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廉洁教育的价值归旨、实践取向与基本路径

2023-06-05艾东升梁宏亮吴月洁

教师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师范生

艾东升, 梁宏亮, 吴月洁

(1.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上海,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上海,200241;3.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上海,20024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突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教育基础性作用,对维持教育领域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在职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屡有发生,而师范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要从强基固本的角度,对标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和要求,把包括廉洁自律在内的师德师风教育向师范生群体前置延伸。

本文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和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师范生对廉洁教育的认识”“师范生接受廉洁教育的现状”“加强师范生廉洁教育的措施”三个维度,对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涵盖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9个师范专业共计503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师范生认同廉洁教育对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并且积极抵制不廉洁的行为;虽然师范生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接受过廉洁方面的教育,但对廉洁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是很深;廉洁教育的效果受到社会风气、学校教育、自身思想觉悟、惩处制度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廉洁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和育人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师范生廉洁教育的成效。

一、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廉洁文化的重要性,并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和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清正廉洁”明确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都对党员廉洁自律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和党内法规的丰富完善,廉洁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扩展。2022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强调要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开启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新征程。

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核心内涵都是“廉”,都以崇尚清正廉洁、鄙弃贪污腐败为价值取向,是与社会风尚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不同在于,廉政文化更侧重于对执政党从政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主要面向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廉洁文化重视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因此,廉洁文化不仅具有针对权力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民族品性塑造的社会意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重要支撑和源泉。

在教育领域,师德师风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论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强调要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并先后提出“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等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为教育领域廉洁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树立鲜明导向、划定基本底线,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二、师范生廉洁教育的价值归旨

廉洁从教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本身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师范生的廉洁教育,要以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为核心,将开展廉洁教育作为实现师范生培养目标的需要、助力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需要,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师范生师德养成和与廉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一)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人的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与前提,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先一公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自身首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和廉洁操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贯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新时代文明风尚,才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志当好引路人、做好“大先生”。

对教师来说,“廉洁从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秉持公平诚信,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等。调查显示,96.42%的师范生认同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这说明,绝大多数师范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廉洁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品德基础。工作后的现实社会,相对于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的单纯学习生活环境来说,更加正式、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如果不能在大学成长的关键期就拧紧思想“总开关”,把正人生“方向盘”,系上廉洁“安全带”,扣错了第一粒扣子,剩余的扣子就难免扣歪。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只有加强对师范生的廉洁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涵养廉洁文化,夯实思想根基,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就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师范生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让廉洁从教的信念根深蒂固,内化为师范生的道德标准,才能从源头上助力解决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

(二)廉洁教育是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题中之义

廉洁教育是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涯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重塑自我、树立服务社会志向的重要阶段,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说至关重要。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更需要扣好“廉洁”的纽扣,这对师范生未来走上教师岗位后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有重要意义,是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廉洁教育要与师范生师德养成紧密结合。师德教育从实质看,是将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和师德习惯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培养过程,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师德自律状态。[3]调查显示,一方面,96.22%的师范生认同廉洁教育是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题中之义,体现了对廉洁教育的高度认同;另一方面,40.95%的师范生对廉洁教育的了解程度一般或较低,师范生的廉洁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师范生的师德养成过程中,廉洁教育本身的效果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师范生处于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充分认识到师德本身也是专业发展的一部分,“教师的道德也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上”[4],需要不断创新廉洁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努力在师德养成中取得实效。从而引导师范生以人民教师志向要求自己,养成家国情怀、高尚情操和廉洁品质,进而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廉洁从教、廉洁育人,成为受学生尊敬、受社会尊重的教育工作者。

(三)师范生廉洁教育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风气来讲,廉洁从教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承载着育人功能,学校的风气是整个社会风气的一部分,也影响着社会风气。象牙塔内若不断滋生腐败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廉洁文化建设会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从人才培养来讲,教师的廉洁是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力保证。教师只有首先做到清正廉洁,才能自觉抵制诱惑,更好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握好教育的真谛,真正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培养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用之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师范生的廉洁教育具有前置性、基础性作用。调查显示,96.42%的师范生认为师范生廉洁教育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但同时,有62.43%的师范生认为一般、很差或不了解,12.53%的师范生面对复杂的社会风气,没有信心能始终做到廉洁自律,体现了廉洁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在职教师都能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以清廉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作示范。调查还显示,有31.61%的师范生表示,在自己的求学生涯期间,本人的老师曾经存在过各种严重程度不一的不廉洁行为,比较突出的是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18.29%)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17.50%),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12.92%)。由此可见,身处大学校园内师范生个体的“师德素养”,受社会环境中教师群体的“师德师风”的影响较大。这也说明,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的“廉洁”,在现实的土壤中尚不能完全“出淤泥而不染”,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作为社会风气的廉洁文化建设需常抓不懈,才能久久为功。

三、师范生廉洁教育的实践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5]这对于做好教育领域廉洁文化建设,延伸至师范生廉洁教育提供了根本启示。针对师范生的廉洁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注重制度规范的保障作用,将处分警示作为师范生言行的底线,从提高觉悟、完善制度、处分警示等方面统筹推进、同向发力,推动廉洁教育在师范生心中落实落地落细,从治标入手,以治本为重,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

(一)提高觉悟以“育廉”

教师职业道德是“他律性”和“自觉性”的统一。既是由外部指向内部的行为规范,也是由内部指向外部的道德自觉。与此对应,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对师范生毕业要求中“践行师德”的指标设定包含了“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两个维度,两者互为表里,实为一体。

从师范生廉洁教育的角度看,提高觉悟侧重于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对身边不廉洁行为的态度,71.57%的师范生表示将坚决抵制,27.83%的师范生表示内心不赞成,但没有实际抵制行为。在影响师范生廉洁教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中,59.84%的师范生选择了整个社会风气不良,学生被迫跟风,45.92%的师范生选择了师范生自身觉悟不高、思想松懈。师范生廉洁教育的根本,在于提高师范生的师德自觉,这是标本兼治综合效应的立足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品质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品质。所谓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突出以高尚的德性来陶熔学生的品性,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有德;所谓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以专精的业务来成就学生的发展,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有业。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来说,一方面,要注重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在师范生的养成教育中要重视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师范生抵腐定力,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师范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另一方面,要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要引导师范生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把践行师德作为自身职业选择的自觉要求,以理论上的坚定、思想上的清醒、职业上的情怀保证从教上的清廉。

(二)完善制度以“固廉”

制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规则或运作模式,与包括廉洁在内的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构成了规范教师个体行为的社会结构。制度与道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好的制度,对教师职业精神的确立和社会道德风尚清朗具有价值规范与导向作用。

从师范生廉洁教育的角度看,完善制度侧重于制约和监督。在影响师范生廉洁教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中,60.04%的师范生选择了“对不廉洁行为的惩处制度不完善”,是各项因素中选择最多的。从根本上说,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与要求师范生“提高觉悟”具有内在精神追求的同质性,但同时也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完善制度”与“提高觉悟”相比,就是要以看不见、摸不着、难操作的“价值”为引领,找到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载体”来实现“价值”。但当前在大学生廉洁教育制度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制度的结构性缺陷、时代性缺失、实效性缺损等现实困境[6]。师范生廉洁教育应该贯穿到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中。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来说,一方面,要把严的主基调体现在日常管理制度中。在学生干部选拔、评奖评优、班级和社团经费使用、论文撰写、考试考核、推免研究生、求职就业等各个环节,规范制度和言行,严禁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健全学纪学法制度。不断完善察德看德、察廉看廉的体制机制,定期开展廉洁或师德师风教育月、教育周等活动,加强对师德师风文件和相关规定的学习。

(三)处分警示以“警廉”

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处分警示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惩戒。处分警示只是方法与手段,而绝非目的与价值,其根本的指向仍在育人。处分警示在表面上,是要让学生为违规的行为接受惩罚,而在更深层面,则是要让学生在这一严肃的代价中,实现从提高认识、自我反省到自我革新的转变。明白这一点,对于今后亦将是教育者的师范生来说尤为重要。

从师范生廉洁教育的角度看,处分警示侧重于惩治和威慑。在影响师范生廉洁教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中,54.87%的师范生选择了“缺乏对不廉洁行为的典型案例警示”;同时,78.13%的师范生认为参观相关警示教育主题展览是廉洁教育的有效形式。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来说,一方面,要加强通报力度。将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责机制,经常敲响思想警钟,做好职前教育。定期开展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问题的通报,采取专题报告、师德师风规定宣讲、参观警示教育主题展览等方式,让师范生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另一方面,要严肃处置违纪行为。对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法犯罪的师范生从严处理,坚持“零容忍”,若违纪学生是党员身份,除行政处分外,还需进行党纪处分。

四、师范生廉洁教育的基本路径

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主要有廉洁从教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教育形式比较单一、部分教师的廉洁意识不强等。师范生廉洁教育需要统筹谋划布局,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和综合育人实践,让廉洁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对师范生开展职前廉洁教育,既对师范生形成良好的廉洁意识和师德师风有重要意义,也会对师范生未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发展为卓越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建好廉洁教育体系,提升师范生廉洁意识

廉洁文化建设重在理想信念,这是廉洁文化的根基。当前,部分师范生的从教信念不够坚定,对专业的认同感、对职业的认可度不高,且受到性别、地域、专业、教育环境的影响较大。一个怀有教育情怀的师范生,不仅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同时也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师范生廉洁教育体系建设,让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是未来教师廉洁自律,实现“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一环。

一是把廉洁教育纳入培养计划。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师德师风的指示批示重要论述,列入师范生的学习计划,纳入教育培养体系中。例如,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的方式及时组织师范生学习总书记在教师节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对优师计划学生的回信、教育家精神等内容。二是坚持廉洁教育常态化。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推动从教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制定从教信念教育计划,经常性开展主题教育,做到常学常新。三是加强师德师风类文件学习。对师德师风类文件进行专题学习和讲座,在第一课堂的学习、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技比赛中,增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的学习和考核,引导师范生坚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养成有修养、讲道德、懂廉耻的师德文化。四是将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教育。在思政课堂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通过校风校训、校园文化营造廉洁文化的氛围,对师范生润而化之,涵养师范生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加强师德养成教育。五是与师德师风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廉洁教育讲座,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传承卓越教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传承优秀品质,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让倡导的卓越教师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师范生的思想和心灵,转化为廉洁自律的内在动力。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到廉洁从教。

(二)强化廉洁教育实践,促进师范生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导向,在师范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教育实践中,把廉洁作风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让师范生在廉洁意识的内化和外化转化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成长,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

一是发挥头雁作用。加强实践养成、示范引领,推动师范生中的党员、学生骨干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丰富和加强学生党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形成廉荣贪耻、向上向善的班级氛围。二是规范廉洁实践。把实践中可践行、较成熟的廉洁要求转化为制度规范,发挥指引和规范作用。例如,开展师德师风知识竞赛、廉洁从教竞赛等活动,组织师范生走出校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廉洁警示的展览,毕业前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等。三是注重家校协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师范生的家庭来讲,要把家风传承作为师范生自身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推动包括廉洁自律在内的个人道德规范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注重从优秀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自身成长的营养。四是加强作风考评。在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中,高校会安排教育实习。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把师范生日常的作风考评纳入该门课程成绩的考虑范围,考察师范生是否以身作则,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要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派的个人作风。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师范生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