在找房子,张阿姨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可不可以搬过去和她一起住,只需要象征性交一点租金,一来可以解决她的租房问题,二来自己也有个伴儿。“你放心,我不会干涉和耽误你平时的工作。”她的眼神中透出期待。

张晴芮欣喜万分。张阿姨住在二环内,房子很大。张晴芮充满感激,承揽了大部分家务。她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张阿姨告诉张晴芮,她只有一个妹妹,年轻时嫁去了广东,现在身体越来越不好。这两年因为疫情,姐妹俩只能通过视频聊聊天。“也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了。”她话语里透出悲伤。

她说,老伴去世后,婆家那边的亲戚很少走动,平时家里没什么客人。自己也不喜欢和小区里那些老太太唠闲嗑,很少出门,有什么话就对着老伴的遗像念叨。她原本和老伴商量好了,等女儿去了美国,两人就结伴旅行,可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虽没有太多交际,但张阿姨每天的生活极为规律:早晨七点准时起床,洗漱打扫、吃早饭;上午通常是安静地看书。午睡后,她一般会做些园艺、插花之类的事。晚饭后,张晴芮一般会陪张阿姨聊聊天、散散步。但周六例外,那天的晚饭会推迟,因为下午五点,是她与女儿雷打不动的亲情时刻。林燕平时工作很忙,只能利用周末早晨和妈妈进行一小时的微信视频聊天。紧闭的卧室门里时不时飘出张阿姨温和喜悦的声音。每当这时,张晴芮做什么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到她们。

算起来,林燕去美国六年,只在第二年回来过一次。后来赶上疫情,探亲计划被迫中止;等疫情缓和些,林燕又因为跟进公司一个大项目,无法脱身。但逢年过节,她都会寄礼物。张阿姨嘴上念叨着:“这孩子,总是乱花钱。”脸上却笑开了花。

家里摆放着两张林燕小时候参加比赛获奖的照片,可能拍照技术不好,照片中高挑、瘦削的女孩面容模糊。“这丫头从小不爱拍照,这两张还是我偷拍的,不是很清晰。”张阿姨遗憾地解释说。

张晴芮不禁感叹:“林燕姐好淡定,要是我能得上这么一个奖,早乐疯了。”张阿姨眼角露出了欣慰的笑意。有一天,她拿出一张林燕在华尔街铜牛前拍的照片给张晴芮看,自豪地说女儿所在的团队,正与华尔街一家投行联合搞一个项目。

照片里的女孩长发飘飘,化着精致的妆容,气质出众,身材苗条,看起来也就90多斤。张晴芮低头看了自己越来越不明显的腰身,自惭形秽起来。张阿姨抱怨说:“这孩子,好好拍照不行,非要弄美颜,亲妈都认不出她了。”张晴芮捂嘴笑道:“阿姨,您太不了解现在的女孩了。我们是‘无美颜,不拍照。”

一个人的日子,看起来岁月静好,可张晴芮还是敏锐地察觉出,张阿姨的从容与洒脱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奈与心酸。

对门住着萧阿姨一家。蕭阿姨的儿子李昕阳,一直是大家眼里不成器的孩子,现在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每月工资不到五千,几年前结婚生子,因为买不起房,就和老两口住在一起。萧阿姨不仅要帮着带孙子,还要贴补家用。萧阿姨总说,羡慕张阿姨生了个好女儿。但张晴芮分明看到,每当听到对门传来欢声笑语,张阿姨眼里的落寞掩都掩不住。

一天,张晴芮陪张阿姨看完病回家,不巧电梯坏了,俩人只好爬楼梯。刚走到二楼,就听见上面传来一阵杂乱的声音。李昕阳背着他爸,摇摇晃晃走了下来。李叔叔150多斤,去年因中风半边身子瘫痪。李昕阳满脸大汗,为了保持平衡,身子快要躬成90度了。他媳妇一手拎着轮椅,一边提醒他注意脚下。萧阿姨则牵着小孙子亮亮跟在后面。

“哟,这一大家子是要去哪儿啊?”两人忙闪开路。亮亮抢先回答道:“我们要去植物园玩,妈妈说,牡丹开了,可漂亮了。”“是啊,谁知道这电梯偏偏坏了,我说改天去,昕阳非不干。”萧阿姨接话,同时心疼地看了一眼儿子。

目送着一家人欢天喜地下了楼,张阿姨怔怔地站了好半天。那天,张阿姨没有看书,也没有摆弄花草,而是把地板拖了一遍又一遍,桌子抹了又抹,神情恍惚。张晴芮知道,她想女儿了。

周六晚上,张阿姨和女儿视频时,社区上门要求签消防安全承诺书,张晴芮只好敲开卧室的门。张阿姨将手机塞到她手里说:“你和小燕还没见过面吧,你俩先聊两句,我马上回来。”

“Hello!林燕姐!”张晴芮笑着冲镜头摆摆手,却一下愣住了:这人怎么那么像当初雇她的食堂大姐?“大姐……是你……”她张口结舌。

对面的林燕一脸慌张,似乎想说什么,但迟疑片刻,却突然挂掉了电话。张阿姨回来后,尝试着回拨,却一直无法接通。“大概信号不好。”她失望地叹气。张晴芮却满心疑惑,回到房间,翻出当初林燕联系她的电话,打过去,没人接。

泪目的真相:“我只想做普通人”

接连两天,无论张阿姨发微信,还是拨语音电话,林燕都没有回应。张阿姨有点担心。张晴芮安慰她:“燕姐不是在跟进大项目吗?有些工作忙起来都是连轴转,哪有时间回您电话啊?”

张阿姨听了,自责起来,觉得自己影响了女儿的工作。张晴芮却坚定了心中的怀疑:她没看错,林燕就是那个雇她的食堂大姐!但她不敢把实情告诉张阿姨。第二天,她跑去那家医院的食堂找林燕,却得知林燕请了假。软磨硬泡后,张晴芮从林燕同事那里要来了她的住址。

见到张晴芮,林燕没有惊讶,问道:“我妈没来吗?她是不是对我特失望?”得知张阿姨还不知情,她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些失落。

张晴芮打量着林燕的“蜗居”。这是一套三居室,被房主用板子隔成了五间房。林燕说,这里一共住了九个人,经常上厕所都要排队。她一脸苦笑道:“我没想到,我妈后来会一直找你陪诊。知道你搬过去,我怕穿帮,还告诉她不要随便把陌生人领到家里,那样很危险。可她一个劲保证,说你是好女孩。我知道,她其实就是太孤独了。”

与张阿姨的骄傲相反,林燕谈起往事,却是不堪回首。从记事起,她的生活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一丝喘息的时间。那些所谓的“兴趣爱好”,都是强加在身上的任务……林燕内心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睡眠质量差,经常头疼。可妈妈平时鼓励她的话却是:“你那么优秀,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而她,最不想要的,就是优秀!林燕最羡慕的人,竟是对门的李昕阳,因为他不需要向父母证明自己。爸爸刚去世那会儿,沉浸在悲痛中的林燕不想出国,可违拗不了妈妈的“好意”。到了美国,悲伤的情绪,沉重的学习压力以及各种不适应,让林燕焦虑加深,她苦苦支撑了三年,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2019年,林燕偷偷回国,因为只有高中学历,加之她抵触有压力的工作,便在这家医院的食堂找了份临时工。怕妈妈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现实,只好骗她,说自己在美国找到好工作,不回国了。

“撒第一个谎开始,我就回不了头了,只能不断用新谎来圆旧谎,还时刻担心被人拆穿,让她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笑话。我请在美国的同学以我的名义买礼物寄回来;每次视频都要特意跑去钟点房,还要带上一大堆个人物品,把那里布置得像个人公寓;我发她的照片,都是花钱请人P的。每当她骄傲地说‘我女儿真了不起,我就感觉无地自容。”

“我太累了,可是我就像一辆高速行驶却刹车失灵的汽车,明知早晚会撞车,却停不下来。这两天我虽然害怕,却也有点期待,真相彻底揭开,我就可以摆脱煎熬了……”她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因为焦虑,林燕从原来的不到100斤到现在的快150斤,不修边幅,跟过去判若两人。而她发的现在的照片,也都是过度美颜。所以,张晴芮一直没通过照片认出她。她想帮帮这母女俩。只是,如何让张阿姨接受林燕的普通和平凡,是最大的难题。

那段时间,张阿姨总是膝盖痛,张晴芮向她推荐了一位三甲医院的骨科大夫。检查过后,她提议去附近公园散散步。张晴芮知道,只要天气好,她另一个陪诊过的客户李阿姨,每天都会带儿子凯凯来公园。像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李阿姨对儿子实施的是高压教育。高考前夕,凯凯精神突然崩溃,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她们看到了坐在长椅上的李阿姨,不远处,凯凯正支着画板在画画。提起凯凯,李阿姨立刻红了眼圈,压低声音哽咽着说:“你们别看他现在瞅着像正常人,其实都已经自杀过好几次了,不能受一点刺激。当初真不应该逼他……可是,凯凯一直都那么阳光积极又上进,我哪知道他会这样呢?”

张阿姨似乎受到很大触动,嗫嚅自语:“当父母的,不都是为他们好吗?这样也错了?”回来的路上,她显得心事重重,一进门,便躲进了书房。

书房的桌子上,有一本张晴芮精心为她准备的书——《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本书里,作者也曾一度揠苗助长,希望女儿能考第一,可是女儿却一直稳定在全班第23名,但她勇敢地告诉妈妈:“老师说‘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书中作者最终想通了,放下執念,与自己和解,平静接受了女儿的平凡与普通。

那天,张阿姨一直在看那本书,看到很晚。

她给林燕发了一条短信:“小燕,你有没有怨过妈妈?妈妈一直以为让你变得优秀,就是为你好,可从来没想过你是不是真的快乐,是不是想要这样的生活。”林燕转告张晴芮这段话时,泣不成声。

在忐忑中,张阿姨终于等到了周六的亲情时刻,可是,从未缺席过的女儿,这次却没有现身。“燕燕一定是出事了,美国那么乱,她会不会……”张阿姨开始往最坏的方向猜想,抱着张晴芮崩溃大哭。

时机成熟,张晴芮向她坦白了一切。张阿姨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最后啜泣、悲痛起来:“这个傻孩子,怎么不告诉我?自己吃了那么多苦,难道我这个当妈的,还能因为这个不接受她吗?”

她们打车直奔林燕所在的医院。林燕正忙着给客人打饭。张晴芮搀着张阿姨在不远处站定。仿佛有种心灵感应,林燕忽然抬头向这边扫了一眼,然后身体定住了一般,手里的勺子掉在菜盆里。母女俩隔着人群对视了好久。然后,林燕从里面跑出来,张阿姨踉跄着迎上去,母女俩抱头痛哭。

张晴芮悄悄退出去,走到门口拨通了她妈的电话。“芮芮,怎么这个时间打电话,是出了什么事吗?”妈妈温暖的声音传来。“没事,妈。我就是想告诉您,我打算回家了。”“妈和你爸……一直盼着这一天呢。”

张晴芮泪如雨下。

编辑/宋美丽

猜你喜欢

阿姨女儿
女儿情
我的“话痨”阿姨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老阿姨》剧照
守着我的笨女儿,直至她花开灿烂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关工委阿姨让他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